第956章 952【擴張時代】

第956章 952【擴張時代】

對馬島遭到中國佔領,日本對此鬧得很兇,但也僅限於老中們的爭吵。

爲了一個小島,誰願跟中國開戰啊?

換成德川家康時期,或者還會象徵性出兵,如今卻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幕府將軍大權旁落的狀況,根本不是德川家綱能解決的。甚至還會愈演愈烈,酒井忠清最終成爲專權大老,老中的權勢反過來壓倒幕府將軍。

這個爛攤子,後來傳到德川綱吉手裡。

德川綱吉設立“側用人”一職,老中只能通過側用人見到將軍。說白了,側用人就是不用閹割的太監,而大老和老中則是首輔與閣臣。如此做法,倒是壓住了老中,卻又導致側用人專權。

放到中國,就是太監專權!

此爲後話,暫且不表。

卻說從朝鮮拿到的領土,趙瀚與閣部官員討論之後,很快就做出了相應的安排。

平安道改爲平安府,整體併入遼寧省管轄。

另設玄菟省,包含後世的吉林省全境,朝鮮的咸鏡道也併入其中。省治定在輝發城(輝南以東),設立東寧府爲省府,通化那一大片爲建州府,咸鏡道改爲咸鏡府,通榆和扶余那一片設爲泰寧府,吉林和長春那一片設爲鹿江府。

玄菟省的省治,之所以定在輝發城(輝南),純粹是因爲地理原因。

此城位於灰扒江(輝發河)邊,順河往東可連接松花江;順河往西走一段山路,便可經渾河直通瀋陽;順支流往南走一段山路,可經婆豬江抵達鴨綠江,方便對咸鏡府的控制。

整個玄菟省,人口只有20萬出頭,而且民族構成複雜。其中,漢人僅有5萬多(包括駐軍及家屬),女真族約有4萬人,蒙古族約有2萬人,剩下9萬多全是朝鮮族。

那5萬多漢人裡面,還有一些是漢化女真和漢化蒙古。

之所以着急設省,就是想加速漢人移民,今後的流犯也會優先扔過來。再通過學校教化、民間交流,一點一點擴大漢語區,兩三代人之後,全省人口應該能達到50萬。

數十年之內,玄菟省都屬於賠錢貨,一直得靠中央撥款發展,能夠達到省內財政收支平衡就不錯了。

倒是劃給遼寧省的平安府(道),從平壤到保州都很不錯,是靠江靠海且相對平坦的耕種區,也是整個朝鮮北部的菁華所在。

南京,紫禁城。

趙瀚詢問剛剛回京的黨崇俊:“割地之後,朝鮮國內輿論如何?”

黨崇俊回答:“這要分地方,也要分人。朝鮮官員,明面上不說什麼,私下對我天朝頗多怨懟。朝鮮文人,對我天朝愛慕者有之,敬畏者有之,怨懟者有之,但更多是將矛頭指向西人黨。開城那些鬆商,不滿開城沒能內附天朝,而且事後極有可能被清算,他們主要表現得很惶恐。”

“百姓呢?”趙瀚問。

黨崇俊說道:“我軍曾佔領漢陽、開城和春川,善待百姓,秋毫無犯。這三城百姓,都捨不得天兵離開,恨不得永遠駐紮在那裡。至於地方上的普通平民,他們沒有任何想法,只想着安穩過日子。”

趙瀚點頭道:“明白了。”

黨崇俊又說:“國安院的細作,已經在四處傳播,說此次天朝出兵,皆因朝鮮禁止《大同集》傳播。許多朝鮮士子,甚至是朝鮮官員都相信,而且開始暗暗求購《大同集》。他們想知道,是什麼樣的書籍,會招來天兵壓境。朝鮮越是禁絕《大同集》,朝鮮讀書人就越好奇,就越想弄到手看看。”

趙瀚說道:“卿此番勞苦功高,再去文萊走一趟,回京便晉升鴻臚寺右少卿。”

“文萊?”黨崇俊不解。

“那裡在打內戰。”趙瀚無語道。

文萊屁大點的地方,歷史上,這一場內戰打了十二年。最後靠割讓土地給蘇祿國,搬來蘇祿國援軍,才徹底結束內亂。

大概是如下情況,趙瀚有個妃子是文萊公主。去年,老丈人國王病死了,大舅子繼任蘇丹。半年時間不到,大舅子國王又死了,對外說是病死的,但具體死因誰都不明白。隨即,二舅子繼承蘇丹之位。

二舅子國王叫阿里,宰相叫慕賓。

阿里的女婿,殺了慕賓的兒子。慕賓大怒,請求阿里嚴懲兇手,阿里卻袒護自己的女婿。

身爲宰相,慕賓發動政變,殺死了國王阿里,也就是趙瀚的二舅子。

慕賓自立爲蘇丹,爲了平息王室怒火,竟然任命王室成員邦蘇爲宰相。邦蘇起兵爲阿里復仇,慕賓嚇得逃去鏡子島,邦蘇遂自立爲蘇丹。如今,兩個文萊蘇丹,一邊忙着內戰,一邊譴使請求中國皇帝冊封。

蘇祿國火中取栗,想要撈些好處,派使者去鏡子島,結果使者被慕賓殺了。蘇祿國王大怒,說只要文萊割讓沙巴地區,他就出兵幫忙滅了慕賓。

另外,被政變殺死的二舅子國王,其次子阿留汀逃到中國,請求天朝幫他奪回蘇丹之位。

趙瀚說道:“你先帶文萊王子阿留汀去呂宋,勒令兩個僞蘇丹停戰,把文萊王位交還給阿留汀。”

黨崇俊表示很困難:“陛下,這兩人爲了做國王而打內戰,怎麼可能輕易交還王位?非得呂宋總督出兵不可。”

趙瀚笑道:“文萊王子阿留汀承諾,只要他能奪回王位,就把沙巴獻給中國。”

“臣,領旨!”黨崇俊立即懂得該怎麼做了。

此時的文萊還真不小,沙撈越和沙巴地區,都在其統治之下,國土面積約佔加裡曼丹島的三分之一。

而沙巴地區,位於加裡曼丹島的最北端,蘇祿國一直對這裡虎視眈眈。文萊若把沙巴獻給天朝,還真不一定虧了,一旦大同軍駐紮,蘇祿國永遠不可能再入侵文萊,文萊國在島上就將再無外患,甚至可以稱霸整個加裡曼丹島。

在另一個時空,馬來西亞剛剛建國時,華人佔到整個沙巴人口的23%。即便到了21世紀,沙巴州的第二大城市山打根,人口約有40萬,華人就佔了32萬。

現在肯定沒這麼多華人,那是晚清移民潮帶去的。

但也不算少,因爲中國商賈,連續宋元明三代,一直都跑來這裡貿易。僅沙巴地區,就有一兩千中國人,而且都是會說福建話的,還沒有把母語給忘掉。

黨崇俊沒休息幾天,就馬不停蹄的趕往呂宋。

先是去怒斥兩位僞蘇丹,二人皆百般抵賴,還贈送禮品,請求黨崇俊美言,讓趙瀚冊封他們做國王。

黨崇俊不置可否,轉身就回到呂宋,讓總督張煌言出兵。

五艘戰艦、二千大同軍,先殺滅鏡子島上的慕賓,接着直奔文萊國首都而去。僞蘇丹邦蘇獻城投降,在黨崇俊的斡旋下,王子阿留汀奪回王位,而邦蘇則擔任宰相之職。

只有一千多華人的沙巴地區,被設立爲沙巴縣,歸屬呂宋總督統轄。

實力強大之下,拓土就是這麼簡單,只看今後怎麼經營統治。

至少,這沙巴縣不會出問題,山裡全是獵頭族,漢人則居住在沿海地區。只要不去打擾土著,漢人在沿海可以隨便開墾。清末時期,不但福建人南下,甚至有華北人跑來沙巴。數百年後,那裡有好幾個村子全說北方話,在一堆福建人和馬來人之間顯得非常奇葩。

黨崇俊這邊完成任務,再次擴大海外領土,即將卸任的巨港總督鄺鴻也忍不住了。

在他軟硬兼施的治理下,巨港幾大家族,紛紛改信媽祖。

也不能叫改信,這裡的華人,既信***教,又信媽祖,甚至還信關二爺。如今不過是捨棄教,全心全意的信媽祖,順便把關二爺也信一下。

幾大家族做出表率,願意改信的平民越來越多。

鄺鴻又鼓勵開墾,於是漢人瘋狂起來。這裡有幾萬漢人,很多都是小地主和佃戶,瘋狂開墾蠶食萬丹國的土地,順着兩條河谷地帶拓土,還盯上了沿海的沃土。

申請火器解禁獲得批准,鄺鴻立即將火繩槍分發給農兵,另外五百把燧發槍也交給四大家族。

利用農閒時間,編練軍隊大半年,雨季一過就想着搞事了。

再不搞事,鄺鴻就將回京述職,他得抓緊時間再立大功!

萬丹國在蘇門答臘島的領土,只有三座城市,一叫烏姆布蘭·帕杜馬南,漢人簡稱烏布蘭;二叫明古魯;三叫班達楠榜,漢人簡稱楠榜。

本地望族首領施存章,率3000農兵直取明古魯。

本地望族首領陳三畏,率3000農兵直取烏布蘭。

而巨港的500大同軍,坐着軍艦繞去楠榜。不但要拿下楠榜城,還要用海軍艦船,切斷蘇丹國的援軍,因爲蘇丹主力大軍都在爪哇島。

這裡沒有什麼像樣的軍隊,只有一個個燒荒部落。

不管是巨港總督,還是本地漢民,都不講什麼仁義道德。一路燒殺驅趕土著,特別是河谷和平原地帶,見到土著就襲殺,因爲這些土地便於開墾。

蘇門答臘島的萬丹軍隊,根本來不及集結,烏布蘭和明古魯兩城便被農兵攻克。這兩座城,連城牆都是木製的,拿着冷兵器的萬丹士兵,哪裡擋得住手持火槍的農兵?

至於楠榜城,更擋不住正規大同軍,半天時間便告陷落,萬丹國在蘇門答臘島的勢力被全部拔除。

巨港總督鄺鴻,那是真的鐵血。

這貨自作主張,在南洋掀起風浪,率八國聯軍打下馬六甲。如今又在巨港開拓地盤,這些年因他而死的土著,恐怕有上萬人之多。

殺死大玉兒和順治的吳良輔,此刻站在楠榜城外,遙望大海感慨:“開疆拓土,揚威四海,大丈夫當如是也!”

鄺鴻笑着說:“你能力卓著,這次回京,我推薦你做巨港副督。就算做不成,也肯定能回國升遷。”

(本章完)

第994章 990【劃時代空襲】第356章 354【打仗的變成救災的】第207章 20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828章 825【一人俘虜數百】第960章 956【莫臥兒內戰結束】第51章 050【怎不去死?】第212章 210【招撫?】(爲盟主“KevinDu12第215章 213【科舉改革設想】(爲盟主“Bir第895章 891【大報恩寺成了公園】第70章 069【綠帽忘八】第627章 624【人口增漲和稅制改革】第914章 910【遭遇戰】第683章 680【圍困薩爾滸】第1013章 1009【點亮中亞地圖】第436章 434【論死】第101章 099【幹大事】(爲盟主“雲外飄搖”第729章 726【妃子的賭約】第766章 763【科學】第299章 297【許多人要倒黴】第613章 610【百萬人口大城揚州】第758章 755【光臨巴黎】第238章 236【故人故事】第1003章 999【封王】第555章 552【背叛者真多】第210章 208【徐霞客見聞錄】第1028章 1024【罐頭 橡膠與發電機】第689章 686【奇襲中的奇襲】第252章 250【廣東戰局】第19章 019【鬼話連篇】第1028章 1024【罐頭 橡膠與發電機】第775章 772【東宮官】第881章 877【夾縫生存的商賈】第606章 603【貨幣外交】第1018章 1014【關窗戶】第104章 102【天下大同】(爲盟主“樹猶如此第531章 528【大同神學】第208章 206【山中之民】第607章 604【玉出昆岡】第127章 125【宣教大同】(爲盟主“道緣浮圖第1033章 1029【整頓金融】第76章 075【吃了上家吃下家】第661章 658【誘敵伏擊】第910章 906【不對稱戰鬥】第794章 791【穩如老狗】第253章 251【三十人奪城】第307章 305【同姓異遷】第662章 659【生死之交】第622章 619【海西叛亂】第108章 106【就是換家】第905章 901【日落帝國】第956章 952【擴張時代】第219章 217【無法無天】第1章 001【崇禎元年】第287章 285【集體去江西】(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87章 584【救命之恩】第980章 976【皇帝的新裝】第410章 408【越打越離譜】第749章 746【島主進化史之一】第261章 259【打麻將】第606章 603【貨幣外交】第377章 375【又跑了】第730章 727【征討羅剎鬼】第47章 046【想讀古文也找不到】第385章 383【女官考試】第111章 109【奪城】第898章 894【遠航美洲】第234章 232【藤甲軍團與鄭芝龍】第1023章 1019【新廣城】第457章 455【滿清也要練龍騎兵】第72章 071【人性】第74章 073【稅使】第539章 536【何苦來哉?】第144章 142【大同分田論】第1070章 1066【終章五】第83章 081【姑奶奶惹不得】第229章 227【廬陵縣中學】第429章 427【殺俘】第320章 318【王號,國號】第934章 930【都水司就是吞金獸】第694章 691【驚弓之鳥】第643章 640【窮兵黷武與因噎廢食】第495章 492【趁他病,要他命】第344章 342【造反造反】第389章 387【孫傳庭去做臺北知縣】(爲企鵝第40章 039【老相好】第368章 366【騎戰】第362章 360【嚇退張獻忠】(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56章 653【廣南政策】第987章 983【印刷革命】第141章 139【瑣事】第156章 154【不講道理】第104章 102【天下大同】(爲盟主“樹猶如此第216章 214【年輕的數學家】第55章 054【自力更生】第724章 721【相差懸殊的平民教育】第877章 873【善男信女趙皇帝】第311章 309【勳貴】(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59章 656【好多叛徒】第1051章 1047【被踩死的國王】第355章 353【歷史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