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

馮雲山暗自盤算了下,潘文濤說的這個數字看似恐怖,實際卻並沒超出他的預料,因此他卻並沒過多驚訝。要是自己大力發展貿易五六年,最後連這點盈利都沒有,那未免有些丟了泱泱大國的臉面了。畢竟,滿清雖然千般不是,但留下來的底子還會蠻厚的。不是說滿清朝廷有多少家底,而是滿蒙貴族們,還有那幫各地的滿清官紳們,身家太豐厚了,當初還是聖國的時候,便將這幫反對自己的地主老財們都抄家,從而讓整個聖庫豐盈起來。而後自己稱帝,雖然還有不少地方鄉紳爲了避禍也好,迎合朝廷也好,投獻了不少財富,但總歸沒有當初直接抄家抄地來得多了。雖然國庫富足起來,但也不能坐吃山空,馮雲山想的是一條途徑便是發展貿易賺取財富。

在歷史上,滿清在擊敗太平天國之後,每年對外貿易額都達六七千萬兩銀子,偶爾碰上一年也還能盈利二三百萬兩。那時可沒有任何大公司進行整合,而且海防很差,走私也猖狂。如今自己勵精圖治,投入巨資設立三大貿易公司,將對外貿易的主要貨物如茶葉、生絲、瓷器、農產品以及紡織品的絕大部分都壟斷起來,控制售價,做到利潤最大化。要是還不能做到盈利豐厚,倒是奇怪了。要知道,這個時代的貿易,動不動就是50%的利潤。

但馮雲山卻心底明白,這只是剛剛起步而已,與老牌西洋列強相比,還相差甚遠。雖然這三個公司的貿易額,也並不是整個中華帝國的全部,但至少要佔一大半了。可馮雲山記得當初自己無聊時看歷史資料的時候,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在五十年前便擁有動產1500萬英鎊之巨,相當於6600萬聖元。雖然如今東印度公司已經沒落,但每年從印度搜刮的稅收可不少,積累數百年的財產,肯定是轉移到英國本土了,而且,作爲世界第一強國,單單工業品的貿易便讓英國大發橫財,更別說其他的了。

別說這英國,單單排名第二的法國,從當初記載的普法戰爭賠償的資料中便可以推算他們是多麼的富有。在10多年後的法國,輸掉了普法戰爭,需要賠償德國50億法郎,這可是相當於7.2億兩白銀,10億3千萬聖元的一筆財富,便是如今的中華帝國國庫,雖然說是能拿出來,但也差不多將整個國庫全部掏空了。但那被後世號稱爲“高利貸帝國”的法蘭西,只用了2年多就賠完了,對比歷史上的30年後的辛丑條約滿清賠八國聯軍4億多兩白銀,還要39年才能還清,這法國的財富實在是讓人驚歎。而且,聽說法國當時爲儘快還清賠款,由政府向民間國民發行3筆國債,準備湊足50億法郎,結果數百萬法國人爭先認購,認購的總額達到450億法郎,足夠償清9次賠款。由此可見這個“高利貸帝國”的民間資本何等豐厚!

“潘愛卿,那除了這三大對外貿易公司外,其餘的對外貿易公司業務如何?對了,還有國內貿易,朕倒是對國內的商業流通更感興趣。”馮雲山開口問道。

潘文濤早有準備,見皇帝一問,張口便來:“陛下,除三洋公司之外,另有幾十處大的地方商會財團和上萬名商賈組成的數百個商團興辦的貿易公司,這些公司內外兼營。其中,對外業務主要是三大洋公司業務範圍之外的貨物,近年發展得很不錯,且逐年增長,去年的總貿易額也達到近四千萬聖元。對內的貿易方面,因爲三大公司不直接參與,都是將進口貨物直接批發給商務部下轄的供銷總社,再由供銷總社轉給各地的在各地鋪開的各類供銷社,供銷社下面又細分代銷店和代理點,將生意延伸到鄉鎮這一層級。除此之外,還有衆多的民間生意人,大的有各地商會財團組建的商行、貿易行,小的則是從供銷社拉生意的代銷店甚至小商販等。從財稅部去年的統計數據來看,去年全國內部的商品總流通額爲21億5680萬聖元,相當於人均接近5聖元的買賣額。當然,這21億5680萬聖元,只是反應出被收取商稅的部分,其他還有接近三四成的生意爲了鼓勵流通,尚未收取商稅,另外還有部分因爲地方稅師人手問題沒有收取到稅錢,估計全國的商品總流通額有近40億聖元。”

馮雲山朝衆大臣問道:“供銷社和代銷店的作用看來還是蠻大的嘛,農業部呢,吳愛卿,你來說說看!”

農業部副部長吳棠連忙回稟:“陛下聖明!當初商務部按照陛下的諭旨,設立了供銷機構。從各省的供銷分社,到各府的供銷支社,再到各縣的供銷社,最終到各鄉鎮甚至村寨的代銷店,這一套供銷系統建立起來之後,不但從朝廷下撥的各類貨物能及時轉運到各縣各鄉,爲國家的商業做出巨大貢獻,還爲我們國家的農業提供極大的幫助,尤其是鄉下。以前因爲聖肥和上好的種子量很少,直接交給各府衙、縣衙和鎮公所出售,而出售形勢也是先出借貨物後有收成了再收錢,如今各地磷肥廠的大量投產,聖肥和種子已經大量供應了,各級衙門無法再幫忙代銷了,這時這個供銷社的建立,確保了聖肥和種子的順利供應,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基礎貨品,如油鹽、米醋、藥、茶、肥皂、火柴、布匹、搪瓷盆杯、紙張等等,都在各縣供銷社和鄉鎮的代銷店出售,極大方便了鄉民的採購日常用品。而且不僅僅是出售貨物,供銷社還定期收購鄉民多餘出來的糧食、臘味、藥材、果蔬、木料、雕刻等等各式各樣的貨物,只要能賣出去,供銷社都代爲收購,再統一交付三大外貿公司或是其他商行,方便鄉民的貨物出售,使得百姓也都有了些閒錢,不但更有效地促進了各地的貨物流通,還讓不少百姓脫貧致富。”

馮雲山點點頭,頗有幾分自得。供銷社-代銷店這一套,自然是在他的提議之下弄出來的。對於這個小時候的記憶,他覺得雖然那些供銷社和代銷店有他們的弊病在,但那是針對接近21世紀的時候,實際上,在如今這個19世紀的時代,他甚至擔心這個供銷系統會不會太過超前了。

不過,試用一年半後便全面推開,運轉兩年下來,雖然有些到位的地方,但總體來說還是相當不錯,甚至比他預想的還要好。

通過供銷社和代銷店,將原本只能靠長年累月自然形成的集市從事買賣交易的鄉鎮,一下子全都納入整個中華帝國的治下,馮雲山發現,這比派駐官府的效果還要好,讓鄉民一下子變融入了帝國的體系之中,對供銷社和代銷店有種天生的認同。甚至,有許多鄉民在山上挖到了藥材,就算價格低一些,他們也要成羣結隊地前往各代銷店或是供銷社出售,畢竟代銷店和供銷社距離他們家並不遠,且每天都開業,也不像集市一樣,三五天才開一次市。

因此,馮雲山自認爲供銷社-代銷店模式是他帶給這個時代較大的好事之一。

PS:感謝煉鳥、一葉知秋111兩位老大的打賞!

第1078章 佔領新奧爾良1013章 不服老的羅大綱962章 大英帝國借錢平叛880章 年盈利1億3000萬第八十九章 永州土改試點(二)第265章 大興土木的天京847章 拆城牆還是拆其他第123章 攻奪廣州城(六)752章 電報總局第276章 長沙城外城內第1188章 土爾扈特和卡爾梅克(求訂閱啊)第1300章 擊敗巴西976章 休斯頓741章 起義爆發(下)1007章 愛荷華州?愛我華纔對!第178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下)945章 抱大腿873章 巴拿馬公司998章 聯邦政局動盪第三十七章 攻佔寧遠(上)724 章 帝國軍事變革第246章 洋人來求見第103章 勢如破竹(中)第1329章 法軍突圍遇阻第四十一章 繳獲頗豐第675章 大禹託夢說黃河要決口第493章 洪秀全的恐慌第113章 廣東天地會起義(一)第106章 破南寧(下)第408 章 建立大明國第700 章 繅絲廠開工(上)第435章 逼降850章 石達開請纓824章 《星加坡條約》(下)第1116章 步兵也大敗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968章 移民情況第1108章 英國海軍總令霍普第669章 歐洲列強的反應(感謝諸神打賞)第148章 羅大綱的苦心(求收藏、推薦)第八十二章 要成化學家的馮雲山第1044章 強大的火力884章 小學老師工資是縣長的兩倍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822章 和談第125章 攻奪廣州城(八)933章 敵人是逃走還是陰謀第552章 胡雪巖來推銷軍糧第1081章 兩彭的對決第196章 聖軍改制(中)873章 巴拿馬公司第721 章 世上再無越南,唯有交趾和日南兩省第1154章 重大消息第444章 幕後真兇第257章 曾剃頭變成曾屎頭了第672章 克里米亞戰爭不一樣了第351章 聖國新一輪攻略(諸神兄又賞)第603章 北京城陷落第540章 對手喋血讓石鳳魁心發寒第1329章 法軍突圍遇阻第676章 招募民夫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第717章 出兵安南第526章 羅張氏的決定第1275章 移民和發展問題第623 章 捻軍攻城失敗第247章 澳門是本王的第682章 秦日綱稱帝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872章 墨西哥城四國條約第1028章 都柏林市政廣場對女王惡毒的羞辱806章 蘭芳大總制是漢奸第479章 天王的怒火849章 喀什噶爾的危局第121章 攻奪廣州城(四)800章 蘭芳共和國第324章 南記五金鋪(下)第七十五章 一戰下陽山(求點擊收藏)1241章 俄國形勢787章 鋼材纔是搶手貨第529章 聖國的軍艦也不少了第687 章 另類科舉第442章 洋人退步了第379章 黃埔一期畢業典禮第610章 龍牀睡着太硬了第192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下)第476章 擬建煉油廠第415章 聖國來救兵了第1223章 朝官變動第718章 知道真相的朱洪英倒吸口冷氣第1062章 愁雲慘霧的英國內閣四巨頭(求訂閱)第444章 幕後真兇第1147章 將沙皇炸得粉身碎骨的麪包炸彈第二十章 討胡檄文第246章 洋人來求見1000章 宅地法令和解放奴隸宣言第1196章 出任公使10年的布爾布隆第179章 圍困與反圍困(週五中午上架,泣血求支持!)第四十章 忠君殉國第1220章 你們江蘇發展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