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迴歸

夜幕降臨,趙君大帳內商議,應該由何人率軍渡過,攻打河西秦軍。

趙歇、趙固年老,自然不是第一人選。代郡男兒,又不懂水性。田不禮看見水就害怕。樂毅職位不高,人又年輕,自然輪不到他。

肥義又要留在趙君身邊,統籌大局,出謀劃策。司馬望族前往,趙雲舒自然不會答應。第一戰必須獲勝,若派其他人去,趙雍又不放心。

屠彝看了看,覺得自己最合適,剛準備自告奮勇。司馬望族率先一步,主動請纓道:“君上,臣願率軍渡河。”

趙雲舒聞言,臉色瞬間蒼白,一時間說不出話來,一雙迷惑地眼神盯着司馬望族,似乎要他給自己一個合適地說法。

趙雍看了看趙雲舒,又看了看司馬望族,問道:司馬望族,你決定好了嗎?其實,你大可不必冒險。”

司馬望族正色道:“臣心意已決,請君上答允。”

趙雍自然明白司馬望族是最合適的人選,但考慮到司馬望族和趙雲舒成婚四年,尚有一名兩歲的孩兒。司馬家本來就人丁單薄,司馬望族攻秦,有什麼不測,他應該如何給趙雲舒交代。

司馬望族語調堅定道:“請君上答允。”

趙雍明白對方散發出的那道眼神包含了什麼,點了點頭,叮囑道:“你小心點。”

行完禮,司馬望族出了營帳,前去調派人手。

趙雲舒追了出來,喊道:“等一下。”

司馬望族停下腳步,轉過身看着她道:“對不起,我沒有和你商量就私自做決定,請你原諒。”

“你心裡面想的,我懂。我支持你的決定。”趙雲舒笑道:“你是我選中地夫君,你若不去,就不是我認識的那個人。”

司馬望族鬆了一口氣,“我還以爲你會責罵我。”

趙雲舒瞪了他一眼,微怒道:“在你眼裡,我就是無理取鬧的婦人。”

司馬望族忙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趙雲舒露出女兒般的神情,笑道:“大是大非面前,我還分得清主次。”

“雲舒,我要向你說聲地對不起。”

“你我是夫妻,不用說這三個字。”趙雲舒含情脈脈地看着他道:“答應我,要活着。”

“我答應你。”

趙雲舒上前抱着他,笑道:“你若失信,我不會原諒你。”

“我不會失信於你。這是夫君給妻子的承諾。”

良久之後,趙雲舒鬆開了那雙手,退後一步道:“別把自己弄傷了。”

司馬望族行了拜別之禮,轉身離去。趙雲舒在他離開之後,方纔回到自己營帳。

一個時辰後,司馬望族挑選出三千水性好的將士,在夜色地掩護下西渡大河。趙國大軍登上岸邊,就看到不遠處秦國將士,聚在篝火旁,吃肉飲酒。

副將公孫義,做了一個咔嚓地手勢。司馬望族搖了搖頭,低聲道:“先聽他們說些什麼。”

篝火旁有十幾個秦軍將士。忽然,一名士卒大聲問道:“將軍被調回去咸陽。諸子之亂,將軍打算支持誰。”

“公子芾有羋八子等楚人支持,公子壯有秦惠後、秦武后及秦國宗室支持。秦國一團亂麻,我纔不想去抽熱鬧。”

“此時,正是將軍建立功業。”

“得了吧!一不小心,選錯了人,那可是要掉腦袋的。還是在這裡安逸,飲酒吃肉沒人管。”

又一名士卒道:“諸公子打來打去,苦的還不是我們。”

那人仰頭看着掛在天空一輪圓月,嘆道:“武王威風赫赫,誰知突然去世。武王沒有子嗣,又沒有指定何人爲秦王。諸公子在他人的慫恿挑撥下都認爲自己可以當秦王。這纔有了諸公子之亂。”

“武王走了,不是還有惠後、武后,主持大局。秦國怎麼毫無徵兆,說亂就亂。”

“誰說不是呢?本以爲秦國有惠後、武后主持大局,又有左相甘茂、右相嬴疾坐鎮。按理說秦國的天不怎麼也不會亂。誰知道惠後喪子,心性大變。先關押左相甘茂,後斬殺孟賁、烏獲兩員大將。導致宜陽的大軍都不聽惠後和武后的調令。”

“區區羋八子也出來爲子爭奪王位,秦國就更亂了。唉,真懷念惠王和武王再世的時候,大秦將士,所向披靡。如今,大秦將士不對外討伐諸侯,反而自己人殺自己人,可悲啊!”

一人咒罵道:“是啊!秦國的天下都被女人給折騰亂了。”

那人冷哼一聲也表示贊同,“羋八子是先王的妾,她的位份不高。竟然有膽量,起來抗衡惠後、武后。這個女人啊!可不簡單。”

一將士問道:“將軍,羋八子真的是楚國王族後裔。”

那人剛喝進去的酒吐了出來,“羋八子要是王族後裔,惠王立她爲八子,這不是打楚國的臉面。楚國上下,能忍下這口氣。羋八子說自己是楚國王族後裔,不過是給自己臉上貼金罷了。”

衆人聞言點了點頭。

一人又問道:“將軍覺得公子芾和公子壯,誰爲秦王合適。”

“公子芾區區小破孩,非嫡非長非賢,又無軍功。其母地位也是八子。卑賤所生的人,豈能爲王。”

一人添酒問道:“公子壯又如何。”

“公子壯以惠後爲母,其身份高貴,有戰功,秦國宗室又支持他。武王出征韓國,問鼎周室。咸陽的安危,武王也拜託給公子壯。你們說誰爲秦王比較合適。”

衆人齊聲道:“當然是公子壯比較合適。”

“將軍,羋八子身份低微,如何能與惠後抗衡。將軍認爲這場動亂還要多久方能結束。”

“武王繼位大破五國,隨後平蜀亂,伐義渠,聲名顯赫,導致他太過自信。否側,秦國怎會陷入內亂。這場動亂啊!還會持續很久。”

“將軍覺得這場王位爭鬥,惠後、武后和羋八子誰纔會成爲最後的贏家。”

“惠後賢德,武后缺乏果斷。但有宗室和魏國支持。羋八子看似溫和,實則狠毒。又有楚籍大臣和楚國的援助。誰輸誰贏,目前來說還真不好斷定。”

“羋八子贏了,那……”

“羋八子贏了,爲了鞏固權勢地位,就會對宗室之人斬盡殺絕。秦國宗室就會有滅頂之災。”

一人憤恨道:“秦國內亂,右相在做什麼。”

那人訕笑道:“這下你總算明白,武王活着的時候,爲何不以自己的叔父爲左相?右相能征善戰,但是不能制衡秦國朝局。”

一人喊道:“將軍酒沒了,快滿上。”

另一人一邊添酒,一邊問道:“諸公子之亂,所有郡的將士都被調回去了。一旦義渠、胡人和趙國打過來,我們怎麼辦啊!”

“惠王、武王揍得義渠,遠遁大草原。義渠是不敢覬覦秦國的疆土。趙國在推行胡服騎射,也不會突然出兵攻我。至於胡人倒是我們最大的隱患。”

“胡人膽敢來犯,我們殺得他片甲不留。”

“你說的到簡單。上郡近三十個邑,防守兵力不足兩萬。胡人南下攻破了十幾個邑。咸陽再不增兵,上郡朝不保夕。幾年前,胡人敢覬覦大秦疆土,早就被滅國。如今,宗室子弟爭權奪位,哪裡會管上郡。”

一人高喝道:“大人,咸陽不管我們。我們也可以擊退胡人,收復疆土。”

“擊退胡人,收復疆土。”那人冷笑一聲道:“面對胡人的攻擊,我們能守住就不錯。你還癡心妄想收復疆土,建功立業。實話跟你說吧!上郡能作戰兵力不足五千。其中三千人要防備胡人繼續南下。上郡塞等鄰近五個周邑,加起來不足五百人。就這點兵力,去和胡人相抗,你活夠啦!”

“上郡兵力如此少,趙國和胡人打來了我們該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各自逃命。”

“秦律,大人是知曉的。我們逃了。一旦王上得知,是要連坐的。”

“王上,那個王上。”那人笑道:“秦國無王的日子已經很久了。現在的秦國也不是以前的秦國。今日,我說的夠多了。”

“大人,要不多喝點,去去寒。”

“不能再喝了。”那人將手中地酒樽扔掉,“胡人南下,趙國西渡。我喝醉了,如何能跑。”

司馬望族聽見秦軍士卒的談話,示意將士,做好進攻地準備。這時,五名秦軍腳步輕浮,往岸邊而來。

中間那人見左右兩邊的人前後掉入河中,取笑道:“你們喝醉了,打算跳入河中清醒一下?”

聲息被黑夜吞噬。那人喊了幾聲,也沒人應答。頓時,他也意識到情況不對。

忽然耳邊一股強勁地風聲而至。那人中箭,掉入河中,激起了一大片水花。

秦軍聽見有落水地聲音,喊了幾次,沒人答應。秦軍爲首之人,頓時感覺不對,命人朝黑暗之中,連放數箭。

黑暗中傳來幾聲悽慘地叫喊聲。隨後,黑暗深處朝秦軍射來很多箭矢。那人見身邊的人中箭,連跪帶爬大喊道:“敵襲。”

河岸的秦軍也不抵抗,紛紛遠遁。

司馬望族沒想到不費吹之力就攻佔了河岸渡口,留下一千將士,搭建浮橋,以供大軍渡河。自己領着兩千將士,前去攻上郡塞。

一路上,秦軍也不抵抗,上郡塞不到半個時辰便被攻破。司馬望族領軍去攻打平周、陽周、高奴、黃城。秦軍見趙軍服飾誤以爲是胡人來了,也不抵抗,朝南而逃。

天色漸明,趙軍已經搭建了十座浮橋。趙雍率領已渡過大河的三萬鐵騎,突襲上郡塞,便見司馬望族在城下迎接。

“司馬望族幹得漂亮。”趙雍又道:“望族,隨寡人去攻打平周、陽周、高奴等一帶的秦軍。”

“君上,這些地方已經落入我軍手中。”

趙雍大驚道:“你說什麼。”

肥義、趙歇、趙固等人聞言,也是一片驚愕。原本以爲渡河之後將會有一戰生死決戰。怎知,這些地方都被攻破。當下,司馬望族也將昨夜發生的事情,詳細說了一遍。

趙雍聞言大喜,重重賞賜了司馬望族等所有人。

趙歇道:“君上,秦國無主,秦軍戰力差勁。我們爲何不一鼓作氣,攻克上郡,南下突破河西。”

衆多將士紛紛附議。

肥義見軍中瀰漫驕狂之氣,忙道:“秦國內亂,導致上郡兵力薄弱,我們纔有機可乘。上郡的守軍都是老弱病殘,其戰力自然差勁。胡人見秦國上郡防守薄弱,乘機南下,奪取大片疆土。秦軍也將我們認爲是胡人,故而不做抵抗就逃跑。秦國之力仍然不可小覷,我們不能大意。”

田不禮也道:“我們收回疆土,秦國得知也不能說什麼。一旦我們攻打河西,秦、趙勢必成爲死敵。魏、秦近百年的戰爭,我們可不能忘。”

樂毅見趙君示意自己說話,也道:“此次,我們能夠順利收復疆土。是因爲秦國內亂,無暇顧及上郡。秦國失了河西,就會引發秦人恐慌。秦國內亂結束就會復奪河西。趙國目前還不足以和秦國全力一戰。君上,我們應該向北攻打胡地,以擴疆土,而不該南下攻河西,與秦國成爲死敵。”

趙雍綜合了衆人的意見,說道:“此次出兵,寡人一是爲了收回疆土,告慰亡靈;二是爲了北上擊胡,奪取良馬,訓練鐵騎。魏國的路,寡人豈能在走一遍。”

趙固問道:“君上的意思是說北上奪取胡人疆土。”

司馬望族道:“從捕獲秦軍哪裡得知。這條大河上游,就是林胡的聚集地。我們沿河而上,就會遇見林胡。”

屠彝道:“從這裡北上可以攻打林胡,我們就不用借道樓煩。”

趙雍點了點頭,佈下新作戰命令道:“趙歇領離石的一萬將士,南下收復失地,駐守陽周、高奴,抵達長城,防上郡秦軍反攻。切記,不可進入秦國領地,也不可挑釁秦軍。”

趙歇領命道:“喏。”

趙雍又道:“趙固領藺城一萬將士,駐守黃城、平周,以防義渠偷襲。”

趙固領命道:“喏。”

趙雍又道:“趙英領陽邑三千將士,駐守上郡塞,以防被秦人切斷我軍的歸路。”

趙英道:“喏。”

趙雍道:“其他人,隨寡人北上,親征林胡。”

衆人齊聲言喏。

“河西北地回到趙國的懷抱。君父,你在天可以安息了。爲國而死去的將士們,你們可以瞑目了。”趙雍鼓舞道:“你們隨寡人前往大河,告慰亡靈。我們要讓他們得知,二十年後,就在今日,河西北地迴歸啦!”

第三百三十三章 孟嘗君請辭歸國第三百二十四 你是趙國之王,孤爲趙主父第一百九十一百章 破宜陽,定三川第兩百零五章 趙國鐵騎揚威中山國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擊北胡第三十一章 先輩遺志第三百一十四章 若非趙君,豈有寡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秦將嬴華突襲藺城第六章 賭國運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章請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秦國攻韓間楚第二百六十二章 中山必亡第三百三十八章 趙築內、外長城第二十章 《管子》第三十四章 怪物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王蕩和韓王倉第二百五十四章 秦國不是趙國的對手第八十一章 韓趙之好第七十三章 公孫衍入韓第三百三十六章 雞鳴第六章 賭國運第二百八十六章 垂沙之戰(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公孫衍豈不大丈夫哉第一百四十二章 燕國質子公子職第六十八章 齊國撤軍第二百九十四章 力挽弓,射天狼第十八章 太傅第二百六十五章 楚國,諸侯共同的敵人第三十七章 臨別寄語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攻趙國第二百四十三章 秦質子公子稷第三百零三章 我這樣的人,豈能葬入王陵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趙河西之地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九十三章 與君初相識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一百零九章 秦楚交戰第二十二章 出宮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儀入楚第五十五章 中山君第二百三十三章 中山王姿迎戰第二十二章 出宮第八十六章 天作之合第二百二十一章 趙河西之地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丘宮變(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懂得珍惜英雄的國家第八十章 那年年少,曾許諾今生第二百章 楚王謀越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國新時代第一百八十六章 伐宜陽,定三川,車通周都第七十七章 區鼠會盟第七十三章 公孫衍入韓第三百六十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百七十五章 以圍代誅第三百六十五章 寂寞沙丘冷(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息壤之盟第八十五章 六禮第三百六十七章 寂寞沙丘冷(下)第九十二章 我不會原諒你第七十六章 上黨郡第一百九十六章 秦王甍,天下亂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念君心如初見第二百四十六章 趙、燕、秦結盟第八十章 那年年少,曾許諾今生第八十二章 韓姬瑤第五十九章 中山不滅,趙國不興第二百七十六章 趙五伐中山第三百三十六章 雞鳴第三百五十三章 秦國,孤來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二十四章 辯論第二百六十九章 楚太子入秦第兩百零八章 草原上的雄鷹第三十一章 先輩遺志第二百七十一章 胡服令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何攻我第二百八十二章 踏平靈壽,盪滌中山第十章 繼位第二百九十章 三胡與中山結盟,圖滅中原第三百二十一章 罷黜太子章第二百二十四章 林胡第二百九十九章 美人熒熒兮第三百五十章 爲大秦而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姬延和秦王蕩第三百零六章 公子芾入齊第一百八十一章 齊趙換地,誰是最大的贏家第一百一十章 張儀離間燕國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袖折腰舞第一百五十七章 濮上之戰第六章 賭國運第二百四十章 干涉秦國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三十八章 暗處第三百二十七章 秦王稷之謀第四十九章 決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下爭雄,北上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