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黛爾從金教授那裡拿回了她的羊皮書和它的翻譯稿。
確切地說,現在已經不能叫羊皮書了。
它的正式書名叫做《莫林思科東方見聞錄》。
是一個叫做莫林思科的亞美尼亞商人,寫下的他在東方生活的回憶錄。
在這本書裡,莫林思科回憶了他的家族史,和他在中原的所見所聞。
記載主要圍繞着他的家族來到中原的緣起、路線、商業概況、與沿路各個國家的關係、與中原官員的關係、家族與楚人的通婚以及後來離開麒麟國,跟隨聖榮女王創立大林王朝等事件展開。
在他的書裡,麒麟國實際上就等於古楚國。但在實際上,麒麟國只是楚國的一個地方性割據政權。只是由於莫林思科當時囿於一隅之見,纔有了這種誤解。
最早追溯到唐朝,他的家族就在長安做生意了。那時他們被稱爲胡商,他們甚至還販賣過白人女子到長安,她們被稱爲胡姬。
宋代,是莫林思科家族商業的全盛時期,在臨安、開封、遼、西夏、蒙古、中亞、印地安等地,都有莫林斯克家族的商業足跡。
在與楚國的貿易中發財的莫林思科家族,在麒麟國時期,已經把主要業務遷徙到了南部歐羅亞。
遷徙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其家族在本國內與王族發生了商業上的競爭關係。
二是中原由元代宋,莫林思科家族與官方關係惡化。留在麒麟國的業務已經不是其家族生意的主流了,但莫林思科仍然不失爲一位富商。
關於麒麟國的內容,在莫林思科的書中,大約只佔三分之一的篇幅。但卻是最爲核心和精彩、最有史料價值的部分。
尤其是關於麒麟國那場宮廷政變的記載,是現存在世史料中記載最爲詳細的。
據書中記載,那場宮廷政變,實際上是當時的監國靜國公和他的母親宜貴妃策劃的,在一大批皇族、貴族和官員們的支持下發動的。
他們安排太醫毒死生病的皇帝,矯詔立靜國公林聖文繼位。
同時,以割讓土地城池爲條件,換取薩馬爾出兵,調太子林聖武出兵迎戰。準備裡應外合,除去林聖武。
按照他們的預計,太子林聖武應該不是薩馬爾王阿拉木的對手。林聖武戰敗,就以用兵不利爲藉口治罪。
就算髮生奇蹟,林聖武僥倖戰勝了,也必將元氣大傷,到時候再對付林聖武,也就很容易了。
政變成功後,林聖文把他哥哥林聖武的太子妃們,一股腦兒地納爲自己的後宮。
立太子妃玉秋容爲兩宮皇后之一的西宮皇后,其餘的舒妃、紫妃、青妃、黛妃則立爲皇貴妃。
只等除去林聖武之後,便選擇吉日,舉行皇后冊封大典,然後昭告天下。
令林聖文和宜貴妃沒想到的是,薩馬爾國表面上與他們結盟,共同對付林聖武,暗中卻另藏了一個驚天的陰謀。
那就是將計就計,在打敗林聖武后,一口作氣,順勢滅了麒麟國。
所以纔有了暗中安排羅都率三萬鐵騎進攻興陽的計謀。
只是薩馬爾王阿拉木做夢也沒想到,林聖武竟然打敗了他,並佔領了薩馬爾全境。
羅都進攻興陽,林聖文不戰而逃,讓他俘虜麒麟國皇帝的計劃落空。此時又傳來阿拉木戰敗,薩馬爾都城黃沙城被佔領,阿拉木在不拉通草原自殺的消息。
羅都在興陽大肆殺掠後,將沒來得及逃走的一些貴族、官員、大商人和工匠們,無數的資財,合併一起,劫持而去。莫林思科就在這次被劫掠之列。
開始,莫林思科聽說太子妃們也在羅都的軍中,於是,他賄賂了一個薩馬爾中級軍官,打聽太子妃們的消息。
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爲他與太子妃們以前有過交情,太子東宮不僅是他的重要主顧,太子妃玉秋容還是他在興陽城的主要後臺之一。
現在,太子妃們落難了,他有義務幫助她們。
這不僅僅是報恩,還是因爲這是他的商業精神。顧客如果有困難時,要儘量提供幫助。
莫林思科家族的古訓中,就有這一條。
同時,因爲他是亞美尼亞人而不是楚人,薩馬爾人對他也還算客氣,並沒有爲難他。
並且因爲他的商人身份,還給予他一些優待,邀請他將來到薩馬爾國都城黃沙城去經商。
但是,他始終沒有得到太子妃們的消息。他相信,太子妃們不在軍中,那些傳言並不真實。
儘管羅都謹慎地選擇行軍路線,但是他還是被得勝回師的林聖武包圍了。
號稱薩馬爾第一勇士的羅都和第一精銳的三萬鐵騎,歷來在草原上橫行無忌,未逢敵手。
但是,在林聖武的軍隊面前,很快就軍心動搖。在幾次拼死突圍無效後,羅都請求談判,但被拒絕,請求投降,也被拒絕。
鑑於羅都軍屠殺興陽30萬平民的滔天罪行,林聖武下令不留俘虜,斬盡殺絕。
很快,羅都的三萬鐵騎就被殺光,由於屍體太多,就挖了一個巨坑,埋在一起,這就是後世所說的羅都墳。
這邊戰事一結束,新皇的諭旨就到了,廢林聖武的太子封號,除去天下兵馬大元帥銜、交出兵符,軍隊就地駐紮,着林聖武帶西門海岸及仁、義、禮、智、信五將軍回興陽進宮覲見,並接回玉秋容等家眷。
此時,誰都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按照西門海岸和五位將軍的意見,此時應該一鼓作氣,攻入興陽,拿下弒君弒父的林聖文,剷除助紂爲虐的宜貴妃和一些皇族、貴族和貪官污吏,由林聖武即位,重整朝綱,勵精圖治,振興麒麟國。
即使玉秋容等太子家眷在他們手中,在大軍壓境的情況下,林聖文也不敢胡來。
以林聖武此時一舉滅了薩馬爾,一血百年恥辱的巨大功勞和平時的民望,定被林聖文視爲眼中釘,必欲除之而後快。
林聖文此道旨意,用意已經非常明顯。此時雙方已經勢同水火,你死我活,當斷不斷,必反受其亂。
林聖武雖然宅心仁厚,倒也不是傻瓜。他也清楚,林聖文和宜貴妃不會放過他,此去必是有去無回,將他和西門海岸及五位將軍一網打盡。
惟其如此,他們方纔心安。
若是按照西門海岸的建議,以他手中的虎狼之師,挾全勝薩馬爾的餘威,拿下林聖文,並不是什麼難事。
只是那樣一來,一場內戰就不可避免的了。
不僅兄弟同室操戈,自相殘殺,便是天下百姓,也將陷入生靈塗炭之中。自己也將陷入不仁不義之中。
這些想法,自然是莫林思科的猜想之詞,不過,據後來的事實來看,雖是猜測,卻也離事實相去不遠。
林聖武帶兵回京,大軍駐紮城外。他把西門海岸和五位將軍留在軍中,連一個衛士都沒帶,孤身進宮了。
林聖武和林聖文兄弟兩個到底談了些什麼,莫林思科的書中也沒有記載。
只是說,一天之後,幾個太監和林聖武回到城外軍中,並且帶回了玉秋容等太子家眷。但家眷們被御林軍嚴密看護着,在城門口等着,沒有一起回到軍中。
林聖武回到軍營,召集將領們開會,宣佈了他的決定:他已經與新皇達成了協議,和平解決這場宮廷變故。
林聖文交回太子家眷,由西門海岸和五位將軍帶一萬人馬護送,遠赴海外,自謀出路,今後不得返回麒麟國。
他自己暫留興陽,待父皇安葬大典後,再前去與他們會合。
新皇答應,林聖武手下兵馬去留隨意,願意留下的,聽從改編,不願留下的,給資遣散,解甲歸田。
雖然太子如此說,但是,西門海岸和五位將軍都認爲,這只是林聖文的一個圈套。他是軍隊不會放過林聖武的。
他們從各方面進行分析,列舉出各種證據,但是,林聖武就是不爲所動。
西門海岸見太子心意已決,知道事已至此,難以再讓太子改變主意,也就不再多言。
他知道,太子讓他們護送家眷遠赴海外,實際上也是幫他們安排一條活路,太子交出兵權後,除非他們舉兵謀反,否則,新皇早晚不會放過他們。
有這樣一支虎狼之師在身邊,林聖文睡覺都不會安穩。
太子既然已經心灰意冷,不願意自家兄弟反目,他們也就只能聽從主子的安排了。
林聖武安排已定,回到城門,接回了家眷,交給了五位將軍,又單獨找西門海岸交代一番。然後拔劍自殺了。
玉秋容等幾位太子妃制止不及,雖悲痛欲絕,但很快被五位將軍強行帶回軍營。
此時,太監頒佈聖旨:廢太子林聖武抗旨帶兵進京,圖謀不軌,賜令自盡。
其雖不敬,但心有所悔。朕念先皇之恩,體恤天下,寬大爲懷。赦廢太子麾下下所有將士之罪,永不追究。
廢太子家眷一體人等一併赦免,來去自由。
五位將軍見主公自殺,就要召集兵馬造反,在西門海岸力勸之下,總算安撫下來。帶着一萬人馬,拉上林聖武屍體,開始撤離。
麒麟國是個內陸國,並不臨海,要出海外,必須借道鄰國大梁。
在大梁國境邊,西門海岸孤身一人前往鄰國大梁都城,想說服大梁放他們過境。
五位將軍不知道大梁國態度如何,已經做好了大打一戰,強行奪路的準備。
此時,雖然他們只有一萬人馬,但都是對太子忠心耿耿的百戰精銳,對太子被逼自盡都懷着一股悲憤之情。
一萬人馬攻城略地或許不夠,但只是突圍過境,別人還真是難以攔住他們。薩馬爾的羅都鐵騎都是他們的手下敗將,更不要說大梁了。
不過,事情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
西門海岸很快就回來了,不僅他回來了,大梁國的丞相也奉旨也一同來了。不僅帶來了大量車馬軍械糧草,還贈送大量金銀布帛給太子家眷。並派五千兵馬開路,護送過境。
到了港口,又給準備了船、嚮導、水手、糧食、淡水、種子、牲畜、農具、工匠和一些犯官女眷、官妓、營妓、女奴等三千餘人,一併贈送給麒麟國太子林聖武的家眷玉秋容。
按照大梁皇帝的詔書所言,此舉是出於對林聖武的景仰之情,感念其一舉伐滅薩馬爾之功。因爲林聖武滅了薩馬爾,也是爲大梁剷除了一個極大的威脅。
這個原因,很有說服力,令人不得不信。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火化了林聖武,經修養整頓後,玉秋容決定出發,大梁丞相則極盡禮遇,恭送出海。另有幾十條商船,一同隨行。
玉秋容、西門海岸一行,乘坐100多條大船,在海上航行三個多月後,遇到一片陸地。
登陸後,經過短暫交戰,不費吹灰之力,擊敗土著部落的武裝,攻佔了都城。
說是都城,實際上也就是兩三條街的大村落,都沒有麒麟國的一個縣城大。
立足之後,埋葬了林聖武的骨灰,衆人推太子妃玉秋容爲女王,號聖榮女王。
西門海岸爲丞相,仿麒麟國制,設六部州縣。
仁將軍任吏部尚書,信將軍任刑部尚書,禮將軍任禮部尚書,智將軍任工部尚書,義將軍任兵部尚書,莫林思科任戶部尚書。
舒妃任宮廷總管,紫妃任墾殖總管,青妃任國子監監正,黛妃——薩馬爾•阿黛爾任御史中丞,大梁贈送的犯官劉文略任欽天監監正。
中央機構建立起來之後,一萬虎狼之師分成兩部,一部兩千人編成水師,由大梁國皇帝贈送船隊的首領史行健任提督,開始練兵,征剿海盜。
另一部八千人由兵部尚書義將軍統領,四處征戰。
工部開始建都城、王宮。
禮部則派出使節出使周邊各國和部落……。
當地土著多處於刀耕火種時代,麒麟國的精銳之師所到之處,土著望風披靡。很快,各部落紛紛來降。
僅半年時間,拓地長兩千裡,闊八百里。設12州48縣。增設理藩院,統轄各部落事務。
登陸整一年後,玉秋容舉行正式登基大典,拜祭天地,宣告新朝正式成立。國號大林,年號始立,追諡太子林聖武爲聖武昭烈帝,立都玉林城。
由於聖武昭烈帝沒有子嗣,女王頒佈詔書,成立元老院,自她以後,歷代國君繼承人,由上任國君提名三人,元老院在三人中擇一優者推舉而出,此乃大林國國統根本,世襲罔替。
爲防止在任國君一家獨大,世襲王位,特別規定,提名新王人選時,不許提名在任國王同族之人。
由於王朝初建,需要大量官員治理各地,因爲人才匱乏,也爲籠絡人心,聖榮女王頒佈敕令:大梁國皇帝贈送的奴隸、犯官及妓女等,原來身份一律廢除,賜以平民身份,識字者,有能力者,可擇優擢用。
“惟德能是舉,不以出身見棄”。
兩年後,路過大林國的商船帶來了消息,玉秋容他們撤離之後,林聖文曾打算派兵追殺,斬草除根,思量再三,終因害怕激起兄長舊部兵變而作罷。
當初大梁之所以對玉秋容他們極盡禮遇,送人送物,就是爲了把他們送得離麒麟國越遠越好。
因爲大梁多年忌憚的,就是太子林聖武和他手下的西門海岸和五位將軍以及他們手下的百戰之師。
身爲太子妃,玉秋容是林聖武的化身和象徵,只要她登高一呼,西門海岸等人一輔佐,太子舊部那些虎狼之卒就會重新積聚起來,加上太子的巨大民望,麒麟國就會屹立不倒。
現在這些人沒了,林聖文忌憚太子舊部,把他們盡皆遣散。
麒麟國自以爲薩馬爾強敵已去,從此天下太平,上上下下耽於享樂,官員們忙於升官斂財,士大夫們歌功頌德,阿諛奉承。
軍隊武備鬆弛,軍紀渙散,將領們狎妓宴舞,貪污斂財。全然不知危險已至。
大梁見時機已到,五路大軍揮師進攻麒麟國。
地方官爲保命保財,紛紛獻城。將領們爲保命保財,不戰而降。
不到一個月,就攻下興陽城。林聖文又想逃跑,可大梁早已將其重重包圍,他只好奉上國璽投降。麒麟國被併入大梁,從此滅亡。
林聖文和宜貴妃等皇族和一些大貴族,被送到大梁陪都軟禁。
半年後,林聖文被毒死。皇族和那些大貴族們,一日夜晚遭到亂兵殺掠,盡死於亂軍之中。
所謂的兵亂只用了一個時辰就被平定了,宜貴妃下落不明,後來有傳言說,在大梁都城的一家妓院裡見過她,正被老鴇逼着接客。
離開麒麟國26年後,莫林斯科已經65歲了。
此時的大林國,國力日漸強盛,玉林城已經成爲海上商道的重要樞紐,大林國的水師在大海上已經所向無敵。
就在這一年,莫林思科遇到了他家族的船隊。
此時,他的家族已經是南歐羅亞弗洛倫薩最出名的家族了。
儘管他在大林位高權重,莫林思科還是想回到他的家族去看一看,因爲他的妻子和孩子們也還都在那裡。
他上書女王祈求告老還鄉,但是女王不準。因爲此時西門海岸患病,女王要莫林思科代行丞相之職。
一年後,薩馬爾•阿黛爾從商隊那裡得知,她的家族已經遷徙到了中東,家裡人也在到處尋找她。
此時仁將軍已經去世,她由御史中丞改任吏部尚書。作爲林聖武的貴妃,她不能再嫁,也沒有子嗣,雖位高權重,但思念親人之情愈發強烈,終於染病。
她請求女王恩准,回到家族。女王儘管不捨,最後還是忍痛割愛,同意她回到自己家族去。
莫林思科聽說黛妃要走,也趁機請辭回家。
女王見他去意已決,又念他多年忠心耿耿,也就勉強同意。令他與阿黛爾同行,護送阿黛爾回家族去後,自己再回家中。
一路上,阿黛爾的病情越來越重,勉強到了兄長家,不到半月,就與世長辭。
莫林思科告別薩馬爾家族,從陸路輾轉到了弗洛倫薩,與家人團聚,開始寫自己的回憶錄。這部回憶錄,就成了今天的《莫林思科東方見聞錄》。
在莫林思科的筆下,對聖榮女王玉秋容極爲推崇,認爲她是一位睿智而富有遠見卓識的一代聖君。
不過,對於聖榮女王對她的丈夫林聖武的態度,他認爲聖榮女王表現出很多互相矛盾的地方。
一方面,新的王朝保留了林聖武的許多痕跡,給林聖武的諡號是聖武昭烈帝,她自己卻堅決不稱帝,而只是稱王。
另一方面,許多時候,聖榮女王也流露出對太子的不滿。認爲太子雖然是個軍事天才,但卻是個政治白癡。
關鍵時刻,不能以天下蒼生爲重,而只是囿於自家兄弟之情,迂腐地以爲犧牲自己就可以保得了林家江山。
不過,沒有人懷疑過過聖榮女王以及舒妃、青妃、黛妃和紫妃對她們夫君的忠誠愛情。
當時在大林國的官方和民間,曾經流傳着一個傳說:他們的女王和幾位太子側妃曾經相約,來世再嫁給太子。
有好事的士人還把這編成了一首民歌,很快在民間傳唱。
官府的人認爲這有辱聖榮女王和先帝的體面,抓了一些傳唱的人和那個作者,上書女王請求處置。
據說女王下令放人,任由民間傳唱。還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百姓嚮往美好的愛情不好嗎?
阿黛爾對莫林思科筆下那個與自己同名的薩馬爾•阿黛爾,有着異乎尋常的興趣。
書中描述的相貌特徵,性格特點,就幾乎和自己一模一樣。或者是自己回到了八百多年前,或者是那個阿黛爾來到了八百多年後。總之,二者就是一個人。
那個阿黛爾的最後結局是:在她死後,她的家族也按照她的遺願,把她的屍體處理後,又送回了大林國,和他的夫君林聖武葬在一起。
阿黛爾來到楚國後,也象這裡的年輕人一樣,在網上看一些穿越小說。
由於莫林思科的回憶錄中也出現了一個阿黛爾,她覺得這部回憶錄好像是有自己參與的一部穿越小說。
但從她對家族史的研究,到薩馬爾民族史的研究,一直到這部回憶錄,她清楚地知道:這是歷史,不是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