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1章 工業部長沈桂芬

馮雲山雖然對英國的工業革命有些瞭解,但他還是耐心的傾聽沈桂芬的見解。

他越來越發現,自己要不是仗着後對世的瞭解,單憑他自己的智慧,還真沒辦法跟這些古代精英們相比。想想也是,他自己在後世不過是百萬大學生中的一員而已,說是十里挑一已經算是好聽的了,而李鴻章沈桂芬這些古代精英們,都是起碼萬里挑一的一甲二甲進士,心智和毅力無一不是登峰造極之輩,比自己強本身也不是太奇怪的事情。

所幸的是,自己是皇帝,一切都是自己說了算。

“愛卿詳細說說,但言無妨!”馮雲山鼓勵沈桂芬道。

沈桂芬謝過,侃侃而談起來:“工業革命的這個過程之中,其實有幾個要素,才讓英國迅速推動了工業革命,並取得了工業大發展的勝利。

首先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的確立,爲他們提供了政治基礎。這讓英國國內的一半資本家們掌握了對他們有利的權利,制定了對他們有利的法令促進工商業發展。

其次,英國前期完成了原始積累,讓他們可以心無旁騖地發展工業。他們具備了能發展工業的兩個不要條件:一是要有大量的只有人身自由而無生產資料的僱傭勞力;二是少數人擁有大量的財富並願意將之轉化爲發展工業的資本。而這些,英國通過圈地運動、殖民掠奪、在國內乃至世界進行發行國債、創建銀行和股份公司、嚴密的稅收等方式完成了。

而這兩個條件達成之後,便是發展工業最爲重要的關鍵兩點了,就是貿易展開和技術的應用。而最關鍵的,其實還是貿易的利益,賺取財富。

就英國來說,他們是一個建立在殖民和貿易之上的國家,甚至殖民也是爲了貿易,目的不過是爲了廉價搶奪生產資料、強行打開市場售賣貨品,獲得財富,甚至他們的所有工業發展,先進的技術應用,都是爲了貿易。比如那英國很早便奉行重商主義政策,爲了發展貿易,英國政府大力扶植造船業,支持在海外成立特權貿易公司,比如在印度成立的東印度公司和在北美成立的哈德遜公司,他們在印度逼迫當地人種植鴉片,賣給滿清王朝,這就是他們賺取財富的方式,而有了財富,就更加促進技術的發展,進而大規模工業發展推薦貿易賺取更多的財富。

當然,英國的工業發展,最主要還是以紡織工業爲主,以蒸汽機的大量應用爲途徑。

英國的工業革命在短短的幾十年內使英國由一個落後的農業國一躍而爲世界上最先進的頭號工業強國,建立了強大的紡織工業、冶金工業、煤炭工業、機器工業和交通運輸業。並且,他們的這個工業革命的技術和經驗,不斷被其他國家模仿。而這其中,微臣以美國爲例,來說說,我們中華帝國完全可以借鑑美國的經驗,借用並完善英國的工業革命,創立出中華帝國自己的工業發展前景來!”

“陛下,美國從建國,到發展工業基本上形成規模,只用了短短五十年的時間。要不是因爲陛下決定對美國用兵,美國很可能在他們的南北內戰之後繼續高速發展,並且在三四年內超過英國。因此,微臣覺得,我們一定要好好分析美國的經驗,更快更穩地發展工業。

美國擁有的某些明顯的有利條件,對於工業發展來說至關重要:一是巨大的原料寶庫,遼闊的北美領土;二是他們與歐洲的資本家有充分的聯繫,有充分的資本供應;三是洗劫並征服印第安土著,還有歐洲的戰亂以及饑荒,造成廉價的移民勞動力的不斷流入;四是地緣非常合適,北美人口不斷增加,國土面積遼闊並且距離歐洲十分遙遠,國內市場和海洋貿易不斷增加,歐洲又不便干涉,開明的政府,這些都是有利因素。

當然,最後美國便利且廉價的水運條件和西部乳畜業產品等糧食供應充足方便也很好地爲工業發展提供了保證。”

聽完沈桂芬的分析,馮雲山有些驚異了。對於沈桂芬的這些思考,很多馮雲山也曾經在後世的論壇上看到過,只不過時間太久有些模糊了。但有些觀點,馮雲山原來沒聽過,還是第一次從沈桂芬嘴裡聽說。馮雲山驚異於沈桂芬看問題的透徹,更吃驚於沈桂芬的獨到眼光,他甚至突然覺得,這沈桂芬做工業部長是不是委屈了一些,同時又爲手下如此有才幹而高興。

“沈愛卿說的很好!”馮雲山鼓勵着,同時很期待地問道:“那麼,回到朕最關心的問題,愛卿對於我們發展工業的建議是什麼呢?”

沈桂芬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回答道:“陛下,您和朝廷已經做得很好,微臣只不過是拾人牙慧而已。剛纔說過,美國的發展工業之路,很適合我們中華帝國。而事實上,我們很多方面也是如此在做的。

對照美國,我們的國土面積如今更爲遼闊,資源比美國更加的豐富;而資本方面,我們比美國更加的豐厚得多,並且,都是我們自己的資本,何況還有民間無窮無盡的資本還沒利用出來;勞力方面,我們比美國的條件更好,5億人口的規模,讓我們成爲世界勞力最爲充裕的國家;政策方面,有陛下在,不會比,美國和歐洲差;而地理位置和貿易市場方面,可以說,當今世界沒有比我們中華帝國更適合發展工業的了。

按照陛下的方略,我們必定能在三四十年內取得工業革命的勝利。但除此之外,陛下,微臣認爲還有幾點對我們中華帝國的工業發展有所幫助。

一是結合貿易大力發展交通運輸行業。陛下,從英國和美國的工業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水運,特別是國內的運河水運和國外的海運,對他們的貿易都是極大的助力。而後,英國的馬路建設,讓他們的四輪馬車運輸極爲便捷,如今的鐵路建設更是讓人員和貨物的流動進入一個嶄新的局面。

我們帝國國土太過遼闊,要想加速貿易的進程,馬路官道的建設和鐵路的建設必不可少。雖然朝廷已經大力發展,但微臣認爲這還不夠,要投入更多地發展,尤其是東部和中部南部人口稠密之地。

二是便是新的技術,特別是新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這從英國的工業發展過程可以明顯看出來,有了蒸汽機並且在各行各業投入應用之後,整個國家的工業都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806章 蘭芳大總制是漢奸第1052章 絕望的坎貝爾第505章 獻城蘇州第331章 陷入絕境的北伐軍1003章 頭頂綠幣必遭謀害(祝書友們五一節快樂!)第五十一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下)1014章 馮雲山的河西計劃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第474章 李鴻章走黴運828章 竟然有戰列艦第499章 進城被收稅的胡以晄第1087章 又一個遇刺的倒黴總統第234章 客土衝突解決之道第六十七章 硫酸工場(上)820章 我們請求停戰第1126章 幕後真兇第409 章 清兵出兵鎮壓第415章 聖國來救兵了第1225章 聖京城堵車了第1282章 慚愧的李鴻章763章 緬甸傳來喜訊883章 學堂第1171章 都亂套了第567章 攻陷炮臺第459章 被五馬分屍的滿清間諜第二十六章 連克兩縣(下)第十五章 分兵、分別第552章 咸豐罵天1013章 不服老的羅大綱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第317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下)第九十五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四)第572章 佔領天津第1217章 會見秦日綱第616章 潑臉墨汁才放心駕崩第317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下)第580章 八里橋血戰(上)726 章 劉永福參軍第158章 布爾布隆透露的消息第497章 想招攬本王,做夢去第1290章 建立財團更是建立利益集團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829章 聚謀墨西哥838章 船政學堂和鐵甲艦第1170章 不歡而散的密晤第1211章 馮雲山退讓第九十九章 尤浪漫參軍(中)945章 抱大腿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第484章 天京變亂( 下)東王之死812章 請求停戰第1187章 全殲俄軍第1285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請求第1126章 幕後真兇1009章 目標對準俄美公司和澳大利亞第1102章 帝國的殺手鐗第328章 正式修建鐵路第152章 南洋公司開業(求支持、收藏)第606章 答應稱帝第1259章 章丘鍊鐵軍團第585章 咸豐驛站遇襲第688 章 參觀聖京織造局的觸動897章 明治的釣魚宿命第394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上)1013章 不服老的羅大綱837章 福州船政局第五十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中)第270章 太平軍的北伐與西征第1175章 只要烏拉爾山脈以東877章 鐵路建設第1032章 此仇不報,誓不爲人第595章 桂良的交易779章 尊王攘夷第1223章 朝官變動739章 起義爆發(上)第424章 叛徒邱昌道之死第711章 農牧生產建設兵團第1349章 經濟爆發引起的錢荒第638 章 洪仁玕勸降第521章 19世紀的第一個煉油裝置第十六章 雲山道州946章 德比伯爵的屈辱第487章 翼王得救786章 心碎的美國商人金能亨第675章 大禹託夢說黃河要決口993章 馬納薩斯和布爾溪第618 章 菏南各州府的紛紛依附(感謝諸神和週五兩位打賞!)第322章 南記五金鋪(上)第672章 克里米亞戰爭不一樣了第1175章 只要烏拉爾山脈以東866章 胡亞雷斯第372章 羅大綱的建議第660章 治理黃河方略第212章 開科取士(中)第541章 醫護兵第七十章 火藥和水泥(推薦票!)第689 章 接見與授官第1160章 貝奈德克元帥第550章 海防重地論海防第1216章 你去做印度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