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楊賜來訪

或許是故意爲了在趙溫面前顯擺,趙雲都覺得好笑,趙忠這位皇帝身邊的紅人就像小孩子一樣鬥氣,專門把他和趙滿留在府上。

趙忠一直都不遺餘力地爲趙雲搖旗吶喊,這點小小的要求,自然要滿足。反正剛剛來到雒陽,兩眼一抹黑,躲在他這裡也能免去一些紛擾。

京城可不像真定,神通廣大的人比比皆是。儘管趙雲自認爲做事低調,還是被有心人查出了他的居所。

趙滿囤前來彙報說,這兩天不下而是波人前來找自家少爺。

當然,賈護本人或許會刁難,賈萬一個管家而已,見到趙雲的下人真要走,趕緊就把一切手續給辦了,安排一個不大不小的院落。

要說東漢儘管後世的人吐槽不已,漢靈帝自己辦的鴻都門學,還是比較大方。

鴻都門周圍本來就是寸土寸金,只要是裡面的博士,每個人都會有院落。

據說要是本人在雒陽沒有居所,也不喜歡在學校居住,還可以安排一套城中的院子。

當然,趙滿囤本人是不會去打理的,他靈機一動,讓趙得柱和他新婚媳婦王秋娘平日裡就在那邊呆着,或許偶爾趙雲也會在裡面歇息。

要說趙忠本人在雒陽都是跺跺腳都能引起風雲的人物,他府上的人自然多了不少傲氣。

人都是這樣的,或許世人認爲宦官去勢,不是一個完整的人,當這個宦官到了一定的地位,卻也不得不卑躬屈膝前來交好。

但是,他們在趙雲、趙滿面前表現,還不如趙滿囤等人,一個個戰戰兢兢,生怕引起兩位少爺的不滿。

在府上,不要說辭退,就是打死一個下人也根本就不會引起任何波瀾。

這人就是曹節?看到真人,趙雲也不勝噓唏。

曹節,字漢豐,南陽新野人。本籍魏郡,家族世代擔任俸祿二千石的官職。要不然,也不可能有名有字。

畢竟在這個年代,各個家族都發現皇帝身邊的人才是權力最大的,不少家族都會在家族中找一些後起之秀去勢入宮。

漢順帝初年,曹節以西園騎之職,升任小黃門。漢桓帝時,升任中常侍、奉車都尉。

建寧元年,因迎奉漢靈帝之功,封爲長安鄉侯。同年與長樂五官史朱瑀等誅殺竇武、陳蕃等人,升任長樂衛尉,改封育陽侯。

建寧二年,曹節病重,漢靈帝任他爲車騎將軍。不久病癒,免去車騎將軍之職,仍任中常侍,官位特進,不久調任大長秋。

光和二年,擔任尚書令。此刻看上去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人,風燭殘年,只不過下巴上光光溜溜的。

“老夫厚顏,”他呵呵一笑:“家族後輩老是在我面前說,要是不拿到子龍的手書,今後在別人面前都擡不起頭來。”

楓葉離離承露垂,蟬鳴高樹換新腔。

詩懷不共林泉老,暗許輕風戲一龐。

醉筆常追雲海去,顛傾濃墨涌三江。

侍龍心事終日忙,明月清涼溢我窗。

趙雲毫不推辭,當即揮毫爲其寫下傳說中董小宛的詩句,只不過在其中選了幾句。

前面的他曹節看得不是很明白,但最後兩句簡直就說到了自己的心上。

儘管當初家族把自己送到宮裡,還是留下了子嗣,心裡難免有些怨恨。

高出不勝寒,到了他這樣的位置,才體會到雒陽並不是那麼好混的。在他的堅持之下,家族後輩要麼外放,要麼就在老家呆着,都不許進京。

伴君如伴虎,天天都在皇帝身邊打轉,揣摩他的心思。每當夜深人靜,看着悽悽月色,不免滿是感懷。

這邊曹節剛剛走,下人忽報楊賜前來。

連趙忠都眼睛圓睜,安平趙家在他沒有入宮以前,連寒門都算不上。

今天和袁家、楊家爲首的士子集團之間的矛盾,根本無法調和。

當下,他毫不遲疑,領着衆人大開中門前去迎接。

楊賜,字伯獻。弘農華陰人,出身“弘農楊氏”,祖父楊震、父親楊秉均官至太尉。

少時研習儒學,常隱居教授弟子,不應州郡禮命。

楊賜的祖父楊震、父親楊秉都以忠正而聞名,又精通儒學,因而有許多門生,擁有很高的名望。

後來,受大將軍樑冀的徵辟,但他並不以此爲榮,反而不大願意。出任爲陳倉令,因爲疾病沒有赴任。

朝廷派公車特徵也不到,又屢次推辭三公的禮命。後來才以司空所舉高第,遷爲侍中、越騎校尉。

建寧元年,當時年幼的漢靈帝應當學習儒術,於是下詔給太傅胡廣及三公。

要求他們選精通《歐陽尚書》、《桓君大小太常章句》而素有盛名的人。

三公因此舉薦楊賜,於是以楊賜及劉寬、張濟於華光殿中侍講,教授靈帝。後遷任少府、光祿勳。

建寧二年,當時青蛇出現在御座,靈帝詢問楊賜緣由,他於是封書上奏直引典故劾奏內官,和趙忠等人結下樑子。

熹平二年二月,出任司空。同年七月,楊賜被罷免,改任光祿大夫,秩中二千石。要知道光祿大夫原秩爲二千石,此爲加秩,是給他的特殊禮遇。

熹平四年,楊賜與五官中郎將堂溪典、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蔡邕、張馴、韓說、太史令單颺等人上奏。

他們指出經學典籍傳習久遠,訛謬的情況日趨嚴重,請求正訂《六經》的文字。

靈帝同意他們的建議,遂命蔡邕等進行校勘,並將校正過的經籍刻於石碑,立在太學之外,作爲經籍正本,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經》。

要不然,蔡邕一個小小的議郎,他上書根本就沒有搭理。

熹平五年,楊賜代袁隗爲司徒,當時朝廷授人爵位,沒有次序,而靈帝非常喜愛遊玩。

楊賜因此上書勸諫,言辭懇切。後來因爲徵辟黨人而被罷免,又拜光祿大夫。

光和元年,嘉德殿在白天出現明暗兩道彩虹,靈帝厭惡這種天象,引見楊賜及議郎蔡邕等人入金商門崇德署商議此事,使中常侍曹節、王甫主持問詢。

楊賜仰天而嘆,答道:“我每次讀到張禹傳,沒有一次不感到憤怒嘆息的,張禹既不能竭力盡忠,暢言治國之道,反而留心自己的幼子,乞求讓他女婿由遠地調回近任。”

“朱遊想得到尚方斬馬劍來處治他,確實有理由。我憑藉淺薄學識,受任先帝之末,世代受寵,無以報國。學淺而以要事相問,想要死而後已。”

楊賜於是上疏極言陳說時事,彈劾受寵的樂鬆等人逢迎帝意,不務正業,並請求斥退妄臣。

奏疏上呈後,被曹節偷看,不和其意。事後,蔡邕因直言而被流放朔方,楊賜因帝師身份,得以免咎。

同年冬,靈帝前往太學行禮,以楊賜爲三老。後再遷少府、光祿勳。

光和二年十二月,因司徒劉郃於十月爲宦官誣陷下獄死,因此以楊賜再次出任司徒。

靈帝想造畢圭靈琨苑,楊賜又上書勸諫。但因侍中任芝、中常侍樂鬆認爲可造,於是靈帝下詔建苑。

光和三年九月,楊賜因病被罷免。不久,拜太常,並賜御府衣一套。

難道他知道自己明年要死麼?趙雲不由打量起這位老丈人蔡邕都十分敬重的老人。(。)

第85章 先天傳說第169章 還沒接戰強者逃第187章 撲朔迷離疑竇生第168章 陣法,佛門難纏第72章 關羽的成長第172章 拈花微笑達摩現第68章 夜發毒龍島第122章 悠悠降生珠江畔第57章 轉機忽現第153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重第44章 目標--根赤部落第167章 常山黃巾道在行動第113章 沒有啥老子帶你們去搶第158章 袁家對趙雲的態度第55章 檀石槐崩,大草原亂第100章 宮鬥,王貴人遇險第127章 酒敬鄉鄰第160章 轉世重修,奪舍!第164章 花開見前生第60章 交鋒太學,厚臉皮神功第145章 晉升異象,劍指佛門第34章 一路向北第107章 焦急的黃雀第20章 王美人第39章 歡迎子龍回家第147章 書院架構第55章 王允之謀,貂蟬出現第146章 兵過大遼河第138章 賈詡新年開門紅第25章 趙雲要當駙馬都尉?第13章 陳袁之怨第17章 話別黃忠第127章 酒敬鄉鄰第84章 光和三年的第一場雪第79章 出發去見雒陽令第250章 島上漢人是一家第96章 良莠不齊趙家人第195章 男武之死第156章 上清宮分裂第60章 姑臧城外,休屠之澤第12章 公主夫婿自己選第8章 收攏孤兒正當時第63章 顧三公子第236章 大宗師酣戰翩翩第29章 初至江陵第93章 徐元直計除漢奸第218章 修煉之路步步堅第19章 鬼谷子出山問罪第19章 狀元江東美周郎第150章 燕趙書院開學禮成第169章 獅子吼破陣,掃地僧?第17章 荀文若大戰潁川第28章 一鼓而下水軍至第235章 招招向敵雲爭先第22章 徐庶初獻謀第14章 賈詡的選擇第2章 先天去世舉世同悲第212章 曹操心急說大話第4章 情敵陳羣第143章 爲勸降賈詡入城第84章 光和三年的第一場雪第21章 洭浦關之戰:添油戰術第138章 梟雄之姿第107章 飲水思源尋乳孃第52章 石榴登場第39章 朋友和敵人第95章 壯哉公孫瓚第11章 橫海將軍第122章 混亂的東瀛第7章 宦官們炸鍋第196章 白馬揚威第38章 兵變番禺城第73章 星夜襲殺第40章 私晤荀公達第30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170章 一個女孩兒快淪陷了第31章 南越各方勢力第1章 前世今生第108章 組建班底第112章 趙雲的對策第202章 黃承彥前來助興第43章 一箭,一劍第182章 葛尤的武藝第119章 娘在家在幸福在第246章 蹴鞠業嶺南開花第60章 交鋒太學,厚臉皮神功第8章 提名孫劉盡皆勸第138章 梟雄之姿第121章 師父童淵第143章 日達木基第127章 陳叔侄漠北遇險第3章 暗流洶涌雒陽城第46章 降生第61章 又要廷議第84章 甲字乙號,又是下馬威第166章 道是無情卻有情第103章 傷心蔡琰第32章 太史慈到來第253章 廢功散經脈全封第122章 悠悠降生珠江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