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夏國建立事宜

柴雲天回師,令各路兵馬同時返回禹都,籌備成立夏國。夏國,設二十一州,盡佔東域之地,東臨蒼海、南接大山、西近大荒、北面草原,中間以平原爲主,地理位置極好。

夏國仍然定都禹都,位於東域之西。

柴雲天本可以遷都到位於中間的鄘國所在,位於二十一州之腹地,但柴雲天與幾個謀臣商議一番,最終否決遷都的方案。

禹都靠近十萬大山,方便開採十萬大山的資源,還可以與古老的巫神族交好。同時禹都兩面有大山作爲屏障,易守難攻。

至於各地上交給王廷的稅賦,每年令人運輸到禹都即可,無論是否遷都,關係不大。

禹都將會成爲東域所有修煉者的聖地,無數世家、宗門會陸續遷移到禹都居住,以有機會接近王廷。

各路兵馬陸續收到柴雲天的命令,除了陳璘、鄧子龍二人留下東海國接手十萬水師,其他文臣武將均要返回禹都,參與夏國建立之事。

陳璘、鄧子龍需要有自己的戰功,才能名正言順名列麒麟閣。

麒麟閣,爲未央宮設立,屬於未央宮三十六殿之一,以記載文臣武將的功績。只有立下大功勞的武將,會被未央宮列入麒麟閣,每隔十年重新評定功績。

衛青、霍去病二人,主要參與滅叛王、石國、凌國、鄘國等幾戰,漢騎勞苦功高,也一度傷亡慘重,足以名列進麒麟閣。

陳慶之、程知節,與衛青、霍去病相似,戰功赫赫。

田忌重生較晚,除了沒有參與乾國內部的大戰,統一東域的其他大戰都有參與。

秦瓊出山時間更晚,主要是滅鄘國郤家和幾個東邊小諸侯國的戰功。

高順、張角二人統帥兵馬,鎮守一方,儘管隨着越來越多強大的人傑出現,他們的光環逐漸被覆蓋,卻是最早追隨夏王的幾個人之二。

這些都是率兵出戰的統帥和將領,有滅國之功,共八人進入麒麟閣。

然後是兩個執掌王廷內政的參知政事,范仲淹和公孫鞅二人,功勞足以進入麒麟閣。

張儀擾亂石國,在鄘國遊說,一張口可抵十萬雄獅,還幫柴雲天促進好事,功績甚高。

孫臏參與滅應國、鄘國以及東邊小國,只是爲夏王廷差遣的時日尚短。

文臣共有四人進入麒麟閣。

目前麒麟閣合計有十二人。

花木蘭作爲夏王妃,自然不與麒麟閣功臣並列。典韋作爲護衛,主要跟隨在柴雲天身邊,並不親自率領兵馬作戰,也不列麒麟閣。

聶氏姐弟、蒲元、孫思邈,四人作爲幕後功臣,始終居於幕後。聶氏姐弟作爲內衛,絕大多數人還不知道他們的存在。

暗中軍團的兩員將領作爲底牌,雖然有擊敗鄘國狐家的功勞,但並不公然出現在麒麟閣,避免被敵人通過麒麟閣發覺他們的存在。

大明水師將領陳璘、鄧子龍未立功,暫時不入麒麟閣。

除了華夏人傑,在麒麟閣稍次一等的名單裡,則排列土著武將文臣,有最早追隨的廣南節度使洛刀、東陽世家東陽塵等人,也有後來的石國五皇子石成、鄘國七皇子趙劍七,算是對土著修煉者的拉攏。東域過大,華夏人傑還要忙於修煉,不可能有太多時間管轄如此龐大的疆域,也不會時刻鎮守各地。

維持秩序的任務交給土著修煉者,派遣他們去清剿山賊、剷除邪魔外道。

以現在華夏人傑普遍踏入武王境界的修爲,再派遣他們清剿一些山賊,大材小用,還耽擱修煉。

柴雲天有些明白以前一些城池之間的紛爭,王侯、節度使爲何懶得插手,他們更加在意自身的修爲提升,很多下方的事情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柴雲天也以修煉爲主,偶爾纔會出現在朝會上。自身的修爲越高,王廷才能高枕無憂。

柴雲天一路征戰,目睹了幾個諸侯國的內亂,倒不是君王殘暴無道,而是老皇帝出事,無人鎮壓王廷,這才導致諸侯國的衰落。

乾國老皇帝渡劫失敗,西忠王叛亂。石國老皇帝大限至,九子奪嫡。鄘國皇室後繼無人,三上卿實力凌駕於皇室之上。

因此修爲才顯得尤爲重要。君王修爲越高,才能鎮壓整個王廷。

夏王廷基本統一東域,新的諸侯國夏國將會在東域各個諸侯國的廢墟上建立,時隔五萬年,東域第一次統一。

這是整個東域的大事。

夏王廷邀請東域各個世家、宗門高手齊聚禹都,見證佔據一域之地的大型諸侯國建立。

夏國的體量是鄘國的三倍,規模也極大。

夏王廷的使節活躍在各地,有資格受到邀請的,基本上是在一方有影響力或者修爲達到武尊境界之人。

石國故地,玄劍宗,曾經敗在霍去病手下的宗主也受到了邀請,他畢竟是武尊八重的用劍高手,在東域有一席之地。

“雖然夏王殺我師弟,但師弟是以個人名義參與王朝戰爭而亡,並不能怪對方……爲了玄劍宗的前景着想,還是前往禹都一趟……”

玄劍宗宗主踱步,還是決定前去目睹東域五萬年來的大變局。

不論個人恩怨如何,夏王廷終究沒有拿玄劍宗如何。

乾國的第二任皇帝、北義王、東驍王也收到了邀請,他們是東域除了柴雲天以外僅存的王侯。

柴雲天沒有吞併乾國剩下的一點地方,而是繼續默許乾國這個小諸侯國存在,作爲昔日共同征戰的補償。

乾國只是東域十八國之中的一個小諸侯國,留着乾國作爲姬家的封地,對夏王廷而言,無足輕重,因爲即將成立的夏國領土至少二十倍於乾國。

所有收到邀請的東域高手全部聚集於禹都,見證夏王登基,脫離乾國,成立一個正式的諸侯國。

現在的乾國已經容不下夏王廷這樣體量的勢力,乾國第二任皇帝也很痛快,同意將原本應該屬於乾國的禹州讓給夏國,而乾國只保留中州、北義王、東驍王、南武王四塊領土。

一時之間,禹都人滿爲患,大量可以御劍飛行的高手出現,讓禹都的平民都歎爲觀止。

第132章 臣陳慶之不善武力(七更)第379章 長樂未央,既壽永昌!(補六更)第25章 花木蘭突破第三卷感言第412章 夏帝親臨(補四更)第51章 典韋與重戟宿衛第554章 撤退的蠻族第275章 石國的滅亡(七更)第144章 斬平西候(五更)第372章 大禹、塗山氏(六更)第292章 夏王妃花木蘭(不看女主的可跳過)第667章 危險的華夏界第386章 十萬大山,橫隔三族(補六更)第219章 你們可有戶籍證明?(三更)第480章 野人王出手(補四更)第345章 奇襲狐家封地(七更)第27章 陷陣營七百衆第440章 大唐陌刀隊(補六更)第143章 風雲變色(四更)第305章 許敗不許勝的陳慶之第587章 夏國的未來第677章 戰黑化呂布(上)第587章 夏國的未來第621章 討取兩大天王第232章 八千里第601章 忍者與華夏刺客第489章 萬丈梧桐之巔(補六更)第574章 他們又變強了第142章 十二高手闖王城(三更)第211章 回禹都,備戰第660章 十面埋伏(二)第30章 雷公助我第192章 夏王,禹都(四更)第444章 趙雲與白馬義從!(補三更)第365章 暗中庇護王廷之人(六更)第672章 擅自出擊的呂布第23章 三城之主第327章 重複的大禹傳承(三更)第588章 低調的東晉謝家人傑第470章 集合,準備團戰!第228章 誘敵之計(五更)第79章 以騎制騎(加更)第80章 華夏二虎戰左冥(加更)第370章 海寇蹤影,長生船主(四更)第565章 夏國來援第514章 夏國皇子誕生第512章 東大荒姜家(六更)第200章 積蓄力量(五更)第289章 郡主的秘寶(七更)第716章 壯大實力第670章 通往其他界的大陣第409章 休養生息,各方勢力(本卷終)第640章 破天戰矛第337章 再招秦瓊出山(六更)第180章 馬踏宗門(六更)第296章 連敗世家宗門(七更)第654章 強悍的肥前之熊第191章 封王!(三更)第628章 誘餌第224章 霍去病請戰第562章 流雲郡主的蹤跡第661章 十面埋伏(三)第614章 宗門高手,烏合之衆第211章 回禹都,備戰第299章 又見巫神族(三更)第715章 俘虜仙子(下)第62章 煉器宗第475章 各大勢力,蠢蠢欲動(補六更)第691章 進擊桑海的蘇定方第73章 追殺一千里第240章 張儀的手段(三更)第2145章 徵民壯,建新城(六更)第185章 出征,決戰中州(四更)第470章 集合,準備團戰!第645章 大明人傑來援第329章 看誰先滅敵國(五更)第534章 廣積糧、緩稱王(七更)第190章 花木蘭,向死而生!第435章 方圓千里,風雲變色第642章 閉關的夏帝第214章 巫神族長老造訪(五更)第20章 高順死戰第283章 煉器師的境界第22章 潞州浩劫第315章 吃癟的滕國國師(五更)第679章 逃走的薛西斯大王第157章 兩萬蠻騎覆沒(四更)第328章 第二十人傑,華夏謀士(四更)第305章 許敗不許勝的陳慶之第406章 夏帝一劍斬強敵(補五更)第341章 三上卿的實力(三更)第65章 殺意第81章 滿血復活第303章 滕國精銳,藤甲士卒(七更)第412章 夏帝親臨(補四更)第155章 兩萬三千,重騎應戰第683章 呂布與第五界第647章 戰龍造寺!(下)第76章 今非昔比第587章 夏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