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農牧生產建設兵團

馮雲山點點頭,道:“不錯,季高所言,深合朕意!季高大才啊!今日之後,你便將此法書寫下來,交付內閣實施。”

左宗棠被皇帝這一誇獎,滿臉笑容,激動地道:“陛下謬讚了。微臣只是拾人牙慧,要不是陛下和朝廷的各項爲民政策,微臣都不敢提出。陛下,如今國家在南方几省推廣使用的磷肥,耕種農作物效果極好。若是能在新疆就地尋找到這種磷礦,開採下來煉製磷肥,必能讓這邊疆之地發生重大變革,就像林公做的,不亞於富庶的江南之地啊!再者,微臣從林公的手記中發現,新疆之地,特別是回疆等地,都是落後的畏兀兒族、錫伯族、達斡爾族等,農耕落後,通過遷徙漢民前去,必能給當地帶去先進的耕種方法和農具,這必定更能確保移民的成功性。”

馮雲山聽到左宗棠提到林則徐的手記,不由問道:“季高還知道這回疆的一些什麼事情,包括滿清在那執行是何政策,可點評一番,說來與朕知曉。”

左宗棠依言稟道:“陛下既有問訊,微臣自當稟報。其實滿清一朝在佔領新疆之後,北疆尤其是迪化地區,發展得不錯,糧食能自給。而伊犁等地,更是新建了惠遠(伊犁)、惠寧、寧遠、綏定、廣仁、瞻德、拱辰、塔勒奇、熙春九座相距較近的姊妹城,計人口10餘萬,雖然不能與內地相比,在那塞外,已經算是繁華之地、人口稠密之所了。”

“滿清在新疆三個地區,實行三種不同的統治制度。首先是靠近甘肅的新疆東路地區,以古城、迪化這兩地爲中心,導入與甘肅等內地一樣的道府州縣制。這裡的吸引了不少白馬族人,甚至有少量的做生意的漢人前去定居,人口最爲稠密。其次,是北路靠近蒙古的邊疆地區,還有東路的哈密、吐魯番等畏兀兒人地區,實行軍政統一的扎薩克制。實際上相當於八旗的旗主制,這些哈密的艾伯都拉、吐魯番的依敏和卓等畏兀兒人,由於在康熙時代便歸順滿清,和邊疆北路的蒙古旗人一樣,被滿清視爲忠實的盟友,才實行這種自治權最大的扎薩克制。而最後的在新疆的南路,即所謂的回疆地區,滿清實行的是按照畏兀兒族人的傳統統治方式,伯克制。除了軍事外,其餘的地方行政、社會治安、司法、稅收、農業、水利、教育和宗教等,都有專門的畏兀兒族伯克進行管理。滿清對這些伯克不但賦予特權拉攏外,還支付俸祿,分封職田及耕種職田的農奴戶——所謂‘燕齊’。”

“滿清對新疆的統治,主要圍繞軍事功能來的。他們對整個新疆進行民族隔絕政策,尤其是讓我漢人,嚴禁與當地的畏兀兒族人交流,防止畏兀兒人漢化。滿清朝廷對畏兀兒人還算優待,所徵收的稅賦不高,似乎與其是同盟關係,而不是對待漢人的這種直接統治。但同時,滿清又派駐防大臣領兵對當地的伯克進行監視提防,並且將其宗教和伯克世俗政權分離的政策。但滿清過於優待畏兀兒上層貴族,讓下層百姓對其不滿,而且,滿清對漢人商賈徵收重稅,卻對外國商賈徵收的關稅不到4%,甚至完全免稅,讓在疆的漢人商賈均是不滿,這些,都可以作爲我討虜軍進攻新疆的助力。”

“總而言之,陛下,微臣建議,朝廷斷不能採取滿清的這種輸血扶持畏兀兒上策的策略治理回疆,而是立足自身漢人移民,武力威脅逼服畏兀兒上層貴族,加上拉攏畏兀兒下層百姓,慢慢同化對方,鼓勵其與漢人交融,慢慢地隱蔽地將人口不多的這些畏兀兒人同化掉。最終,這回疆必定是我帝國的一大西陲重省,爲我漢家百姓開創一個廣闊的生存疆土。”

馮雲山嘆道:“不錯,朕要做的,便是派軍前去,將之收復,再遷移漢民前往,與之雜居起來,再設立漢人學堂,免費教導但又強制性推行漢學教育,必須將本地少民的下一代全部同化,用一代人的時間,徹底融合對方,再直接派駐官員治理。”

馮雲山其實想得更遠,他準備等日等時機成熟了,修建一條通往伊犁甚至霍罕的西北大鐵路,徹底將這些邊疆之地與內地聯繫在一起,到那時,無論是什麼兵力駐防,還是糧食等後勤運輸,都不成問題了。

想到這,馮雲山朝傅善祥下令:“傳朕旨意,命樑立泰爲欽差大臣,開春暖和後,率領三萬討虜軍進疆,徐徐圖之,收復整個新疆。同時,命羅瓊樹爲陝甘總督,抓緊訓練新兵,早日增援入疆將士,並組織好漢族百姓,跟隨樑立泰身後,遷移百姓實行新疆大開發。廢除滿清的治理,新疆東路地區,均以州縣方式治理。其餘的西北疆和南疆,分別成立牧區和農墾區,成立新疆農牧生產建設兵團。”

傅善祥照樣記錄下來。

左宗棠不禁問道:“陛下,這牧區和農墾區很好理解,這新疆農牧生產建設兵團,卻不知爲何事務?”

馮雲山笑道:“這是朕的一個想法。對於邊疆的那些實行扎薩克制和伯克制的地區,朕準備實行準軍事化的管理方式。這便是設立新疆農牧生產建設兵團,根據所在地區,設立牧區和農墾區。下轄牧業建設師和農業建設師。朕的初步想法,在五到十年的時間內,新疆設立五個牧業建設師,每個牧業建設師爲五萬人口左右;設立十個農業建設師,每個農業建設師爲10萬人左右。這些建設師,均以軍事編制爲單位,師部總管轄區的一切民政軍事任務,囤田開荒,護衛國土,開發耕地、水域、牧草場、林園、礦產等。季高,便由你們總參謀部來籌劃,和羅瓊樹他們組織前往新疆的遷移的百姓相互配合,軍民一起迅速開展新疆開發。以連部爲基礎單元,開墾邊疆,通過軍事化的途徑快速地將新疆開發起來,並有效管理移民。”

馮雲山知道,這種在後世可是經過試驗,很是成功的一種管理方式,一種軍事化社會組織形式。在這地廣人稀的新疆,沒有漢人百姓的羣衆基礎,要想治理那裡,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一勞永逸地將這邊疆穩定下來。馮雲山想象不到,在這以農牧業爲主體的落後的自然經濟,生產力水平低下,生產方式落後的邊疆,若是派重兵把守的話,但是兵餉和軍糧的運輸,便會將整個國家拖垮。但如果不派重兵把守,以中亞地區未來幾年的複雜形勢變幻,加上沙俄的虎視眈眈,根本就難以做到國土不失。因此,爲鞏固邊防、加快發展,必須仿效後世進行大規模的屯墾戍邊。設立“師和府”、“團(場)和州縣”、“營連和鎮堡”的軍民機構設置。

這樣一來,雖然建設兵團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生產,但同時也兼顧了守衛邊疆的重任。其兵團內部的作戰主力部隊,仍舊要按時練兵,配備作戰武器,隨時準備抵抗來侵的敵軍。

左宗棠歎服道:“陛下深謀遠慮,設立這農牧生產建設兵團,的確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邊疆的駐防。通過這種方式移民戍邊,比微臣想的單純的移居漢民去邊疆開荒落戶要好上許多。這樣一來,可強制性迅速降低新疆其他民族人口比例,提高漢族人口的佔比,可以極大地鞏固朝廷對邊疆地區的控制!微臣佩服!”

左宗棠是真的敬佩,皇帝的見識他是領教過了。很明顯,有了這個建設兵團,從根本上解決了屯墾戍邊的重任。

“陛下,不如可以以此爲承諾,敦促在新疆的萬餘漢人清兵歸降。另外,江南和中原一帶衆多的滿清降兵,只要是漢族兵員,都可以打散了原本的軍制,將他們再隨機組合起來,送至新疆,作爲這農牧生產建設兵團的成員。”

“不錯!善祥,你且記下。回去便讓司法部和總參謀部那個方略來,將那些仍舊在押和等待處置的滿清降兵,特別是那些老兵油子,都準備押送到新疆去。不過,這項比例不能太高,還是要慎重,免得在那邊疆,反而禍亂起來。主要還是招募一些無地、少地的窮苦百姓,告訴他們,可以全家老少都跟過去,朝廷提供食宿和路費等一切開銷。到達目的地,便可成爲朝廷的正式官吏或軍人,享受朝廷俸祿!”

馮雲山深知,以皇權爲象徵的國家政權實際上難於深入到基層社會中,最多到縣級,也難以有效地干預和控制基層社會,最終形成了皇權與紳權的共治局面。

但這是內地,換做新疆,因爲根本沒有漢人,必須遷入大量漢民才能維持自己的統治。要形成後世的“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佈格局,並且,要以漢族百姓爲主體。

眼下,整個新疆總人口才一百五十餘萬出頭,其中畏兀兒族佔近一半的人口,其他的哈薩克、白馬族、柯爾克孜、蒙古族、塔塔爾、滿等又各佔十萬數萬不等。雖然漢人只有少部分行商和地方駐兵等,但只要大批移民,不出幾年,便能將整個新疆變爲漢人之地。因爲畏兀兒人口絕對數量不多,更是有利於自己的移民治理。

若是這些少民不聽話,馮雲山想的是乾脆直接直接將其打壓或是換個民族取代,比如扶持滿清遷移過去的錫伯族和達斡爾族,以及東歸的蒙古土爾扈特部,相信爲了他自己部落的生存,會全力投靠帝國。這樣的話,還可以就地徵調對方青壯作爲士兵,征伐更西的地區。

說不定,自己通過這高仿後世的生產建設兵團,可以打造出一個不一樣的新疆,不但避免被沙俄侵佔的命運,還能開拓國土,爲華夏、爲大漢民族爭奪更多的生存空間,將這地廣人稀的中亞地區,趁着這段弱肉強食的時代,強行佔據。

想到這,馮雲山心情大好,站在鼓樓頂上,繼續眺望起聖京城的大好河山來。

第466章 昆明清軍全部歸降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第247章 澳門是本王的第1215章 忠心耿耿的曾觀瀾732 章 來自北極熊的威脅第五十八章 發小的偶遇第1286章 拒絕合作第1147章 將沙皇炸得粉身碎骨的麪包炸彈第1201章 西征軍大捷的震撼消息927章 威遠炮臺第1175章 只要烏拉爾山脈以東第1290章 建立財團更是建立利益集團第五十五章 長沙的消息(求推薦收藏!)906章 倫敦站站長曾紀澤第二十四章 聖軍整編(下)第226章 土人內亂的消息808章 劉阿生之死第1313章 歐戰爆發第1176章 橋頭堡-奧倫堡第1092章 火燒芝加哥第1333章 英國陸軍參戰(感謝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1312章 帝國雄厚的軍事工業801章 華人礦工喋血石隆門的由來第462章 建好磷肥廠第168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下)第1075章 選擇拼了第1323章 瘋狂的橡膠股票第1061章 兵力單薄的澳大利亞第1128章 陰險的沙皇第1065章 法國皇帝的爲難第501章 翼王整軍攻佔金壇第643章 投不投降第639章 天國就這麼幾個人物了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1020章 歐洲承認美利堅南部獨立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749章 加爾各答被攻佔第355章 馮大頭和馮小頭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第324章 南記五金鋪(下)1016章 特務司的算盤第1258章 羅李衝突第334章 兵工廠投產877章 鐵路建設993章 馬納薩斯和布爾溪第529章 聖國的軍艦也不少了725 章 左宗棠的驚歎第二十三章 聖軍整編(上)第352章 三路出兵第473章 幼主被擄走第184章 和英國公使的協議(第五更)887章 京都城破(感謝諸神兄的打賞!祝大家新年快樂!)第427章 籌劃策反策略805章 布洛克授首第1082章 維克斯堡大捷第1146章 沙俄大公被刺殺第597章 僧格林沁的末路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第1212章 鋼材緊俏899章 馮雲山的奸笑940章? 該不該出兵印度第551章 重回前世之地第1174章 奧斯曼土耳其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第463章 軍艦下水及海戰利器786章 心碎的美國商人金能亨846章 拆上海城牆第133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感謝書友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1105章 澳大利亞收入囊中第249章 小刀會起義825章 新建華人城市的構想第1297章 馮癸方和唐生才第1305章 帝國民間財團的形成第617章 衍聖公的《特進表文》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339章 “借”濟州島第1218章 戲弄第1045章 差不多隻剩下加爾各答了(求訂閱)第650章 陳桂堂被俘第1184章 炮兵師的威勢961章 大不列顛王國的兵力771章 南北朝鮮省775章 日本風雲(三)第136章 成立南洋公司(上)第275章 新式練兵有了成效763章 緬甸傳來喜訊第482章 天京變亂王殺王(上)第438章 海灣激戰第1349章 經濟爆發引起的錢荒第1247章 兩個沙俄政府爭相談判859章 進軍浩罕第594章 僧格林沁提出斬殺賊酋第1117章 絕處逢生的林始發第667章 窮困潦倒的卡爾(感謝大漢籠騰打賞)第十二章 俘劉長佑第十章 天父的警示813章 巴達維亞1235章 看英國笑話的拿皇第1263章 鋼鐵新政第180章 被迫投降 (上架求首訂、求打賞、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