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227【廬陵縣中學】

第229章 227【廬陵縣中學】

第一批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早就已經畢業。

年齡大的十五六歲,年齡小的十一二歲,其中的成績優異者,被分配到村鎮小學當數學老師。

只要數學成績好,十一二歲就能當老師!

少數成績極好的,被招來吉安府深造,可以擔任中學數學老師。

目前的教育改革,暫時只能在廬陵、吉水、安福、泰和、峽江、新淦、永新七縣鋪開。主要原因就是數學老師不夠,之前都是胡亂教的,許多村鎮學校根本就沒開設數學課。

這種情況,再過一兩年就能緩解,到時必然批量涌現合格的數學老師。

至少,教小學是足夠的。

新中國的小學教育,許多數學老師,都是一邊自學一邊教學生。特別是在鄉村地區,一間破廟,一塊黑板,一個老師,一羣學生,就是一座學校。

在這種教育條件之下,培養出數億能寫會算的農民工。

趙瀚治下也差不多,說是三年義務教育(之前是四年,有點吃不消),其實教得亂七八糟。許多老學究,一邊教學生,一邊自己學。幾年下來,學生質量不咋地,反而自己把數學給學會了。

廬陵縣學,正式更名爲廬陵縣中學。

本來八月(農曆)就該開學,由於洪水耽擱,許多事情沒準備好,一直拖延到了九月底。

趙瀚親自出席開學儀式,場面並不熱鬧,因爲學校師生很少。

全縣六個鎮,由鎮長主持畢業考試,前十名可升入縣級中學免費讀書。全縣就一箇中學,總計六十名公費學生,其餘學生必須自費來讀書。

目前只有中學一年級,學生187人,各科目老師8人。

必須承認,江西這些科舉大縣,讀書風氣真的非常濃郁。中學第一年招生,非常新鮮的事物,就有127名學生屬於自費。有些自費生,甚至來自普通農戶家庭,節衣縮食送孩子來讀中學。

今後的自費生肯定越來越多,到時候就要開辦第二所縣中學了。學校地址已經提前選爲武興鎮,與縣城這邊一東一西,可以照顧到全縣的學生。

“恭迎趙先生!”

趙瀚現身之時,校長帶着全體師生作揖。

趙瀚立即作揖還禮,朗聲說道:“今後改爲歡迎,不要恭迎。我不需要你們恭敬,只願你們看到我能歡喜!”

校長立即重新作揖:“歡迎趙先生!”

這位校長名叫張淳勤,老童生一個,五十多歲還沒考上秀才。爲了供他讀書,全家都快餓死了,趙瀚佔據府城之後,廬陵縣的科試中斷,張淳勤乾脆跑去村學做老師。

張淳勤懂得傳統算術,數學自學起來很快,整個村就他一個老師。

今年畢業考試,武興鎮的前十名,有四個是張淳勤教出來的山裡娃。趙瀚得知情況,立即親自召見,並勉勵他繼續自我學習,又將其任命爲廬陵縣中學的首任校長。

此刻,張淳勤亦步亦趨站在趙瀚身後,然後昂首挺胸看着全體師生。

這是他人生的高光時刻,張淳勤以爲自己考秀才無望,哪想到有一天能做縣學教諭。他不認爲自己能力太差,而是以前的科舉制度有問題,無比積極的擁護教育改革,並且認定了趙瀚今後肯定做皇帝。

有人覺得趙瀚的教育是在亂搞,自然也有張淳勤這樣的鐵桿支持者。

趙瀚開始訓話:“諸生,恭喜你們,成爲廬陵縣中學的第一批學子。科舉是極好的,但怎麼搞科舉,怎麼搞文教,卻值得商榷。北京那位崇禎皇帝,還有朝堂袞袞諸公,都覺得科舉選官出了問題。因此他們在鄉試、會試,增加兵法韜略,還恢復了國朝初期的舉薦制。他們都錯了!”

“汝等可知,山西、陝西、河南、南直、浙江,今年皆有饑荒。便是富庶若浙江,已經人食人矣!何至於斯?不惟天災,亦有人禍。浙江諸多官吏,罪大惡極。大飢之年,他們不思賑災,反而還在盤剝百姓。孔孟經義,仁政第一,這些當官的,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

“朝廷選出的官員,十之一二能做事,十之八九只會空談。空談之官,往往還讓做事之官做不成事。我改革文教,改革吏治,便是要選拔能做事之官吏。你們都是新文教的第一批學生,今後必有大作爲,必能掃清污濁,爲萬民而謀福祉……”

“你們讀四書五經,你們學習數學,都是可用來做事的。你們讀了中學,可知沒有升入中學之學子,即便不能轉爲教書先生,商賈也願招爲學徒工。爲何如此?因爲他們識字,他們會數學,用起來更加便利,不必再花更多心思去教導……”

“今後你們便是不做官,也不做老師,也不治學問,也可輕鬆謀得生計……”

“文教之事,做官並非唯一目的。讀書之人,第一要先學會做人,第二還要學會做事。會做人,會做事,天下何處去不得……”

真如趙瀚所說的那樣,許多成績較差的學生,商賈非常願意招爲學徒工,因爲可以省去大量培養成本。

這些學生,小學畢業之後,大概10歲到13歲,擁有文化底子,學什麼東西都很快。

若是換成以前,要麼大戶自己培養家奴,再扔去店鋪、工坊裡做學徒。要麼就面向社會招收學徒,培養一個要五六年,哪像現在這麼省事?

農村,特別是山區農村的孩子,非常願意進城當學徒。

tt kan ¢O

即便家裡分了地,也可讓其他家人打理。若是耕種不過來,還能花錢招短工,在城裡做工的收入,僱傭短工做農活綽綽有餘。

這就是新式教育體系的優點,能夠讓學生更好的融入社會。

當然,前提是三年義務教育,否則底層孩子受教育的成本太高,不一定願意進城給人做學徒工。

而且要有穩定的社會環境,在大明的治理下,做學徒必須請託送禮,還須三個以上良民結保。趙瀚治下就無所謂,把小學畢業證拿出來,比什麼保人都更可靠。即便出了事情,比如捲款逃跑什麼的,也可以讓官府去學校調查家庭信息。

趙瀚講話完畢,朝着師生作揖,師生也作揖還禮。

這一百多個學生當中,竟有幾個大齡少年,或者說是青年,二十歲左右的樣子。肯定是自費讀書的,家庭條件還不錯,穿着就不像是平民。

八個老師,六個班級,兩人休息,輪換着上課。

此外,還招聘了幾個校工,專門負責做些雜活,學校食堂承包給商賈。若不承包,肯定烏煙瘴氣,伙食成本直線上升。

至於商賈在伙食上動手腳,呵呵,古代讀書人都是寶貝,信不信他們直接跑去縣衙請願!

趙瀚站在窗外往裡看,這個班正在教授《幾何》。

這也是暫時只設七個縣級中學的原因,因爲懂得《幾何》又願做老師的只有七人。而且,這七人也是半吊子,一邊教書一邊自學,畢竟去年纔拿到《幾何原本》。

但七顆種子撒下去,三年之後,就有數百近千知曉《幾何》的畢業生。

Www ●тTk an ●℃o

薪火相傳!

趙瀚又去另一間教室,這裡在教《四書》的第一本《大學》,開篇便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靜觀片刻,趙瀚默默離去,他的心情非常好,比大敗官軍擴張地盤更爽。

什麼時候抽時間,把《物理》也整出來。

太高深的他都忘了,但初中力學基礎知識還記得。牛頓力學第一定律、第三定律,這輩子都不可能忘,不過第二定律有些記不清了。

沒事兒,能記住兩個,已經走在歐洲的前列,畢竟此時牛頓還沒生出來。

學校距離總兵府很近,無非南城走到北城。

趙瀚踱步慢悠悠回去,非常意外的遇到一個人,去年路過此地的徐霞客又回來了。

歷史上的徐霞客,這次旅遊幹了很多缺德事兒。

這貨還沒到江西,就已經快沒錢了,半路找朋友借了十兩銀子。在湖南的時候,被土匪洗劫一空,全身只剩一枚銀質挖耳勺。他又跑去衡陽,找朋友的兒子借錢。可朋友之子也沒錢,只能幫忙聯繫當地的合會,抵押徐家二十畝田的地租,借來二十兩白銀。同時,桂王府的太監頭子,發動太監捐了十四兩。

到廣西,有官員給了他一副通行馬牌。

執此馬牌,可動用驛站車馬,可在驛站白吃白喝,還能役使百姓免費幹活。

然後徐霞客就開始亂來,經常使用馬牌,役使村民擡轎子。加上行李,要動用七八個轎伕,甚至有次青壯跑了,他還讓兩個婦女給自己擡轎。村民還要供他吃喝,而且還不能吃太差,用他自己的原話來說,叫做“煮蛋獻漿”,至少得吃雞蛋啊。

這幅馬牌只能在廣西境內使用,進入雲南之後,徐霞客又得靠自己。有一次他脫光了裹着被子,把衣服鞋襪全部掛出來賣,因爲實在是沒錢了,最後好歹賣了一條外裙。

“先生爲何回來了?”趙瀚問道。

徐霞客唉聲嘆氣道:“湘南大亂,寸步難行。在下的奴僕已死,盤纏被搶光,借來銀子又被搶光,連衣服都賣了,只剩身上這件破舊不堪無人買。實不相瞞,我……我一路討飯回來的。趙先生治下真是富足,在湘南難以討飯,須摘野果、食野草。進入江西之後,多有願意施捨之百姓。”

趙瀚強忍住笑意,問道:“湘南怎生個亂法?”

徐霞客說:“衡陽已被亂民佔領,衡州府諸縣皆賊,南方州府還有苗民作亂。在下好不容易籌措點銀子,被搶光了三次。”

趙瀚立即嚴肅起來:“且細說。”

(本章完)

第82章 080【殺人拋屍】(爲企鵝大佬加更)第258章 256【鑄幣計劃】第853章 849【沒見識的傢伙】第620章 617【律呂】第434章 432【對孔家的處理】第465章 463【福安教亂】第412章 410【先殺雜兵】(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75章 971【外敵入侵】第523章 520【空心陣和山地游擊戰】(爲企鵝第1030章 1026【中國的“印度公司”】第60章 059【離心離德】第992章 988【一將功成萬骨枯】第894章 890【俄國使團】第271章 269【軍法】第872章 868【奇襲】第149章 147【練兵之才】第99章 097【發老婆】第413章 411【血肉廝殺】第142章 140【四省圍剿趙瀚】(爲盟主“六子第746章 743【批評大會】第1027章 1023【闊孜少年和巴彥美人】第76章 075【吃了上家吃下家】第585章 582【又是大災】第597章 594【今之澳門】第854章 850【香肉】第460章 458【認慫的錢謙益】第810章 807【拔爲太子師】第1046章 1042【南京棚戶區改造】第852章 848【沙俄貴族】第293章 291【江西文壇】第775章 772【東宮官】第936章 932【木薯和人口】第399章 397【五帝並存】(爲企鵝大佬加更)第326章 324【日暮西山】第152章 150【整頓內部】第151章 149【派系矛盾】(爲盟主“打不出來第394章 392【黃帝紀元與新曆】第695章 692【野人女真奮起】第826章 823【計劃一變再變】第831章 828【內訌與戰機】第17章 017【禮教森嚴】第231章 229【趙瀚想跟皇帝聯手】卡文第111章 109【奪城】第95章 093【順民?暴民?】(爲盟主“緇衣第386章 384【精簡內廷】第461章 459【日本消息】第944章 940【富貴車】第608章 605【歲入二千五百萬兩】第977章 973【資深流寇的戰法】第465章 463【福安教亂】第475章 473【細作】第794章 791【穩如老狗】第87章 085【黃家鎮,黃老爺】(爲企鵝大佬第372章 370【糟心】(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017章 1013【沙俄軍戶】第944章 940【富貴車】第567章 564【內亂與起義】第751章 748【島主進化史之三】第1027章 1023【闊孜少年和巴彥美人】第1053章 1049【蔥嶺回來了】第364章 362【還是那顆歪脖子樹】第346章 344【曹操】第279章 277【打仗就是賭博】第848章 844【官方走私】第526章 523【曹賊】第1004章 1000【造反宣傳家】第572章 569【全是棄子】第606章 603【貨幣外交】第807章 804【已閱:狗屁不通】第326章 324【日暮西山】第35章 035【不是傳遍江西的事兒】第863章 859【不簡單】第1007章 1003【會說漢語的墨西哥總督】第302章 300【南孔】第475章 473【細作】第349章 347【鹽法改革】第313章 311【李自成】第736章 733【哈巴羅夫開大眼兒】第569章 566【斷臂求生與離心離德】第851章 847【東北開拓計劃】第997章 993【炸城】第676章 673【糧倉】第140章 138【佔領三縣】第84章 082【費家兒女】第54章 053【鴛鴦譜】第690章 687【全員餓人】第673章 670【以孝之名,禁止纏足】第415章 413【反覆橫跳】第39章 038【神來之筆】第1011章 1007【從留學生到乞丐】第33章 033【好大的輩分】第288章 286【張獻忠】第926章 922【已經爛透了】第264章 262【商賈的武器】第256章 254【被抹黑的大同軍】第718章 715【龐太師論政】第29章 029【嚴師高徒】第291章 289【說一不二】第639章 636【戰法の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