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流駒,鄴城厚重的城門終於主動打開,城牆上的袁軍旗幟早已被摘除乾淨,數名德高望重的老者攜帶着全城百姓,向姍姍來遲的李靖大軍舉城歸降。
同時,渤海、河間兩郡太守也改弦易幟,獻上降表,主動臣服劉協。
袁紹早攜親眷大軍北上,他們無力阻擋青兗二州大軍,也無心阻擋。
三地歸附,河北之地,富庶冀州,盡爲劉協所控,大漢十三州,入其掌者已是四州之數。
加之同樣被袁紹捨棄的幷州,以及並不遙遠的幽州,很多人都知道,大漢武王,恐怕會在極短暫的時間納六州版圖。
劉協佔據冀州的消息,如春風破寒,很快就傳到各路諸侯耳中,震驚天下。
皇室正統的血脈身份本就讓劉協成爲這些野心勃勃的諸侯中的衆矢之的,誰也沒有想到,劉協居然有如此魄力攻打袁紹,將天下目光再次吸引過來。
強極則辱,盛極必衰,昔日董卓,便是太過強盛才爲爲天下諸侯所伐。
“可笑,若我不北上伐袁,天下諸侯就能容忍我繼續坐大般?”
坊間流言四起,皆道劉協太過心急,徒惹天下諸侯所忌,殊爲不智。
郭嘉等人也都知道,這是有心人在故意散佈留言,助漲輿論。
“據探子所報,這幾日蜀地曹操,荊州劉備,江東孫堅與關中呂布、董卓間信使頻繁,常有交流,不出意外,定是在商討如何聯手針對我軍。”
韓侂冑拱手輕嘆,這幾路諸侯實力強大,雖任何一路都不能同他們相提並論,但聯手之下,實在可怕。
劉協聞言,淡淡一笑,並無任何驚懼慌亂之色,意味深長地說道:“只是不知道,他們敢不敢同天下百姓相抗逆?”
“稟報主公,李靖將軍傳來消息:袁紹到達幽州後,以幷州之地爲許,同鮮卑聯盟,借得騎兵十萬,同時於幽州強徵新軍十萬,加之十萬舊部,合計三十萬大軍,已分東西兩路大軍北下。”
就在這時,一名滿臉風霜之色的信使進營報信。
“十萬鮮卑鐵騎,皇太極好大的手筆,其心當真可誅!”
劉協聞言,不禁氣極而笑,鮮卑初統草原,實力雖強,但十萬精騎,恐怕已經是他們現在能夠動用的極限力量了。
所謂聯盟,不過一張白紙,皇太極真正的意圖,是要藉機南下,寇侵大漢纔是!
“着李靖領大軍前往魏郡待命,無有我令,不得妄動,另命諸葛亮、龐統、王玄策、李文忠帶兵十萬,駐兵於河間,一有戰機,不必彙報,可隨時攻打袁紹。”
眼下劉協可以調動的兵馬,兗州軍十五萬,青州軍十萬,也就是說,劉協要用步軍佔據絕大多數的十五萬兵馬對抗皇太極的十萬精騎。
“奉孝擬令,袁紹背棄忠義,勾連外族爲亂,視爲亂臣賊子,人人可誅其首。另有鮮卑入漢,侵我漢土,寇我河山,殘我百姓,孤有心殺賊,奈何獨木難支,故招天下豪傑義士,立軍北上滅胡,但有同道中人,皆可來投。如冠軍侯所言,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此令,號爲殺胡令!”
“喏!”
衆人聞言,不禁目露精光,此令一出,天下百姓必定拍手稱快,哪路諸侯還敢趁機添亂?
甚至劉協還可以藉機再立一軍,等滅胡結束,握六州之兵馬,便是諸侯聯軍也未必不能一戰。
“好一個殺胡令,劉協果然不凡,先帝當真沒有看錯人啊。”
成都刺史府,殺胡令一出,果如劉協所料,天下震動,連安心休養生息的曹操也難以淡定了。
先帝,自然是指劉協的生父靈帝,至於少帝劉辯,不過是個傀儡皇帝罷了。
短短數日,前往清河郡投軍殺胡者已逾五萬之數,連益州如此偏遠之地,也有遊俠豪傑結伴而去。
這些人雖非正規兵馬般訓練有素,令行禁止,但個個武藝精熟,身手敏捷,訓練一番,不輸精銳悍卒。
“文和,你看看這封信,可是馬騰親筆所寫?”
清河郡,劉協命李靖將來投義士中的青壯編爲殺胡軍,又着李存孝、冉閔等人入軍壓陣,只待時機一到,便北上殺胡。
賈詡接過書信,認真看完,點頭應道:“正是馬騰親筆所寫無誤。”
“哈哈,看來關中的冗戰也讓馬騰開始厭倦了,此次掃滅鮮卑,騎兵確不可少,他的馬家軍,正是關鍵。”
劉協麾下的騎兵不少,如背嵬軍。不過背嵬軍尚在徐州,青兗二州可以調用的騎兵,也多被他分給了諸葛亮那邊對抗袁紹。
現在他身邊,騎兵不過兩萬之衆,雖然不少,但要對抗鮮卑十萬鐵騎,還遠遠不夠。
馬騰從來都不想自立一方成爲諸侯,他最大的抱負是效仿先祖馬援馬伏波那般征戰異族,光復祖上榮威。
奈何大漢多舛,有志之人覓不到用臣之主,一番戎馬,不過徒添殺戮流離。
但是這次劉協的殺胡令,讓他看到了希望,快要枯朽的血脈再次被熱血貫通沸騰。
殺胡容易,想要說服衆人卻很難。
龐德等人自然對自家主公的決定沒有異議,長子馬超卻看得更遠。
一旦此次助劉協殺胡,恐怕他們就再也不能和劉協摘清關係了,殺胡之後,只能選擇歸附。
“劉協雖然勢大,但天下諸侯實力更強,馬家軍投其麾下,如何得以善終。”
馬超搖搖頭,厲聲反駁道。
馬騰看着自己這個最成器的長子,難得面色一肅,沉聲拍板,道:“我意已決,孟起勿要多言。”
馬超正欲再言,龐德卻是將他拉住,輕聲道:“孟起,生於亂世,螻蟻尚且難以獨善其身,更何況三萬馬家精騎。主公既無自立之心,便只能擇主而事。”
擇主而事,當世諸侯當中,也只有劉協有這個身份和實力值得他馬家效忠了。
馬超開始明白,父親的思慮了。
既然要投,那便投一個,管教我殺得一身血衣震宵小的開業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