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840【軍校】

第844章 840【軍校】

“太子在讀軍校?”李自成驚訝道。

張鼐暫時落戶在南京,並改回對李自成的“義父”舊稱:“孩兒前兩日在軍校落了學籍,領到一些課本,還去分了宿舍。宿舍裡,除孩兒之外另有三人,有兩人是咱大順……是從河套來的子弟,一人是安徽籍的軍官。孩兒向那安徽同窗打聽,太子和張都督(張鐵牛)之子,目前都在軍校裡讀書。還有個黃都督(黃幺)之子,已經從軍校畢業了,被分去遼寧做了騎兵哨長。”

李自成感慨道:“這個趙皇帝,想把兒子教得文武雙全。”

太子趙匡桓,從皇城中學畢業之後,立即被扔到南京軍校讀書。

趙瀚沒指望兒子領軍打仗,但必須瞭解基本的軍事知識,免得今後對軍方那一套睜眼瞎。

張鼐拿出基本軍校教材:“義父,新朝的軍校是四年制,還有一種專門的速成班。孩兒讀的便是速成班,只需讀兩年就能畢業。”

速成班的學生,要麼是降將,要麼是部隊送來的優秀士兵。

李自成朝那幾本教材看去,書名分別是:《大同軍思想與制度》、《戰爭論》、《步兵操典》、《炮兵操典》、《騎兵操典》、《武備錄》、《歷代名臣名將故事》、《歷代戰例詳解》。

好奇翻開《大同軍思想與制度》,開篇簡述大同理論,並闡述華夏概念。明確指出,大同軍的責任是爲國爲民,保護國家和百姓不受內外敵人侵害,爲華夏生民爭取更多更優渥的生存空間。

全是理論性的東西,李自成快速翻過,很快翻到軍事制度部分。

軍事制度開宗明義,皇帝是軍隊的最高統帥,又闡述兵部、都督府等機構,一直到各級軍事單位的構成。還有一章,專門闡述宣教官制度。

李自成花了整個上午的時間,大致瞭解《大同軍思想與制度》,接着又去閱讀那本《戰爭論》。

《戰爭論》的作者署名是……趙瀚,因此民間又稱爲《天家兵法》。

《戰爭論》濃縮了《孫子兵法》的許多思想,開篇點明戰爭是政治的延伸,是達成政治目標所採取的極端手段。

接着又闡述戰爭的三個階段:消滅敵人的軍隊、佔領敵人的土地、征服敵人的思想。

繼而又定義戰爭三要素:戰略、戰術、戰鬥。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就是關於戰略、戰術和戰鬥。特別是戰略章節,就連內閣和兵部的文官都必須學習。

至於傳統的兵法認知,基本集中在“戰術篇”,指揮、後勤、兵種等等一應俱全。這部分內容,肯定不是趙瀚憑空所寫,而是對全國各軍統帥的文章、報告進行精煉彙總。

而募兵、訓練、戰備、地形、氣候等等,全都歸入“戰略篇”。其中,戰備要素也包括後勤,但“戰略篇”的後勤更宏觀,“戰術篇”的後勤要狹義得多。

“戰鬥篇”則更加具體,內容幾乎全是前線將領所寫,而趙瀚精煉彙總之後提升高度。可分爲:戰鬥定義、戰鬥目的、戰鬥手段、戰鬥結果等等。並大量使用古今實戰案例,對戰鬥全過程進行分析講解。

李自成熬夜看了一宿,也沒把《戰爭論》看完。

他拿到此書如獲至寶,一直看到天亮,眼帶血絲找到張鼐:“這本書,軍校的學生全都要學?”

張鼐解釋說:“《戰爭論》需要四年才能學完,速成班主要學‘戰鬥篇’,但要求到了軍隊繼續自學。”

李自成問道:“南京軍校每年畢業多少學生?”

張鼐說道:“速成班的學生,每年人數都不同,各軍每年推薦50個優秀士兵入讀,另外就是降將可以來讀。普通班的學生,每年招80個高中畢業生,畢業之後都是百人將(哨長)。聽說畢業考覈很嚴,延期三年不能畢業,就只能拿到肄業證書。肄業生的前十名,可以申請去海外或黑龍江做隊長(約等於排長)。”

“這南京軍校,一年就算只畢業50人,也是50個大將苗子啊,”李自成愈發感慨,又問,“全國有幾所軍校?”

張鼐說道:“現在好像有六所,不是太清楚。”

李自成暗暗慶幸,幸好自己選擇歸順。人家每年培養一堆百人將,越是打仗就越厲害,大順軍那點底子怎打得過?

倒頭睡了一覺,李自成又去翻另外幾本教材。

《步兵操典》、《騎兵操典》、《炮兵操典》很好理解,這三本書軍校生都要學,爲他們今後練兵做準備。普通傷殘或年齡太大的將領,有些會離開一線部隊,轉而從事募兵、訓練等工作,三本《操典》其實是爲基層士兵編寫的。

上海今年即將設立水軍學校,《水兵操典》已經編好了,主要培養內河水軍和海軍軍官。如今的大同海軍,鄭家的影響力還是很大,通過水軍學校就能慢慢削弱。

另外一本《武備錄》,記載了各種軍事裝備,有冷熱兵器,也有盔甲、戰車之類。

《歷代名臣名將故事》,主要培養愛國情操和尚武精神,衛青、霍去病、蘇武、岳飛、文天祥……全在這裡頭。

……

南京軍校。

早晨起來便是跑步,太子爺已經習慣了。

他剛入學的時候,可是按照《步兵操典》在練,第一天就直接給整趴下了。現在已經快畢業,體力訓練強度下降很多,主要是學習各種理論知識。

五里地的長跑結束,趙匡桓緩步行走。

這是皇帝親自下的命令,軍校生或者士兵,長跑之後不能立即坐躺,說是容易猝死什麼的。

“宗學,就快畢業了,你打算去哪兒?”趙匡桓問道。

張鐵牛自己沒啥學問,對兒子卻很上心。長子名叫張庭訓,字宗學,名和字都是請大儒給取的。

張庭訓以前跟着太子讀皇城小學,很快就被淘汰掉了。後來在南京城裡讀貴族中學,中學畢業證都沒拿到,連入讀軍校的資格都沒有,還是皇帝破例讓他讀軍校。

散步一陣,張庭訓坐在校場邊上,嘆氣道:“那什麼後勤計算題,哪裡考得過?還有什麼定義、要素、地形、氣候,背得我腦袋發暈,我肯定拿不到軍校畢業證。不過我實操科目很厲害,在肄業生裡肯定拿前幾名,我想申請去黑龍江做隊長。”

“黑龍江?”趙匡桓頗爲意外,“那裡可偏遠得很,就不打算再找陛下求求情?”

張庭訓說:“還是算了吧,丟死人了。被皇城小學淘汰,我已經丟臉一回。沒拿到中學畢業證,又丟臉一回。我爹在北方沒回來,卻兩次派人到南京,脫褲子狠狠揍我。這次我不等他揍我,畢業以後就去黑龍江,真刀真槍立功做將軍!”

“有志氣!”趙匡桓讚道。

軍校跟普通學校不一樣,普通學校是夏季招生,軍校卻是春季招生。每年冬天畢業,過年以後就分去部隊,可以離家之前好好團聚。

普通學校的學制,今年也調整了。

三年小學,推薦七歲入讀。

四年中學,推薦十歲入讀。

四年大學,畢業年齡大概爲十八歲。

這對女生而言很艱難,十八歲已經是老姑娘了,肯定會提前結婚的。而一旦結婚,有可能就被夫家約束,十之八九不能再繼續完成學業。

張庭訓突然說:“聽說你要大婚了,什麼時候納太子妃?”

“朝堂上還在吵呢,已經吵了一年多。”趙匡桓感到很無奈。

大部分文官,希望延續明代的制度,從平民家庭給太子選妃。少部分文官,以及大部分將領寫信,希望從大臣家庭選太子妃。

而太子自己,也有心儀的女子,跑去皇后那裡說了很多次。

張庭訓說:“要是過年以前選妃,我還能參加你的婚禮,過年以後我就要去黑龍江了。”

趙匡桓問:“伱去了黑龍江,家裡的嬌妻帶不帶去?”

“不帶,”張庭訓搖頭,“嬌生慣養的女兒家,哪裡受得了苦寒?等我今後立功,升調去山陝河北,到時候再把她接去團聚。”

張鐵牛自己就是個糙漢子,妻子又是個壯碩寡婦,張庭訓繼承了父母的優點,自小還一直不缺營養,身體壯得像一頭小牛犢子。而他家裡的嬌妻,卻是官宦之女,夫妻倆站在一起,生動詮釋什麼叫美女與野獸。

“噹噹噹當!”

上課鐘聲敲響,趙匡桓和張庭訓迅速站起,朝着各自的班級飛快奔跑。

授課老師叫朱淮,湖南人,前明童生,在部隊做到了師級宣教官,因爲傷病原因調到軍校當老師。他現在拿雙份工資,享受副師級待遇,在講臺上站得筆直:“今天開講‘戰鬥篇’。戰鬥的定義是什麼?就是運用各種手段消滅或制服敵人!要不要戰鬥,該怎麼戰鬥,又或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就是‘戰鬥篇’要講的東西……”

在皇城學校捲了好些年的太子爺,到軍校瞬間變成尖子生。

實操科目肯定不是最強的,但理論科目經常拿前三名。

主要還是生源問題,軍校生大部分來自無法公費讀大學、同時又沒錢自費讀大學的中學畢業生。中學畢業證,保證了軍校生的文化課不會太差,但跟真正的尖子還是不能比較。

當然,打仗這種事情,不可能紙上談兵。

真正的名將都是實戰喂出來的,所以軍校生到了部隊,只能做領兵一百的哨長,需要慢慢磨練才能提拔。

一天的課程結束,趙匡桓立馬開溜。

他一半時間在軍校讀書,一半時間還得學習儲(這特麼都能和諧?)君課程。

離開軍校,趙匡桓塞給侍從一封信,吩咐道:“老規矩,快去快回!”

侍從拿着信就往金陵大學跑,這是在幫太子送情書。

(本章完)

第1076章 【番外六】第615章 612【皇室族譜】第521章 518【山地獨立營】第751章 748【島主進化史之三】第1032章 1028【股票經紀人】第789章 786【喀爾喀與科爾沁大戰】第1034章 1030【廣交所之狼——鄭芝龍】第387章 385【設立內閣】第100章 098【叫花子兵】第535章 532【試探】第156章 154【不講道理】第760章 757【造反寶典】第873章 869【土司倒戈】第623章 620【漸漸爛掉的八旗兵】第521章 518【山地獨立營】第836章 832【小國林立】第1037章 1033【長州藩與住友家】第712章 709【失土還臣服】第591章 588【人爲財死】第879章 875【黃女王·北大年總督】第381章 379【詐城與投降】第7章 007【變故】第357章 355【圖謀四川】第107章 105【實戰練兵】(爲盟主“起點八百第637章 634【幕府的決定】第448章 446【瘸腿的滿洲第一勇士】第309章 307【顧炎武】第466章 464【教會分裂】第131章 129【又是農民暴動】第154章 152【士紳逃跑】(爲盟主“SAYBYES第974章 970【躺平的蘇丹】改明白了第1040章 1036【皇帝要北海道】第227章 225【拿下景德鎮】(爲企鵝大佬加更第770章 767【難以溝通的克倫威爾】第1078章 【番外八】第609章 606【蜀國公的殖民野望】第666章 663【前朝皇子皇女的苦惱】第580章 577【瓦剌歸附】第1028章 1024【罐頭 橡膠與發電機】第990章 986【印加皇族遺脈】第595章 592【奴隸貿易】第485章 482【陣前單挑】第16章 016【京口驛】第197章 195【兵變】第615章 612【皇室族譜】第613章 610【百萬人口大城揚州】第37章 感謝各位大神!第1007章 1003【會說漢語的墨西哥總督】第735章 732【水陸圍堵】第578章 575【李自成去草原混?】第979章 975【殿試與分封】第73章 072【理清矛盾】第829章 826【決心死戰的荷蘭總督】第423章 421【荒野之戰】第252章 250【廣東戰局】第490章 487【華人華商】第1071章 【後記一】第163章 161【誰是反賊?】(爲盟主“這個是第698章 695【三殺】第439章 437【豪傑聚臺灣】第551章 548【人心渙散】第559章 556【心理戰】第1031章 1027【炒股的韓王】第342章 340【崇禎募捐】第769章 766【論政】第776章 773【三十一歲的布政使】第270章 268【澳門政變】第750章 747【島主進化史之二】第400章 398【拿下成都】第894章 890【俄國使團】第572章 569【全是棄子】第604章 601【羣架】第483章 480【廣西兵的難處】第4章 004【殺人越貨】第486章 483【笑死了】第443章 441【直升飛機】第990章 986【印加皇族遺脈】第505章 502【向外開拓】第757章 754【英荷戰爭】第434章 432【對孔家的處理】第444章 442【玩物喪志】第904章 900【島上生活】第1006章 1002【血液淨化文書】第99章 097【發老婆】第634章 631【軍民和諧】第893章 889【準噶爾佔領漠北】第16章 016【京口驛】第317章 315【江南農田竟然大面積拋荒】第485章 482【陣前單挑】第688章 685【又是個不守軍紀的】第67章 066【趙濯塵】第331章 329【百無一用是書生】第973章 969【四面皆敵】第1022章 1018【“聰明”國王】第326章 324【日暮西山】第721章 718【彌爾頓訪華】第787章 784【朱洪武再世?】第1055章 1051【大宛,大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