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被供奉長生牌

已經是農曆的二月裡,聖京江寧城的天氣,還是有些寒冷,冰冷的冬雨菲菲而下,將這座剛改名爲聖京的堅城籠罩在一片朦朧之中。

儘管天氣仍舊寒冷,但聖京城中的大街小巷之上,各色行人行色匆匆,都是各自忙碌着手中的事情。但若是有信心的人觀察,便會發現,天京城內原本一臉菜色的百姓,如今已經消失不見,換之出現的是,一臉的紅潤,人人臉上充滿笑意,一臉滿足地模樣。

一個月前,中華帝國皇帝馮雲山宣佈任命封賞百官,大赦天下,並公開發布了《告中華帝國百姓書》,向天下各省各地宣講歸順帝國的政策和條件,一時間,天下震動。

因天京城中缺糧,在攻佔天京的第二天,討虜軍便從長江運來軍糧,在天京城內各處男女營館開設粥攤,開倉放糧,一時間,城內原本已經完全缺糧,只能靠野菜和樹皮充飢的百姓紛紛涌向粥鋪,千恩萬謝地領用免費粥食。

緊接着,討虜軍將士又在各營館之中招募兵勇和地方勞力,一是組建地方駐兵部隊,二是清理天朝宮、總督衙門等建築,將之改造成帝國的國庫,用來存放從北京運來的寶物。諸如此類的將城中的百姓都組織發動起來,每天發放米糧作爲酬勞,解決了天京城內的百姓缺少糧食和無所事事的問題。

早在十多天前,除了胡大妹、黃鼎鳳留守廣州城外,其餘的原班聖王王府人馬,連帶着一衆家眷,都陸續從海路、陸路抵達聖京城。甚至連大肚子快要生了的蘇三娘,也乘船趕至聖京,因爲她知道再呆在廣州,可能要很長時間沒辦法見到馮雲山了。

而從北京運往聖京的衆多奇珍異寶,也陸續抵達長江邊的下關碼頭,這些財寶的搬運,沒有讓城內招募的勞力來進行,而是財稅部副部長周勝坤親自率領一干王府親衛和財稅部護衛進行。

因此,一時間,聖京城內到處都是火熱一片的情景,因爲聖京城外又沒有滿清軍隊對峙,整個聖京城內外均是一片忙碌而安詳地氣息,與天國時代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而且,缺糧的聖京,在總參謀部後勤處副處長周勝富的調度下,從揚州、鎮江和蘇州等地的糧食源源不斷地往聖京城調運,解決糧食問題的聖京百姓,一下安定下來,幹活也更加賣力起來。

有了糧食作爲保障,工務部副部長曾玉珩率領工務部的主事執事,帶領百姓在城內修建房屋,統一規劃編號,爲城內的男女館營取消做好房屋準備。而且,討虜軍士兵還安排男女營館對城內的百姓進行信息登記,不但摸排了人員成份,還將一個家庭的人員重新組合到一起,便於房屋的分派安排。

這樣一來,這個消息一下便在城內傳開了,百姓得知帝國準備要取消男女營館,並且幫他們修建安頓主所,讓他們能得以各自回家,頓時,整個聖京城內都沸騰了!

“狗剩啊,你知聽說了嗎?皇帝陛下派了工部的曾大人,把原本天國那些丞相、天安、天義等大官的宅院都分割開了,整修成一小套一小套的,說是要將這些小套房屋分配給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呢!”

“嗤,大牛哥,你這消息早不是什麼新聞了,而且,那不是工部曾大人,那是工務部的曾大人,聽說要升官了,陛下都稱帝了,他們這些大人也都要升官了。不過,這些爲民做事的大人,官升得越大越好!可以多爲我們這些百姓做事!”

“太好了!終於可憐離開這像監獄一樣的營館了,到時候分到一套屋子,我們家翠花也可以回來,我們小兩口又可以住在一起了!”

“哈哈,鐵柱,瞧你那點出息,盡盼着晚上摟着你家媳婦睡覺啊?和你媳婦分開兩年,是不是你那話兒都沒用了啊!”

“去你孃的!老王叔你這個死混蛋,你還不一天到晚都想着早些和王嬸住在一起。不過,你別說,分開兩年,我還真忘記媳婦身上是啥味道了。多虧陛下大敗了洪秀全,讓我們這些小民百姓能過上好日子。要還是那天殺的洪秀全那樣,我真的打算和我媳婦一起去自盡算了。”

“哎,是啊!別閒聊了,好好幹活,早點將房子建好,早點和你婆娘睡在一起!”

“對啊,別磨蹭了,要對得起陛下的恩典,走走,趕緊幹活去。”

……

類似的議論在聖京城內,各大街小巷紛紛響起。整整半個月,聖京城內各個地方,衆多的城內民夫、手工匠人,紛紛拼命幹活,以此來爲自己、也是爲了帝國而努力。

到二月份中旬的時候,終於,城內的百姓家庭信息等都登基完成,城內的房屋建築整修也基本結束,工務部開始組織人員分城區給各處百姓安排住處。一時間,分到房屋的人,熱淚盈眶,喜極而泣者比比皆是。

在經歷了近兩年的妻離子散,聖京城內的百姓重新一家團圓,心中對帝國,對皇帝馮雲山的感激,達到了頂點。

陸陸續續地,城內各處紛紛出現了馮雲山的長生香火牌位,衆多的百姓家中,都供奉着,將馮雲山當成恩人,爲帝國的皇帝馮雲山祈福。而馮雲山的威望,也在聖京城內達到了頂峰。

但作爲當事人的馮雲山,卻一絲都不知情,他顧不上這些。

在經過一番準備之後,馮雲山發佈詔書,正式宣佈將原本從廣州搬遷過來的聖王王府,改組爲帝國內閣。

內閣在原本的十個部的規格之上,設立內閣總理和左右兩名副總理,效仿明清朝廷的內閣地位在六部之上,馮雲山也將這帝國的內閣衙門定位跟聖王王府一樣,下面管轄庶務部、宣傳部、司法部、財稅部、內務部、外務部以及警務部、醫教部、農業部與工務部等十個下屬部署,成爲中華帝國的中樞機構。

內閣行使的主要權力,跟原本的明代一樣,是“票擬”,由大臣們根據奏疏提出如何處理的初步意見,呈馮雲山閱覽,裁決可否,再用硃筆御書,便成爲帝國皇帝的旨意了。

對於軍隊,馮雲山將原本的聖國討虜軍直接改名爲中華帝國討虜軍,自任討虜軍大元帥,下設總參謀部,對大元帥直接負責。這些都沒多大變化,還是按照原本的討虜軍的模式進行。馮雲山要等到統一整個華夏大地之後,真正組建了五大戰區後再對軍隊進行改組。

ps:限免成績很差,都沒信心了,正在寫崩中,嗚嗚~~

第689 章 接見與授官946章 德比伯爵的屈辱第502章 向榮歸天第1042章 佔領錫蘭島全境第342章 北伐軍突圍(感謝盛開的爆米花打賞!)977章 堪薩斯的背叛第662章 劫胡南丁格爾第1281章 工業部長沈桂芬第252章 再敗福健水師907章 工人領袖麥喀士第357章 蔣家家族會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第203章 “曾剃頭”的來由第1338章 悲催的奧斯曼帝國第1050章 上帝啊他們都是魔鬼第1211章 馮雲山退讓1002章 背後黑手是羅斯柴爾德?(感謝鬼狐毒士老大的打賞!)第115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三)第552章 咸豐罵天第614章 得知北京消息的咸豐最後一次噴血第1106章 首個目標——仰光港763章 緬甸傳來喜訊第332章 馮雲山的喜事(感謝盛開的爆米花)第341章 北伐軍援兵第1034章 它要戰,朕便戰(求不養,會養死)第340章 內憂外患的大清,需要一場大捷第371章 福州滿旗老幼的處置858章 全殲第1191章 自污就是要讓陛下知道第二十五章 連克兩縣(上)第479章 天王的怒火第1339章 馮雲山的打算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740章 起義爆發(中)725 章 左宗棠的驚歎726 章 劉永福參軍第457章 破江南大營第1326章 歐洲北面戰事(感謝燈泡和寶慶兩位老大打賞!)946章 德比伯爵的屈辱第627 章 帝國的勸降方式第387章 四面漢歌,壓力山大1236章 法蘭西帝國的圖謀第169章 試驗洋槍第336章 聖國水師抵達琉球第402 章 應對之策第1026章 下議院竟似要與愛爾蘭妥協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793章 布爾布隆抵達聖京(求訂閱)906章 倫敦站站長曾紀澤第324章 南記五金鋪(下)第200章 作戰計劃第243章 親自練兵 (下)第650章 陳桂堂被俘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第229章 定點拔除賊首第414章 上嗨城陷入絕境882章 養子民之人格,擴子民之德量第133章 突然有了個兒子(求收藏支持)第1229章 五大內閣成員第260章 《南方日報》第1322章 火爆的橡膠產業和洪尼公司第108章 天地會之爭(二)第544章 清將衆生相第590章 有漢奸也有滿奸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740章 起義爆發(中)921章 四國聯合艦隊第1182章 錫克軍隊VS高加索軍團第504章成爲導火索的徐氏兄弟第十三章 戰黃沙河第四十一章 繳獲頗豐802章 佔領古晉第1086章 南部聯盟國的苦衷第1216章 你去做印度國王821章 星加坡天福宮第491章 你來我往開始內訌第232章 修訂版《聖國田畝制度》895章 這就是個笑話第110章 天地會之爭(四)第1101章 可憐的秦日綱940章? 該不該出兵印度第314章 尤浪漓娶親(中)869章 普埃布拉攻城開始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第1125章 劉勝邦犧牲第699 章 昌隆繅絲廠第673章 塞瓦斯托波爾易主第497章 想招攬本王,做夢去第1099章 英俄公使的失意第1128章 陰險的沙皇988章 美利堅常備軍只有一萬六千人第681章 得天下民心第538章 曾國藩之死第1137章 拿破崙三世也慫了第431章 強大的佩裡艦隊(致謝同樣強大的諸神)756章 貪官第1217章 會見秦日綱949章 毛瑟步槍和銅殼子彈的面世第253章 佔領苔灣府第1271章 馮雲山現在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