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親去芸南(謝諸神賞)

確實,像左宗棠和王闓運說的那樣,如果自己跑一趟昆明城,真的能將吳振棫勸降,是非常值得的。

到目前爲止,投降聖國的滿清文官中,湖南布政使徐有壬級別最高,是從二品大員,但與巡撫相比,畢竟還是差了一截。哪怕巡撫的級別也是從二品,但含金量和名氣無疑比布政使要大得多。

因此,若是芸南巡撫吳振棫能投靠自己,自己再讓《南方日報》宣揚出去,無疑對滿清朝廷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和震撼。馮雲山也很知道,北京的那位咸豐大帝,知道了會不會氣得吐血?

而且,從現在得到的情報來看,這個吳振棫還真是個不錯的官員,雖然有些迷戀權勢。

有了這從二品的巡撫投靠,將來說不定連正二品的總督、侍郎也會投降。自己是應該要樹立好這塊招牌才行。

想到這裡,馮雲山當即決定去趟芸南。正好,順便回來的時候,去趟廣西百色的田州那裡,親眼看看那裡的油田情況。

對於羅瓊樹說的此處情形,馮雲山斷定是一處油井,但不去現場看過,怎麼也不放心。再說,其餘的人也不知道如何處理。這個時代,也只有自己對石油最爲熟悉了。

既然決定了要出發去芸南,馮雲山便命令範汝增立即佈置特務司,將吳振棫在錢塘老家的家眷接到廣州,並且,將他在家中的大兒子直接以快馬送至芸南,速度越快越好。

同時,範汝增提出,既然芸南巡撫吳振棫的家人要接出,不如將其他在昆明城以及楚雄府城內的滿清知府、副將等人的家眷也派人四處接走,逼迫他們歸順聖國。

不過,此趟去芸南,馮雲山準備秘密地前往。

自從上次在廣州城內都被刺殺後,馮雲山越發小心謹慎。眼看自己的勢力越來越大,仇恨自己、想奪取自己基業的人便會越來越多,也越發瘋狂,因此,他不打算聲張。

史書上,皇帝出巡時被謀逆奪掉江山的事情可太多了,馮雲山雖還不是皇帝,但在聖國,也是君主般,他可不想這樣的狗血劇發生在自己身上。

因此,哪怕會耽誤一些事情,馮雲山也在所不惜。

次日,馮雲山便將自己的鐵桿親信:庶務部副部長曾觀瀾、司法部部長黃玉昆、內務部副部長謝享才、警務部部長鬍大妹、醫教部部長黃益芸、工務部副部長曾玉珩等叫到王府。

馮雲山先是通報了芸南的戰況,表示自己要去趟昆明,要求衆人嚴格保密,並替自己守好廣州。

衆人自然連聲應允。胡大妹甚至要求跟着一道去芸南,說是要一路保護好聖王。

馮雲山笑道:“大妹好好幫本王看好廣州,其餘的兄弟,替本王看好聖國便是。觀瀾和玉昆,遇事你們商量下拿個主意便是。本王此去快則兩個月,慢則三個月!”

“聖王放心,黃某會盯緊聖國,讓那些宵小不敢妄動!”黃玉昆表態。

曾觀瀾也神色一凜,道:“聖王您只管放心!觀瀾唯一擔心的是,您路上的安全,還是多派些人一路陪同纔好。”

“本王會有安排。有劉勝邦和一干衛士在,加上沿途的討虜軍駐兵,哪會有什麼危險?”馮雲山寬慰衆人,又道:“玉珩隨本王前去,帶上幾名你們工務部的主事,到時本王有任務交代。”

緊接着的兩天,馮雲山都是忙於政務,忙着安排手中的事情,將一些任務佈置下去。

又將左宗棠和留守廣州的乙二師師長黃鼎鳳叫來,囑咐二人好好守衛廣州府一帶,他這才一身輕鬆地準備啓程。

臨走了,馮雲山還悄悄地和還有兩三個月便要臨產的程嶺南以及剛有身孕的蘇三娘溫存了一番,保證自己儘早回來,趕在程嶺南生孩子以前回來。

隨同他一起的有工務部副部長曾玉珩、特務司司長範汝增,另外就是劉勝邦和王闓運以及護衛的王府衛士三百餘人,都配置洋槍和充足的子彈。範汝增不放心,又從特務司的行動處和通訊處調了三十餘人充任暗中的護衛。

馮雲山這個時候才發現,難怪古代的帝王出巡,動則幾千上萬甚至數萬人馬。

路線是範汝增設定的。從廣州出發,乘船沿西江逆流而上,經過梧州、潯州、貴縣、南寧,從南寧下船改陸路,以騎馬和馬車方式從廣西鎮安府進入芸南,經過廣南府、廣西州直接抵達昆明。

全程將近二千五百餘里,路上不耽擱,估計要半個多月時間才能抵達,不過這樣還是極爲辛苦。

馮雲山準備稍微放緩行程,能乘船就不坐馬車,能坐馬車就不騎馬,當然,還可以乘坐轎子,不過,馮雲山害怕再來一次全州城外的那一幕,心裡有陰影了,而且轎子速度還是太慢了些。

馮雲山等人從廣州出發的第八天,終於到達南寧。這一路,逆流而上,中間原本乘坐的中型客船,到了桂平後,河道變窄,水流湍急起來,馮雲山等人不得不更換小型平底帆船,又讓士兵一路撐杆,才費力抵達南寧城。這還是兩廣遠洋運輸公司已經開通了廣州至南寧客運業務,將河道疏浚拓寬,排除了險礁的前提下,否則,只怕半個月到南寧都不一定。

當然,這也是因爲逆流而上,若是順流,自然會快上一倍還不止。

南寧城中留守的討虜軍乙十三旅旅長早就接到總參謀部的命令,準備好近五百匹馬和二十餘輛馬車,供馮雲山等人使用。

又經過近十九天的艱難爬涉,馮雲山等人有驚無險地抵達路南州城。羅瓊樹和李開芳兩人雙雙領着一個營的騎兵,前來迎接。

從廣西到芸南的這一路,卻是讓馮雲山大開眼界。真是一副原生態的旅遊啊!

即便是坐着馬車裡,也是每天被顛簸的胸悶噁心無比,馮雲山總算是體會到這個時代行路難的苦楚了。

難怪李白哀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若是他來這芸南一趟,估計他會覺得在蜀道行走是多麼幸福的事情了!

特別是廣西與芸南交界之處,雖然說是官道,但仍讓人心顫不已。數百丈的懸崖,半中間開鑿出一條小道,只能一匹馬和一個人並排前進,山風颳過,稍不注意沒抓住馬匹,便被吹落懸崖。

馮雲山的馬車更是直接拆卸了,用馬駝了過去。

即使不危險的地方,卻是難於通過。羊腸小道太窄,馬車無法通過,上百士兵硬是輪流地又擡又推,將馬車扶過了一道道山樑。

想想,這芸南如此多的銅礦,要運出去,確實是個很大問題。難怪滿清的銅價居高不下,鑄幣不能產生多少利潤,原因便在這裡。單是將銅運出芸南,得花費極大的人力物力才行。

馮雲山想的是日後如何開發芸南,沒有水運的條件,唯有鐵路了。這些,卻是要讓工務部副部長曾玉珩等人好好問下當地人,研究下對策才行。

路南州,這不是正是後世的著名景點,昆明石林景區所在地麼?

雖然以前從未去過石林,馮雲山此刻累得筋疲力盡,也沒打算去觀賞一番。直接讓羅瓊樹和李開芳兩人領兵開道,進入路南州城休息一晚,次日再去昆明!

773章 日本風雲(一)第1166章 拿破崙三世的舞臺第1349章 經濟爆發引起的錢荒第1182章 錫克軍隊VS高加索軍團第320章 出兵琉球第664 章 吳健彰歸降第600章 一邊在戰,一邊要逃(感謝諸神打賞)992章 戰雲密佈868章 墨西哥遠征軍第137章 成立南洋公司(下)第683章 盛京形勢第186章 左宗棠的短處第1347章 法愛西工人國第1159章 總算是知道貴國爲何能大敗英軍了第八十五章 五金廠843章 哥又來魔都了(下)777章 日本風雲(五)第1113章 葬身大海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1235章 看英國笑話的拿皇第410 章 洋人和天國的反應第220章 惠州府戰事第413章 洋人介入739章 起義爆發(上)第591章 北京城人心惶惶921章 四國聯合艦隊第1042章 佔領錫蘭島全境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第425章 細作幫助破衢州城第657章 被供奉長生牌第693 章 議策(四)841章 西洋僱傭兵團第340章 內憂外患的大清,需要一場大捷第255章 攻佔衡陽城(中)第1318章 世界要以東方爲中心(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879章 聖油和鋼鐵產量第二十二章擴軍招兵第1083章 這樣的回答你是否滿意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第676章 招募民夫第1222章 內閣定製914章 遠征聯合艦隊第1342章 帝國的成就第504章成爲導火索的徐氏兄弟第564章 大沽口炮臺(雙倍最後一天求月票)第1099章 英俄公使的失意第613章 咸豐夢遊殺人第1159章 總算是知道貴國爲何能大敗英軍了第705 章 佔領陝甘(上)第628 章 殘清的內鬥第702 章 攻伐西北第1100章 範汝增與西華德的繼續合作1241章 俄國形勢第158章 布爾布隆透露的消息第五十一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下)第1158章 普奧戰爭爆發916章 憋屈的何伯第1308章 官道的發展第403 章 兩個旅長的叛亂847章 拆城牆還是拆其他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822章 和談785章 移民安排第659章 魏源第691 章 問策(二)第1046章 那曾想到會有今天第290章 建立標準度量衡第371章 福州滿旗老幼的處置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第436章 擋路者死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1002章 背後黑手是羅斯柴爾德?(感謝鬼狐毒士老大的打賞!)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第1186章 倒黴的俄軍(限免後求訂閱)第六十三章 抵達桂陽841章 西洋僱傭兵團997章 進攻再進攻第1297章 馮癸方和唐生才第524章 羅張氏的故事第395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下)第八十四章 正和鋼鐵廠(下)第1030章 徐胡記船隊和普利茅廁港(求訂閱)第401 章 互挖牆角(感謝諸神)第九十九章 尤浪漫參軍(中)第244章 回府的豔遇第1207章 環西伯利亞大鐵路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第169章 試驗洋槍第1336章 法蘭西人民公社共和國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第627 章 帝國的勸降方式第九十二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第1126章 幕後真兇第六十五章 竟然是硫化鋅第1270章 皇家科學院第415章 聖國來救兵了971章 躊躇滿志的林肯795章 我是來表達法蘭西皇帝的問候與友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