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四

張叔叔的的步劃明顯慢了,腳步也變得輕盈,他嘴角上揚,眼神溫和,抖抖上衣,挺起腰板,又用手理了理他本就很齊的短髮,顯得很有精神。不時轉過臉來看看快與自己齊肩的小宇。

小宇驚訝於父親的轉變,不時朝着他望。終於,兩人眼神對視時張叔叔開口了。

“想在這唸書嗎小宇?”

“那還用說,當然想啊!”

“爲什麼呢?”

“因爲這個學校很大,很出名,升學率高。”

張叔叔呵呵笑。

說着,他們在長廊的盡頭左轉時小宇聽到了很大的嘈雜聲,尋着聲音又向前走了十幾步,來到張叔叔一開始到的地方,育華樓的東門。

映入小宇眼簾的不是高大的教學樓,教學樓在此刻真的可以忽略在腦後了。

只見三棟樓和一面高牆圍成的天井下,人頭攢動,幾乎見不到空隙。站在盡頭前面的人守住一扇門,神情緊張,好像生怕有人過來搶走他們的位置。排在東門門口的人則伸長了脖子,一有風吹草動就踮起腳尖往前面望。中間的人表情最爲難看,因爲人太多了,擠的難受不說,還要注意着身邊的每一個人,說不準就被擠到後面。

小宇瞪大眼睛私忖,將來會有這麼多的同學,再加上沒來排隊的免費生,那壓力得多大啊。怪不得每年都有跳樓的。

“走,跟我進去。”張叔叔拉着小宇的手臂擠進了人羣。

密密麻麻的人羣中間是用手腕粗的鋼管圍成的一條條欄杆,每條欄杆的兩側都有人,從外面看很亂,裡面卻很有序。小宇佩服校方精明的同時感嘆大家的不容易。他跟着爸爸一步一步往裡面走,每動一步,張叔叔都要用手臂剝開前面擁擠的人羣,小宇和爸爸在衆目睽睽之下走到了靠前的位置,張叔叔見周圍的人羣有些安靜並且很多人開始看他,便停了下來。等到人羣再次嘈雜,人們把目光都聚集到別處時,小宇爸爸朝三五步之外的人揮手。

即使排隊的人很多,小宇也能一眼就看到爸爸在和誰打招呼。那個人出奇的黑,皮膚像燻肉,不光黑,而且還發亮。小宇自認爲自己臉上出油沒人能及,萬萬沒想到此時此刻遇到了對手,面對這樣的對手,他甘拜下風。慢慢走進這個“黑人”時,小宇發現,他竟是又高又壯,個子有一米八幾,目測體重該有一百九十斤左右。眉毛粗的如同毛筆頭貼在額頭,笑起來一口白牙齒,看着有些憨厚,小宇對他映像不錯。

走到跟前,張叔叔讓小宇喊表叔,小宇乖乖聽話叫了聲表叔。這個叫表叔的環顧下四周後,輕拽小宇,把他拉到了欄杆裡。張叔叔道“多虧你在這啊,要不排到明天也到不了這裡。”

“沒事兒,都鄉里鄉親的。”

“你家小孩考了多少分兒?”

“六百九十多一點。”

“哦,我們家……

張叔叔和這個叫表叔的人攀談起來。

小宇站在人羣裡,突然感覺有點餓,他怪肚子關鍵時刻不爭氣。今天家裡早飯吃的遲,可現在畢竟下午了。他看看周圍,各個神情焦急,自己也跟着緊張起來,便打消了吃東西的念頭。

一個站在那裡,顯得有些孤獨,縱使周圍全是人,嘈雜的人羣。沒人和他說話,爸爸也在和別人討論學費的事,這讓他越發孤獨,感覺整個世界就自己一個人站在這裡。他無事可做,只有等,等着去報名交學費,等着回家。

等的有些不耐煩了,於是靠在鐵欄杆上觀察周圍的人羣。他發現天井裡的家長和學生比起來學生偏少,家長反而偏多,有的一個家長陪着一個學生,有的兩個家長陪着一個學生,兩個家長陪着一個學生的人居多,這才導致這裡人太多的原因吧。他想,應該讓學生自己來排隊好了,快要交錢的時候家長再進來送錢,那樣就不擁擠了。

一個和他年齡相仿的男生昂着頭大步從小宇身邊走過。小宇注意到這個同學穿的上衣和下衣都是耐克的新款,在電視廣告裡有看到過。還有那雙鮮豔的運動鞋,鴻星爾克的,非常帥氣。小宇看呆了。末了,低下頭,看了看自己幾十塊錢的新帆布鞋,感到從未有過的窘迫。



60; 他往腦袋上敲了一下,自語到“跟人家比什麼呀,你們就是兩個世界的人。”

他努力將注意力集中在別處,於是開始觀察起了一下那個叫表叔的人。近點看好像也不是那麼的黑,只是臉上的油太多,陽光反射下,才黑的發亮。這個小宇根本不認識的表叔說話挺有趣,笑的時候,頭帶動滿是贅肉的脖子向後仰,上半身的三分之一都向後傾,真的是開懷大笑啊。張叔叔也跟着笑。有時,邊說話還邊用油光光的大手比劃着,腳隨心地前挪後挪,頗有點指點江山之氣概。

小宇站得腳有些痠麻,他將身體靠在鐵欄杆上。這不靠不要緊,剛觸碰到欄杆,就感覺腿腳像得到了釋放一樣,輕輕的,腰也很舒服,彷彿整個身心飛了起來,漸漸便有了睡意。他想,反正還早着呢,不如先小昧一會兒,於是閉上了眼睛。

周圍太過嘈雜,而且推搡的人羣時不時碰撞到小宇,這使得他心煩意亂,哪有功夫養神,但他又不想睜開眼睛。他閉着眼睛,眉頭緊鎖。

小宇在心裡暗罵這些人沒有素質,校方管理的不到位。突然,一隻有力的大手拍在了他的肩膀上,小宇猛睜開眼睛,嚇得往後退了一步。

是那個不認識的“黑表叔”,咧着嘴朝小宇笑,小宇緩緩嘆了口氣,叫了聲表叔。表叔擡起肥碩的手臂向他父親的方向指了指,小宇才發現爸爸不知什麼時候回到了東門。他想到張叔叔跟前,剛邁開半步就被表叔攔住了。

“老張有事過去打電話,你在這站着,現在人多,待會就不好回來插隊了。”

小宇見他這麼說便退回了那半步,心裡充滿感激。

他看見爸爸左手堵住左耳,右手拿着手機放在右面,低着頭,張大嘴巴講電話。他神情凝重,不時的踱着步,放下左手抹了抹額頭,許是出汗了,好像有什麼急事。

小宇錚錚地望着爸爸,豎起耳朵,看着張叔叔的嘴脣,想知道他在講些什麼。

約過了五分鐘,張叔叔緩緩收起電話,用手搓搓臉,調了調神情,朝着小宇這邊走了過來。

“你媽媽待會兒會過來。”

“真的啊,她過來有事嗎?”

“嗯,過來給我們送錢,我帶的錢不夠,聽說要交兩萬。”

對於小宇家來說,兩萬可不是小數目。他的父母都不會用銀行卡,家裡只有農村信用社的紅本子,取錢存錢都在這個紅本子上。所以小宇媽媽方阿姨現在一定是拿着紅本子,跑到街上把錢取出來再送過來。

小宇和張叔叔靠着欄杆站着,企盼着媽媽的到來,時不時望向繳費的那間教室,生怕方阿姨沒到就開始交錢了。

現在是下午四點鐘,媽媽上街取錢大概需要四五十分鐘,再坐接近一個小時的公交車過來,加起來差不多要兩個小時。小宇這麼想着,心裡暗自祈禱收費人員慢點過來,等媽媽到了他就有錢了。

張叔叔和小宇不認識的表叔已經聊到無話可談了,兩人便分開坐在地上。此時,在天井裡排隊的家長和學生中有不少坐在地上的。大家都累了,互相抱怨學校效率太差,到現在還不收錢。許多女性家長半蹲着,用手拖着腮,愁眉苦臉。那些坐在旁邊的學生表情更爲豐富,大概是昨天夜裡或是一大清早就過來的。

忽然,有三五個舉着一大包摺疊板凳的婦女擠了過來。“摺疊板凳,十五元一個,有需要板凳的嗎。”是過來賣東西的,她們邊走邊吆喝着。許多累的不行的家長邊掏出錢包邊和賣板凳的婦女談價錢,少一塊少兩塊的吵着,末了給自己和孩子挑了一個。

張叔叔看到後笑了笑便不再理會,小宇也不好意思朝爸爸要。倒是那個黑臉表叔笑着大聲說到“這板凳,到我屁股下準會壞了。”衆人大笑。

小宇覺得鼻子上滴了一滴雨水,擡頭望向天空,烏雲從南邊直往這邊飄,頭頂的天也陰沉沉的,變天了。天井裡有些暗,門口的女貞樹隨風搖曳,起風了。空氣驟然冷下來。所有人雙手交叉着放在肚子上,嗦着氣,埋怨起老天。

小宇正想着媽媽怎麼還沒到,就聽到爸爸手機想了,一定是媽媽,小宇對爸爸說。

“到了嗎?”張叔叔對着電話喊道。

掛掉電話,他把頭伸到離小宇近些的位置說:“你媽媽到門口了,就在剛剛我們過來的東門,你去接她過來,我在這站着,去吧”。

小宇擠出人羣后小跑着轉過大門,沿着長廊又是一路小跑,此刻隊伍已經排到育華樓的後面了。跑過圖書館,穿過小橋時,小宇低頭看了看水裡的金魚。擡起頭轉過臉時驚訝地看到了媽媽。

方阿姨旁邊站着一個人,是小宇的大姨嫂。方阿姨道:快叫大姨嫂。

“大姨嫂。”

шшш☢тtkan☢℃ O

“哎,哈哈。小宇考的不孬,比我們家昭娣考的多。”

方阿姨趕忙說:也就多了兩分,你家昭娣那是沒發揮好的哈哈。

說着方阿姨摟着小宇問他爸爸在哪,小宇說在天井那邊。

“哎呦,該巧,我家昭娣也在那邊,怎就沒看到你們的。”小宇的大姨嫂驚訝道。“也難怪啊,人太多了。小姨你過去看看就知道了。”

小宇媽媽怕報名遲了,趕忙催促道“走,我們快走,待會兒再遲了。”

此時由於天氣不好,天已經黑了。三個人沿着路燈走。

說起小宇的大姨嫂他們一家,在他們那裡也是小有名氣的。她是小宇大姨媽的兒媳婦,由於方阿姨比她姐姐整整小了二十多歲,所以小宇和她同輩的大姨嫂家的小孩差不多大。大姨哥是個生意人,家裡很有錢,十幾年前就搬到城裡來住了。

由於兩家來往很少,小宇和他們並不熟。但大姨嫂給他的映像就是胖,腰整整有大姨哥的兩倍粗。臉出奇的大,眼睛很小,用眉筆在眼睛上面畫了細細的眉毛。說起話來,如雷貫耳。總的來說,小宇覺得大姨嫂很醜。

他們到縣一中東門時已經將近七點鐘了。育華樓所有教室的燈都打來了,天井裡很亮。偶爾落下的雨星使得所有人都焦躁不安,一分鐘內會有好幾個人說“要下雨了,要下雨了。”好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

張叔叔向他們招手,小宇的大姨嫂過去打招呼,她扭動着肥碩的身體,一邊笑一邊往前挪,嘴裡說個不停。一陣寒暄後,她要回閨女那了,臨走時把小宇的成績和昭娣的一一對比了一下,誇了小宇一通後才走。

方阿姨走到小宇他們面前,將口袋裡的小紙包交給張叔叔。三個人又開始百無聊賴的等。其間,小宇時不時給媽媽講一些這個學校的這些那些,方阿姨很愛聽。

將近八點時分,雨真的下了,稀里嘩啦的下,小宇他們沒帶傘,張叔叔讓小宇和方阿姨到東門的走廊裡,他留下來排隊。

走廊下擠滿了沒帶傘過來躲雨的學生和家長,小宇和媽媽好不容易在靠邊上找到落腳的地方。

回過頭看看排隊的天井裡,依舊那麼多人,他們爲了保住報名的有利位置,強忍着被雨淋。

遠處,有幾個穿着黃色雨衣的人抱着一大捆雨傘從長廊向東門走來。老遠就可以看到他們露出來的白色牙齒,近些時,人們發現,這不就其今天來賣摺疊板凳的幾個大媽嘛。

他們在離人羣幾米遠的地方就開始叫喚“雨傘哎,賣雨傘羅,二十元一把。”走到人羣中間“買把雨傘吧。”

有個排隊的女性家長嘖嘖稱讚她們會賺錢,大家連聲表示贊同。多數沒帶傘的人都買了。張叔叔一家三個人在這,當然要買一把。

雨下的更大了些。

幾道刺眼的黃色亮光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是車,近些時前兩輛露出了黑色的車身,最後面一輛是白色的,人們一眼就認出來白色的是運鈔車,黑色的警車。

兩隊穿着黑色特警服的人有序從車上跳下來繞道後面。運鈔車上的幾名銀行員工一手打傘一手拎着點鈔機走到特警隊伍的中間,在所有人的注目之下進了育華底層最西面的教室,所過之處沒有人不避讓的。

人羣像炸開了鍋一樣,個個都往前擠,多虧了那手腕粗的欄杆小宇纔沒有被擠倒,方阿姨站在天井下大聲喊:老張,看着點小宇!張叔叔將小宇摟在懷裡,隨着人羣前傾後仰。

只聽一聲響亮的哨聲,所有人安靜下來,由東門跑進來幾十名保安過來維持秩序。

一樓那間由幾名特警圍起來的教室窗戶打開了,報名開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