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特種兵朱盧如奔

張萬山的臉色相當難看,爲毛自己被俘虜了還見不到南征軍的主帥?

一直到此刻,他都覺得自己不管是武功還是治理地方的才能不錯,主要是漢軍的打法不對路。你倒是給我一個交戰的機會呀,布山城裡也不是沒有馬,我們交鋒幾回合試試!

可惜,這輩子他永遠都沒有機會和南征軍作戰了,本人被遣返回原籍。

什麼?你可以不回去,反正南征軍給朝廷的軍報你是改不了的,就說我們讓你歸順朝廷,結果負隅頑抗,導致死傷四百多士卒,到時候你吃不了兜着走。

再說了,如果留下來,特別是在鬱林郡布山城這個地方,郡兵都來源於本郡,除了他自己的本部人馬二百人,其餘士卒的家都在這裡。

死傷兵士的家屬,估計要把張萬山撕成粉碎,即便把他打死了,朝廷連訃告都不會發一個的。郡尉不順從朝廷,死了活該!

本部人馬不能走,因爲你的原因,他們要留下來爲你的錯誤贖罪。

鬱林郡的道路這麼差,正如大帥所說,要致富先修路,道路不好是不行的。修路的人還差很大的缺口啊。

交州這邊雨水豐富,河流密佈,修路的難度比中原大,說不定你修好的路大雨一來沖刷得不再是通衢大道而是成了低窪。

或許荀諶也知道賈詡的心思,兩人連單獨在一起的機會都沒互相給,在大庭廣衆之下,雙方客氣地交流了不少。

會後,大家各司其職,目前的進度有些快,佔領區域必須要全盤治理好,才能往下一個郡前進。反正漢軍的目的,就是爲了牢固地統治這塊土地。

其他倒還好說,阿林縣的土豪們整天聽郡尉張萬山的話,覺得此人肯定能力挽狂瀾,保住自己的家鄉,甚至還會帶着軍隊把漢軍趕出交州。

他們在漢軍陳兵猛陵與中溜邊境上的時候,就捲起家中的細軟,逃到布山城中。

既然你是一心反漢的,財產不至於沒收,罰款是肯定的。土地也別想要了,跑掉不就是不要土地嗎?今後想回去也可以,必須執行漢軍現有的土地政策。

這些人的能量可不止那些死去軍士的家庭那樣,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就算財產嚴重縮水,至少能找人來殺張萬山,就是你害的我們。

這哥們兒嚇得呀,一溜煙直接從布山射回南陽,再從家裡籌措了資金,投入到何進的手下,並與涼州失望而歸的張溫不期而遇,此後仍舊會和趙雲作對。

荀彧就像臨時代班一樣,把軍權移交給賈詡,他其實更喜歡治理地方。

北邊的中溜、潭中、定周,特別是潭中,災情嚴重,漢軍在此地有五百多位士兵死節,土人也死了一千多人。

漢軍兵士是人家的兒子,這些土人兵卒何況不是?

他們的兒子或者家長進了軍營,最後身死,日子還得過把。

人死燈滅,誰是誰非沒既要再去計較,土地得多給一點,就當成是對其家庭陣亡士兵的補償吧。

荀諶一邊北行一邊查漏補缺,留在潭中的葛尤和定周的桑雲,本身就不擅長治理,被荀諶輕而易舉把重任接過來。

上一輩子,趙子龍是考古專業的學生,他看到不少前輩關於朱盧這個縣究竟位於什麼地方,一種說是在合浦郡與鬱林郡交界處,另一種則認爲在朱崖洲上面。

真正穿越回漢末,趙雲才知道,哪怕前世那麼多的學着支持後一種論調,其實大錯而特錯。爲此,他專門跟隨高順的隊伍到了朱盧。

很是奇怪,爲何一個縣叫這個名字呢?難不成這個縣的開創者是姓朱和姓盧的?

考古專業讓他擁有比一般人豐富得多的歷史知識,卻明白這兩種姓歷史上都不會大面積的在合浦郡出現。

到了地頭,趙雲也一直在找答案,始終摸頭不知腦,估計只有攻下來看看縣誌才清楚吧。

陷陣營此前與先登營一樣,都是純步兵,當然,趨向於重步兵,專門用於對付遊牧民族的騎兵。

說起來聽慘然的,一支軍隊成立於幷州,另一支則來自趙雲的家鄉冀州。

這兩個州都與胡人接壤,居然沒有騎兵,來去如風的胡人,縱馬揮起武器,收割漢軍的頭顱,這是何等的淒涼。

不能不說,現代人的智慧如海,竟然想出了一種用步兵抵擋騎兵的方法。

這種想法剛開始的時候,實在有些操蛋,就是站在原地,等着騎兵衝殺過來。

沒什麼奇怪的,你不能指望兩條腿走路的兵士,能快過四條腿的騎兵。

其實總結起來,也沒啥秘密,分爲三個階段:其一,遠射;其二,近刺;其三,臨身擋。

敵人在遠處的時候,當然要採用射箭的方法,有效殺傷目標。而且騎兵在馬上,就是最精銳的騎卒,在馬上奔射,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精準。

但是,步兵就可以。杵在那裡,前排執盾,次排則把弓放在前排的大盾上作爲支持,哪怕是射擊移動的目標,人和馬在一起,很少能射偏。

等目標稍近,弓兵還要射那就是找死,早就退下,長槍兵在第二排架起一丈五左右的長槍,騎兵一過來,上捅人下捅馬。

如果還有漏網之魚,第一排的盾兵自然就連成一片,形成盾牆保護後方的袍澤。

但是現在捅馬不需要了,由武者組成的步兵,而且是自己的手下,想着就令人興奮,

陷陣營完美詮釋了前世美什麼邦威的概念不走尋常路,官兵都不會在大路上慢騰騰行走的。

給趙雲的感覺,大家都像是被虐待狂,專門走樹林,訓練山地作戰的能力。

合浦這邊好窮啊,鬱林那邊和現今的蒼梧、南海差了一大截,好歹每年農民還不至於餓死,但在這裡就很難說了,土地到處都荒蕪着。

連連征戰,死去的以青壯年居多,剩下老的老小的小,土地根本就沒有人耕種。

朱盧縣城的城牆也遠比鬱林郡的要低,估計矮了一丈多的樣子,差不多兩丈左右吧。

夜色如約而至,陷陣營如今藝高人膽大,武者在城牆上手腳並用,就是沒地方歇腳,也會用隨身的匕首扎進去再繼續往上爬。

十個陷陣營的兄弟從北門揉身而上,殺死敵人打開了城門。

他們確實能爬城牆,可以打開城門的話,爲何不節省體力,從城門口大大方方地進去呢。(。)

第92章 秘密武器的威力第11章 爲賺人抄桃花源第9章 憋屈袁紹第178章 趙雲惠乘初會面第103章 前路已斷終身泯第119章 娘在家在幸福在第155章 戈壁灘元直放火第2章 達摩地尼的武學傳承第99章 子龍迴歸萬事諧第26章 如何處理俘虜第194章 劉備失分第169章 戰而勝之第131章 劍拔弩張上清宮第121章 趙子龍的短板在哪兒?第118章 朱崖洲晁家真容第63章 要不聽聽趙雲的意見?第17章 佛門相助西涼叛第8章 收攏孤兒正當時第111章 狂炫酷拽的某人第23章 夜未央第85章 臨洮董仲穎第6章 收土地政令遭拒第20章 王美人第142章 奇異的片段第133章 連敗數人,千鈞一髮第1章 戰爭序幕第46章 降生第158章 再奔逃豬突狼奔第50章 根赤之花第75章 還是北上吧第23章 夜未央第57章 轉機忽現第200章 惠乘離刺史丁宮第150章 紫氣東來初現第37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196章 白馬揚威第144章 荀友若馬行如風第163章 阮天王率部歸順第152章 道門應該走出去第151章 許攸論戰第26章 成終帝真累第29章 監軍蹇碩第8章 廷議受阻第202章 黃承彥前來助興第134章 困獸之鬥第66章 辭職相對御史臺第63章 江夏蠻反?第176章 家書抵萬金第92章 本官需要化緣第41章 黃旭捱打?第134章 桃園結義成空第161章 太史慈單騎殺敵第224章 吳郡世家有詰難第66章 臣服?反抗?觀望!第97章 郭嘉楊修齊露面第98章 廬江周家第155章 袁家來人第57章 轉機忽現第32章 太史慈到來第49章 交惡袁家第186章 桑氏部族的災難第82章 江夏蠻巫師?第175章 曹孟德初顯謀,達摩身死第195章 男武之死第24章 山寨血夜第82章 鍾釗到樂浪第64章 第一次去上朝第130章 曹孟德之意第25章 限皇權劉辯禪位第158章 一觸即發第175章 曹孟德初顯謀,達摩身死第75章 星夜疾馳搬救兵第47章 好自爲之第158章 一觸即發第165章 花落現今世第27章 改變戰略,霹靂車再現第49章 夭折的漁陽反叛第147章 又要去上清宮第58章 趙雲搬兵第73章 玄菟姚家第108章 叫聲姆媽哭斷腸第189章 不撞南牆不回頭第84章 李彥劍指宋家主第51章 趙家困境第98章 認識又如何第17章 進擊的靈帝第136章 驅逐何如兼併第3章 拜訪荀爽第170章 兇猛的路人甲和尚第139章 定周城桑雲揚威第193章 交趾歸漢交州平第214章 再苦不能苦孩子第4章 趙家不擋你們路第29章 刀劈林濤曹軍嗜殺第44章 大哥現身第113章 動武還是講道理第108章 慕容骨鬆聯合第42章 暗殺?第63章 顧三公子第28章 荊襄羣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