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

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

白蝶衣懷着滿腹心事,被人帶至四輪黃色馬車前。只見剛纔率人救了她的那個前輩正站在馬車旁垂手而立,周圍還站着很多人,左邊是一羣二十多個着藍色衣袍,戴着烏沙帽,面白無鬚的人,個個都有武道修爲在身,有好幾個都是武師修爲。右邊是一小隊侍衛,有十來個,也是每個人都武道有成的樣子,這時,剛纔跟着那個前輩去救她的那羣侍衛走到這一小隊侍衛中,白蝶衣才發現他們的衣着都是一樣的,原來他們是一起的,看樣子他們是共有四十多人,有十多位武師,還有一個武師大成,就是和被抓的水鬼幫的頭領打鬥過的那個人。

那個前輩的身後,就是那輛華麗的黃色四**馬車,馬車上駕車的侍衛後面有個木榻,木榻後面有個車簾,車廂上掛着個鈴鐺,還固定着幾盞燈,木榻上坐着個老者,金髮碧眼,身材高大,氣息似有似無,不看他的話,完全感覺不到有個人坐在那裡,一看就不是中原人。馬車上那個侍衛旁也坐着個戴烏紗帽,着藍色衣袍,面白無鬚的人,有四十多歲,這時只聽這個人開口說道:“主子吩咐,前往滄州。”,隨後又對着白蝶衣道:“白姑娘請乘坐後面的馬車,會有侍女幫你敷藥療傷。”,白蝶衣這時才發現他的嗓音有些尖銳,完全不像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的聲音。對啊,她反應過來,不像是男人的聲音?她有些猜到了這些烏紗帽,藍衣袍的人是什麼人了,但她這時不敢說出口,恰好有美貌侍女過來請她上後面馬車,她就跟着到後面去了。

她剛上到馬車,就發現整個隊伍開始往前走了。此時,她纔有機會打量這輛馬車,這輛馬車和前面那輛一樣,十分寬大,內部全是黃色的內飾,有茶桌,可以燒茶,有書架,裡面還有書,還有一個牀榻,十分軟和,可以睡覺休息。

這時,那個美貌的侍女也跟着上了馬車,手裡拿着敷外傷的藥和紗布。在侍女的幫助下,她很快上好了藥,包紮好了傷口。她對侍女道:“小妹妹,怎麼稱呼你呢?”,侍女回道:“回小姐話,奴婢叫秋芸,小姐叫奴婢秋兒就好。”,白蝶衣問道:“秋兒,你可以告訴我,你的主人是誰嗎?”,秋芸說道:“主人沒說,奴婢不敢說。小姐以後會知道的。”,白蝶衣聞言無奈的嘟了嘟嘴。侍女秋芸行禮後退出馬車了。她無聊得翻看書架上的書,全是什麼治國理政的或者學術經典,結果一個字都看不進去,無趣得緊。

馬車中,韓丹正在看書,想了想問道,“那個白姑娘怎麼樣了?”,旁邊秋芸回道:“回王爺,白姑娘問王爺的來歷,奴婢不敢說,沒告訴她,只說她以後會知道的。”,韓丹聞言點了點頭。拉了下門旁的繩子,馬車門外車簾旁的鈴鐺響了起來,門外傳來馬公公請示的聲音,“王爺,有什麼吩咐?”,韓丹問道:“什麼時候到滄州府?”,馬公公回道:“回王爺,黃昏前可到。”,韓丹又道:“加快行程。太陽下山前務必趕到。”,馬公公領命後急令車馬加快行程。

中途韓丹小睡了一會兒,腦海中的誦經聲和金色指骨的金色氣流不停的洗煉着韓丹的肉身,金色氣流也同樣在緩緩的沖刷着全身的骨頭,不斷加快韓丹的修煉進度。秋芸及另外一個侍女忙輕手給王爺蓋上絲綢薄被,在旁邊小心伺候着。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南下的車馬隊總算趕到了滄州城外。侍女叫醒了韓丹,秋芸正用一張擰乾的絲巾爲韓丹搽臉。馬公公稟報道:“王爺,滄州城到了。滄州知府及其他官員都在城門處候着呢。”,韓丹道:“嗯,知道了,開車門。”,馬公公立即打開車門,並對下面的衆官員唱道:“晉王到。”,待韓丹出現在馬車上時,滄州知府及衆屬官立即跪拜高呼:“微臣滄州知府何平東恭迎晉王殿下。”,“參見晉王…”,衆臣也跪拜唱諾。韓丹聞言道:“各位大人不必多禮,請起身。”,隨後又道,“傳何平東大人上前來”,滄州知府何平東聞言,趕忙躬身上前來,韓丹對他道:“這次本王代皇上巡視天下,有需要何大人出力的地方時,要麻煩何大人”,何平東聞言小心回道:“王爺言重了,微臣必遵皇上旨意,及王爺的命令行事。王爺,微臣已將滄州府衙清理乾淨,請王爺隨臣前往下塌。”,韓丹點頭表示同意,然後迴轉馬車。何平東待韓丹走入馬車,車簾放下後,方纔退下,帶領衆官入城走在最前方領路。馬公公傳令入城,一行車馬緩緩駛入滄州城。

後面馬車中,白蝶衣猜到這一行人馬來歷不凡,可萬沒有想到居然是當今四大王爺中的晉王,傳言這位王爺最受當今皇帝器重,很有可能繼位天下。正在心緒翻涌間,就感覺到馬車停了下來,就聽外面傳來侍衛的聲音,“姑娘,已到了,請下車。”。

馬車到了滄州知府衙門,馬公公打開車門掀起車簾,韓丹下了馬車,滄州知府候在馬車旁。韓丹示意入府,一行人走入知府衙門,旁邊是伊老手捧尚方寶劍,馬公公端着一個金盤,裡面放着聖旨和一面金牌,高進隨後,左右是佛皇殿及地藏司人員,自有侍衛快步走入知府衙門接收防衛工作。韓丹率衆前往府衙大堂,此時,白蝶衣上前來準備告辭,被高進瞧見,伸手攔下,白蝶衣行禮說道:“前輩,我準備辭行了。走之前我要告訴你們一個消息。”,高進聞言道,“白姑娘,稍安勿躁,你有傷在身,請入府休養一段時間,而且王爺稍後有事詢問你,你也可以直接向王爺彙報。”,白蝶衣聽後也不再堅持,準備直接向晉王彙報。

府衙大堂內,韓丹坐於上首,伊老站在左下手,高進和馬公公在右下手位置。滄州知府何平東及各下屬官員站在下堂中,跪拜行禮道:“參加王爺。”,白蝶衣站在堂外。韓丹示意各位大臣起身,他對知府何平東問道:“何大人,滄州現今政事,民間百姓的生計,錢糧賦稅情況怎麼樣?”,何平東正準備奉承晉王幾句,並安排宴席爲王爺洗塵,還沒來得及開口,哪知晉王竟然先是詢問滄州的政事,也不敢怠慢,忙開口道:“回王爺,皇上聖明,天下正處盛世,滄州上下官員勤勉用心辦事,百姓富足,安居樂業,民間一派祥和,人人心向我大燕,擁護我大燕,皆高頌皇上的恩德。王爺,微臣已準備好宴席,爲王爺接風洗塵。”,韓丹聞言面無表情道:“本王,可是無心用膳啊。今日本王在滄州地界,遇見一羣蒙面殺手正在圍殺一女子,既然滄州是太平盛世,光天化日之下,怎麼會有人蒙面劫殺?還是藏頭露尾之輩,來至於同一個組織。何大人,你有何解釋啊?”。滄州知府何平東聞言後,瞬間臉色蒼白,雙腿打顫,滿頭冷汗,其餘各官員亦是顫顫巍巍,不敢發一言。韓丹道:“傳白姑娘”,右下首馬公公立即高唱一聲:“宣白姑娘入堂。”,自有侍衛通傳白蝶衣。

堂外,白蝶衣聽見侍衛讓她進去,隨踏入衙門大堂,跪拜道:“民女衡山派白蝶衣參見王爺。”,韓丹道:“白姑娘請起。”,白蝶衣只聽見一道洪亮的聲音傳來,又帶着點少年的嗓音。起身後擡頭一看,有些呆愣,只見堂上坐着一位金髮碧眼的高大少年,身着紫色的繡着四爪金龍的王袍,頭戴紫玉束髮冠,眉毛粗長,也是金色的,面相英俊,有一股奇異的陽剛魅力,不是中原人的樣貌。這時,堂上傳來一聲有點尖銳的嗓音,“白姑娘…”,白蝶衣回過神來,發現是那個四十多歲的,頭戴烏紗帽,身着藍色衣袍的疑似公公的人。只聽韓丹道:“白姑娘,不知是何人圍殺你,你知不知道是什麼人?”,白蝶衣回道,“王爺,這些人是水鬼幫的人,江湖中稱他們爲河神幫。我發現他們名義上是靠河運護航生存,暗地裡卻是拐賣婦女販賣到江南,或是青樓,或是送給達官貴人。而且他們在民間暗中傳播邪教,蠱惑百姓,密謀圖謀不軌。我發現了他們的秘密,因此他們要殺我滅口。”,韓丹聞言後,對着滄州知府何平東道,“何大人,你聽清楚了嗎?有組織的拐賣婦女,傳播邪教,蠱惑百姓,密謀不軌?這是天下太平嗎?你何大人有沒有收下他們送的美女啊?這滄州上下有沒有和他們串通一氣的啊?”,何平東聞言,急忙跪倒高呼:“王爺,微臣不知道啊,微臣絕沒有收受他們的東西,王爺明鑑啊。”,韓丹聞言也不理會他,直接命令道:“立刻派人通傳翼州巡撫,全州上下徹查這個河神幫,何大人立即封鎖滄州城,全城收捕河神幫成員,高進立即出城調入三千兵卒,由你統管,預防叛亂,務必儘快結清此案,但有怠慢,不履行職責,不用心辦事之人,定斬不饒。父皇已授我先斬後奏之權。各位大人務必盡心。”,隨後韓丹又對伊老道:“伊老,佛皇殿,地藏司人手今晚就安排下去收集情報,同時注意安全。不得擅自行動,以免折損人手,有所發現後,及時報於本王,由高進帶領兵卒抓捕。如遇高手反抗,由佛皇殿,地藏司合力抓捕。若有武宗出手,請伊老處理。”,伊老,高進,馬公公,以及滄州知府等官員領命後,立即下去安排相關事宜。韓丹則在侍女的帶領下去了後堂。白蝶衣也被高進叫去繼續瞭解情況,並配合他們調查河神幫的秘密據點。

後衙中,韓丹繼續開始每日的武道錘鍊,不會因任何事而間斷修煉,提升自己的實力纔是最重要的,武道纔是根本。

夜已深了,今晚卻註定不會平靜。

滄州乃至整個翼州都潮流涌動起來,江湖中已是風起雲涌…

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三十六章  秀女選拔引起的風波第四十五章 江寧織造府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三十九章 狀元不易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八十二章 政事部署,天地由來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第六十八章 南下巴音郭楞第十三章 冀州第二十七章 朝中風雲第四十二章 南下第六十六章 哈密之戰第六十四章 喇嘛入佛第七十六章 夜襲昌都第四十七章 益州練軍,靈隱上香第七十七章 阿里地區的失陷第三章 宮中形勢第五十二章 騎兵對陣第六十二章 西域來使第四十七章 益州練軍,靈隱上香第八章 走馬上任第三十六章  秀女選拔引起的風波第八十章 傳法入藏第七十八章 攻克那曲第二十三章 靈隱寺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五十九章 科爾沁草原血戰第二十四章 北歸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三十二章 鎮壓叛亂 被封太子第五十四章 草原局勢第六十七章 攻克哈密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五十一章 定策草原,設立軍鎮第四十九章 越州平定,山越族北遷第四十八章 紫青雙劍第四十章 宮中軼事第四十四章 泰山,夜襲第十八章 洛陽官場的地震第四章 皇兄殿下的試探第五十七章 烏海軍鎮,賀蘭山城第七十八章 攻克那曲第三十一章 京城動亂之夜第二十三章 靈隱寺第七十九章 拉薩之戰第十章 賢乾紹知府大人的落幕第三十五章 上書房第一次議政第十一章 歲末第五十九章 科爾沁草原血戰第十五章 河神幫覆滅記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四十一章 朝議第四十五章 江寧織造府第十三章 冀州第十六章 白蝶衣的師兄第六章 易筋經第十三章 冀州第三十三章 地皇曆七十五年第七十五章 關於藏州的佈局第十四章 滄州軼事第二十一章 姑蘇山莊的謝幕第七十四章 哈密及阿勒泰戰役續第五十六章 夜襲烏海第七十二章 阿勒泰戰役第二十九章 暗夜殺機第二十五章 徐州遇真君第十二章 離京第五十六章 夜襲烏海第六十章 草原三分,極北之地第六十六章 哈密之戰第二十二章  運州納歲銀  上天降麟兒第三十一章 京城動亂之夜第三十三章 地皇曆七十五年第三十九章 狀元不易第二十二章  運州納歲銀  上天降麟兒第三十章 平靜之下的暗流第七十八章 攻克那曲第二十章 江湖仇殺第五十九章 科爾沁草原血戰第十章 賢乾紹知府大人的落幕第三十七章 佛皇二年第五十三章 第一次匈奴會戰第六十七章 攻克哈密第五十五章 驅兵邊關第七十一章 巴圖斯亡第十三章 冀州第二十三章 靈隱寺第七章 父皇的召見第七章 父皇的召見第六十三章 佛法無邊第三十六章  秀女選拔引起的風波第五十八章 呼和浩特之戰第十三章 冀州第五十章 後宮家宴,草原風動第五十七章 烏海軍鎮,賀蘭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