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902【發展瓶頸】

第906章 902【發展瓶頸】

李銓在馬尼拉購進許多土特產,主要是果乾、椰油、紅糖、菸草、珍珠、玳瑁等等,裝船之後直接運去上海銷售。

能夠快速進貨,也有張煌言的幫忙,否則得慢慢排隊等着。

這些東西都是緊俏貨,上海有數十家進出口公司,日日夜夜等着商船到來。而且多半備好了出口商品,一邊從李銓那裡拿貨,一邊又向李銓供貨,貨物裝卸效率非常高。

福建海商討論了一個月,居然沒人願意加入美洲貿易。

如今的福建海商,主要跑臺灣、呂宋、琉球、日本。而廣東的海商,主要跑廣南、占城、馬六甲、巨港和椰城。這種短程航線就有得賺,再不濟往印度跑也行,何必冒着巨大風險去美洲?

可當李銓抵達上海之後,江蘇、浙江海商卻表現得興致勃勃。

這兩個省的海商,主要把江南和內陸商品,運往福建、廣東、山東、遼東、朝鮮銷售,只有少數會去參與呂宋、日本貿易。他們在對外貿易方面,無法跟閩粵兩省競爭(抱團排外),迫切需要一條海外新航道。

“願意結伴出海的,我都非常歡迎,”李銓對這些江浙海商說,“但是,排水量600噸以下的商船不要,還在用純橫帆的商船不要,船體木料太脆的也不要。遠洋航行,不是說着玩的!”

大同朝廷的600噸,是另一個時空的358噸。

趙瀚法定重量單位爲:1大同噸=10大同石=1000大同斤=16000兩。

在這個基礎上,去年又增加一套單位,專門用於科學研究:1噸=1000千克=1000斤。

假定1噸水=1立方米,再假定水的密度爲毎立方米1千克,便能確定米、分米、釐米、毫米的長度。

名詞還是那幾個名詞,但實際數值全變了。

大同新朝的1克,相當於另一個時空的0.5968克。大同新朝的1米,相當於另一個時空的0.8419米。

但只要不去想這些國際單位,使用起來就沒有任何問題。

因爲國際單位也是人定的,法國科學家用巴黎所在的經度,將赤道到北極點的距離除以一千萬,就得出了“米”這個單位。再通過“米”計算水的體積,然後得出千克、克等單位。

剛好相反的推導過程!

如今,歐洲各國的單位五花八門,等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估計歐洲科學家也會採用中國這套。

趙瀚在制定科學度量單位的國際標準,並且出發點是明代的斤,命名爲“大同皇帝欽定科學算法單位”。目前專用於科學研究,還沒完全跟民間接軌。

李銓提出的這三個條件,把大部分想跑美洲的海商給拒之門外。

因爲滿足他條件的海商,基本擁有不俗的實力,靠原有航線就能賺飽。真正想跟他闖蕩美洲的,全是些中小型海商,要麼船體不大,要麼船體脆弱,而且懶得更換複合帆。

“李指揮,在下的海船排水700噸,是三年前新造的大帆船。”一個年輕人站起。

“哈哈哈哈!”

等看清年輕人的模樣,在場的江浙海商都笑起來。

這個年輕人叫董朝賓,是大惡霸董其昌的族侄孫,這幾年成了大名鼎鼎的敗家子。

董其昌的惡行,早在萬曆年間就引起公憤。

董家父子欺男霸女、魚肉百姓、兼併土地、殘害人命,被憤怒的百姓燒屋拆房,事後卻勾結官府把百姓給定罪。

大同軍收復淞江的時候,當地百姓自發行動起來。還沒等到公審,董家主脈就被打死數十人,事後幾萬頃良田都分給百姓,財產則被官府沒收充公。整個董氏家族,沒判死罪的全部分批遷徙到北方各省。

而董朝賓的父親,由於參與士子起義,早早的投效大同軍,他這個董氏旁支得以保全。

父親前幾年去世了,董朝賓又是獨子,順利繼承家業。這廝分出些家產給堂兄弟,剩下的店鋪全部變賣,居然籌錢去定製了一艘海船。

剛開始,從上海買貨運去廣州,雖然被供貨商擡價,又被提貨商壓價,但也好歹小賺了一筆。

這條航線的競爭太激烈,他又學人去日本做生意。

誰知日本幕府制定貿易限額,運去之後根本無法脫手。董朝賓又不敢走私給藩主,便將貨物低價賣給鄭家,不但把之前的利潤賠光,還倒欠了一筆貨款。若再還不起債務,就得把商船給抵出去。

李銓問道:“這位先生尊姓大名。”

董朝賓拱手說:“在下姓董,名朝賓,字伯恭。”

“只有一條船?”李銓問道。

董朝賓說:“只有一條,而且債務纏身。能否轉抵給閣下,先把債務還清了?”

“哈哈哈哈!”

李銓大笑不止:“董兄打得好算盤,生意還沒做,就先伸手要錢了。”

其他商賈紛紛散去,只剩李銓和董朝賓私下商議。

最終,董朝賓那艘海船,低價折給李銓,換取公司的少許股份,而李銓則幫他還清債務。就此,四海商社的大船增加到五艘。

四海商社,便是公司的名字,皇室依舊是最大股東。

總部設在上海,官方不參與管理,但皇室和都督府,每年都會派人查賬。

公司越發展壯大,賬目就越不好查,就看今後的皇帝怎麼處理。

趙瀚的想法是,多弄幾個民間商人做股東,股東互相監督可以減少賬目造假現象。或許會出現股東一起欺瞞皇室的情況,但那時趙瀚肯定已經死了,真惹毛了新皇帝,直接抄家都有可能。

又過幾日,董朝賓愁眉苦臉回來,對李銓說道:“船員聽說要去美洲,一大半都害怕,死活不願出海。這招不到船員可咋辦?”

李銓說道:“我挪一些船員給你,剩下的去朝鮮和日本招人。”

像見習水手這種職業,不需要什麼經驗,隨便招些成年男子就能勝任。

就拿西班牙大帆船來說,每艘船60個水手,另有64個見習水手。真正重要的是水手長和拉帆人,1個一級水手長、1個二級水手長、1個一級拉帆人、1個二級拉帆人,他們四個就能指揮整條船的風帆和甲板工作。

在上海裝了一些貨物,李銓帶着船隊前往山東,購買大量低級廉價棉布,接着去朝鮮和日本招募見習水手。

船行至福岡,聽說中國商船要招人,也不問到底去哪裡,就有數百浪人前來報名。

黑田家也不阻止,浪人都是不穩定因素,全都滾蛋了纔好呢。

李銓一口氣招募50個浪人,30個作爲見習水手,選出20個做近戰士兵。工錢比國人便宜得多,而且不用給安家費,提前預支工資就能讓他們安家,死後更是半點撫卹金都不必支付。

太特麼好用了!

這些浪人也有意思,預支工錢之後,立即拿回家裡。安頓好家人之後,不用派人去監督,他們自己就迅速跑回船上。吃飯的時候狼吞虎嚥,彷彿幾世輪迴的餓死鬼,學習拉帆和洗甲板時也任打任罵。

……

李銓還在上海購買貨物時,四個夏威夷人(兩男兩女)就被帶去南京。

他們先在馬尼拉住了些日子,以爲馬尼拉就是神國。接着又在上海逗留,覺得上海纔是神國,直到去了南京,四個夏威夷人感慨:神國真大啊!

這些傢伙,連帶他們的服飾、裝備,一起被安置在衆善寺,

首先引起了法國、意大利人的注意,這些歐洲學者面面相覷,一致認爲夏威夷人是古羅馬人的混血後裔。

拜占庭覆滅之後,帶去大量古羅馬典籍,繼而引發意大利的文藝復興。

這些古羅馬典籍當中,就有古羅馬士兵的畫像。

先說夏威夷戰士的頭盔,跟古羅馬高級將領頭盔,樣式簡直一模一樣,特別是頭頂的那一叢“雞冠”。接着是短褲,披風,短袍,咋看咋像古羅馬戰士。

法國和意大利學者,對此大喜過望,他們開始瞎編論文。

波斯學者對此毫無感覺,他們已經寫出不少論文,而且還獲得了中國皇帝的高度評價。

波斯學者和翰林院合作,寫的論文都跟兩國交流有關。

比如中國有十二生肖,波斯也有十二生肖,除了個別動物不同,就連生肖排序都一樣。於是翰林院學者,就從古籍中查找線索,推測論證兩國古代的交流。

這種事情,隨隨便便就能寫一篇論文出來。

比如“博士”一詞,波斯學者跟翰林院交流,知道翰林院高級職稱是博士。於是他們非常驚奇,因爲波斯的高級學者就叫“巴合識”,跟中國的“博士”讀音太近似了。

然後,波斯和翰林院學者,開始通過中國典籍理順思路。

博士最初是中國官職,廣泛散佈在民間,稱呼那些有專業技能的人,比如茶博士。蒙古人來了之後,也採用這個詞彙,傳到中亞、西亞就變成“巴合識”。而在北方傳播演變,就變成了“把式”。

這篇論文寫出來,趙瀚頗覺有趣,便獎賞了論文參與者。

波斯學者和翰林院學者,受此鼓舞,接二連三的整出類似論文。

趙瀚現在可沒功夫欣賞論文,去年的財政狀況,勉強收支平衡。以至於越南阮氏,都暫時不急着打,因爲今年還要在青海西藏打仗。

在青海和西藏擴張地盤,又要投入建設和移民,估計今年還會出現財政赤字。

終於,趙瀚做出一個痛心的決定:“從今往後,各省的適齡學童,不再要求強制入學。南方各省,除了雲南、貴州、廣西和廣南,也不再繼續增建學校。”

南方各省的人口基數本來就大,出生率又高得嚇人,每年都會新增大量適齡學童。

教育開支,實在吃不消了!

禮部和財部那邊,已經建議向小學生收取書本費。

經過激烈討論之後,趙瀚同意收取書本費。但是,也允許貧寒子弟,借往年的舊書學習,或者家裡的大人幫忙抄書。

農業社會,人口大國,根本別想實現全民義務教育,即便義務教育的期限只有三年。

趙瀚現在遇到了發展瓶頸,義務教育已經辦不下去。擴張也遇到瓶頸,地盤越大,財政越壞,除非新佔地盤採用羈縻制度,否則很難再快速擴張下去。

(本章完)

第745章 742【大獲全勝】第618章 615【終極舔狗】第146章 144【抓到個科學家】第825章 822【張獻忠的計謀】第1015章 1011【伏爾加河與頓河大起義】第855章 851【守株待兔】第333章 331【南歸】第883章 879【吟遊詩人】第224章 222【趙天王的野生粉】(爲盟主“y第234章 232【藤甲軍團與鄭芝龍】第489章 486【思宗剛皇帝】第366章 364【滿清出兵】第1026章 1022【吉別可】第129章 127【賊窩乎?此桃源也!】第486章 483【笑死了】第981章 977【文教政策調整】第1027章 1023【闊孜少年和巴彥美人】第598章 595【荷蘭的新總督】第966章 962【又一個樂不思蜀的】第899章 895【購買土地】第430章 428【瘟疫纔是大敵】(爲企鵝大佬加第690章 687【全員餓人】第447章 445【棱堡】第406章 404【大白菜與小辮子】第218章 216【遊山玩水】(爲盟主“飄的風N第1005章 1001【故國他鄉】第850章 846【邊境驛站】第101章 099【幹大事】(爲盟主“雲外飄搖”第135章 133【兵不血刃】第606章 603【貨幣外交】第1070章 1066【終章五】第996章 992【殺俘】第113章 111【狂生?】(爲盟主“提菩樹無”第1051章 1047【被踩死的國王】第1033章 1029【整頓金融】第767章 764【格物學派】第561章 558【礦工】第1040章 1036【皇帝要北海道】第536章 533【又一條大魚】第282章 280【墮落】第611章 608【狗不理包子】第374章 372【救援】第1041章 1037【女天皇與和尚太上皇】第655章 652【有些人很慌】第608章 605【歲入二千五百萬兩】第1009章 1005【大爭之世】第265章 263【封狼居胥的志向太小】第696章 693【扛着戰錘的擲彈兵】第831章 828【內訌與戰機】第449章 447【烏龜仗】第257章 255【鄉約與工業技術革命】(爲企鵝第1041章 1037【女天皇與和尚太上皇】第480章 477【黑白無常】第684章 681【三路開花】第856章 852【三千里奔襲】第295章 293【浙中秀才起義】第193章 191【山水形勝】第372章 370【糟心】(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30章 926【兩個國公沒了】第507章 504【土雞瓦狗】第896章 892【石油】第767章 764【格物學派】第1003章 999【封王】第576章 57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792章 789【你逃你的,我走我的】第653章 650【多行不義】第69章 068【國事】第476章 473【諜中諜】第938章 934【吉大港】第500章 497【登陸馬尼拉】第1045章 1041【蝦夷縣】第943章 939【墨西哥有幾萬漢人?】第1054章 1050【實地調查才靠譜】第168章 166【天命】第549章 546【大順文官們】第320章 318【王號,國號】第744章 741【莫名其妙的戰鬥】第206章 204【特殊情況】第373章 371【回擊】第864章 860【那萊王復國】第547章 544【黃河血戰】第602章 599【國丈】第1057章 1053【勇猛驍騎】第749章 746【島主進化史之一】第131章 129【又是農民暴動】第595章 592【奴隸貿易】第711章 708【漢家海外故土】第35章 035【不是傳遍江西的事兒】第426章 424【全身板甲】第149章 147【練兵之才】第340章 338【與流寇的第一次交鋒】(爲企鵝第709章 706【攻心再攻城】第777章 774【自學成才的讀書人】第714章 711【萬國來朝】第28章 028【穿越者的拿手本領:說書】第883章 879【吟遊詩人】第272章 270【治理廣州】(爲雙盟主“Kevin第140章 138【佔領三縣】第969章 965【大家都沉默了】第552章 549【福將竟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