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以佛教對道教?

劉辯出生於漢靈帝熹平五年,父親是漢靈帝劉宏,母親是來自南陽郡宛縣的宮女何氏,所以劉辯是庶出。

皇子劉辯出生後,何氏母以子貴,被封爲貴人,宋皇后被廢兩年後又晉升爲皇后。

在劉辯出生之前,靈帝的皇子們都已夭折,所以皇子辯出生後沒有養在皇宮中,而養在道人史子眇的家裡,不敢叫他的劉辯本名,稱他爲“史侯”。

因爲史道人有道術,何氏想憑藉他的道術保護皇子辯。

這些事情,熟悉歷史的趙雲知曉,戲志才並不清楚,賈詡也是經過一番調查才清楚。

既然靈帝都沒有給自己唯一的皇子封王,整一個子虛烏有的史侯,很可能對劉辯不上心。

相反,王貴人出身高貴,儘管不是大世家,在冀州也算是一個豪門,進宮就是美人。

她所生的兒子肯定就是嫡出,而不是劉辯一樣的庶出。

“主公,在高層,有一羣人信奉浮屠!”賈詡眼睛眯縫着。

“你的意思是讓那些光頭對付道家?”趙雲啞然。

在漢哀帝元壽元年時,有一位名叫景盧的博士弟子,從月氏王派遣來的使者伊存那裡,聽到了口授的佛經。

“浮屠”即佛的另一譯音。若從文字記載來看,佛教傳入我國至遲在西漢末年,但之前很可能性已經傳入。

現在,一般以東漢明帝永平十年爲佛教傳入我國的標誌。

當時漢明帝夜夢金人飛行於殿庭,第二天上朝便問羣臣到底是何徵兆。太史傅毅回答說是西方的神-佛。

皇帝聽了,認爲供佛吉祥,就派遣中郎將蔡愔、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去西域訪求佛道。

公元67年,蔡愔等於大月氏國遇到迦葉摩騰、竺法蘭兩位法師,就請他們回國弘法。

一行人就用白馬馱着佛像、佛經,返回首都洛陽。漢明帝特意建立精舍安置兩位法師,精舍即是白馬寺。

當時“寺”是官署名稱,如大理寺、太常寺等。白馬寺是指一處安排接待外國宗教人士的機構,後來寺就才慢慢成了僧人所居之處。

迦葉摩騰、竺法蘭到達洛陽後,就開始譯經、度僧。

由於迦葉摩騰與竺法蘭是外國人,於漢語不甚精通,翻譯時表達義理也就不太精準,而且數量極少。

他們摘錄幾十段佛語,輯於一冊,即是《四十二章經》。

另外,迦葉摩騰與竺法蘭一開始就被皇家供養在庭院中,所以佛陀規定的僧團必須託鉢乞食,住在阿蘭若處等極重要的規矩,就沒能在中國實行。

又因爲當時同時發心隨兩位法師出家的人太多,一時間沒有那麼多染衣,於是從一開始漢傳佛教的僧衆就沒能統一着染衣。

以至發展一段時間後,就都穿了長袍。

所以,我們漢傳佛教最初的緣起就有其先天性不足:因皇家求世間福報而進入,最能表法的託鉢、披衣制一開始就沒確立。經典極少,翻譯亦存在缺陷。

從明帝起直至漢末,佛教基本只在上層社會小規模內傳播,而且絕大多數人把它當成了求福之法,而未了解到它是能令人了生脫死的實修之寶。

這種情況在外國僧人不斷進入,大量佛經被不斷翻譯出來後,才漸漸有點兒改變。同時,佛教也從皇家上層漸漸滲透至民間,建寺供養者也多起來。

至東漢末桓、靈二帝的時代,西域僧人相繼來到中國,如安世高、安玄從安息國來,支婁迦讖、支曜從月氏國來,竺佛朔從天竺國來,康孟詳從康居來。

由此譯經事業漸盛,佛教的普及範圍也漸廣。

東漢末期的佛典翻譯事業,主要開始於安世高。

安世高本名“清”,是安息國的太子,博學多識,信仰佛教。

當輪到他即位的時候,他卻讓位給叔父出家修道去了。

此人精研阿毗曇,兼習禪定,遊化西域各地,聞名一方。

東漢末大約七十年間,各譯師翻譯的經典涉及大小乘,包括止觀、阿毗曇、佛傳、般若幾方面。

在初期的佛典翻譯當中,一般常用“文”、“質”兩個字作譯文的評語。

“文”是指翻譯時以文辭優美、適合本土習慣爲主,“質”是指以傳達原意精準爲主。安世高、支讖等譯師,大多采用質樸的直譯,文采比後代優秀論師差些。

教自傳入中國,王公貴人中,楚王劉英爲歷史記載中最先祀佛的人,他曾爲佛齋戒祭祀,並曾奉縑帛替人贖罪。

但他對佛之認識仍十分粗淺,既信佛,卻又誦黃老之微言,且曾把佛與孔子、老子一齊祭祀,他又與方士交往。

可見此時漢人之對佛,是把佛教視爲一祭祀方術,以爲其學說只是鬼神報應之說。

當一種完全不同的文化傳入,首先要在當地人的思想信抑上找到共通點。

而現在中國流行陰陽五行,神仙方士之說,故當時國僧侶到中國時,奇裝異服,對佛像燒香禮拜,誦唸人們所不懂之經,在當時人民的心目中,自然被視作方士之類。

而他們舍世的生活方式,也與道家的隱修和迴歸自然的思想相似,故當時之佛教是被當作與黃老及神仙道術等相類似的東西,而被漢人民所接受。

永平十年時,明帝曾遺使到天竺求法,並得攝摩騰、竺法蘭把佛經及釋迦立像帶到洛陽。明帝令畫工仿畫佛像並置清涼臺收藏,又把佛經藏於蘭臺石室,又建白馬寺於洛陽,正式展開佛教在中國的弘法事業。

桓帝時,大力弘揚佛法,雖在宮中黃老浮屠並立祠,及士大夫間也佛老混言,但在他們的重視下,佛教得以在中國迅速傳播。

靈帝時,牟子銳志於佛道,兼研老子,著有《牟子理惑論》,以解時人對佛教之疑惑與攻擊,謂“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緒”,甚至明言儒亦不如佛也。

自此,佛教遂成一幟,漸與道儒分途。

自明帝建成白馬寺後,靈帝亦大造浮屠之祠,以銅造像,黃金塗身,衣以錦採,所建佛閣可容三千餘人,附近各地人在此聽佛和讀經。

每年四月八日浴佛節設酒飯,佈施於路,延綿數十里。

許多佛僧於傳教初期爲求在中國新地上生存與發展,儘可能遷就當地固有的文化,採取依附道教,尊重儒學的態度,在記述佛教傳播的史書中,佛道往被相提並論。

自明帝至桓帝時的百年間,始終以黃老浮屠歸爲同一道,更甚者,或以道教教主老子爲佛陀。

另一方面,儒學在漢代己漸居社會思想的主導地位,佛教對之也取尊崇之態度。

如牟子極力以佛教教義迎合儒家,認爲佛教義理與儒家倫理綱常思想是一致的,自己雖信佛但對儒家的仁孝思想並行,康僧會甚至把仁說爲佛教的最高原則。

東漢時,諸儒往往把佛貶爲“夷狄之術”,認爲其出剃髮棄妻等行爲不合孝子之道。

而道教也對佛教進行攻擊,除造老子化胡說以證明其資格早於佛教,又指佛僧棄親、拋妻、食不清、行乞丐爲“四毀之行”。

到了東漢末,佛教已趨向獨立,而對道的排斥也進行抗爭。

本來對賈詡就很忌憚的戲志才,聽到他對佛教入木三分的分析,不由頭皮發麻。

趙雲也在一旁沉吟,半晌沒有說話。(。)

第100章 漢軍大營被圍第66章 臣服?反抗?觀望!第17章 生擒何顒第42章 暗殺?第26章 廷議再開第133章 連敗數人,千鈞一髮第51章 趙家困境第117章 武夷山宋家稱雄第44章 目標--根赤部落第51章 捨得,頓悟,罐頭,水軍第117章 學生秦彩虹第25章 限皇權劉辯禪位第96章 良莠不齊趙家人第66章 辭職相對御史臺第34章 神仙醉的魅力第78章 衝突升級第25章 限皇權劉辯禪位第113章 沒有啥老子帶你們去搶第26章 叫聲四弟哭斷腸第127章 酒敬鄉鄰第32章 郭奉孝中亞過冬第132章 拳打張翼德第5章 荀家姑爺第43章 管教第37章 你的武器是槍?第16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45章 趙風之痛第151章 殺傷兵紈絝猖狂第59章 學校比武,拼音傳播第14章 蔡穆侯墓第8章 提名孫劉盡皆勸第14章 老趙忠辭官歸省第113章 攻入慕容山城第84章 大人夏俊夏侯生第95章 左慈駕到第200章 功力被廢(二)第143章 爲勸降賈詡入城第129章 垂釣袁紹心不寧第107章 飲水思源尋乳孃第30章 路遇餓虎第62章 下揚州第200章 功力被廢(二)第150章 先敗白虎再敗朱雀第56章 商賈星散第196章 遇忽悠曹操醉樂第194章 孟德離別雒陽行第88章 趙十三隕第135章 常山家族衆生相第55章 世家分歧第37章 千古名作《將近酒》第190章 三苗先要內裡鬥第131章 箭雨如飛第62章 許攸背鍋,一葉輕舟第31章 校場誓師第171章 輕輕鬆鬆收林邑第5章 舅父丁原第66章 辭職相對御史臺第124章 青梅竹馬樊娟第79章 出發去見雒陽令第153章 現在沒證據了第139章 一騎東來第59章 靈帝回京第128章 趙洪趙荒武驚天第24章 山寨血夜第126章 爲夏侯蘭做媒第82章 進退維谷的何進第15章 扯虎皮拉大旗,玄德許官第93章 陳叔侄雪夜馳援第8章 想奪權,會是第二個王莽嗎?第24章 萬年公主第19章 初見劉宏第93章 徐元直計除漢奸第53章 抽籤比武第155章 許伽帶來的消息第94章 戰烏桓陳到稱雄創作初衷第199章 州事郡事縣裡事第173章 觀世音,帝尼,地尼第10章 怒殺郡尉第76章 何公子何文第163章 天空散花?第157章 進貢路上第168章 收服大象出宗師第102章 奧特曼打小怪獸?第202章 黃承彥前來助興第177章 踢隱門出局第136章 下臨允志才稱奇第76章 那一劍的風情第69章 強弩之末第58章 交叉火力顯威,南岸聯軍投降第177章 惠太守船上見聞第90章 風起王險城第11章 橫海將軍第24章 萬年公主第76章 玄菟郡少年英傑第17章 荀文若大戰潁川第115章 定計除三韓第181章 葛洪葛尤第39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77章 我們公子看上是你們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