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鄭鄉小敘

當日晌午前後,周氏帶着二老,帶着趙寅、趙虞兄弟倆,在以衛長張純的爲首的幾名衛士的保護下,乘坐馬車前往鄭鄉的工點。

此次前往鄭鄉工點,並沒有什麼要事,說白了純粹就是帶着二老出府散散心,順便給二老接觸兩個外孫的機會,畢竟趙寅、趙虞兄弟倆平日裡都有自己的事,尤其是趙虞,周氏也看得出自己這個小兒子似乎並不願與二老親近。

不過對此周氏也不意外,畢竟小兒子從樹上摔下來後,有那麼一段時間,跟他夫婦二人都不怎麼親近,直到後來相處地久了,彼此才逐漸親密起來,這不,這小子昨晚還給他爹解圍呢,一想到這事周氏心中就有些埋怨。

“……縣內正在挖掘一條河渠,是以你們女婿的命命名的,據說這條河渠引汝水入我魯陽,最後匯入沙河,需耗時數年才能竣工……”

在馬車上,周氏向二老講述着他魯陽縣目前最大的工程:“到那時,縣城西北的大片土地,也就不會再缺水灌溉了。”

可能是因爲沒有討厭的女婿在場,周老爺子一本常態,聞言點點頭分析道:“不止。……引汝水入魯陽,倘若水運不成問題,汝陽一帶諸縣的繁榮也會帶動你魯陽的商市。過去魯陽、葉縣兩地與郾城之間,雖有沙河貫通,但終歸還會太偏僻了,換做是我,我會選擇葉縣,你魯陽太偏了……但待等你魯陽貫通汝水諸縣後,你魯陽就活了。”

趙虞坐在母親身邊靜靜聽着。

不得不說,老爺子不愧是行商一輩子的商賈,一針見血就看出了魯陽當前的問題。

其實魯陽不是沒有欠缺水運條件,但就像老爺子所說,魯陽位於沙河的上游,它太過於偏僻了,幾乎就在沙河的上游源頭附近,除非是在葉縣找不到商機,否則,往來的商賈當然更傾向於選擇路運條件更爲便利的葉縣,這也正是葉縣商市比魯陽繁榮三倍有餘的原因。

但待等璟公渠竣工,魯陽貫通了汝水諸縣,魯陽便能從邊緣地帶搖身一變成爲中轉站,商機自然會大大增加。

當然了,儘管這個觀點很正確,趙虞也非常認可,但這個觀點其實也沒有什麼新意,劉緈、魯陽鄉侯等人也早就想到了——相比較魯陽鄉侯,劉緈劉公那可是見過世面的人,只不過往年苦於開闢河渠的工程量太大,需要投入大量的財力與人手,他有心無力罷了。

而對於趙虞來說,這個觀點也是顯而易見,因此他並沒有就外祖的分析表現什麼吃驚,這讓想要在外孫面前表現一下的老爺子有些遺憾與失望。

約一個時辰後,衆人來到了鄭鄉工點。

此時因爲天氣的關係,開掘河道的事已經停歇,無論是鄭鄉的鄉人,亦或渠坑對面難民屯的難民們,大部分都躲在屋子裡,只有兩邊的小孩子出沒在雪地中,一邊一隊,隔着渠坑相互丟着雪球,嬉戲玩耍。

隨後,在張季、馬成二人的通知下,鄭羅領着鄭鄉的長老出來迎接,衆人在鄭鄉稍作了片刻,期間,周氏吩咐張純將提前準備的一些醃肉、酒水,以及一些舊的衣物,交予鄭鄉,請鄭鄉的長老代爲發放給難民屯的難民們。

當得知周老爺子與老夫人的身份後,鄭長老給予了極大的尊敬,竭力在老爺子門前稱讚魯陽鄉侯與二公子趙虞的仁義與才能,聽得老爺子心花怒放——他可能直接就忽略了對方稱讚女婿的那些話。

期間,趙寅跟着弟弟趙虞在渠坑周圍轉了幾圈。

他吃驚地詢問弟弟:“阿弟,這鄭鄉的工點,當真是由你管理?”

“是啊。”趙虞很隨意地回答道。

儘管趙寅纔是兄長,但在趙虞眼裡,這位小兄長也不過是個小屁孩而已,他當然沒興趣在對方面前炫耀什麼。

然而這位小兄長還是很吃驚,連說了幾聲厲害,臨末羨慕地說道:“我也想像你那樣,爲父親分憂。”

不得不說,起初兄弟倆都畏懼他們父親魯陽鄉侯,可最近,弟弟與父親的關係明顯親近了許多,這也讓趙寅有些羨慕。

“爹應該希望你好好跟着公羊先生讀書,日後能繼承我趙氏的家業。”趙虞笑着說道。

沒想到,他隨口的一句話,卻讓趙寅陷入了沉默。

其實十歲的年紀,或多或少也已知道了一些世故,比如說母親對弟弟的偏愛,實則是對弟弟的‘彌補’。

當然,這並不足以影響趙寅對弟弟的那份親情,影響最大的,還得是趙虞最近所做的那些壯舉,讓作爲長子、作爲兄長的趙寅感受到了壓力——明明他纔是哥哥,爲何弟弟卻比他出色那麼多呢?

良久,他目視着趙虞,正色說道:“明年起,我會更加勤奮得讀書,爭取早日能替父親分憂,不會被阿弟你比下去的!……我纔是兄長,理當肩負起我汝陽趙氏的重任,我不會輸給你的。”

聽到兄長彷彿誓言般的那番話,趙虞愣愣地看了一眼兄長,看着對方那堅定的眼神。

他皺着眉頭問道:“公羊先生跟你說的?他怕我搶你嫡長之位?”

“不要說公羊先生的壞話,先生從未說過。”趙寅不悅地責怪了一句,旋即正色說道:“先生只是告誡我要更加勤奮,天道酬勤,唯有勤奮不怠,才能取得成功。……雖然阿弟你很聰慧,但先生也稱讚我的聰慧不輸常人,我不會輸給你的!”

看着兄長眼中的堅持與真誠,趙虞微微一笑。

不得不說,就他這段時間所做的這些事來說,作爲長兄的趙寅會感到壓力,這一點都不奇怪,要知道,最近就連他們的父親魯陽鄉侯也逐漸開始用平常的口吻與他商議大事了——以往魯陽鄉侯從來不跟兄弟倆商議正事的,更別說詢問兄弟倆的意見。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眼前這位兄長開始嫉妒他,這也不是什麼過於意外的事。

但很顯然,眼前這位小兄長,與兄弟倆的父親魯陽鄉侯一樣,都是善良而耿直的性格,他並沒有嫉妒弟弟,而是發誓要比弟弟更出色,這讓趙虞感覺意外之餘,也覺得挺有意思的。

他故意逗兄長道:“這樣啊,那倘若日後你不如我出色,由我來繼承魯陽趙氏的家業,也沒關係麼?”

趙寅眼中閃過一絲猶豫,旋即堅定地說道:“倘若果真那樣的話,便由阿弟你繼承家業!……但我不會讓它發生的!我纔是家中嫡長,繼承家業、光耀趙氏門楣,是我應盡的責任,除非我死了,否則我纔不會交給你!”

『……這個年紀的小孩,居然考慮地這麼多麼?』

趙虞有些驚訝地看着兄長,見兄長一本正經,他也不好再逗他,撇撇嘴說道:“你給我我也不要,我纔不願窩在這裡。……等過些年,我想到天下各處去看看……”

“爹不是打算讓你投軍麼?你想到各處去看看?阿弟,你不會真想做一個商人吧?”趙寅忽然有些關切地問道,畢竟商賈的地位還是很低的。

“日後的事,那就到時候再說吧。”

趙虞隨口說道。

兄弟倆正聊着,忽然靜女在旁提醒道:“大公子,少主,老老爺來了。”

兄弟倆聞言轉頭一瞧,旋即便看到周老爺子負背雙手緩緩朝這邊走來。

『呼……麻煩的人來了。』

趙虞微微吐了口氣。

此時,老爺子已走到兄弟倆跟前,慈祥地說道:“還以爲你們在哪?……站在這裡做什麼呢?”

趙寅很老實,如實說道:“我剛跟阿弟說,說我不會輸給他的。”

“唔?”

老爺子有些不解,似乎並不是很明白。

此時,趙寅又問道:“外祖,你是來找我們的麼?”

“唔……”

老爺子微微點了點頭。

方纔,他與鄭鄉的鄉長聊了片刻,結果一回頭就看不到自己兩個外孫了,這讓老爺子有些着急,問了附近的衛士才知道兩個外孫在這裡,於是趕緊趕了過來。

“對了。”

好似想到了什麼,趙寅好奇地說道:“外祖,聽說您年輕時走南闖北,見多識廣,不如跟我們說說您年輕時的經歷吧。”

“哦?好好。”

正愁與兩個外孫沒有話題的老爺子,聞言頓時心花怒放。

只見他捋着鬍鬚緩緩說道:“外祖年輕時走南闖北,那可是一段艱辛的日子啊……”

說着,他便向兄弟倆講述起自己年輕時到處販糧的事。

趙寅倒是聽得津津有味,但趙虞卻感覺頗爲枯燥,尋了個空檔便帶着靜女離開了,讓好不容易抓住機會與兩個外孫獨處的老爺子感到無比的失望。

隨後,待周氏帶着老夫人慰問罷鄭鄉以及難民屯的難民後,準備返回鄉侯府時,得知事情經過的周氏將小兒子趙虞帶到一旁,低聲問道:“虍兒,你方纔怎地丟下你外祖與兄長顧自離開了?你外祖很想跟你兄弟倆處好關係,你怎麼能拒他於千里之外呢?……你不會是想給你爹出氣吧?小沒良心的,那可是爲孃的父親,你怎麼能那樣對你外祖?”

趙虞聞言苦笑道:“娘,孩兒只是覺得外祖講述的那些往事有點無趣而已……”

周氏將信將疑,把趙虞的回答告訴了老爺子,老爺子失望之餘,亦不禁認真思考起來,絞盡腦汁想想出些有意思的經歷,待下次遇到這樣的機會時告訴外孫,趁機與外孫拉近關係。

十一月上旬,就當周老爺子處心積慮想跟兩個外孫處好關係時,魯陽鄉侯也已派人向魯陽、葉縣的商賈們送出了宴請的邀請,約衆人於十一月二十日赴他鄉侯府赴宴。

對於這件事,趙虞亦格外上心。

第401章:將計就計!第525章:沒有叛軍的許昌(四)第564章:敗陣後撤第485章:鬥將第519章:交涉換俘第350章:首日小勝第344章:惡戰(二)第202章:明裡暗裡(三)第491章:許昌之戰(四)第342章:九月第480章:都尉周虎(三)【補更17/22】第228章: 迫劉毗【二合一】第361章:籠絡第556章:其兄、其弟第八十七章:賀歲贈禮第385章:鏖戰(三)第二十一章:歸家第512章:反叛(二)第522章:沒有叛軍的許昌第329章:間歇(二)第七十三章:軍市試水第515章:止亂第395章:未雨綢繆第149章:昆陽縣尉馬蓋第三十四章:委任第358章:裡應外合第133章:解圍混臉熟第533章:八九月第395章:未雨綢繆第九十七章:直面第七十六章:王尚德的助攻第291章:風起【二合一】第四十七章:商談對策第538章:趙伯虎第563章:襲營(四)第429章:戰後整頓(二)第108章:終局第417章:撤退進行時第226章:徐奮送訊【二合一】第432章:拒絕第三十三章:鄭鄉長的驚詫第239章:逐步滲透【二合一】第555章:困局(二)第367章:僵持(三)第162章:離間(四)第533章:八九月第483章:周虎與項宣【補更18/22】第106章:交鋒第516章:止亂(二)第420章:投降第340章:夜伏第489章:許昌之戰(二)第486章:間歇【補更19/22】第六十七章:再赴宛城第220章:嚇唬與線索【二合一】第564章:敗陣後撤第240章:逐步滲透(二)【二合一】第182章:隔閡第200章:明裡暗裡第三十二章:毆鬥第546章:撲朔迷離第109章:鄭州、鄭子象第512章:反叛(二)第215章:明火之計【二合一】第448章:秦寔的猶豫第344章:惡戰(二)第357章:攪局者第333章:綠林,黑巾第270章:見張翟【二合一】第七十三章:軍市試水第398章:晝守夜攻(二)第248章:兩名督郵(四)【二合一】第376章:一石三鳥第116章:下山第570章:撤離與追擊【二合一】第二十三章:舊日僕衛第319章:鏖戰(四)【二合一】第306章:徵召難民【二合一】第474章:恐嚇第五十九章:塵埃落定第315章:進擊的威脅【二合一】第115章:煎熬的三日【加更?加更!】第457章:逃隸交割(二)第406章:各方態度第310章:昆陽特產(三)【二合一】第107章:四月第十六章:魯陽縣令劉緈第364章:攻城前夕(二)第111章:餘波第223章:再會劉緈(二)第181章:昏招(二)第257章:黃紹的初交涉第172章:兼併八寨(三)第237章:觸線【二合一】第八十二章:闔家歡聚(二)第571章:助攻【二合一】第192章:章靖(二)第147章:攻山第197章:威不可擋【二合一】第125章:身居賊窩(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