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 秦王蕩舉鼎,亦是舉天下

秦王蕩看了看近在眼前的雍州之鼎,又看了看周王姬延,問道:“姬延,寡人跟你做個約定。寡人若能舉起此鼎。天下九鼎,寡人就帶回秦國。”

九州神鼎,重達萬斤。九鼎鑄成以來,除了有天命之人下詔,合力遷移。從來沒有一人可以力能扛鼎。

姬延本想用言語刺激秦王,意欲要他知難而退。然而,他卻不知,自己的言語反而激發了秦王蕩扛鼎的決心。

姬姓建國以來,九州神鼎,從殷商朝歌遷移鎬京。周平王東遷,將九鼎從鎬京遷往洛邑。周王姬延聞言,最擔心的事情,最終還是發生了。

秦王之舉,豈不是效仿楚人,問鼎嗎?

周室建國至今已有七百年。除了楚莊王曾兵臨洛邑南郊,問九鼎輕重。中原諸侯,從來沒有一國敢打九鼎的主意。

齊恆、晉文兩代霸主,也不敢問九鼎,成爲諸侯攻擊的衆矢之的。如今,秦王問鼎,就不怕遭到天下諸侯起兵討伐嗎?

周王姬延平穩心底涌出的不安,他心道:“也許是孤太緊張了。秦王只不過是給孤開了個玩笑。”

“姬延,你說舉鼎就是舉天下。寡人若能舉起此鼎,足以證明。寡人能夠承受得起,周室的天下。同時也說明了周室氣數已盡,天命歸秦。”秦王蕩追問道:“寡人能舉起此鼎,神州九鼎就歸秦國所有。姬延,你覺得寡人這個提議如何。”

周王姬延譏諷道:“秦王不能舉起此鼎,又該如何。”

“寡人不能舉起此鼎,證明天命在周,周室氣數未盡。寡人撤軍歸國。”

周王姬延看了看九鼎,又看了看秦王蕩,他從不相信,竟然有人能夠力能扛鼎,放言道:“孤就跟你打賭,若有人能夠舉得起九鼎。九鼎任你處置,孤的天下,也任你取之。”

“好。”秦王蕩見周王姬延爽快,大笑道:“君無戲言。”

周王姬延展開雙手,起誓道:“孤乃天子,一言九鼎。”

秦王蕩見他當着衆人起誓,心中大樂。若有人能夠舉鼎,九鼎歸秦。

忽然,周王姬延感覺有點不對勁。此刻,他見秦王蕩胸有成竹,似乎真的可以舉起九鼎,心裡也是坎坷不安。

遊騰瞧出了周天子心中的慌亂,點頭示意,低聲道:“九鼎乃神物,人力不能舉。”

周王姬延不安地問道:“秦王真的舉起九鼎,孤,又該如何。”

遊騰瞧了瞧九鼎,嘆道:“秦王能舉九鼎,只能說明周室氣數已盡。上天要滅周。”

一人上前道:“天子,勿要憂心。臣,夜觀天象。周的氣數未盡。雍州之地,有王者之星墜地。此卦,今日會應在秦王的身上。”

另一人道:“臣剛纔算了一卦,乃下下卦,有大凶之兆。秦王舉鼎,恐怕凶多吉少。”

又一人上前道 :“臣也暗中察看了秦王的面向。秦王,不是天子之相,亦無王者之命。此時,秦王印堂發黑,神鬼纏身,大禍將至。”

周王姬延聽衆人如此說,那顆懸着的心,也感到稍安,提聲道:“秦王,九鼎乃神物,亦是國之重器。若非懷有天命之人不可動。如果有人逆天而行,天道難容,必會遭天譴。”

“寡人不信天道。姬延,你的九鼎,寡人笑納了。”秦王蕩縱聲長笑,朗聲道:“烏獲、孟賁、任鄙。”

烏獲、孟賁、任鄙同時出列,齊聲道:“臣在。”

秦王蕩志得意滿地揚聲道:“今日,便是爾等爲寡人出力之時。寡人得九鼎,證明天命,就看你們。”

三人答道:“臣,願爲王上效命。”

甘茂高呼道:“秦國萬歲,王上萬歲。”

秦軍將士也高呼道:“秦國萬歲,王上萬歲。”

秦王蕩右手上前一舉,衆將士安靜了下來。

秦王蕩喝道:“你們之中,凡是有人能夠舉起九鼎,寡人賞萬金,敕封功德君,邑千戶。”

三人聞言大喜,“謝,君上。”

秦王蕩問道:“你們誰先來。”

烏獲心中早已經躍躍欲試,左右看了看,上前對秦王蕩說道:“王上,臣先來。”

說着,烏獲上前雙手抓着鼎足,憋了一口氣,往上舉。秦王蕩見鼎,漸漸離開地面,脣角上揚。周王姬延見狀,心臟猛烈跳動。

烏獲將雍鼎離開地面少許,氣力不足。雍鼎便重重落在了地面上,發出刺耳的撞擊聲。

烏獲又試了幾次,還是同樣的效果,請罪道:“王上,臣無能。”

周王姬延大笑道:“九州神鼎國之神器,莽夫豈能撼動。”

秦王蕩聞言不喜,但也不發作,厲聲道:“孟賁,上。”

孟賁是齊國人,力大無窮,勇冠海岱,陸行不怕虎狼,水行不避蛟龍,一人同時可制服兩頭野牛。孟賁聽說秦王蕩重武善戰,好勇猛之士,來到秦國。

秦王蕩見孟賁的確是百年難見的勇猛之人,賜他高官,讓他爲國、爲己效力。孟賁身在秦國,尚未建立軍功,而位居高官。孟賁心想,王上意在九鼎,圖謀周室。他要是能夠幫助王上扛起大鼎,便能建立功勳。

烏獲舉鼎失敗,秦王臉色不悅。秦王命他舉鼎,那雙眼神飽含着深切的希望。孟賁當下領命,來到雍鼎面前。

孟賁上前,尋找雍鼎地着力點後,便雙手抓住鼎足,氣成丹田,大喝一聲,“起。”

只見,雍鼎離開地面,漸漸越過了孟賁的雙膝。

秦王蕩見狀,擊掌大喊道:“好。”

秦軍將士,也吶喊助威。

雍鼎達到盆部,孟賁忽然感到膝蓋痠軟,兩腿無力,不能支持,頓時氣力大減。雍鼎掉落在地上,發出一聲巨響。

孟賁呼吸急促,胸廓激烈起伏,請罪道:“王上,臣無能。”

秦王蕩見烏獲、孟賁兩人先後失敗,折了軍威,對着任鄙道:“任鄙,靠你了。”

烏獲、孟賁、任鄙三人都是秦國的大力士,國內無人能比。三人力大,皆能舉千斤之鼎。然,任鄙之力,遠在烏獲、孟賁之上。

秦國時常說,‘力,則任鄙;智,則嬴疾。’眼下,烏獲、孟賁二人失手,任鄙能否扛鼎,關係着秦王蕩能否得九鼎、舉周天下。

忽然,任鄙感覺到有很多雙眼睛看着自己,令他渾身充滿力量。任鄙見秦王蕩給了他一個鼓勵的眼神,心道:“決不能讓王上失望”。

任鄙猛然吸了一口氣,調整好心態,來到雍鼎面前。

烏獲、孟賁道:“任鄙,看你了。”

任鄙朝二人點了點頭,雙腿分開,紮下一個堅實有力的虎蹲,氣沉丹田,大喝一聲道:“起。”

雍鼎離開地面,漫過膝蓋,及至盆部,漸漸地達到肩部。

秦王蕩喝道:“好。”

秦軍將士也吶喊助威。

任鄙額頭上的青筋暴起,臉色慘白,接着嘴角噴射出一股鮮血,力道盡失。雍鼎滑落,大地震動,塵土飛揚。

任鄙癱軟在地,又吐了幾口鮮血,請罪道:“臣無能,請王上治罪。”

“寡人知道你盡力了,無需自責。”秦王蕩見力氣最大的人都不能舉起雍鼎,頓時,臉色沉重。秦王蕩的雙眼注視着雍鼎,心道:“莫非,周室氣數真的未盡。寡人舉不起周室的江山。”

周王姬延見秦國三人皆舉鼎失敗,言談之中多了幾分嘲笑,“寡人說過,九鼎非人力能扛。秦王,你輸了。按照約定,你的大軍,應該撤出洛邑。”

秦王蕩吸了一口氣,看着倒在地上的烏獲、孟賁、任鄙。這三人是秦國的大力士,臂力千斤,今日卻舉鼎失敗。秦王蕩看了看雍鼎上殘留的血液,在看了看周室君臣譏諷嘲笑的表情,心中滿是不甘心。

遊騰道:“請秦王按照約定撤軍。”

周室君臣見秦國三次舉鼎失敗,頓時士氣大增,齊聲高呼,“請秦王按照約定撤軍。”

秦王蕩長這麼大,從沒有遇到如此重大的挫折。也未曾在君臣面前折損自己的威嚴。周室君臣之音,令他心裡很不是滋味。

秦王蕩少年心性,豈肯輕易服輸,笑道:“寡人還沒有輸,姬延,你高興太早了。”

周王姬延的笑容,頓時僵硬,囁嚅道:“秦王,你什麼意思。”

甘茂深知王上也是力大之人。秦王蕩此言一出,便是決定親自舉鼎。

甘茂心下大駭,顧不得君臣禮儀,上前阻止道:“王上,貴爲千金之體,萬萬不可親自舉鼎。王上,身系秦國安危,更不能以身相試。爲了王上心目中的霸業,爲了秦國大計,請王上三思。”

孟賁、任鄙、烏獲三人也道:“請,王上三思。”

秦軍將士也跪拜道:“請,王上三思。”

突然,四周的聲音都靜了下來。

周王姬延率先打破沉默道:“秦王,孤曾說過,九鼎有多重,江山就有多重。非擁有天命之人,是不能撼動九鼎。九鼎之重,豈非人力所能扛。”

“秦王,你承受不起孤的江山。孤,還是勸你放手吧!秦國地處西戎,武力強盛。孤相信,你能成爲西邊的霸主。”

秦王蕩聞言,只覺得刺耳,咬緊牙根,雙眸噴射出強烈的火焰,“姬延,你先別高興太早。”

甘茂見王上言語不服軟,忙道:“王上若要九鼎,臣派人取回去就是了。”

“天子能一言九鼎。秦王乃大國之君,應當君無戲言。”遊騰心平氣和地說道:“秦王打賭輸了,竟然想要用武力搶奪九鼎。秦王之舉,豈非強盜所爲。”

周王姬延見秦王蕩緊繃着的臉頰,也進一步刺激着對方的神經,“秦王,你不是說孤氣數已盡,你想要取代孤的天下?你不是放言,秦會取代周而立,一統天下?你不是信誓旦旦說九州神鼎是你囊中取物,你能證明天命,在秦不在周?你不是說舉鼎便是舉孤的天下?”

“是又如何。”

“九州神鼎就擺在你面前,你若能舉鼎證明,天下歸秦,不歸周。秦王舉不起鼎就是承受不住孤的天下。孤,就要看看你是如何舉天下。”

甘茂怒喝道:“姬延,你在說話,信不信我殺了你。”

“你要殺就殺。孤雖死猶榮。但天下諸侯,又會如何看待秦王。天下人又會怎樣評論秦王。舉鼎不成,做賊硬搶,謀殺天子。”

“秦王,你輸了,撤軍吧!”

“秦王,你失敗了,撤軍吧!”

秦王蕩聞言,緊握雙拳,骨頭咔咔作響。他繼位以來,破五國,平蜀亂,伐義渠,攻韓國,拔宜陽,車通周室,以觀九鼎。

一路走來,秦王蕩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少年君王。在他眼中就沒有失敗兩個字。周室君臣之言,令他的憤怒,如山洪暴發,勢不可擋。

秦王蕩霸氣地說道:“姬延,寡人今日就親自舉鼎,舉你天下。”

“秦王要親自舉孤天下。”

“寡人要向天下人證明,天命歸秦,不歸周。寡人也要向天下證明,滅周者,定是嬴姓子孫。取周室九鼎者,秦矣。一統天下者,秦矣。”

甘茂急道:“王上,取周需要時日,我們應該徐徐圖之。”

“天命若歸寡人,若在秦國,就讓寡人舉鼎成功。”說完,秦王蕩不顧衆人勸阻,來到雍鼎面前,分開雙腳,雙手抓住鼎足,大喝道:“起。”

秦王蕩重武好戰,也是大力之人,時常與烏獲、孟賁、任鄙三人比拼腳力。此刻,他舉的不是一個用青銅打造的鼎,而是鼎背後的意義,周室的天下。

舉鼎,亦是舉天下。

秦王蕩憋住一口氣,使出全身力道。雍鼎離開地面,超過膝蓋,到達盆部,及至腰間,漸漸到達肩部。

大秦將士見狀,瘋狂呼喊,“秦王萬歲,秦國萬歲。”

秦軍數萬人山呼海嘯的聲音,如轟雷陣陣,震得周室之人顏面盡失。周王姬延也沒有想到,秦王蕩力能扛鼎,神色大變,他心道:“天命莫非真的如此。取周而立者,秦矣。”

其實,雍鼎漫過雙肩時,秦王蕩已然達到了極限。秦王蕩也感受到自己的力道在一點一點消失。但秦軍山呼海嘯之音,又給了他增添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秦王蕩瘋狂吶喊道:“起。”

雍鼎被秦王蕩舉過頭顱,秦軍將士齊聲歡呼。

秦王蕩咆哮道:“姬延,寡人舉起了你的天下。”

秦軍將士高呼道:“王上萬歲。秦國萬歲。”

姬延心中吶喊道:“上天啊!你是要拋棄孤了嗎?”

姬延話語剛說完,忽見,秦王蕩的身體搖搖晃晃。

甘茂等人見狀,大喊道:“王上棄鼎。”

周王姬延也看出了秦王蕩是在咬牙硬撐。猛然間,周王姬延腦海深處,冒出一個可怕的念頭,就是要秦王蕩死在大鼎之下。

周王姬延大笑道:“秦王,孤的江山有多重。你能舉鼎,孤的天下,任你取。”

秦王蕩張嘴應答,卻因爲鼎的重量,壓迫他說不出話來。此時,秦王蕩的視線也開始越來越模糊,漸漸看不清周圍地一切。

秦王也感受到自身的力氣已經消失殆盡。他能夠扛起大鼎,皆是因爲他的意志力在支撐着。因爲他要向天下人展示…秦國的第二代王舉起了周鼎,舉起周的天下。

第八十一章 韓趙之好第十五章 魏太子嗣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第二十一章 趙氏雄風第九十二章 我不會原諒你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三十六章 遇刺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第二百七十六章 趙五伐中山第三百四十九章 不世之君?禍亂之君第二百五十一章 第三條路第三百五十三章 秦國,孤來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得蜀望楚,楚亡天下定第二百九十七章 塞北四郡(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公孫衍豈不大丈夫哉第二百七十二章 魏武卒對戰秦銳士第二百二十四章 林胡第三百四十章 楚太子橫歸楚第二百三十章 阻截楚國北上就拜託你們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寡人要整個中山國的疆土第一百零九章 秦楚交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趙五伐中山第三百七十五章 以圍代誅第二百七十九章 杯羹亡國第一百四十六章 秦國攻韓間楚第一百四十四章 燕國兩王並列第五十五章 中山君第三百六十七章 寂寞沙丘冷(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孩兒願跟隨君父,征戰疆場第四十五章 請戰第二十章 《管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羋八子的決意第五十章 紅袍小將第二百六十二章 中山必亡第一百七十七章 祭天告祖第三百六十七章 寂寞沙丘冷(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公孫衍豈不大丈夫哉第三百一十八章 齊、秦結盟,安敢挑戰諸侯第三百五十九章 九原、雲中、雁門伐秦之策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第二百九十四章 力挽弓,射天狼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伐中山第九章 揚國威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國子之之亂第二十四章 辯論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山國傾國之力伐燕第八十二章 韓姬瑤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原大戰(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第三條路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山埋忠骨 馬革裹屍還第二百九十四章 力挽弓,射天狼第三百一十五章 三晉有霸主,秦國要小心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下爭雄,北上草原第一百九十七章 羋八子爭奪王位第三百四十八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章 佈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雍退位第三百四十章 楚太子橫歸楚第兩百零八章 草原上的雄鷹第一百三十七章 趙國反擊第二百八十四章 垂沙之戰(上)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第三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中)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若能歸,必不負君第十七章 秦風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若能歸,必不負君第三百七十一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下)第八十一章 韓趙之好第四十一章 戰與和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第二百四十一章 趙國爲何撤軍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九州神鼎第一百九十五 秦王蕩舉鼎,亦是舉天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秦國諸公子之亂第三百六十五章 寂寞沙丘冷(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踏平靈壽,盪滌中山第兩百零九章 胡服(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姬延和秦王蕩第兩百一十章 胡服(中)第五十三章 今朝有酒第二十九章 國尉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山國傾國之力伐燕第二百六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中山王姿獻城求和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三百七十六章 擔當生前事,何懼身後名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第兩百零八章 草原上的雄鷹第二百二十一章 趙河西之地第九十九章 靜心殿第一百四十三章 平叛驅齊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三百七十二章 沙丘宮變(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美人熒熒兮第三百二十一章 罷黜太子章第三百三十四章 你助我歸秦,我助你歸齊第三百一十七章 秦王,你可把我當兄弟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得蜀望楚,楚亡天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