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778【國之基石】

第781章 778【國之基石】

汪明然坐在會客廳裡,守着一杯茶苦苦等待。

他偷逃的稅款已經補了,罰款銀子也交上去了。甚至,他還主動把消息告訴朋友,讓其他鹽商也趕緊去補稅自首。

江蘇官場,風聲鶴唳,時不時就有人被帶走調查。

一大早,汪明然就被徐穎召見,他連滾帶爬跑來,已經足足等候半上午。

忽地,汪明然聽到腳步聲。

他連忙站起來,卻不是徐穎本人,而是徐穎身邊的親隨。

汪明然拱手作揖:“拜見黃三爺。”

黃三捧出一封書信,態度異常恭敬。這種恭敬,不是對汪明然,而是對那封信:“汪老爺,這是陛下的御筆信,看完了我還要拿回去。”

“御筆信?我也可以看?”

汪明然又驚又喜,迅速整理衣袖,對着信件長揖拜倒,然後躬身將御筆信雙手捧過。

信件內容,通篇大白話,摘要如下:

“一切處置,如卿所請,寬嚴並舉,不能大亂……”

“然田政是立國之基,不得妥協半步……”

“其一,被侵佔之農田,雖不能再種糧食,今後只能被迫做鹽田。但萬萬不可放任,勿要交給侵佔者經營,如此做法,就似把遭受侮辱的婦女,嫁給施暴者一般混賬滑稽。”

“其二,侵佔農田二十畝以上,其鹽場牌照持有者,一律砍頭,不做二解。侵佔農田十畝以上、二十畝以下,牌照持有者流放黑龍江都司轄地。”

“其三,爲保障淮鹽產量,也當寬嚴並舉。嚴懲者:侵佔農田最多的十家,鹽場牌照吊銷,重新招商發給。牌照原持有者,及其五服內親屬,百年之內不得再經營鹽業,三代之內親屬不得做官爲吏。寬懲者:這十家之外的鹽場,牌照持有者或被砍頭,也可過戶給親屬繼續經營。但該牌照須得圈紅,稅率提升一成,今後但有違法之舉,立即吊銷牌照勿論!”

“以上商家,無論殺頭與否,無論牌照去留,皆當重重罰銀。”

“徽商鉅富汪明然,於大同社稷有功,可留他一條性命,其鹽商牌照圈紅處置。此爲特赦,下不爲例。汪明然五服之內親屬,不可做官,有官身者全部撤職。可把這封信,交予汪明然看看。”

汪明然還沒把信讀完,就已經癱坐在椅子上。

他家侵佔的農田,肯定超過了二十畝,按《大同律》是要殺頭的。雖然被皇帝特赦活命,但子孫的前程被毀了,他堂弟、侄子的烏紗帽也沒了,往下三代的五服親全都不能再做官。

怎麼會這樣?

汪明然感到很委屈,他爲大同新朝立過功啊!

徐穎剛到揚州的時候,身邊只帶了幾個人,情報網絡發展得極爲困難。是他汪明然,冒着殺頭的風險,出人出錢幫徐穎發展勢力。徐穎後來在江南,也是汪明然出錢,幫着印發《大同集》小冊子。

大儒張溥,是汪明然爲徐穎引薦的。長公主和駙馬一家,也是汪明然派船護送到江西。甚至就連皇妃柳如是,也是因爲汪明然,纔會去江西跟皇帝認識。

還有,大同軍收復江淮地區,好幾座城都由汪明然聯絡反正。

大同新朝建立之後,汪明然還經常捐款,江蘇大學、安徽大學的籌辦,他前後捐贈了三萬兩白銀。

這麼多的功勞苦勞,竟然因爲侵佔農田,差點腦袋直接搬家,還得靠皇帝特赦才能保命。

如果是賄賂官員、偷稅漏稅、操控鹽價,因爲這些罪名遭殃,汪明然還勉強能夠理解。可侵佔農田算什麼?那些本就是鹽鹼地,根本種不出多少糧食,改爲鹽田之後可以發揮更大價值。

兩百多畝薄田而已,如果朝廷允許交易,汪明然完全可以買下來。在補償農民時,他甚至願意按照實際糧產量,一次性支付給農民十年的糧食收入。

汪明然覺得太扯淡了,他實在太委屈了,朝廷的政策太死板不講理了。

他確實侵佔了民田,可那些種不出糧食的薄田,變成鹽田之後,能給官府提供更多稅收。被侵田的農民,他也招進了鹽場做工。

如此一來,農民的損失不大,官府稅收大大增漲,商人也能因此獲利。面面俱到,何樂而不爲呢?

非摳着民田不能交易、不能侵佔的死理兒做什麼?

汪明然很想衝到南京,當面跟皇帝理論。他覺得自己在侵佔民田這件事上,確實有錯,但絕不是殺頭的大錯。他不服!

黃三拿出一本《大同集》:“汪老爺若有疑惑,可認真閱讀此書,請把御筆信還回來。”

這是徐穎交代的。

汪明然拿着那本《大同集》,失魂落魄離開,什麼時候回家的都不知道。

渾渾噩噩躺到傍晚,肚子餓急了,囫圇吃了些東西。

掌燈翻閱《大同集》,這書他讀過無數遍,江南地區第一批《大同集》,全部都是他私人出錢印刷的。

當晚,翻看得心煩意亂,扔在一邊睡覺去了。

第二日,汪明然沒有心情出門,坐在家裡也無聊透頂。他再次把《大同集》翻開,強迫自己認真閱讀,讀着讀着,突然就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關於田政的文章,是趙瀚親手所寫。

文章內容,汪明然是認可的,但也僅此而已。他覺得吧,只要不是肥沃良田,其餘薄田佔了也就佔了,更多的稅收對官府有利而無害。

這種思想,不僅商人們有,產鹽區的官吏也有。

官員和商賈都一致認爲,侵佔農民的鹽鹼地不算什麼。所以,即便《大同律》有殺頭的田政條款,官商勾結起來也同樣肆無忌憚。又沒把農民往死裡逼,還提高了官府稅收,誰特麼會吃飽了撐的來較真?就算皇帝知道了,也多半睜隻眼閉隻眼。

可現在面臨的,卻是皇帝較真了!

連續抄寫《大同集》的田政文章好幾遍,汪明然扔掉毛筆,悽然一笑:“所以啊,他是皇帝,我是商賈。我覺得偷稅漏稅、賄賂官員纔是大事,他卻把侵佔農民的鹽鹼地視爲真正的大事。這《大同集》,以前都白讀了。”

陸陸續續傳來消息,汪明然徹底領略到皇帝對田政的重視。

許多收受賄賂的官吏,都能選擇流放黑龍江,用以保住自己一條性命。唯獨幫着鹽商侵佔農田的官吏,有一個算一個,全部秋後處決,連流放抵罪的選項都沒有。

江蘇官場,爲之駭然。

田政是國之基石,這話大家都知道,現在理解得更清楚了。

事實上,產鹽區的那些農田,或多或少都有鹽鹼化問題,糧食產量一直都不高,農民還得靠打工補貼家用。

朝廷對此沒有完全卡死,產量特別低的鹽鹼地,地方官可以申請改爲鹽田。不過程序相對比較複雜,須得縣州府逐級申請,由省裡的戶廳進行批覆,再交給布政使簽字確認,還要送到戶部去中央報備。

一套流程下來,一兩年時間就過去了。

耗時長久且不說,每年還有限額規定,不能大量的佔用農田,幾乎是擠牙膏式的予以批准。

地方官和鹽商等不及,乾脆先斬後奏,把農田佔了再說,然後再慢慢遞交申請。

這種土地政策,不利於工業快速發展。

鹽場如此,其他工廠也差不多。申請工業用地,批覆速度慢到嚇人。荒灘荒地性質還好些,一旦涉及農耕土地,省裡的戶廳衙門,必須派專員實地考察,寫成詳細報告交給戶部。

而批覆下來的工業用地,督察院每年派往地方的巡視官,會拿着報備材料隨機進行抽查。如果發現實際情況,跟報備材料有出入,那是要進行逐級追責的。

總的來說,越是耕地緊張的省份,工業用地就卡得越嚴。北方反而要寬鬆得多!

又是半個月過去,汪明然面前擺着一張抄來的官府告示。

徐穎勒令江蘇全省清查土地,一是徹查工業用地情況,二是徹查農田的權屬狀況。並再次重申,買賣田皮田骨,契約一律無效。賣者無罪,買者重罰,賣者可報官拿回田產。地方官如果不管,可以到布政司擊鼓喊冤!

另外,這份告示貼到了每個鎮上,號召各村鎮的農會活躍起來。縣衙戶科下鄉清田時,農會有責任協助並監督。鎮長和村長,不得阻撓農會的工作,事後打擊報復者從嚴從重處理。

看着眼前的告示內容,汪明然竟有些幸災樂禍:“好多人要掉腦袋了。”

我一個人倒黴多沒意思,大家一起倒黴才舒坦。

從徐穎到揚州赴任,接下來的半年裡,江蘇全省大量官吏落馬。殺頭者27人,流放黑龍江抵死罪的42人,流放遼寧、臺灣、琉球、呂宋的65人,徒刑坐牢者93人,罷官但不判刑的多達166人,罰俸反省的更是有300多人。

徐穎也因此多了個外號:官屠!

幾家歡喜幾家愁,大量官職的空缺,讓無數人有了升官的機會。很多偏遠窮苦地區的官員,由於政績考評優異,被抽調到江蘇當官。還有許多吏員,升到一品吏就很難再升了,這次也抽調了好幾十個,扔到江蘇提拔爲品官。

趙瀚對宋應星說:“把江蘇的情況登報,讓天下官民都看看。着令各省布政司,照着徐穎的法子,全都徹查清理一遍。各省各級官吏,如果發現重大案情,地方主官又隱瞞不報,他們可以寫信到督察院檢舉。必須實名舉報,誣告是要追責的!”

“遵旨。”

宋應星覺得清理官場也不錯,就怕好事變壞事,地方自查時爲了政績,會趁機報私仇搞得烏煙瘴氣。又或者邀功媚上,胡亂進行攀咬,整出一堆冤假錯案。

(本章完)

第971章 967【爲國納妾】第869章 865【弟殺兄】第456章 454【持久消耗】第309章 307【顧炎武】第479章 476【垃圾間諜】第703章 700【外交碰瓷】第632章 629【薩摩藩的反應】第981章 977【文教政策調整】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6章 006【踏破天】第401章 399【奇襲遼東】第189章 187【歡聚】(爲盟主“cry瘋子”加第103章 101【話劇公演和訴苦大會】第906章 902【發展瓶頸】第723章 720【南京記事】第1004章 1000【造反宣傳家】第242章 240【跨省出兵】(爲白銀盟“暖陽1第684章 681【三路開花】第356章 354【打仗的變成救災的】第542章 539【天津沒法打】第1024章 1020【晉王很近】第566章 563【暗流涌動】第106章 104【兩個左秀才】第273章 271【改變】第1068章 1064【終章三】第276章 274【盤七妹】第949章 945【朝鮮農民起義】第413章 411【血肉廝殺】第273章 271【改變】第550章 547【離間計】第355章 353【歷史課本】第919章 915【賣詩啊】第162章 160【剿匪撈錢】第552章 549【福將竟是我自己?】第885章 881【人形小強】第264章 262【商賈的武器】第24章 024【訓詁學】第879章 875【黃女王·北大年總督】第681章 678【大難臨頭各自飛】第549章 546【大順文官們】第444章 442【玩物喪志】第783章 780【喀爾喀蒙古崛起】第605章 602【教書育人】第115章 113【狹路相逢】第276章 274【盤七妹】第631章 628【兵不血刃】第158章 156【內政調整】第999章 995【漠北】第512章 509【大方城亂戰】第346章 344【曹操】第516章 513【黃淮水患】第942章 938【英法變局】第499章 496【馬尼拉海戰】第741章 738【莫臥兒皇帝】第902章 898【武力征服】第253章 251【三十人奪城】第842章 838【開眼界的闖王】第348章 346【追殺】(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68章 266【西班牙人 葡萄牙人和英國人】第223章 221【衆志】第962章 958【沙皇】第16章 016【京口驛】第730章 727【征討羅剎鬼】第98章 096【立信立威】(爲盟主“丁博約”第101章 099【幹大事】(爲盟主“雲外飄搖”第194章 192【一羣弱雞】第983章 979【金陵畫派】第196章 194【南下贛州】第810章 807【拔爲太子師】第817章 814【商人的需求】第573章 570【終究跑不掉】第149章 147【練兵之才】第879章 875【黃女王·北大年總督】第875章 871【決戰開始】第54章 053【鴛鴦譜】第1006章 1002【血液淨化文書】第1066章 1062【終章一】第80章 078【火燒縣衙】(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55章 552【背叛者真多】第1014章 1010【又有人給皇帝送妹子】第734章 731【利益誘惑】第670章 667【殿試】第223章 221【衆志】第78章 076【跟少夫人有染?】第571章 568【逃兵】第652章 649【急行追擊】第948章 944【君臣跑路】第789章 786【喀爾喀與科爾沁大戰】第627章 624【人口增漲和稅制改革】第368章 366【騎戰】第204章 202【潰】(爲盟主“恆灃”加更)第543章 540【大軍對峙】第68章 067【農事】第112章 110【白衣秀士】第920章 916【胡姬的肚皮舞】第15章 015【長矛之術】第392章 390【龍華民】(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26章 324【日暮西山】第490章 487【華人華商】第755章 752【中國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