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質子乎

薛允衍目視前方,看也未看薛允衡,淡靜的眉眼直若老僧入定:“信?在何處?”

薛允衡怔了怔,旋即撇嘴,清幽的眸中含了一絲譏意。

他這位長兄每每說話,皆是這般故作高深狀,這一點最叫人瞧不上。

薛允衍並未理會他的想法,步履安妥,宛似信步閒庭。

那封信自是絕不可留,看過之後他便立刻銷燬了,不過,那信中數語,卻烙在了他的心底,這幾日無一時不在回味。

呂氏與天下,竟有如此關聯?若是上京呂氏的族人死於此次地動,則陳國必亂?

呂氏有這樣大的力量?

不知何故,他想起了暗流涌動的朝堂。

中元帝子嗣頗豐,皇子排到了十一,年滿十五的至少有一半,太子便恰好卡在那一半的最後。

這些長大了的皇子們,看着那高高在上的寶座,看着那唾手可得的至高尊榮,必定不會如幼時那樣,以爲那是天生屬於他們的父皇,或是皇弟的。

薛允衍的表情漸漸淡了下來,那雙淡漠的琥珀色眸子,在這一瞬間,悄然變冷。

似是感知到了他此刻的心緒,薛允衡的聲音亦適時響了起來,極低的語聲,更是在他少有的鄭重態度,一字一句,如入耳鼓:“長兄可察覺,聖上對呂氏,頗忌諱?”

薛允衍如流雲般前行的身影,微微一頓。

這停頓極短,很快地,他便又衣袂翻飛地往前行去,清寥的語聲亦淡然而來:“見信前,不知。見信後,始覺。”

薛允衡擡眸目視於他,面色沉肅。

東陵野老的第二信,確然有此奇效。而越是深想信中所書內容,便越是覺得,東陵先生所言,或許並非空穴來風。

遙想當年,中元帝若非聘了呂時珠爲王妃,那張寶座會歸於哪一位的臀下,還真不好說。

而桓氏的敗落,則從另一個側面,證實了這種猜測。

桓氏與呂氏乃是世交,關係匪淺,呂氏雖式微,桓氏對其卻多有迴護,當年桓氏一力主張先帝立中元帝爲太子,呂氏功不可沒。

而中元帝亦是投桃報李,在娶了呂時珠之後,其所納妾室皆爲小族甚至是寒族,便是擺明了一個態度:若異日登基,必將奉呂氏爲尊,這些小族或寒族之子,亦必不能與呂氏之子相提並論。

或許是中元帝的姿態擺得太好,故呂、桓二姓在其立太子之事上,出力不可謂小。

可誰也沒想到,便在中元帝登基前夕,桓氏居然被先帝以莫須有的罪名,雷厲風行地發配去了邊陲。

彼時人人皆以爲,中元帝的太子之位怕是不保了,可叫人吃驚的是,發作了桓氏之後,先帝卻仍舊令中元帝做着太子,根本就沒動他的意願。其後不久,先帝駕崩,中元帝亦是照常登基。

而中元帝登基之後,對恩人桓氏的態度,卻十分地耐人尋味,完全就是不聞不問,至今亦無召回的打算,而呂氏則因族人凋零之故,亦無半點興盛氣象。

如今再細想呂皇后薨逝的時間,便在中元帝登基後沒多久,說是憂鬱成疾而病逝的,可彼時其長子病逝已經過去了好幾年,這憂鬱成疾一說,也很有可商榷之處。

“其所作所爲,實令人費解。”薛允衡長眉緊蹙,語聲極低,語未畢,便回身看了看遠遠墜在後頭的李隼等人。

薛允衍斜了他一眼,袍袖一拂,薄脣微啓:“說罷,無妨,皆是我的人。”

薛允衡挑了挑眉。

知道他長兄向來自大,卻沒想這人能自大到這種地步,明知道他接下來要說什麼,還是這樣滿不在乎。

不過,有了這句保證,他倒也無甚好擔心的了。

略略凝了會神,薛允衡便沉聲道:“呂皇后薨逝之後,陛下悲泣盈月、飯食銳減,先皇后身後可謂極盡哀榮。國喪方滿一月,陛下便立五皇子爲太子,狀甚厚愛。只是,呂氏一族卻無一人受封,呂時行至今無爵位在身,鎮守廣陵十餘載,不見動彈。”

言至此,他神情微冷,語氣卻變得玩味:“君王之愛,至深者,莫過於太子,然,待太子母族,何其薄也。”

他這話若被旁人聽去,一個大逆不道是肯定跑不了的,妄言皇族之事,在陳國按律當誅。

不過,在薛家的地界上,誅不誅的話卻是不必說了。薛允衍一臉淡漠,全然一副“此事我早有預料”的態度。

薛允衡所言,其實也道出了他的想法。

中元帝的種種行徑,確實自相矛盾。

從呂皇后薨逝到冊立太子,看上去他對呂氏應該是滿意的,可是接下來,他的舉動卻又顯得有些冷淡,對呂家並無太多優容,呂時行至今也不過是個四品罷了。

放眼三國,貴爲太子舅父,就算不賜公卿之位,一個掛名的侯爵皇帝還是會給的。可呂時行卻只是個光膀子將軍,並無爵位在身。

身爲一國之君,忌憚外戚並不足爲奇,故中元帝此舉,至少在以往看來,並不算太出格。

然而,東陵野老寥寥數言,卻像是半空裡的一道閃電,劈開了混沌隱晦的朝局,拋出了另一種可能。

思及此,薛允衍淺墨色的眉蹙了蹙,腳步未停,清寥的語聲似攜着夜色,冷寂而悠遠:“誠如二弟所言,呂氏之於陛下,不似助力,反似隱憂。其所行所爲,忌意極濃。”頓了頓,他的神情越發地淡,高挺的鼻樑下,那薄脣似蘊着世間最冷的冰雪,淡淡地吐出了幾個字:“太子,或爲質子乎?”

薛允衡的身子猛地一震,停下了腳步。

薛允衍卻根本沒去看他,仍舊大袖飄飄地往前走着,那一身淺麻灰的身影,被燈籠投下的微光攏着,飄忽不定,似是下一刻便將融入這深濃的夜色。

薛允衡怔怔地望着他,眸色一點一點地幽深了起來。

“太子……質子……”他喃喃自語,額角驀地有些發涼,探手一拭,居然是冷汗。

雖然貴爲太子,然其母族最大的助力、陳國頂級冠族桓氏,卻被第一時間打壓了下去。

桓氏既倒,呂氏本不足爲慮,可中元帝卻又處處手下留情,對呂氏只是冷淡疏遠,卻並沒太大的動作,甚至就連桓氏,中元帝亦不曾趕盡殺絕,只是叫他們待在邊陲,由得他們休養生息,慢慢恢復元氣。

至於呂皇后所出的太子,這些年的位子也一直坐得很穩。

這種種自相矛盾之處,還真是……微妙已極。(。)

第433章 煙水闊第830章 盡知悉第440章 隱孤樓第068章 青梅條第909章 千歲羹第995章 撫紅裙第630章 雪滿天第487章 庶冒士第132章 鬢如霜第300章 薛陶會第863章 二宗師第649章 水蓮開第637章 已失蹤第670章 面具寒第887章 將落雨?第665章 論泗水第033章 東萱閣第501章 胸與腰第295章 傳錦囊(柳仲嚴和氏璧加更)第684章 隱可見第120章 珠淚盈第318章 五人殺第793章 尚藥局(400月票加更)第800章 姊妹杳第199章 大謀士第093章 曲無直第174章 香夢沉第615章 繚綾亂第431章 福運隆第948章 撫華勝第747章 石榴箋第598章 吾有策第668章 侍御史第028章 難自支第163章 潑茶香第369章 金四局第756章 如山嶽第484章 星捧月第752章 神算也第443章 無盯梢第853章 喜相逢第1029章 風徐來第807章 因情深第955章 端雅度第034章 各有心第835章 傾城色第129章 莫不離第608章 梨花落第883章 謝郎君第940章 改天命第974章 再訊問第1004章 風花斜第746章 靜容華(600月票加更)第628章 不入陳第176章 沐星月第549章 虛實間第594章 曲有誤第673章 紀朝宗第265章 風乍起第153章 攜芳櫻第1006章 水波細第147章 心無着第792章 願還鄉第1014章 平湖雪第1019章 好坯子第595章 林文信第138章 一捧雪第976章 當堂辯第195章 段令史第248章 林中廟第006章 青梅嗅第311章 七千金第888章 問梅簪第749章 作羹湯第116章 問素馨第686章 贈領緣第613章 青桓返第238章 桃花信第323章 樹梢風第172章 壺關城第1013章 好孩子第540章 從別後第795章 贈玉珮第229章 秦三郎第047章 亂雲飛第357章 三公議第504章 論嫁娶第1014章 平湖雪第087章 茉莉粉第290章 虹堪畫第760章 與同舟第525章 棋簟涼第173章 粉雲低第833章 願服輸第031章 會至親第1014章 平湖雪第302章 書頁卷第366章 傷心處第059章 孀居婦第610章 上九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