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469【王子復國記——趙瀚的歐洲形象

第471章 469【王子復國記——趙瀚的歐洲形象】

一支從東方歸來的遠洋船隊,在阿姆斯特丹的外港靠岸,又通過船隻轉運至內港碼頭。

荷蘭本土的商人,早就已經雲集於此,他們會把這些貨物賣去歐洲各國。

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於四十年前,共有1000多位股東。官員和股東都不得插手公司管理,它有一個76人組成的董事會,但真正的決策團體是“十七紳士會議”。

尼德蘭七省,阿姆斯特丹8人,澤蘭省4人,其他地區各1人。這十七人當中,都是貴族、富商、官員之類。

他們的決策以利潤爲標準,因爲必須向股東負責,而且還要顧及證券交易所的行情。

治理形式非常民主,大家坐下來商量。

但同時又極爲短視,一切向短期利益看齊,長遠利益他們不太需要考慮。

比如在歷史上,臺灣的荷蘭長官,很早就判斷鄭成功要進攻熱蘭遮城。在向上彙報之後,巴達維亞總督派來12艘戰艦保護。

這些戰艦駐守半年,鄭成功還是遲遲沒來。

於是,巴達維亞指揮中心覈算,認爲艦隊駐守成本太高,不符合東印度公司的利益。巴達維亞總督,不顧臺灣長官抗議,下令其中10艘戰艦回航,兵力空虛被鄭成功抓住機會。

又比如到了康熙年間,越來越多的中國商人,運貨前往巴達維亞低價出售,比荷蘭商船自己到中國進貨還便宜(包含運輸和折損)。於是,東印度公司把商船撤出,從此不再染指南中國海,只在爪哇島等着中國海商運貨過來。

巴達維亞總督就算頭腦清醒,很多時候也沒法做主。

他身後還有一個評議會,啥事兒都要開會討論。還有個副手叫總幹事,負責管理公司的東方貿易事務。一切都討論達成之後,重大事件還要回到荷蘭,報告“十七人會議”獲得批准。

層層制衡,利益至上,荷蘭東印度公司如此運營,經常幹出匪夷所思的事情。

就像去年在臺灣北部修築城堡,趙瀚得知消息以後,打破頭也想不明白咋回事兒。

其實很簡單,因爲“十七人會議”、“巴達維亞評議會”,在開會討論之後得出結論:於臺灣島北部設立貿易點,能夠有效提高日菏貿易的利潤。

阿姆斯特丹,內港。

商品拍賣會就在碼頭附近的大廳進行,拍賣官舉着榔頭喊道:“1000磅中國茶,起拍價每磅30荷蘭盾!”

4.2個荷蘭盾,大約等於一兩銀子。

一磅茶葉,還不到一斤,起拍價就是7兩白銀,可想而知裡面的利潤有多豐厚。

到了荷蘭貴族手中,中國茶葉的零售價格,最高能達到70荷蘭盾,也就是一斤茶葉價值16兩銀子!

歷史上,爲了跟英國競爭,荷蘭開始玩傾銷,茶葉價格每磅跌到2.5盾。從70盾跌到2.5盾啊,真正的跳樓大甩賣。從此之後,中國茶葉纔來到歐洲平民家中,之前一直都是貴族才喝得起。

“我出31盾!”

“31.5盾!”

“31.8盾!”

“……”

拍賣官揮舞着榔頭:“56.3盾一次,56.3盾兩次……成交!”

能千里迢迢從東方運來的貨物,都屬於奢侈品。這些東西跟歐洲平民沒關係,上流社會才消費得起,一兩年纔有一趟船回來,必須拍賣才能利益最大化。

甚至,這次運回3000磅茶葉,僅拍賣茶葉就分成好幾次。

最後一次茶葉拍賣,拍賣官喊道:“300磅中國宮廷茶,起拍價每磅50荷蘭盾!”

所謂中國宮廷茶,就是質量較好的茶葉。在17世紀的歐洲,這玩意兒的零售價,最高達到過100荷蘭盾一磅。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主要利潤商品,最開始是南洋的香料。但到現在,香料已經不那麼受寵。茶葉市場,是荷蘭商人開發的,喝茶在歐洲也是荷蘭貴族先流行。

由於貨源稀奇,這300磅“中國宮廷茶”,最終以每磅80盾的價格賣出——不是零售價,而是本土商人的批發價。

拍賣會進行兩個小時以後,工作人員擡來箱子,現場頓時轟動起來。

但凡需要拿來拍賣會場展示的,肯定是以前沒見過的好玩意兒!

在無數期待的目光中,木箱先被打開,裡面出現絨草。絨草被扒開,裡面出現漆盒。漆盒再打開,裡面又是絨草。絨草再扒開,裡面是油紙包。油紙包打開,躺着一件瓷器。

這種包裝方式,是葡萄牙商人發明的。

他們從中國或者日本,購置漆盒包裝貴重商品。又覺得漆盒也寶貴,於是再加裝一層木箱。層層包裝之下,既能保護商品,運到歐洲又能凸顯逼格。

“中國宮廷瓷器!”一個荷蘭本土商人驚呼。

反正品質好的貨物,歐洲商人都喜歡冠以“中國宮廷”之稱。

拍賣官說道:“《彼得·芒迪中國行記》去年出版,在英國引發了轟動,最近也有人翻譯到歐洲大陸。彼得·芒迪先生,在廣州遇見的那位中國叛軍首領,現在已經加冕爲中國皇帝。這位皇帝非常開明,他允許皇室專用的物品出口。先生們,這件五彩瓷盤,就是中國皇室專用的。在幾年前,只准皇室成員使用,而今天,它現身阿姆斯特丹。你們和我,共同見證了這段偉大歷史!在此,我向偉大開明中國皇帝陛下,致以最崇高的問候。願主保佑中國皇帝陛下!”

“願主保佑中國皇帝陛下!”數百個荷蘭本土商人,在拍賣會場一起爲趙瀚祈福。

他們搞得越隆重,五彩瓷就越能賣出高價。

拍賣官微笑道:“諸位先生,現在可以上來近距離欣賞。”

荷蘭本土商人們,排着隊過去欣賞瓷器,不斷髮出嘖嘖讚歎之聲。

這些五彩瓷屬於上品,在中國也賣得很貴,到了歐洲怎麼可能不受禮遇?

上百年來,運往歐洲的都是青花瓷,歐洲人叫做“克拉克瓷”。那些完全屬於大路貨,中國老百姓也用得起,歐洲貴族還不照樣當成寶貝。

而眼前的五彩瓷,釉彩鮮豔生動,就跟歐洲的油畫一般。

一個本土商人建議道:“這個瓷盤彷彿油畫那樣美麗,我們將它命名爲‘中國宮廷五彩油畫瓷’如何?”

“好主意!”衆多商人紛紛讚歎。

等所有商人都欣賞完畢,就被拍賣官請回座位,而且當場改口:“中國宮廷五彩油畫瓷盤一件,起拍價500荷蘭盾!”

“我出600!”

“我出700!”

這次加價是真的狠,一百一百的加。再貴買下都不吃虧,拿去法國、英國、意大利出手,那些貴族肯定會搶瘋的。

東印度公司運回數2000件五彩瓷,但只拿100件出來拍賣。

物以稀爲貴嘛,留着慢慢賣,反正跑船一趟要一兩年(單程),有的是時間和機會出手。

200件瓷器拍賣完畢,工作人員再次擡來木箱子。

“還有比五彩瓷更好的貨物?”本土商人都震驚了。

這回的包裝更精美複雜,油紙包就是好幾層。

拍賣官介紹道:“這同樣是中國皇帝陛下的恩典,它不僅只能皇室使用,而且只有皇帝、皇后可以使用,就連王子和公主都不得穿戴(鬼扯)。它的名字叫‘雲彩絲綢’(雲錦),它如天上的雲彩一樣美麗,那麼高貴、那麼華麗、那麼柔軟、那麼輕薄……先生們,我覺得多看一眼都是褻瀆。只有最尊貴的紳士,纔有資格觸摸它。而要把它做成衣服穿戴,至少要歐洲的王室成員才行。請各位上來欣賞吧,靜靜的看着它,不要觸摸,也不要咳嗽,它是精美的藝術品。”

本土商人們擠在一起,後排的踮起腳尖欣賞,有人甚至單膝跪地祈禱。

“中國宮廷雲彩絲綢,起拍價……3000荷蘭盾一匹!”

今年這場阿姆斯特丹拍賣會,貨物還沒零售出去,就已經轟動整個荷蘭。

關於五彩瓷和雲錦的消息,穿越歐洲大陸,一路傳播到意大利。緊接着,就連北歐的芬蘭、瑞典、挪威、波蘭、俄羅斯都知道了。

當然,最頂級的中國貨,不會拿去北歐販賣,那幫窮逼王室……把內褲賣了都買不起。

還是法國國王豪氣,花了萬兩銀子,買來雲錦製作兩件衣服。自己一件,王后一件,平時捨不得穿,只有正式場合才穿出去見人。

去年和今年,權臣黎塞留、王太后瑪麗相繼去世。

掏錢買雲錦做衣服那位,是法國國王路易十三,其王后是來自西班牙的公主安妮。

就醋包餃子,爲了展示自己的雲錦衣裳,安妮王后隔三差五舉辦宮廷舞會。她和國王穿着華麗的雲錦服裝出場,無論貴族來賓見了多少次,依舊是報以豔羨的目光。於是乎,每次貴族參加完舞會,都有人到處打聽怎樣才能買到雲錦。

中國皇帝的事蹟,也隨着雲錦和五彩瓷,在歐洲上流社會瘋傳。

彼得·芒迪的中國遊記,迅速被翻譯到歐洲大陸,不但成爲貴族們的牀頭讀物,甚至法國國王親自寫信催稿……快更新啊!

那本中國遊記是幾年前的,當時趙瀚剛拿下廣東。

在最近返回歐洲的荷蘭和葡萄牙人口中,趙瀚被描述得更符合歐洲貴族審美。

首先,必須要有一個高貴的出身,平民是不允許造反當皇帝的。

因此趙瀚就是落難王子,是四百年前的中國皇室後裔。那時的中國叫宋國,被可怕的韃靼人覆滅,歐洲可謂談韃靼色變,因爲蒙古入侵帶去了黑死病。

這不就有親切感和代入感了嗎?

可怕的韃靼人,不僅入侵歐洲,還把趙瀚祖先的王朝給覆滅。

而宋國王室落難之後,世代都擔任學者,並且悄悄學習戰爭知識,幾百年來一直試圖復國。大明的皇帝昏庸殘暴,導致韃靼人的後代(滿清)再次入侵。

就在韃靼後代消滅大明時,趙瀚作爲前朝皇室後裔,立即帶着自己的僕人和扈從起兵。

終於,趙瀚復國成功,將韃靼人趕出中國。

多麼完美的王子復國記!

傳聞,每次法國國王路易十三,在穿着雲錦衣裳,用五彩瓷盤吃飯的時候,都會舉起酒杯說:“向遙遠的中國皇帝致敬,他的開明大度,也讓我們共享了中國宮廷生活(五彩瓷和雲錦)。”

(感謝我的老婆是輝夜、jly69兩位朋友的盟主打賞。)

(本章完)

第34章 034【我教你造反怎樣?】第412章 410【先殺雜兵】(爲企鵝大佬加更)第672章 669【春風得意馬蹄疾】卡文第1071章 【後記一】第117章 115【擴軍整編】第308章 306【錢牧齋】(爲企鵝大佬加更)第757章 754【英荷戰爭】第176章 174【老丈人】第1014章 1010【又有人給皇帝送妹子】第41章 040【天元術?】第1033章 1029【整頓金融】第611章 608【狗不理包子】第856章 852【三千里奔襲】第598章 595【荷蘭的新總督】第1060章 1056【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第844章 840【軍校】改明白了第519章 516【好事三連】第571章 568【逃兵】第1024章 1020【晉王很近】第482章 479【大同凌凌漆】第374章 372【救援】第300章 298【倫理劇與武俠片】第637章 634【幕府的決定】第1000章 996【一鼓作氣】第522章 519【滿清智將】第695章 692【野人女真奮起】第913章 909【東科會盟】第441章 439【朝鮮 安南來朝】第380章 378【半渡而擊】第935章 931【水火法師】第79章 077【槍出如龍】第752章 749【島主進化史之四】第952章 948【一羣蟲豸】第1057章 1053【勇猛驍騎】第527章 524【皇城巍峨】第438章 436【海魚和海帶】第53章 052【鄉紳!鄉愿!】第609章 606【蜀國公的殖民野望】第1049章 1045【螳臂當車】第1016章 1012【俄文版《大同集》】第206章 204【特殊情況】第859章 855【逐日部女薩滿】第639章 636【戰法の奧義】第849章 845【小二愣子】第889章 885【青藏消息】第877章 873【善男信女趙皇帝】第490章 487【華人華商】第256章 254【被抹黑的大同軍】第338章 336【盧象升】第914章 910【遭遇戰】第887章 883【出人頭地】第572章 569【全是棄子】第235章 233【鉛山費氏】第849章 845【小二愣子】第83章 081【姑奶奶惹不得】第617章 614【樂不思蜀】第355章 353【歷史課本】第912章 908【巴圖爾的無奈】第323章 321【倒戈】第697章 694【哥薩克的消息】第469章 467【改良紡織機器】第917章 913【財政寬裕了】卡文第1035章 1031【鄉士與村吏】第565章 562【雨中曲】第858章 854【抽籤駐防】第924章 920【又一個坑爹的】第148章 146【夜間迂迴】(爲盟主“搖身一變第41章 040【天元術?】第1029章 1025【銅殼罐頭】第235章 233【鉛山費氏】第602章 599【國丈】第825章 822【張獻忠的計謀】第321章 319【朝鮮廢主】第952章 948【一羣蟲豸】第238章 236【故人故事】第59章 058【時裝大佬】第829章 826【決心死戰的荷蘭總督】第401章 399【奇襲遼東】第637章 634【幕府的決定】第196章 194【南下贛州】第466章 464【教會分裂】第531章 528【大同神學】第333章 331【南歸】第869章 865【弟殺兄】第923章 919【阮氏政變】第389章 387【孫傳庭去做臺北知縣】(爲企鵝第242章 240【跨省出兵】(爲白銀盟“暖陽1第869章 865【弟殺兄】第270章 268【澳門政變】第760章 757【造反寶典】第35章 035【不是傳遍江西的事兒】第716章 713【閹人的志向】第661章 658【誘敵伏擊】第714章 711【萬國來朝】第70章 069【綠帽忘八】第460章 458【認慫的錢謙益】第94章 092【投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