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羅張氏的決定

兩天後,穀子都曬乾了,羅張氏和兒子辛辛苦苦地將穀子一擔擔挑到堂屋裡的糧倉內,雖然累得半死,但心中卻是陣陣歡喜。

一計算,羅張氏驚喜地發現,自家這7畝水田產的穀子,竟然足足有33石,平均每畝田產的稻穀,足足有4石7鬥。

羅張氏真是大喜過望!她不是第一天當農婦了,自然清楚這個收成代表什麼。

即便是最拿手的種田老把式,種最好最肥的上等田,也種不出這樣的收成來。何況自己一個半生不熟的農婦?

羅張氏現在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這便是那聖肥的功勞。

果然,村裡兩名鄉鄰一臉喜色地來問她:“羅家嫂子,你家的那稻子當初長得那麼好,最後算下來多少石一畝啊?”

“託您的福,有四石一畝的樣子。”羅張氏沒敢說實話,壓低了一些。

“咦,怎麼跟我家田裡的差不多啊?我家12畝水田,打了50石穀子。你家的稻子明明長得比我家好那麼多,怎麼也才4石一畝啊,奇怪!”鄉鄰一臉的不相信。

“你家收了這麼多穀子啊?”羅張氏心中清楚,鄉鄰家的水田收成也好,是因爲他後來也撒了聖肥,不過,比自己少撒了一次,因此沒自家產量高。看來,這聖肥還真是決定產糧的關鍵啊。

鄉鄰走後,羅張氏看着堆滿整個糧倉的穀子,想起自己夭折的三個兒子,又是歡喜,又是悲傷,摟着兒子帶着哭道:“吉兒,要是前些年,咱家有這麼多糧食就好了,你那三個哥哥,就都不會夭折了!”

兒子羅允吉被她帶得,也哇哇大哭起來。

羅張氏想起自己那三個可憐的兒子,還有侄兒侄女,都因常年捱餓,面黃肌瘦而患病,卻又無錢醫治而病死,還有活生生餓死的妯娌和小姑子,連自己都也差點沒能活下去,便悲從心來。

“吉兒啊,你要記住,從前咱羅家窮,幾年功夫接連餓死病死了十餘口人,誰造成的?娘以前一直以爲是老天爺造成的。天災,都是命中註定的?其實不是!這些,都是那隻知道欺壓百姓,徵稅徵糧卻絲毫不作爲的滿清官府造成的!”羅張氏咬着牙齒道。

她看見兒子還有些稚嫩的臉龐,便擦乾兒子的眼淚,道:“好了,不說以前的傷心事了。今天是大喜事,咱家收穫這麼多的糧食,以後再也不愁會餓着了。吉兒,你是碰上好朝代了,碰上聖國這個好官府了。”

當晚,羅張氏輾轉反側,她失眠了!

想起自從嫁到羅家以來的一幕幕悲慘的人生經歷,再到去年,所謂的粵賊兵趕跑了包括自己男人在內的滿清官兵,將這湘鄉一帶納入聖國的範圍,這翻天覆地的變化。她失眠了。

她不是瞎子,孰好孰壞,她和村裡人一樣,都分得很清楚。特別是鄉公所建立以後,整個善慶鄉完全變了模樣。

當兒子羅允吉發高燒生病,最無助的時候,是鄉公所,將兒子送到鄉里的醫務所,救了他兒子一命;

雖然因爲她男人的關係,將她家的田產和家財都抄沒了,但當她家沒米下鍋時,鄉公所又送來糧食,救苦救難,並且還將她家的水田歸還給了她,還幫助她家耕田插秧;

當她家禾苗不長,心急如焚時,鄉公所又派人送來聖肥,讓她家的禾苗長得比別人還好;

當她家雙搶忙不過來的時候,還是鄉公所,幫她幹活,不計報酬。

人心都是肉長的。

人家怎麼對自己的,而自己男人又是怎麼對人家的。羅張氏心中覺得羞愧。這一刻,她真的睡不着了。

一個窮慣了的人,捱餓慣了的人,突然擁有三十多石穀子的感受,是旁人無法體會的。也只有羅張氏才明白,這些糧食的可貴!也只有這些自家種出來的糧食,而且以後每年都會有的糧食,纔會讓她安心!

她忽然想通了,如今這樣,能收這麼多糧食,生活安定,不正是自己和男人想要的生活嗎?自己能收穫這麼多糧食,是在聖國治下才有的。這樣的生活,便是靠這鄉公所,靠這聖國才能擁有!

這樣說來,自己其實已經是聖國的百姓了。

鄉公所幫了自己那麼多,自己也要爲他們做點什麼!

嗯,就這麼決定了!

明天就拉些糧食去鄉里賣掉,然後再去鄉公所,不但將前兩次欠的買聖肥的錢給還上,還要找楊鄉長,跟他說,只要他們饒了自家的男人,自己願意配合他們,勸說自己男人歸降聖國。就算不歸降聖國,起碼也不能再替那曾屎頭賣命了,一定要讓男人在自己身邊,好好過這和美幸福的日子。

做好決定,羅張氏面帶笑容,沉沉睡去。

……

與此同時,長沙府瀏陽縣的七寶山下,一個大型的磷肥廠正在熱火朝天的開工,日夜不停地生產磷肥。

這處磷肥廠取名叫瀏陽磷肥廠,乃是到目前爲止,聖國境內最大的一家磷肥廠了。

七寶山下,瀏陽磷肥廠的粉碎場上,從南洋公司第一機器廠訂購的十臺破碎磷礦的碎石機,在蒸汽機的帶動下,顫抖個不停,一直破碎着剛從山上採下來的大塊磷礦。

聖王王府的農業部副部長劉長佑,站在這一排破碎機前,看着被蒸汽機帶動的怒吼的破碎機,心中感慨萬千。

劉長佑是個謹慎保守的人。他從沒想到,按照聖王從洋人那邊拿來的這個磷肥的配方,生產出來的這些黑不溜秋的磷肥,竟然會有那麼讓人吃驚的效果!

他已經驗證,就在這瀏陽縣郊的幾畝水田內,撒過這種磷肥的,和沒撒過磷肥的一比較,竟然差距這麼大:施過磷肥的水田畝產稻穀的量,竟然可以輕易地達到4石多一畝,比沒施磷肥而繼續沿用人畜糞肥的水田產量,3石不到,足足多出一大半。

他這才明白,自己以前看不起洋人,覺得他們是蠻夷,覺得祖宗的一切纔是最好的,這種想法,錯得有多那麼厲害!

難怪乎聖王總是說,如今這時代,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而洋人所學的,正是窮理之科學技術,如今中華之天朝上國已復不再,世界之大,超乎祖宗之想象,洋人之強,也超乎自己的想象。

看見這幾臺被蒸汽機帶動的怒吼狂砸的粉碎機器,劉長佑有些明白,爲何洋人制造出來的這些東西被聖王所讚賞了。

一錘砸下去,一息之間,數塊臉盆大的磷礦石變成碎末,而這要是讓人工砸碎,足足需要一個壯勞力砸上一個上午。這就是巨大的差距啊。

而且,關鍵是,誰能想到,老天爺會這麼神奇,將這從山上採下的灰灰的石頭,砸碎了和其他一些石頭混在一起,燒成灰之後,便成了可以讓莊稼瘋漲的肥料!這簡直難以想象!

原本種植莊稼最好的便是糞肥,即便是火燒土堆肥,也有所不如,但沒想到,這最好的糞肥跟這個可以大規模燒製的磷肥相比,簡直就是大糞,真正的一文不值的大糞。

自己之所以來這瀏陽磷肥廠,便是因爲這個廠的產量最大,幾乎佔了整個聖國的三分之一的產量。要知道,如今聖國已經有十餘處州府的十六個磷肥廠都已建好,而且,還有不少發現磷礦的地方正在興建磷肥廠。

第524章 羅張氏的故事第682章 秦日綱稱帝第1292章 賜你姓馮第五十五章 長沙的消息(求推薦收藏!)941章? 印度轟動第309章 清廷官場的黑暗1009章 目標對準俄美公司和澳大利亞第258章 暫時不要攻打長沙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882章 養子民之人格,擴子民之德量1015章 哪怕變成一撮黃土也只能呆在釣魚島上849章 喀什噶爾的危局第1108章 英國海軍總令霍普812章 請求停戰833章 橡膠種植園第1183章 勇悍的高加索軍團也抵擋不住了第1260章 鋼鐵行業要兩化和五定第1325章 世界金融中心的失去(月底瘋狂)757章 茶葉事件第115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三)781章 挖煤工伊藤博文第646章 洪秀全最後的瘋狂第1148章 亞丁港第329章 滄州屠城第695 章 施策第499章 進城被收稅的胡以晄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第145章 美國駐華代辦伯駕第230章 平息叛亂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持!)第540章 對手喋血讓石鳳魁心發寒第1166章 拿破崙三世的舞臺第二十三章 聖軍整編(上)第445章 石油化肥司(感謝諸神老大的鼓勵)第245章 勇敢的蘇三娘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第179章 圍困與反圍困(週五中午上架,泣血求支持!)917章 分頭出擊的英國遠征軍第1253章 大鍊鋼鐵(上)900章 做噯爾蘭的文章第291章 第一紡織廠的投產第715章 割據安南第157章 買武器圖紙和機器(求支持)977章 堪薩斯的背叛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第129章 見洋人(下)951章 各取所需第109章 天地會之爭(三)第1073章 秦日綱又出現了第二十一章 修改軍紀教條第六十六章 新擴三軍第1202章 討價還價936章?遠征艦隊的末日729 章 戰爭的威脅815章 損失巨大第1232章 鐵礦專運鐵路783章 人均糧食還不如康乾第572章 佔領天津第1349章 經濟爆發引起的錢荒第309章 清廷官場的黑暗第1225章 聖京城堵車了第四十三章 俘虜透露的重要消息(下)第1301章 華人的橡膠園第1292章 賜你姓馮第454章 蟬變黃雀第406 章 潘起亮和劉麗川982章 就職典禮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1021章 沙皇決定農奴改革第126章 佔領全城第451章 楊秀清遇刺(謝諸神打賞)第455章 清兵入城第320章 出兵琉球第645章 馮洪會面(感謝書友20170312101635904打賞)859章 進軍浩罕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第1283章 帝國工業長足發展第1320章 倫敦的浩劫911章 混亂的倫敦城第355章 馮大頭和馮小頭第八十一章 攻略韶州府(六)第422章 收回上嗨海關第186章 左宗棠的短處第1065章 法國皇帝的爲難第665 章 英國態度的轉變第192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下)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733 章 四面出擊第190章 烈士紀念碑第1157章 愚蠢的奧皇第104章 勢如破竹(下)第666 章 各有算盤第573章 一路西進801章 華人礦工喋血石隆門的由來第666 章 各有算盤776章 日本風雲(四)第1110章 孟加拉海戰(中)第554章 滿清軍機廷會(感謝征程老大的打賞!)第1136章 誰是頭號陸軍強國?第1213章 由鋼鐵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