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曾國藩之死

隔着遠遠的,一名也是身着土灰色賊兵制服的將領,站了出來,大聲答道:“曾大人,衡州府渣江彭玉麟這廂有禮了!曾大人此舉,拯救數千生靈,善莫大焉!”

說完,擡起頭,眼神犀利地看向面如死灰搖搖欲墜的曾國藩,面有不忍之色,道:“曾大人之言,彭某已知曉。彭某可自作主張,答應曾大人的求降!我聖國討虜軍自來不會無端殺俘,這點想必大人也清楚!如此,便請大人率領手下放下兵器,束手而降吧!”

曾國藩看向彬彬有禮,儒雅卻不失威嚴的彭玉麟,心中一陣恍然,原來這竟然是自己曾經求訪而不得的湘中水師帥才彭玉麟,不由暗自感嘆,難怪粵賊能有這般作爲,連左宗棠、郭嵩燾和眼前這彭玉麟般人物都能收入囊中,想想,那自號聖王的賊酋馮雲山,不知是怎的一副模樣。

曾國藩雖然清楚自己曾經刺殺的主使之人便是此人,而淪落到如今田地的罪魁禍首也是此人,可心底卻沒怎麼怨恨他,反而心生一種恨不能相逢的惆悵。

因爲,換做自己是他,也會這般做的。這是一種英雄之間的惺惺相惜,曾國藩甚至能感覺到,那遠在粵地的賊酋,也一直對自己很是關切,否則,不會如此處心積慮地謀害自己,打擊自己,不讓自己有任何發展的空間和時間。

不過,這一切,都與自己無關了!

他平靜地朝彭玉麟道:“感謝彭將軍!曾某立刻傳令下去,讓全城的湘軍兄弟都歸降貴軍。他們都是糊南的鄉民,還望彭將軍不要爲難他們,也放過曾某的家人!”說完,曾國藩不再看彭玉麟。

他轉過身,深深地望向幾個兄弟,猛然喊了一句:“弟弟們,爲兄累及家人,連累了你們!希望最後這個,能讓彭將軍善待你們!聽爲兄的,都降了聖國,大清已經不行了。若是我早些知曉,嘿嘿…..”

說完,衣袍下的手一翻,卻是一柄短劍,不知何時,曾國藩又將原本掉落的短劍藏在衣袍之中。此刻突地抖了出來,在曾氏兄弟的哭喊聲中,在上千湘軍將士的驚叫聲中,猛地往自己腹部直刺了進去。

這位本應在近代中國歷史上,名垂青史赫赫有名的一代名臣典範,此刻,便在這武昌城中的巷口處,撲倒在街上。

曾氏兄弟們擁了上來,放心大哭。這些湘軍將士,本對曾國藩頗有怨言的,此刻也都眼眶溼潤,畢竟撫臺大人最後說的,讓那個彭將軍不要爲難他們。

彭玉麟也是驚在那裡!

他大聲喊道:“曾先生,何必如此!?聖王唸叨着你,雖知你不會投降聖國,但也命彭某盡心招納。可沒想到,彭某正想開口,便……”

曾國藩強忍腹中劇痛,聽到彭玉麟的話,卻有種被認同的成就。

而他旁邊的曾國荃,卻抄起手中的尖刀,便欲領兵上前殺向彭玉麟,剛邁步,便被曾國藩猛地拉住,費勁全身力氣,艱難地道:“老九,聽大哥的話,向彭將軍投降!大哥是自己求死,大哥累了,要好好休息下,順便可以去陪父母,孝順他們兩老了。”

他又在曾國荃艱難的攙扶下,異常艱辛地朝幾人使勁吼道:“答應我,歸降……”又轉頭朝劉蓉和塔齊布以及衆湘軍將士望去。

曾氏兄弟見他滿嘴是血,恐怖如斯,頓覺心如刀絞,紛紛含淚點頭,答應下來。

而劉蓉、塔齊布,一人是曾國藩的經年好友,自然明白曾國藩是保護他們,另一人是曾國藩一手提拔視爲心腹,早就將曾國藩當成父輩師長般,此刻哪會不明白衝出去也是死的道理,連忙垂着眼淚答應下來。塔齊布當場便命令所帶的湘軍將領拋下兵器,叮叮噹噹的聲音響個不停。

曾國藩看着準備投降的衆人,目光變得飄忽起來,心裡卻沒來由的一陣輕鬆。臨死之際,思緒卻如飛般轉動着。

前些天,武昌城內,他便搜獲了幾名細作,煽動湘軍將士背棄自己,離開武昌,回鄉生活。將這幾名細作一番嚴刑拷打,他了解到,這幾名細作只有一名是粵賊派來的散佈流言的,其餘的,竟然都是原本的湘軍士兵,自發爲粵賊傳播消息。

他再一番細細地審問,才清楚,原來粵賊佔據糊南後,進行田地重新分配,讓無地的佃戶和少地的窮苦鄉民都有田種,將像自己這樣的官紳之家田地都沒收充爲公田,租給鄉民耕種,收買民心,竟然獲得了包括自己家鄉湘鄉在內的大部分地區的百姓擁護。

粵賊在佔領區成立鄉鎮公所,通過鄉官幫助百姓,來獲得鄉民的認可。湘鄉一帶,自己的家鄉父老,迅速便倒向了粵賊,動用各種手段,讓參加湘軍的家鄉子弟離開自己。

想到這,曾國藩又想到粵賊兩年功夫便強大起來。他早聽說在轄區內效仿西洋,大肆開辦廠礦,修鐵路,製造槍炮和軍艦,如今看到粵賊整齊一身的軍裝,清一色的洋槍,果真如此。

若是自己成了朝廷大員,該怎麼做,能不能做到粵賊這般好?他心底一個念頭忽地冒起:“自己敗了!或許粵賊做的這些,纔是真正的富民強國之路吧。自己卻是沒機會再看見了。”

他此刻只覺心空蕩蕩的,忽然猛地又吐了幾口鮮血,腹部急劇地絞痛起來,他自知時間已不多,費力地抓住曾國潢的手臂,嘶啞着說道:“國潢,我走後,你便是曾家的大哥,好好照看弟弟們,還有我那幾個孩子。”

說完,曾國藩大叫一聲:“天時不在我!”被曾國潢和曾國荃抓住的雙臂一鬆,就此溘然長逝。

…….

因爲曾國藩命令,湘軍的主要一干將領和那上千的湘軍將士都在街口投降,討虜軍佔領武昌變得異常的輕鬆。

城內,鎮守城門的各湘軍兵勇本就在私下傳言,聖國對待他們家中親人的好,早就沒了反抗之心,反而一心想早點投效聖國,回鄉種地去,在這種心理下,一聽撫臺曾大人自盡,臨死前下令衆人降了聖國,更是毫無負擔地紛紛歸降。甚至,自發組織起來逼着武昌城內原本已少得可憐的綠營兵,一起投降。

而城外沙湖內的湘軍水師,卻分爲了兩派。

一是楊載福和鄒壽璋,都是糊南人,對曾國藩言聽計從,又見手下湘軍心思萌動,便趁勢向討虜軍水師乙十師投降。

另一股,卻是褚汝航和夏鑾兩人。褚汝航和夏鑾均爲江蘇人士,文人興旺之地,深受滿清忠君思想,只想以死報國。聞聽巡撫曾國藩自盡前命令湘軍投降粵賊,大是不甘,強行下令湘軍將士衝出沙湖,欲殺出長江,逃往北方。

無奈手下湘軍士兵均是衡州、嶽州、長沙三府子弟,加上細作流言,家鄉在粵賊治下甚好,不願再與聖國作對。於是,在手下哨官的帶領下,紛紛叛出水師,徑直靠岸,向沙湖岸邊的甲三師和韋俊部投降。

褚汝航和夏鑾兩人只得率領本營一半不到的湘軍將士,一共四百餘人,逃往沙湖口,卻被堵在那裡的乙十師幾輪火炮一發,擊沉幾艘長龍船,手下湘軍哨官心下發寒,又降了幾哨,最後,只剩下褚汝航和夏鑾旗艦各快蟹船再加三名心腹哨官的三艘長龍船,被乙十師和唐正才張子朋所部圍住截殺,全軍覆沒,褚汝航和夏鑾兩人寧死不降,投水自盡。

而逃出城外沒多遠的糊北巡撫青麟和武昌府同知勞光泰,很快便被韋俊率領的三百騎兵追上,殺了數十人後,糊北學政馮培元和武昌府同知勞光泰寧死不降,自盡而死,反倒是糊北巡撫青麟,被韋俊圍住便立馬投降。

至此,整個武昌一帶,全被討虜軍攻克下來。

第179章 圍困與反圍困(週五中午上架,泣血求支持!)第143章 程嶺南下嶺南第七十九章 攻略韶州府(四)(求收藏!)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852章 濱海省駐軍司令卡爾薩科夫第220章 惠州府戰事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第十七章 佔領道州(上)第112章 準備出兵廣州第1319章 經濟危機第112章 準備出兵廣州799章 南洋艦隊第165章 出山辦團練第1067章 普魯士受到啓發第529章 聖國的軍艦也不少了第1326章 歐洲北面戰事(感謝燈泡和寶慶兩位老大打賞!)第362章 富裕的湘北第593章 坑人的談判(下)第1219章 召見李鴻章第295章 楊秀清來借兵898章 印度的新消息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第六十八章 硫酸工場(下)第1177章 流言的威力739章 起義爆發(上)第433章 夜襲第1076章 突圍第1178章 沙皇遇刺肯定是東方人乾的第三十九章 攻佔寧遠(下)第109章 天地會之爭(三)第531章 海路出征第570章 步騎激戰第230章 平息叛亂第1216章 你去做印度國王第528章 北伐的條件成熟855章 喀什噶爾的血戰第1335章 鮑狄埃和嗯格斯776章 日本風雲(四)第1177章 流言的威力998章 聯邦政局動盪第140章 急火攻心的咸豐(上)第380章 首次見傅善祥第581章 八里橋血戰(中)第1077章 新奧爾良遭受攻擊724 章 帝國軍事變革第132章 抄家與繳獲第573章 一路西進第672章 克里米亞戰爭不一樣了第152章 南洋公司開業(求支持、收藏)826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上)793章 布爾布隆抵達聖京(求訂閱)第216章 洪秀全進城805章 布洛克授首第360章 可憐的湘勇第八十七章 試驗對象葉名琛第326章 壟斷的南洋公司想不發財都難第1338章 悲催的奧斯曼帝國第1159章 總算是知道貴國爲何能大敗英軍了第648章 程學啓和丁汝昌第295章 楊秀清來借兵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916章 憋屈的何伯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873章 巴拿馬公司807章 坤甸要塞第392章 民間投資客蔣明試第1053章 決戰第一章 成了太平天國的南王?第1100章 範汝增與西華德的繼續合作第715章 割據安南第385章 武昌大捷讓咸豐欣喜若狂第1347章 法愛西工人國第1115章 這場海戰註定載入史冊第558章 挖墳引清兵出城819章 淡美蘭海戰第1222章 內閣定製第560章 咸豐哭得像個孩子第556章 肅順提議組建神機營855章 喀什噶爾的血戰730 章 派攪屎棍去攪亂阿三們起義第134章 忽悠合信(求收藏)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第214章 徐壽的外侄女傅善祥第1039章 攻破科倫坡港第407 章 上嗨小刀會起義第1064章 倫敦震動第104章 勢如破竹(下)第1255章 李鴻章的激動第340章 內憂外患的大清,需要一場大捷第五十一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下)第545章 激戰江北大營第1077章 新奧爾良遭受攻擊第十二章 俘劉長佑第598章 載垣改名“那奴兒”第503章 蘇州攻略第1146章 沙俄大公被刺殺第238章 天地會義軍的安置第1230章 富國強兵第1277章 《邊疆大開發法案》第108章 天地會之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