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123【爲了孽種】

第125章 123【爲了孽種】

李邦華負手站在水渠邊,看着四下裡的農忙景象,不由笑吟道:“溪水堪垂釣,江田耐插秧。人生只爲此,亦足傲羲皇。”

龐春來捋着鬍子說:“孟暗先生,此處春耕,跟吉水的春耕相比,有什麼不一樣嗎?”

“爲自己種田,爲地主種田,自是不同的。”李邦華感慨道。

趙瀚卻在旁邊望着天空:“開春以來,至今未雨,今年怕又有春旱。農會須組建起來,待春旱嚴重時,令農民互相幫忙挑水灌溉。學生亦可放回家中,無論用碗用瓢,能幫一分是一分。”

龐春來說:“其他村鎮都還好,北邊靠山的幾個村,水源只有幾條小溪流。一旦春旱嚴重,溪水是要乾涸的。”

“還得繼續把水渠修得更長,”趙瀚說道,“用水車提河水到渠中,北邊村鎮挑水就能近得多。”

歐陽蒸突然冒出來:“我在北邊丈田分地時,發現那裡的田畝相對貧瘠。或可組織村民,將幾塊收成不佳的下田,在農閒時節挖爲蓄水塘。多雨時蓄水,少雨時取用,平時還能用來養魚。”

“此法甚好,便交給你了。”趙瀚笑道。

“固所願也。”歐陽蒸拱手說。

這兩個月來,歐陽蒸的表現,讓趙瀚刮目相看。

一個錦衣玉食的公子哥,一個神童出身的讀書人,竟然可以跟泥腿子打成一片。

而且兢兢業業,不喊苦不喊累,做事公正,深得民心。

這貨每天累得半死,居然還有精力讀書,每天晚上必然秉燭夜讀,隔三差五寫一首詩讚美分田。

非常優秀的內政人才!

歐陽蒸又說:“附近山嶺多石灰石,但只永陽鎮的山上有石灰窯,可再闢一石灰窯燒製石灰。本地又多白雲土,我去過景德鎮,那裡燒瓷器也用白雲土。咱們何不建一瓷窯?”

“沒有燒瓷工匠啊。”趙瀚嘆息道。

歐陽蒸說道:“本地是有陶工的,但只能燒陶罐、陶碗。或可攜重金去景德鎮,召幾個瓷工至此,令本地陶工慢慢學習改進。”

李邦華說道:“憲文想當然了,燒製瓷器,可不是招幾個瓷工就能幹成的。”

趙瀚則表揚道:“憲文的想法很好,不過要一步步來。當務之急是春耕,等忙完春耕就建農會,由農會組織村民攜手抗旱,同時組織村民修繕開挖水渠。江西連年旱災,一年比一年嚴重,水利工程纔是重中之重!”

“對,水利纔是根本!”李邦華深以爲然。

崇禎朝的全國旱情,既是天災,更是人禍。

自萬曆中期以來,中央就沒怎麼組織水利工程,全靠地方官員憑責任道德辦事。

地方官越來越爛,各地水利就相繼荒廢,一遇小旱便成災禍,一遇大旱便饑民遍地。只要趙瀚認真興修水利,不說沒有災情影響,但肯定比其他地方要好得多。

永陽鎮鎮長黃順甫說:“本鎮現有兩條水渠,都短得很,且年久失修。待春耕結束,可令村民加深拓寬增長。不說惠及全鎮,至少要惠及小半個鎮。”

一個來自禾水南岸的童生劉芳,他此刻擔任總兵府照磨,協管各級官員的績效考察。此人突然說:“晚生來自銀坑村,那裡是產銀的,銀子早就挖完了,山林和坡地被挖得千瘡百孔。農閒時節,可組織村民平整荒坡荒地,如此便可得田數百上千畝。”

又有一個叫李弘文的文職人員說:“每年夏秋時節,簧壩村、李家拐都有汛情。以前不斷圩田奪河,導致河道越來越窄,洪災也越來越大。可在河邊多多栽植樹木,禁止村民繼續圩田,再清理該河段的淤泥,或可減緩每年的汛情。”

“都記下來,”趙瀚非常高興,“衆人拾柴火焰高,各位有什麼想法,都可寫成公文送至總兵府。而今大業初創,百廢待興,還望諸君多多努力!”

“我等必竭盡全力!”衆人應道。

李邦華只能暗自感慨,這種氛圍太讓人舒服了。

沒有那麼多勾心鬥角,只要願意做事,就能獲得提拔。若是做事又快又好,那就提拔得飛快,真正做到了任人唯賢、論功行賞。

就說那個叫劉芳的照磨,年前還是普通的分田人員,如今已提拔爲總兵府紅人。所有官員的政績審查文件,都要經過此人之手,然後再轉交到更上層部門。

在李邦華眼中,大明已是落日餘暉,此地卻如朝陽初升。

“總鎮,”一個士卒疾步奔至,“李先生的家人來了。”

李邦華聞言欣喜,拱手說:“總鎮,我先告退了。”

趙瀚笑道:“一起去吧。”

衆人前往碼頭,見到所來家人,李邦華又有些黯然。

只有一個老妻、一個老妾,各自帶來一個丫鬟。李邦華的父母和兒孫輩,都留在吉水沒來,顯然是不願意從賊的。

既然不從賊,就必須跟李邦華撇清關係,多半已將李邦華從家族除名,甚至兒子估計還過繼到叔父名下——這肯定不保險,若是鬧得大了,同樣要誅族。

“你們來了就好,別的不用多說。”李邦華換上笑臉,安慰自己的老妻老妾。

妻妾皆無言,她們是懵逼的,自己的丈夫莫名其妙就從賊了。

特別是正妻,好端端的二品誥命,居然搖身變成賊婆子。

……

卻說,費純坐船直奔鉛山,半路就聽說鉛山發生教亂。

妖道馬廖洋、張普薇率教民起事,迅速佔據上瀘鎮及周邊村落。不但把太監的鈔關搶了一個,還卡死通往福建的商業水道,太監、士紳和商賈正在聯絡剿匪。

“夫人,我回來了。”費純跪在婁氏面前,總覺得有些彆扭,他已經一年沒給人跪過。

婁氏無法保持平靜,焦急問道:“如鶴呢?”

“少爺跟瀚哥,正在外地做生意。”費純遞出兩封信,一封是費如鶴的,一封是趙瀚寫的。

婁氏連忙拆開信件,兩封信的內容大同小異,都說在吉安府做生意,而且生意興隆大有可爲,讓婁氏不要牽掛擔憂。

既然兒子沒有危險,婁氏稍微放心下來。她問:“四爺劫掠鈔關,被朝廷海捕通緝,你們可知道此事?” wωω ⊕ttκá n ⊕c o

“不曉得,我們沒有見到四爺。”費純說了一半實話。

婁氏又問:“你們在吉安做什麼生意?”

“販運商貨。”費純回答。

“販的什麼貨?”婁氏追問。

費純說道:“販賣漆器。”

婁氏冷笑:“從哪裡進貨,販運到哪裡?進價幾何?售價幾何?”

費純被問得有些懵,想要繼續編造謊言,卻又覺得無法騙過婁氏。

見費純說不出來,婁氏嘆息道:“說吧,你們究竟在做甚大事,就算是造反我也撐得住。”

費純只能說:“回稟夫人,我們就是在造反。”

婁氏渾身一軟,迎春連忙扶住。

緩了好久,婁氏聲音顫抖道:“果然做得好大事,你們真是在……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費純嘀咕道:“夫人,大明沒救了,咱們造反能成的。”

“你說能成便能成?就是你跟趙瀚,把少爺帶壞了!”婁氏緊握雙拳,已經憤怒到極點。

費純索性豁出去,跪直了腰桿說:“夫人,如今咱們已有半縣之地,連巡撫都兵敗自殺了,知府、知縣被殺個乾淨。就連……就連吉水李先生,現在都是咱們的人。李先生做過兵部尚書,他都願意從賊,咱們可不是小打小鬧。”

“那廬陵巨寇趙言,居然是趙瀚?”婁氏驚問道,顯然趙言的威名已傳至鉛山。

費純說道:“海捕文書排第二的趙堯年,便是少爺。”

“夫人!”

迎春焦急大喊,卻是婁氏暈倒了。

內院裡雞飛狗跳,折騰好一陣,婁氏終於幽幽醒來。

她勒令迎春不得多嘴,又屏退其他家奴,只留下費純和費如蘭。

費純說道:“夫人,事情既已做下,是怎也不可能收手的。”

婁氏嘆息:“你們這是要連累費家,讓整個費氏抄家滅族啊!”

“夫人,李尚書都願從賊,難道他也糊塗嗎?”費純忍不住反駁。

婁氏癱坐在椅子上,有氣無力道:“你們還想改朝換代不成?”

費純說道:“只求天下大同。”

“天下大同?瀚哥兒果真好志向。”婁氏苦笑連連,臉上全是悲涼之色。

費純突然豪氣干雲道:“好教夫人知曉,若是瀚哥願意,此時可盡收吉安府。咱們已有精兵數千,官府如果敢翻臉,半個江西也可拿下!”

“你倒是長本事了!”婁氏咬牙切齒道。

費純猛地站起:“夫人,我如今掌管錢糧,也算一號人物。”

“好,很好,”婁氏怒極而笑,“你們都很好,我真是看走眼了!”

費純拱手道:“夫人且稍待,兩三年內,瀚哥必定拿下整個江西,到時候費家也可以跟着沾光。此非妄言,夫人也知瀚哥性情,他可不是什麼傻子。”

這話讓婁氏稍微冷靜,開始思考得失利弊。

她只有一個獨子,既然兒子做了反賊,婁氏也得豁出去了。

什麼忠君愛國,那都是扯淡,都不如自己的兒子重要!

苦思良久,婁氏問道:“瀚哥兒是賊首?”

費純知道說不清楚,只撿婁氏能懂的說:“瀚哥兒便如太祖皇帝,少爺便如徐達,龐先生是劉伯溫,李尚書是李善長。”

婁氏又問:“官府真拿你們沒辦法?”

費純笑道:“吉安府、廬陵縣,當官的都被殺絕了,江西巡撫也兵敗死了,除非朝廷調集數省大軍圍剿,否則江西沒有誰敢出兵!”

這話婁氏相信,江西以前也鬧過亂子,都是調集數省大軍征剿。

其中,廣西狼兵威震江西,至今還留下無數傳說,比如廣西兵愛吃人之類的。

都不是什麼好名聲,廣西狼兵進入江西,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一個縣一個縣的淪爲白地。

以至於,之後江西出現反賊,能不讓朝廷知道,就儘量不讓朝廷知道,生怕又有外省官兵跑來征剿。

婁氏躊躇不定,又問:“李尚書也投靠你們了?”

“千真萬確。”費純說道。

李邦華在江西名氣很大,含珠書院曾多次聘請,都沒法把李邦華請來鉛山教書。

婁氏覺得趙瀚、費如鶴不靠譜,卻覺得李邦華比較靠譜。

突然,婁氏對女兒說:“你的瀚哥兒,帶着你弟弟做反賊了。你是什麼想法?”

費如蘭的腦子有些亂,甚至不知如何開口,只一直站在旁邊聆聽。

“你可願嫁去廬陵?”婁氏乾脆敞開了問。

費如蘭欲言又止,她心裡糾結得很。

婁氏說道:“你跟着費純去廬陵吧,等瀚哥兒殺回鉛山,我再給你補上嫁妝。”

婁氏做出這種選擇,純粹是爲了兒子。

既然兒子做反賊,她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但凡多一個兒子,婁氏都不會如此,權當生了一個孽種出來。

可惜,她只有一個孽種……

(本章完)

第505章 502【向外開拓】第381章 379【詐城與投降】第230章 228【債券】(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52章 948【一羣蟲豸】第368章 366【騎戰】第398章 396【廣西俍兵】第1033章 1029【整頓金融】第1009章 1005【大爭之世】第1050章 1046【縱馬戈壁】第920章 916【胡姬的肚皮舞】第214章 212【官匪密約】第760章 757【造反寶典】第1005章 1001【故國他鄉】第121章 119【朝堂】第29章 029【嚴師高徒】第356章 354【打仗的變成救災的】第579章 576【遼寧 河北與陝甘】第769章 766【論政】第128章 126【就抱一會兒】第945章 941【電氣】第197章 195【兵變】第616章 613【小國如丐】第1024章 1020【晉王很近】第220章 218【南下巡視】第159章 157【家國天下論】第598章 595【荷蘭的新總督】第817章 814【商人的需求】第968章 964【分封開拓?】第111章 109【奪城】第494章 491【中荷聯手打西班牙?】第885章 881【人形小強】第282章 280【墮落】第946章 942【朝鮮的思想劇變】第418章 416【多手準備的孔家】第591章 588【人爲財死】第296章 294【想做官就不結黨】第44章 043【當場錄取?】第572章 569【全是棄子】第40章 039【老相好】第1027章 1023【闊孜少年和巴彥美人】第959章 955【盜亦有道:聖勇義智仁】第229章 227【廬陵縣中學】第1070章 1066【終章五】第1013章 1009【點亮中亞地圖】第1013章 1009【點亮中亞地圖】第872章 868【奇襲】第764章 761【殖民地做嫁妝?】第956章 952【擴張時代】第853章 849【沒見識的傢伙】第739章 736【哥薩克的秘密】第1062章 1508【憶往昔】第914章 910【遭遇戰】第516章 513【黃淮水患】第783章 780【喀爾喀蒙古崛起】第909章 905【入藏】第39章 038【神來之筆】第288章 286【張獻忠】第169章 167【衆賊】(爲盟主“Genius945”第1章 001【崇禎元年】第473章 471【江山圖畫裡】第832章 828【幾何問題】第833章 829【攻破總督府】第995章 991【官渡之戰復刻版】第373章 371【回擊】第666章 663【前朝皇子皇女的苦惱】第113章 111【狂生?】(爲盟主“提菩樹無”第741章 738【莫臥兒皇帝】第904章 900【島上生活】第170章 168【集體婚禮】第557章 554【滿清貴族的一百種死法之摔死】第938章 934【吉大港】第171章 169【商賈逐大利】第604章 601【羣架】第1010章 1006【沙俄留學生】第646章 643【直擊命門】第725章 722【黑龍江都司】第772章 769【回國】第554章 551【漢化女真】第168章 166【天命】第876章 872【馬踏聯營】第318章 316【彼之奸臣,我之能臣】(爲上仙第1017章 1013【沙俄軍戶】第354章 352【復社首領臨陣倒戈】(爲企鵝大第979章 975【殿試與分封】第235章 233【鉛山費氏】第407章 405【大戰爆發】第641章 638【介錯很重要】第415章 413【反覆橫跳】第694章 691【驚弓之鳥】第1065章 1061【西域安定】第931章 927【賞罰】第1010章 1006【沙俄留學生】第1074章 【番外四】第991章 987【倭將奴和扶桑姬】第534章 531【還是個起義者】第40章 039【老相好】第708章 705【投降就能穿絲綢】第1031章 1027【炒股的韓王】第802章 799【女權主義者】第552章 549【福將竟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