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祝融啓程

看着得勝歸來的李文忠,劉備卻沒能高興起來,他微微地有些疑惑。

稍加思索,他又很快就明白過來。

李文忠之所以會對夏侯惇手下留情,恐怕是提前得了王玄策的吩咐。

很明顯,王玄策對他劉備的忌憚之心越來越重,王玄策現在已經開始爲自己留後路,不會因爲追求一時之功而徹底地得罪了曹操這個強力諸侯。

所謂朋友敵人,在政客眼中只是利益使然罷了。

劉備的心情愈加不好,甚至沒有過去和李文忠道喜勉勵幾句,就直接和關羽領着大軍先一步退回關內,宣泄着內心的憤懣。

王玄策把劉備的表情都看在眼裡,沒有多加糾結,他也很快就帶領東州兵團返回綿竹關內。

等一切又重歸秩序之後,他才叫來李文忠問道:“文忠,一刀破敵之功,何故要留夏侯惇一命,莫不是你與他交戰一番,惺惺相惜不成?”

話雖然重,但王玄策的語氣裡並沒有質問的味道,更多的反而是考究。

同時也表明,李文忠的手下留情,並不是提前得了王玄策吩咐的緣故。

“回稟將軍,我們現在三戰兩勝,已經極大地將低落的士氣提升起來,目的達到。但若是我剛纔一刀斬了夏侯惇,只會將曹軍的士兵激得憤怒,同仇敵愾罷了。而且,也難保曹操不會一氣之下立即命令大軍發起進攻爲大將報仇。依末將之見,我們現在所需要的,不是斬將殺敵的戰功,而是緩圖的時間。曹操的糧草線太長,司隸也不是太平之地,他是消耗不過我們的。”

李文忠緩緩說道,條理清晰,有理有據,並沒有被王玄策而嚇得慌亂結舌,失了分寸。

王玄策不禁欣慰地點了點頭,他之所以如此重視李文忠,不單是他有過人的武勇,還因爲他的足智多謀,是一員有勇有謀的大將,可塑性極高。

在他看來,李文忠將來未必不能成爲劉協麾下岳飛、薛禮那樣的統帥人物。

“文忠,你說,若是一顆表面繁盛大樹的內部其實早已經徹底腐朽了,築巢在上面的鳥兒,應該要另覓安居之處嗎?”

鬼使神差地,王玄策突然感慨地對李文忠這般說道。

李文忠的身體微微一震,聰明如他,哪裡不明白王玄策話裡的深意。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王玄策的心,果真有所動搖了。

“鳥兒嚮往的不應該只是高空和遠方,還應該有過去的風吹雨打。”

李文忠沒有猶豫,很快就堅決地說道,語氣裡還有一些失望之意。

大樹雖然腐朽了,但它曾經爲鳥兒抵擋了多少個夜晚的風吹雨打,鳥兒又豈能在它困難的時候,不加留戀地展翅他飛。

王玄策微微一愣,知道李文忠這是誤解了他,他苦笑一聲,又道:“越是繁盛的大樹,一旦倒塌,越是無可傾扶,轟然之下,又會傷及到多少無辜呢?鳥兒雖然無力阻止,但是拼力尋找,未嘗沒有挽救減損之法啊。”

王玄策意味深長地說完,就沒有再繼續和李文忠說下去。

他知道,李文忠是個聰明人,應該明白他話裡真正的意思。

“益州真的無可救藥了嗎,連將軍也有了別的打算?”

李文忠有些迷茫和難以置信,他對益州的感情不深,但對於心中的忠義頗有偏執。

不過他只是短短一瞬的迷茫,很快就雙眼再度清醒,衝着王玄策遠去的背影大聲喊道:“將軍,我只是個小兵,只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兵不離將!”

王玄策並沒有回頭,也沒有人能夠確定他到底聽見了沒有。

倒是周圍的益州兵對李文忠的話有些疑惑,明明他剛剛纔立下大功,怎麼反倒說自己只是個小兵呢?難怪別人能夠衝鋒陷陣立下大功,光憑這謙虛勁兒就不是我們能比的。

這一場沒有任何賭注的比鬥,終究以曹操的失算,益州獲勝而宣佈告一段落。

曹操仍舊領着大軍駐紮在綿竹關外,不但沒有半點撤離的跡象,反而不斷地從司隸和漢中兩地調來糧草,一副要同劉備和王玄策長久耗下去的趨勢。

劉備和王玄策仍舊小心防備,沒有冒然出關尋找戰機。

只是和往日不同的是,兩個人的內心都發生了極大地變化,兩人的關係也漸漸地有了隔閡。

“沒想到李文忠這麼快就出場了,還是這麼風騷地出場,嘖嘖。”

陳留的劉協,剛剛纔收到了懸鏡司傳來的綿竹關戰報,看完之後,知道了三場比鬥,不由得自言自語道。

益州現在的局勢變得有些微妙,三方博弈,各有私心,情況很是複雜。

劉協對於益州的歸屬沒有太大的興趣,亂世定基業,人才纔是根本。

否則,他也不會派出諸葛亮等人大老遠地跑去益州渾水摸魚了。

儘管益州的戰事還沒有宣告落幕,但是諸葛亮已經在帶給劉協驚喜了。

儘管沒有想象中的法正、王玄策亦或是費禕、董允等大才來投,但是沙摩柯和那一千佩戴藤甲的南蠻精銳的到來,還是讓劉協意外和高興的。

他和諸葛亮的見解一樣,這支南蠻兵用得好的,就是一支奇兵,甚至可以決定關鍵戰役的發展走向。

只不過關於諸葛亮擅自做主替他答應下來的和祝融的賭約,他倒是略有些頭疼。

這段時間,他的三州之地平和發展,緩中有進。

劉協也趁着這難得的安寧,接連將小喬和黃月英,甚至是步練師以及董鄂妃等絕色麗人全都給迎娶過門,又過了一段令人豔羨的逍遙日子。

但對於祝融這個南蠻明珠,他是真的沒有一丁點的想法,倒不是因爲她蠻族人的身份,還練習武藝,一身肌肉粗骨不解風情,而是兩者沒有任何的感情。

不過諸葛亮已經答應下來了,他也不能就這麼直接拒絕壞了兩族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義。

他思索過後,已經派人給諸葛亮回信,叫孟獲讓祝融來陳留比武。

他現在的身份太過重要,牽一髮而動全身,絕不可能隨便跑到南中去比武的。

而且還是和一個女流之輩比武,若是被甄宓這些個嬌妻美眷知道了,劉協非得被壓榨得瘦了一層皮不可。

在劉協看來,祝融畢竟是未出閣的女人,就算是蠻族豪邁,她也多半是不可能因爲一樁比武就大老遠地跑到中原腹地來的,

而他,也可以順水推舟地將這件事不了了之。

但是,他小看了朵思大王等人對這次比武,更準確的說是對背後婚事的重視,也輕視了祝融這個鏗鏘玫瑰一樣的女子的決心。

在諸葛亮轉達了劉協的話之後,孟獲雖然也和劉協想到一處要不了了之,但是朵思大王卻悄悄地將消息告訴給了祝融。

而祝融早就在打遍南中無敵手之後,就有了離開南中尋找一個能將她擊敗的男人的想法。

再加上朵思大王以部落的利益和未來對她的勸說,祝融很快就有了決定,收拾好行李,帶着蠻族的特產,組出一支南蠻使者隊伍,就啓程朝陳留而去。

第三百一十六章 西涼馬超第四百二十三章 活捉張勳第五百四十七章 回憶一刀第六百三十五章 怒斬顏良第四百六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九十六章 惺惺相惜第四百三十七章 武王威嚴第五百二十九章 帥統先行第六百七十三章 無敵猛將第四十一章 山陽李典第六百四十四章 施計連連第三百四十三章 拯救三將第一百四十章 將不過李第五百三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二十一章 幽怨典韋第五百五十六章 煙塵滾滾第五章 黃巾遺禍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姓之宴第三百六十七章 略顯故意第六十六章 損失慘重第四十章 李氏長生第二百八十二章 李通陳到第十五章 轅門風波第一百三十八章 系統升級第六百二十八章 火箭之威第一百七十一章 許褚逞威第四百三十章 比武爭親第一百九十三章 英雄齊聚第五百七十五章 貴胄之家第九章 詩驚全場第二百四十章 冀州之戰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蠻女王第五十六章 再添大將第六百三十八章 入並殺胡第五百三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二十五章 力戰雙雄第二百六十七章 突出重圍第六百七十九章 火燒下邳第三百零九章 暴躁岳雲第五十六章 再添大將第四百零二章 叔寶救我第一百二十五章 笑泯恩仇第六百五十五章 大動兵馬第三百八十四章 召喚美女第五百八十八章 法正去留第一百四十六章 虎衛終出第三百九十章 九字真解第六百七十八章 孫家兒女第三百一十三章 豫州局面第六百八十二章 益州之亂第三百零五章 奸詐曹操第六百五十七章 掌控關中封推感言第二十章 枕戈待旦第五百四十四章 被嚇傻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略顯故意第五百五十一章 霸道精妙第二百五十九章 收降管亥第三百二十一章 陶謙之死第二百四十章 冀州之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踏破曹營第三百三十五章 劉協算賬第五百五十二章 鳳凰涅槃第六百一十八章 陰安之戰第十二章 姻親爲盟第三十一章 甄儼醉酒第四十九章 天時人和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盾秘術第五百七十八章 卑彌弓乎第四百一十七章 天寶大將第四百零三章 一網打盡第七十七章 陳留雪災第二百六十七章 突出重圍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軍先鋒第五百五十六章 煙塵滾滾第四百七十四章 神秘文士第六百四十二章 圍軍晉陽第四百五十七章 另有所謀第四十五章 兩虎相爭第二百五十九章 收降管亥第五百四十九章 高寵威名第五百七十六章 龐統之請第四百零七章 連斬諸將第六百六十三章 往攻樑國第二百三十六章 系統之變第四百二十一章 張飛醉酒第五百八十九章 劉公請起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蠻象兵第八十六章 女兒香成第四百四十二章 姜鬆來投第二百零七章 與虎謀皮第四百七十四章 神秘文士第十一章 夜會甄姜第二百五十七章 北海之圍第五百九十一章 張飛逞威第三百五十四章 娶妻甄宓第八章 衛家挑釁第二百五十一章 許願石前第五百一十三章 比武祝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