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時機

如果不是妻子打電話來問他清明節的安排,張近山根本想不起來時間已經過去了那麼久。

黑客事件發生後,張近山便開始忙碌,甚少回家。有時回家只是短暫地睡個覺,醒來又立馬工作,有時赴往外地進行商務談判,更是幾天幾天地不回家。對外要處理輿情,處理公關危機,對內要穩固軍心,帶領團隊四處救火,暗地裡還要把同行伸來的黑手斬斷,把小人潑來的髒水抵擋。總之忙到腳不沾地。

張近山當初知道這百萬年薪不太好拿,但也沒想到會這麼不好拿。不過他也沒辜負這份薪資,挽救了不少合同,同時也沒讓局面變得更糟。市面上規模最大的幾家獵頭公司早就盯上了他,只要他有跳槽的意向,立馬就能幾家大公司的就職邀請。他的幾個總裁、董事朋友也都玩笑着跟他講,韓覺倒下後不妨跟他們一起搭夥做生意,職位和薪資比現在只高不低。

但張近山一點也沒爲自己提前找好下家的打算。一是他沒想着要輸着離開,二是他有預感,這件事馬上就可以結束了。

當秦曉彤過來跟他說黑客已經抓到了的時候,張近山那一直繃着的神經,終於鬆了一鬆。

“確定跟之前偷歌的是同一個黑客?”張近山喝了口咖啡醒醒神,問着坐在他對面的秦曉彤。

秦曉彤點了點頭,說今天凌晨的時候,章耀輝和譚念那邊的人在美利堅已經把人控制住了,電腦裡的證據也顯示了發微特的和之前偷歌作案的都是同一個黑客。

秦曉彤一旁的琳琳似乎預見到了局面的扭轉,提前開始振奮起來,她說:“那現在把證據發上去,是不是就可以證明老闆是無辜的了?”

然而張近山在放鬆過後,又冷靜了下來,他凝重地搖了搖頭:“沒那麼簡單。”

先不說發佈了真相後有多少人信,現在的問題是,發佈的真相後,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去看。

假設一條謠言被100個人聽去,都信了。好幾天之後,官方開始澄清真相,但可能只有20個人聽,而這20個人裡面又只有10個人願意相信。最後當真相和流言一起傳播的時候,10個知道真相人的傳播力度絕對比不過80個堅信謠言的人,再加上媒體或者其他人從中搗亂,那10個人可能也信得並不堅決,十不存一。這樣一來,真相永遠也跑不贏謠言。

秦曉彤在培養琳琳,因此就把個中原因跟琳琳說,琳琳聽完後便開始憤懣,爲最早對謠言信以爲真的一百個人:“爲什麼那些人要隨隨便便就站隊呀!”

相對於生氣的琳琳,張近山就顯得平靜許多。

張近山並不反感那些最早“隨便站隊”的人,但也不鼓勵。儘管很多正義之所以能夠得到伸張,都是由網友先進行站隊,譴責,提升了話題的熱度,從而促使後續越來越多的證據得以浮現。於是有的事出現了“反轉”,有的捱了實錘。但他認爲更重要的是,那些站了隊的人應該根據新證據來得出新結論,不固守己見,也不怕被“打臉”。這纔是對維護正義最好的圍觀方式。

可惜,這樣的人數量並不多。

更多的人注意力都像是一次性的,在義憤填膺地將情緒宣泄後,他們覺得自己爲維護正義出了力,然後帶着廉價的滿足感和並不確鑿的結論去做別的事,就不再關注了,隔過一段時間再偶然看到有關的消息,只會覺得沒完沒了真是煩,乾脆死刑好了,統統死刑!

另外有些人儘管一直關注事件,但他們並不關注新的證據,他們只是想跟着一邊的人對另一邊的人進行攻擊,然後覺得自己的聲音也很大,很了不起,他們在站了一次隊之後,就徹底站在那裡不再挪動。他們真正關心的不是真相,而是“我是對的”這件事本身。

任何能短時間真相大白、正義不遲到的事件,都是幸運的。

一旦戰線被延長,事情就變得越來越不可控。闢謠,傳謠,傳謠式闢謠,闢謠式傳謠……最後真假難辨。想要混淆視線、污染真相,辦法實在太多了。張近山也看過太多事情在長達數年後水落石出,然而真相無人問津,流言早已成了“真相”根深蒂固。

現在他們的團隊竭盡全力,各方配合,終於抓到了黑客,也掌握了證據,但這還不夠。如果不能把聽信謠言的100個人,拉回來半數以上,韓覺他們就會陷入被動。那些盼望着韓覺倒下的同行們,絕對會渾水摸魚、煽風點火、落井下石,帶頭質疑黑客是假的,是替罪羊。

因此需要一個時機。一個能把最初聽信了謠言的人,重新把視線投過來,然後一錘定音的時機。但這個時機在短時間內顯然並不好找。

在【我也是】的浪潮下,幾乎每天都有新鮮的八卦。韓覺在其中話題性最大,但人們的精力也很有限,一個瓜反覆吃會吃膩的。儘管韓覺的《黑鏡》、王慶均的發言、網友針對黑客的疑點,都拉回了一些理性的關注,並且讓一些噴子感覺自己遭到了冒犯,但一個星期後,除了最堅韌不拔的韓黑,路人們還是不可避免地關注了其他事。哪怕韓覺這件事的受害人是個未成年。一個至今不知身在何處的無名受害人,終究比不過在屏幕前大肆討要說法的明星受害者。

就在張近山思索如何製作出那個時機的時候,辦公室的門口突然有人叫他:

“張經理。”

張近山和秦曉彤轉頭看過去,看到一位職員正站在敞開的辦公室門外。

“怎麼了?”張近山面色一肅,讓職員進來。他認得全工作室的每個職員,知道走進來的這個職員是負責網絡輿情監測的,最近這些日子,一旦網上那些針對韓覺的小道消息、虛假造謠轉發數超過了500,都是這位職員過來彙報的。此時職員過來,一定是網上又出現了針對韓覺的負面報道或者消息。

職員拿着平板電腦走進來,匆匆跟秦曉彤問了聲好,然後就把平板展示給:“二十分鐘前《歌手》的總導演闌海發了一條微特,帶了一個視頻,是有關老闆的。”

“闌海?”張近山皺了皺眉,沒想到會聽到闌海的名字。短短几秒時間裡,他的心思已經轉了幾轉,猜測是不是韓覺之前拒絕參加《歌手》,於是被闌海懷恨在心,所以此時落井下石,翻出一些以前的黑歷史……

張近山一邊接過平板,一邊在想着之後要怎麼對付闌海了。

定睛一看,只看到闌海的微特上這樣寫:

【事情鬧了這麼久,我一直沒有出聲。因爲我知道如果世道還有公正的話,遲早會真相大白。但我還是忍不住了,因爲聽完《波西米亞狂想曲》之後,我太擔心韓覺了,我擔心我再不說點什麼的話,韓覺就要被你們害死了!

我從一開始就不相信韓覺會對孩子犯罪,因爲這樣一個邪惡的罪犯,是不可能每個月都把三成的收入用作兒童慈善的!

你們當中可能有人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說韓覺這麼做就是爲了方便犯罪。大錯特錯!誰要是敢當面跟我這樣說,我保證呸他一臉!

韓覺成立了一個慈善基金,專門用於兒童慈善,無論是拍電影,做音樂,還是跑商演接廣告,只要他獲得了收益,他就會把其中三成投入到基金裡去。聽起來只有三成,不多,但看看數字,去年三億一千萬,前年一億八千萬,都是真金白銀,給孩子們買樂器、買書、買玩具、裝修宿舍和教室、改善伙食……我知道天底下有些福利院隱藏着人性的醜陋和陰暗,但這些事從來沒有在他捐款的福利院裡發生過,因爲他設立了一個調查組,調查組的人拿着極高的薪水,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全國巡邏,監督這些福利院,看他購買的物資有沒有被孩子使用、他的捐款有沒有用在福利院的建設上、福利院的孩子有沒有遭到虐待或者侵害……你們要說這樣一個人是會對孩子下手的惡魔,我是不信的!

下面這個視頻是去年十一月拍的,當時我纏着他想叫他去《歌手》,但他一直推脫說他很忙,沒什麼時間參加比賽。我就好奇他。他當天生日,拍完了廣告之後,緊接着就去了杭城附近的一家福利院。我跟着他到了那裡,發現他竟然是那所福利院的音樂老師!

一個金曲獎得主、歌王級的大歌手,大藝術家,在他的心裡,教一羣孩子吉他比參加比賽還要重要。

這就是韓覺。

福利院裡所有孩子都非常喜歡他,是發自內心的喜歡。給孩子上完吉他課之後,他會給孩子們唱歌。那天孩子們起鬨要聽一首名字叫《橄欖樹》的歌,是韓覺的新歌,沒發表過。我瞭解到,韓覺幾乎每次來都會唱一些市面上從未發表的新歌,我當時啞口無言,從那個時候起,我再也不敢纏着他要他參加綜藝比賽了,因爲,什麼名,什麼利,在他眼裡都不如孩子的一個笑容。他那天唱完歌之後,跟孩子說世界是美好的。但是現在,幾乎整個世界的人都在對他展示世界不美好的一面,我看不下去了,所以我有話要說!

那首叫作《橄欖樹》的歌我錄到了,放在下面的視頻裡,沒有經過韓覺的同意就發了出來,我之後會向他認錯,但現在我只想讓你們聽聽看,如果你們冤枉錯了人,那我們將失去怎樣偉大的一個藝術家。

你們啊,能不能仔細分辨了再行正義之事?】

張近山看完了文字,劃到了微特的下面,下面是一個視頻,點開就是闌海拍攝的當天見聞。孩子們給韓覺過的生日,韓覺教孩子們吉他,孩子們要韓覺唱歌,韓覺給他們唱了《橄欖樹》,唱完後韓覺對孩子們說了那番話……

“是老闆生日那次……!”沒看文字,但聽到歌聲的琳琳,一下子想起來視頻裡放的是哪天的場景。

視頻沒怎麼剪輯,或者說,闌海故意不作任何剪輯地放了上來。就連韓覺給孩子上課的內容也一秒不剪,期間韓覺熟練地教授技巧,熟練地和孩子溝通,時而嚴肅認真、時而鼓勵欣慰的樣子,表明他早就已經有過教學經驗了,不是擺拍。

看完視頻後,張近山看了看下面的評論,幾乎都是被韓覺低調的善行所震驚了,都在懷疑事情的真僞。

【捐了這麼多錢,做了這麼多事?媒體一次報道都沒有?要麼是假的,要麼也太低調了吧!!!】

【《波西米亞狂想曲》我聽過了,現在一聽《橄欖樹》,瞬間淚崩……是這個世界辜負了他啊。】

【……】

這樣的視頻當然洗白不了韓覺身上的懷疑,但毫無疑問,這樣的事吸引來了大量的關注。

張近山看到視頻的時候,距離闌海發佈的時間已經過去快五十多分鐘了,轉發量已經超過了一萬,點贊超過了八萬。

看着這條微特,張近山突然想到那個公佈真相的時機在什麼時候了。

“跟你們部門裡的組長說一下,十分鐘後來會議室開會。”張近山把平板還給在一旁站了很久的職員,然後讓他帶着通知回去。

職員拿着平板離開了辦公室。

張近山手指敲着扶手,腦子裡迅速構思着方案。

當初【慈善公開計劃】只是被提出用於和翁楠希交戰時,轉移視線、拉攏路人好感的一個方案。之後和翁楠希沒有開戰,這個計劃也就被擱置了。再後來黑客事件發生,就一直沒想到用,因爲他們自己運作的話,洗白和轉移視線的痕跡過於明顯,反而更會引來輿論的暴怒。

現在闌海以旁觀者的身份,發了一條視頻,說了一段話,這讓張近山看到了機會。

“關經理那邊證據什麼時候可以整理好?”張近山擡頭問向秦曉彤。

秦曉彤說:“已經在整理了,最快要下午,最晚明天。”

“行,你讓關經理那邊把證據準備好,”張近山手指點着扶手,跟秦曉彤說,“接下來我會把注意力都拉過來,等到了熱度最高的時候……”

“就可以把證據放出去了。”秦曉彤點了點頭,雙眼明亮。

“具體方案我在會議上說。”張近山說。

秦曉彤點點頭,回去了自己辦公室。

等秦曉彤和琳琳出了辦公室之後,張近山再想了想自己的方案,然後拿出手機,給妻子回了條短信。短信上講,今年的清明節應該有空去掃墓了。

這場鬧劇終於要落幕了。

第551章:第一場(完)第698章:惡第153章:有沒有興趣兼職第31章:上當第280章:每塊抹布都曾是毛巾(下)第287章:直播(上)第688章:勇第489章第65章:《那個女人》第128章:我很有錢第30章:深夜第342章:他們親親了第321章:撲火第19章:所謂撩妹達人第573章:來得及第27章:遮住過去第235章:他的影子(下)第304章:修羅場(下)第632章:一路有你第73章:勝任第627章:重要第329章:總決賽之夜(三)踢館的來了(中三)第351章:假如幻想成真第446章:肖像(中)第552章:勉強第714章:鬧劇落幕(中)第351章:假如幻想成真第190章:征服之路第534章:放鬆第680章:全員到齊第530章:之後第542章:約會【七千字】第575章:公開課第518章:不要浪費第69章:情侶就是要同居第359章:勇敢第247章:《歌手》總決賽(下四)第70章:韓老師的生活經驗第165章:作弊第367章:入魔窟(續)第102章:擔憂第709章:波西米亞狂想曲第436章:禮物(四)第196章:《I,m A Singer》(十)第564章:終於又見面第507章:地盡頭第472章:找到你了第551章:第一場(完)第547章:唱作人(6000)第624章:我弄丟了第246章:《歌手》總決賽(下三)第499章:下車(完)第469章:在校園第451章:到齊【三合一】第46章:不籤就毀了他吧第316章:惡作劇第339章:極限歌謠祭(三)第214章:現在想見他第358章:親密愛人第83章:夏記者第625章:老朋友第325章:上帝和導演第275章:不可能第178章:我這還不是爲了搞笑第508章:遺書第240章:《歌手》總決賽(上)第680章:全員到齊第435章:禮物(三)第139章:隊友第19章:所謂撩妹達人第51章:奴隸第351章:假如幻想成真第34章:《我們戀愛吧》第331章:總決賽之夜(五)第393章:正式情侶第22章:《華夏有嘻哈》海選(一)第344章:多想約會,就有多大決心第321章:撲火第41章:我控制不住自己啊!第643章:想法第15章:即將面對的對手第150章:被迫害妄想第79章:《易燃易爆炸》第409章:風雲起第57章:《史詩》第111章:後手(下)第66章:兩個小孩子第490章:強敵第278章:我朋友的故事第521章:暗涌第531章:見面第79章:《易燃易爆炸》第699章:鬧中取靜第680章:全員到齊第375章:期中檢測(下)第188章:釘在美利堅第326章:總決賽第200章:《I,m A Singer》(十四)第82章:反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