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建立標準度量衡

“尊敬的聖王殿下,我是布朗,便是喬治介紹來的那名英國機械師。這次,便由我來幫您組建一家機器廠。”一名濃密黑鬍子,各自高瘦的快四十餘歲洋人,主動向馮雲山打招呼。

據布朗自己介紹,他是英愛爾蘭人,機械師,曾經在英國管理過兩家大型機械廠,並且,他還在1851年發明了遊標卡尺,精度達到0.025毫米。只不過,沒人理解和重視他的發明。

“什麼?遊標卡尺是你發明的?”馮雲山用不大熟練的英語驚訝地問道,他平常的日用語打招呼還行,說到遊標卡尺,便很生疏了。

“正是!怎麼,聖王殿下也知道遊標卡尺?”布朗好奇地問道。

“不是,只是覺得奇怪!本王目前十分需要這些計量標準,因此聽見尺子之類的便很敏感。”馮雲山隨意解釋着。其實,在他心中,無疑是震撼的。

這個時代,能發明遊標卡尺的人,真的是這個方面的專家。並且,這個布朗還管理過大型機械廠,正是南洋公司要組建機器廠需要的專業人才。

於是,馮雲山直接跨過伍崇曜,任命布朗爲南洋公司第一機器廠廠長,並且牽頭聖國的計量單位標準化工作。

終於,馮雲山從布朗那邊,得到了一米的標準長度。

作爲機械方面的專家,布朗對這些標準非常瞭解,1795年4月法國政府頒佈採用公制(米制)的命令,但直到1799年才完成,測量,將一米的標準值確定了下來,英美等國也開始採用法制米的標準。他隨身便帶着一根鋼尺,便是一米長。

並且,除了長度外,還有重量的,布朗隨身帶了一枚英鎊金幣,他說這便是一磅重量。

馮雲山這纔想到,原來,這個時候,整個世界還沒出現公斤的重量標準,英美國家都還是採用磅的重量單位。不過,這個磅,馮雲山可不喜歡使用,他還是想用原來的公斤制來得習慣。

但布朗根本就沒有公斤的標準,馮雲山忽然想起來,這個公斤的標準,要等到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之後纔會制訂。這樣一來,這個沒出現的標準,便要自己來進行制訂了?

馮雲山想了下,便讓布朗製作一個溼木盒,要求長寬高全部是十分之一米,這樣的出來的木盒容積便是千分之一平分米,再倒入較低溫度的井水,所得的重量,便定義爲一公斤。

布朗大驚,不禁佩服地讚道:“聖王,您制訂的這個公斤,與這個米制的標準完全貼合起來,布朗感覺比磅強多了,以後,必將大行其道!”

馮雲山不由高看這個布朗一眼,果然是能發明遊標卡尺的機械專家,眼光獨到。

很快,聖王王府頒佈聖王令,正式宣佈在整個聖國範圍,施行度量衡標準制。所有正式交易,標準,都採用聖王王府頒佈的度量衡標準,但也只是強力推行而已,馮雲山決定以一年爲期限,一年內並不對使用舊制的標準進行處罰,但一年後,再有使用舊制的,一經發現,將視情形進行處罰。

一是長度標準,以布朗帶過來的米尺作爲標準長度,推行米制標準。所有長度度量都以米來實現,從小到大,一次有千分之一米的毫米,百分之一米的釐米,十分之一米的分米,米,千米的公里。平時民間說的一尺,則是三分之一米;而一步,則爲1.5米;一里路,則不是一千的三百步合計450米,而是加上50米,合計500米。

二是重量標準。以公斤爲基本單位,長寬高全部是十分之一米的容器內冷水的重量爲一公斤,也叫一千克,所有重量度都以公斤來實現,實際可使用市斤,而2市斤,便是1公斤。從小到大,一次有毫克、克、千克即公斤、千千克即噸等重量單位進行覈定。

而民間說的斤、兩、錢、釐等,一次對應500克、50克、5克等去計算衡量,不再是以前的一斤600克之類的。

而且,以後類似糧食的重量便不再以容量來計算,而是以重量。比如一石糧食,大致有60公斤上下不等,根據實際稱重來計算。

三是時間標準。

馮雲山在聖王令中規定,一天的12個時辰中,每個時辰分爲2個小時,一共分爲24小時。而每小時,又分爲60分鐘,沒分鐘又分爲60秒。一刻鐘便是15分鐘,900秒。

四是溫度標準。

王府規定,水結冰一半,半冰半水的那個溫度,爲0度。而水在海平面燒開汽化的溫度,爲100度,進行等分,可以測量出人體的大致溫度爲37度上下。

建立這四種度量標準後,馮雲山放下心來。推行後世的國際單位制,主要還是爲了統一標準,方便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

最近,馮雲山想要在聖國興建近代工業,大到工廠、小到作坊的各類機器製造、紡織、軍工等產業。但他突然發現,不要說聖國,連滿清都沒有與近代世界承接合適的度量標準,只有粗略的諸如裡、步、丈、尺、寸等長度單位,有傳統的斤、兩等重量單位,還有鬥、升等容積單位,但都是無法與洋人那邊的度量進行方便的換算。

於是,馮雲山想到了度量衡的標準統一。只有建立起統一的度量衡標準,纔有可能發展精細的工業體系,才能批量地培養人才,纔有統一的標準件可以運用在整個工業中去。

美國在十九世紀末突然發展起來,成爲經濟強國的原因之一,便是率先建立了標準化體系,所有制造業都採用統一的標準,機器設備維修就有統一的標準零件可以更換,非常方便。

而這標準的零件,之所以能達到要求,便是通過標準的度量衡來實現。

零件的型號尺寸大小、重量等性能指標,在標準度量的核算下,符合要求,便很容易地規範了零件質量。

於是,在這幾天的《南方日報》中,開闢了專欄,進行度量衡的標準化推行和說明,號召聖國的各類工匠和民間百姓採用聖國新的聖制標準:米,公斤,分秒,度。

第1312章 帝國雄厚的軍事工業1012章 帝國海軍五大艦隊第631 章 千年孔府一朝破第700 章 繅絲廠開工(上)第133章 突然有了個兒子(求收藏支持)726 章 劉永福參軍第1156章 各打算盤920章 設什麼局?第1025章 英國財政惡化第1113章 葬身大海766章 征討朝鮮(一)第八十九章 永州土改試點(二)第八十三章 正和鋼鐵廠(上)第1039章 攻破科倫坡港899章 馮雲山的奸笑第390章 第一家鐵路建設公司的誕生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第1173章 歐洲籠罩着戰爭陰雲第531章 海路出征第460章 咸豐氣病了第211章 開科取士(上)916章 憋屈的何伯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第1172章 有演員天賦的威廉王子第698 章 五年計劃(下下)第四十六章 坑蒙拐騙的人回來了第504章成爲導火索的徐氏兄弟814章 佔領巴達維亞第319章 秦日綱封王第1059章 恭喜陛下加爾各答大捷第440章 聖王遇刺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第1160章 貝奈德克元帥第331章 陷入絕境的北伐軍第1186章 倒黴的俄軍(限免後求訂閱)第385章 武昌大捷讓咸豐欣喜若狂第410 章 洋人和天國的反應第347章 佔金州爲王第1064章 倫敦震動第1162章 攻打維也納得不償失第1091章 攻佔芝加哥市第300章 佔領南昌城第593章 坑人的談判(下)第1196章 出任公使10年的布爾布隆第168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下)第1322章 火爆的橡膠產業和洪尼公司第708章 佔領陝甘(下)819章 淡美蘭海戰841章 西洋僱傭兵團第265章 大興土木的天京第320章 出兵琉球第1045章 差不多隻剩下加爾各答了(求訂閱)第1079章 繳獲喜人816章 東印度及中國聯合艦隊第127章 城內善後事宜921章 四國聯合艦隊第1295章 火藥托拉斯第五十六章 兩廣方略(求收藏!推薦!)第395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下)第1270章 皇家科學院第408 章 建立大明國778章 日本風雲(六)第474章 李鴻章走黴運第277章 左宗棠的選擇736 章 購買諾福克海軍造船廠第118章 攻奪廣州城(一)第1041章 鎮守康提古城的英軍978章 被打臉的北方內閣成員第122章 攻奪廣州城(五)第1161章 薩多瓦戰役第665 章 英國態度的轉變第365章 進軍芸南(諸神太客氣了!)第508章 治理常州與攻破湖州767章 征討朝鮮(二)820章 我們請求停戰第205章 湘南來的報喜第1308章 官道的發展第四十八章 鎮壓奸商(下)980章 同一天赴任的兩個總統第1029章 愛爾蘭自治(感謝鬼狐毒士大大打賞!)第1193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上)第352章 三路出兵948章 俄軍大敗第1189章 佔領阿斯特拉罕城986章 林肯的應對第331章 陷入絕境的北伐軍第146章 太美的秘密協定第1346章 三年(感謝諸神老大的打賞!)第七十八章 攻略韶州府(三)第239章 計劃攻打湘軍老巢第552章 胡雪巖來推銷軍糧990章 被否的蟒蛇行動865章 東方雄獅已經覺醒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第334章 兵工廠投產第270章 太平軍的北伐與西征第109章 天地會之爭(三)889章 逆天改命的明治第九十七章 發戰爭的橫財第326章 壟斷的南洋公司想不發財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