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章 誰是頭號陸軍強國?

聽到陸軍大臣佩爾西尼這樣說,皇帝路易臉色更是難看!

一直以來,他都是認爲法蘭西帝國是歐洲大陸的第一強國。拋卻海軍的確與英國無法相比之外,陸軍方面,法蘭西帝國還沒怕過誰。

想當初,他的叔父——拿破崙大帝可是率領法蘭西帝國軍團橫掃歐洲大陸,所向披靡。後來雖然戰敗,但那也只是因爲進攻沙俄那個變態天氣的地方遭受寒冷病痛折磨,加上被整個歐洲各國的軍隊圍攻,這才戰敗的。但法蘭西帝國的陸軍,可從無人敢輕視。而他作爲拿破崙大帝的接班人,如今又十分重視陸軍的發展,更是將陸軍擺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整個歐洲,哪怕是精銳的英國步兵,和數量超百萬的沙俄軍隊,也要排在法蘭西帝國陸軍的後面,他一個東方國家,就算強勢崛起,就算髮展極快,怎麼可能超過法蘭西帝國的陸軍?

可如今不是一個人這樣說,是他下面的大部分心腹都這樣說,尤其是陸軍大臣都這樣說,這就由不得他不信了。

因此,路易臉色十分難看!在引以爲傲的陸軍方面,被那中華帝國比下去,他的心情當然不會好。更何況,佩爾西尼還說對方的火炮和火藥非常先進。這可一向是法蘭西擅長的,當初那中華帝國在打江山時還死皮賴臉地向法蘭西帝國購買低劣的滑膛槍等武器呢。

聽到這裡,路易冷哼一聲,道:“佩爾西尼,難道我法蘭西帝國的將近50萬陸軍都是吃素的?英軍不過了不到20萬精銳步兵,而沙俄更是隻派十來萬哥薩克,換做我們法蘭西帝國,直接出兵30萬,誰能抵擋?只是路途太過遙遠,補給成問題,否則......”

佩爾西尼卻一反常態沒有附和,而是勸諫道:“陛下不可大意。誠然,我法蘭西帝國的陸軍本就是歐洲第一,經過此次戰爭之後,英國與俄國的實力大損,我法蘭西更加是穩居歐洲第一強國的地位。但我們絕不能小看了他國。

那個一直想試圖統一德意志的普魯士王國,近年通過與中華帝國的貿易和資助迅速發展壯大,其常備精銳陸軍就有34萬人,並且因爲從前年開始正式推廣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預備軍數量比常備軍多出幾倍,並且他們常年打仗,有成熟的參謀體制和動員體制,若真的發生大規模戰爭,可在3-5個月內召集百萬陸軍參戰,已經成爲我們的勁敵!

而那個東方帝國,更是變態得過分了。他們如今的正規常備陸軍預計已經超過100萬人,還有預備役和地方駐防部隊,估計也有100萬人。關鍵是他們還在猛烈的擴張,這幾年每年都新增20萬陸軍的幅度一直在擴張。而從孟加拉之戰的情況來看,中華帝國的正規常備野戰軍的戰力,明顯超出英軍這些從歐洲本土調過去的精銳,這已充分說明他們的軍隊戰力非常強悍。

這樣的恐怖國家,陛下,我們還是不要與其撕破臉皮硬拼的好。”

佩爾西尼一口氣說完,說到最後的中華帝國,一副活見鬼的模樣。

不過,他的這幅表情讓路易很是觸動。路易知道,自己的這個陸軍大臣一向是天不怕地不怕從屍山血海殺出來的將軍,幫助自己發動政變登上皇位。連他對那個普魯士和中華帝國如此忌憚,那就真的說明這兩個國家的陸軍真的十分強大了,強大到讓一向自傲的法蘭西帝國陸軍大臣都害怕的地步。

國務大臣瓦萊夫斯基補充道:“佩爾西尼爵士說的是!陛下,我曾去過那中華帝國,還與其一道在美洲進行過聯合出兵以及美利堅事務,對那個東方帝國還算了解。他們的變化實在是驚人,能不爲敵,的確還是不要爲敵的好。

原本在英國發動第二次對華遠征軍的時候,我就推測英國人這次要大吃苦頭,沒想到還果真如此,而且英國遠征軍的慘敗比我想象中來的還要快,還要徹底!而通過這次大戰,那中華帝國的爆發出來的強悍軍事戰力,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強得多。

陛下,不是我貶低法蘭西帝國,英國戰敗,失去印度和愛爾蘭、澳大利亞等殖民地之後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我們法蘭西如今鐵定已經成爲歐洲第一強國。但我要說的是,如今歐洲和西方已經不能代表整個世界了,歐洲第一強國已不再是世界第一強國了!那中華帝國已然靠着它強大的經濟、世界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疆域,必定成爲軍事第一的強國。

就算眼下他們的經濟和軍事比英國或我們法蘭西稍差一些,但依照他們過去幾年的恐怖成長速度,不出一兩年,他們必定會超過我們!

而我們以往對待英國的外交原則,要轉而將之對待在這個中華帝國的身上來。”

見到自己手下的所有親信都持這種態度,路易苦笑一聲。他剛想說點什麼,他的侍從官匆匆拿着一份報告闖了進來:“陛下,從倫敦發來的緊急電報,英國議會批准通過了兩個議題,一是對英國除了財政大臣之外的所有內閣成員,包括首相德比爵士,全部投了不信任票,迫使他們辭職;二是通過了內閣成員們提交的停止與中華帝國敵對,恢復關係展開談判解決爭端的決議。並且,英國女王維多利亞也公開表示贊成議會的決議,英國佬吞下了他們自釀的苦酒!”

侍從官明顯有些幸災樂禍。而聽到這裡,在場的大臣們均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顯然,英國的這種態度,他們早就有所猜測。

但皇帝路易卻是面色一滯!

他心裡的震驚,可不同於這些大臣這幫平靜。

他萬萬沒想到的是,英國的那幫內閣大臣,竟然因爲此戰全體被議員趕下臺!

而英國議員們,竟然因爲此戰的失敗,集體低下高傲地頭顱,集體認慫了。

甚至不可一世的維多利亞女王,竟然也就此認慫,同意向那以前隨手可捏的東方國家屈服求和了!

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1036章 宣戰佈告1236章 法蘭西帝國的圖謀第1070章 南北談判第236章 勸曾國藩謀反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第1316章 普魯士陷入困境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第1037章 韋俊和楊載福第1310章 輕工業的發展第121章 攻奪廣州城(四)第二十五章 連克兩縣(上)926章 河邊伏擊第1283章 帝國工業長足發展778章 日本風雲(六)第1152章 紛亂的沙俄第441章 抗議?抗議無效!第317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下)第1202章 討價還價826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上)第1307章 鐵路發展章程和航運第578章 喬莊遭遇戰第653章 以南京爲都的真正意義第691 章 問策(二)第574章 咸豐要談和?第344章 北伐太平軍獲救第547章 吃敗仗的欽差和總督狗咬狗752章 電報總局第401 章 互挖牆角(感謝諸神)968章 移民情況第五十四章 蘇三孃的柔軟(求推票、求收藏!)第1269章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第1168章 布拉格要獨立第451章 楊秀清遇刺(謝諸神打賞)第584章 北逃熱河777章 日本風雲(五)第八十六章 五金廠驚人的盈利能力第1250章 6萬噸的年生鐵產量第188章 繳獲的軍艦和規劃的造船廠第592章 談判(上)994章 馬納薩斯戰役(上)1008章 萬邦來朝的萬壽節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第1264章 設立內閣的初衷第525章 好聖國的好聖肥讓我有個好收成第1057章 坎貝爾自盡923章 遠離這些東方魔鬼第216章 洪秀全進城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第1305章 帝國民間財團的形成第478章 石達開的消息第382章 江忠源之死820章 我們請求停戰第169章 試驗洋槍第1206章 面積空前的帝國第1273章 交流發電機第516章 攻打天京?馮雲山有顧慮第1288章 便宜兒子回來了第217章 慈禧出主意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1267章 理論家羅澤南的反對958章 孟買完了992章 戰雲密佈918章 陷阱-伏擊942章? 願世代永爲附屬國歲歲納貢第320章 出兵琉球第1258章 羅李衝突第522章 洪仁軒和容閎來廣州第1089章 可怕的華人特種軍隊第1272章 曾玉珩帶回的好消息第1143章 可惜毛奇不在普魯士了1018章 不能讓美利堅成長爲第二個中華帝國第1072章 林啓榮危險了第247章 澳門是本王的第1118章 印度再次變天第360章 可憐的湘勇第319章 秦日綱封王第1227章 聖京的人口第708章 佔領陝甘(下)第1038章 以一敵三的“定印三號”(感謝諸神大大打賞!)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第634 章 讀書人的歸心第1155章 正式宣佈大不列顛王國戰敗第六章 得李開芳793章 布爾布隆抵達聖京(求訂閱)第1127章 朕賜你斬立決第641章 洪秀全的頑固第1109章 孟加拉海戰(上)第321章 南記絲綢鋪1016章 特務司的算盤第254章 攻佔衡陽城(上)第254章 攻佔衡陽城(上)第二十九章 河谷伏擊(上)第1312章 帝國雄厚的軍事工業第574章 咸豐要談和?第376章 收購夏普斯武器公司第1172章 有演員天賦的威廉王子第201章 過年,1852年第547章 吃敗仗的欽差和總督狗咬狗第460章 咸豐氣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