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路諸侯

“我與諸侯早晚有決裂交戰之日,天下賢才卻未必肯一直來投。”

劉協踱步沉吟半響,終於有了決斷。

他馬上坐了回去,拿起毛筆輕點墨水,又思襯了一會兒,在紙上只寫下兩個字便停了下來,然後讓典韋將書信裝好,由懸鏡司快馬送出。

懸鏡司不敢怠慢,很快就把這封只有兩個字的密信傳給了新陽的諸葛亮等人。

陳慶之和宇文成都、陳到也都知道了羅成和線孃的事情,現下衆人聚在一起,焦急地等待諸葛亮拆開書信,想要看看劉協到底決定如何。

對諸將來說,他們一腔熱血,願意爲兄弟兩肋插刀,自然是想要幫助羅成這個新加入的兄弟的。

如果主公劉協拒絕,他們雖然不敢違抗命令,仍舊會拋頭顱灑熱血,但心中難免會有些失望。

羅成更是盯着這封書信十分緊張,呼吸沉重。

秦瓊見了,不由得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讓他不要太過擔心。

諸葛亮終於拆開書信,他匆匆看了一下,面色有些凝重,久久不語,只是將書信遞給了羅成這個當事人。

羅成看完先是一喜,然後同樣是皺眉不語,十分奇怪。

陳慶之等人都很納悶劉協在信裡究竟說了些什麼,竟然讓兩人這般的表情和反應。

陳慶之拿過書信一看,爲衆將唸了出來,道:“準!打?”

秦瓊等人聽了同樣也是一臉迷惑,不知道劉協給他們的這兩個看起來毫不相干的兩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又有何聯繫。

“軍師,主公這是何意啊?”

秦瓊忍不住,問了出來。

“主公深謀遠慮,委實讓亮佩服不已。”

諸葛亮細想良久,他終於明白了劉協的意思!

衆人見他已經理解,更是全都圍着他,等他釋疑。

諸葛亮搖動扇子輕輕嘆道:“主公信中所言兩字,前字爲‘準’,便是許肯我們前去和袁術洽談羅將軍和線孃的婚事,也意味着願意就此撤兵作爲代價,甚至如果袁術獅子大開口也可以答應下來。”

“主公大恩大德,羅成必定以死相報!”

羅成聽了十分感動,握緊拳頭認真起誓道。

其餘諸將,包括陳慶之這個儒將也是十分激動亢奮,都對劉協的決定有一種士爲知己者死的感覺。

“軍師,那這第二個字‘打’,又是何意?”

陳到問道。

這次諸葛亮只是笑了笑,搖頭道:“此字包含更多,現下卻是不能說,說了便不靈了。”

陳慶之也好像明白了些什麼,眼前一亮,道:“軍師所言甚是,當務之急,還是應該派出使者,前往汝南和袁術洽談此事纔是,軍師足智多謀,還請軍師多多費心此事。”

陳慶之雖然也很聰明,但他更善於統兵打仗,像這等談判謀劃之事,他哪裡比得過諸葛亮這個生了一顆七竅玲瓏心之人。

“自該如此。”

諸葛亮點頭應了下來。

“此事非同小可,到時候亮和羅將軍一塊前往汝南,和袁術商量此事才行。”

“軍師不可,汝南乃是龍潭虎穴之地,羅成怎麼可以因爲自己的私事而讓軍師置身險地呢?”

羅成一聽諸葛亮說完,雖然感動,卻也擔心其安全,連忙拒絕道。

“正是,軍師何不如讓我和表弟一塊前去。”

秦瓊也立刻站了出來,一塊勸道。

諸葛亮不過一襦衣文士,雖然智慧如海,但現在的汝南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諸葛亮要死有個好歹,他們可就沒法向劉協交代了。

“叔寶雖然有勇有謀,但要據理力爭,談判謀利卻還是差了一些,諸位不用擔心,亮已經觀察星象,此去汝南,必定安全而歸。”

其實也是衆人心急之下沒有多想,雖然現在劉協和袁術在交戰,但並非不死不休,諸葛亮身爲兗州別駕,就算單騎前往汝南,袁術也絕不敢對他做些什麼的,因爲一旦惹怒了劉協,他汝南必滅無疑!

“哈哈,大家都別勸軍師了,我宇文成都願意跟隨軍師一塊前去,我就不信有我在,區區汝南,還能掀起什麼大風大浪來!”

一直都沒有說話的宇文成都大笑一聲,話語雖然有些狂傲,但是卻無比的讓人放心。

“既然如此,萬無一失矣。”

諸葛亮笑地點頭,沒有拒絕,然後就請衆將下去做好準備,他卻和陳慶之留了下來,兩人小聲地在說些什麼。

這兩天,天下出現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

一直被四路諸侯緊緊圍攻的袁術居然又苟延殘喘下來,四路諸侯齊齊停止了攻勢,反而派出了使者前往汝南之地,開始爲一樁婚事爭奪起來。

沒錯,是四路諸侯,劉備這傢伙也加入了。

劉備自然不會有娶線娘爲妻的心思,平白在袁術面前低了輩分,而是讓他的義子劉封,前去求親結盟。

而跟隨劉封一塊去的,是裴元慶和善長說談的簡雍,張飛仍舊領兵駐紮在宜春,暫時沒有輕舉妄動。

江東派出的是魯肅和小將陸文龍以及淩統,孫權並沒有親至,不過這般陣容,也已經算是十分重視了。

而曹操也對通過線娘收穫袁家兄弟的友誼很感興趣,對他這樣的梟雄來講,寸土之地遠沒有一個盟友來得有價值。

是故他派出了長子曹昂,軍師陳宮和大將王彥章前去。

四路諸侯齊聚汝南,倒也算是難得的盛況,一向喜好面子的袁術更是有些沾沾自喜,在汝南擺下求婚大宴,請諸侯使者共同赴宴,擺明了是要把女兒的親事當做談判的籌碼同各方交易。

諸葛亮和羅成以及宇文成都也早早地來到汝南,在袁術安排的使館住下。

他們的是獨立的院子,旁邊也有幾個獨立小院,應該是其他三路諸侯使者的休息之地。

羅成一到汝南,就着急地想要去見見線娘,不過他也不敢擅自行動壞了大事,只能按捺住情思,聽從諸葛亮的安排佈置。

直到三天過後,四路諸侯才全都到齊。

每一路都是豪傑齊出,不管是羅成還是曹昂,亦或是劉封,都是相貌俊朗,武藝精湛的好兒郎,倒是讓不少汝南姑娘對線娘十分地羨慕。

第六百五十一章 諸侯討劉第六百七十八章 孫家兒女第二百七十八章 招賢令出第三百零一章 離奇村莊第三十六章 可怕曹操第四百五十四章 偷襲岳雲第三百七十七章 密室竊聽第一百七十五章 典韋中箭第二百七十四章 烏角道觀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蠻女王第四百四十九章 流言四起第二百五十九章 收降管亥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三十章 黑暗料理第四百零八章 牆倒人推第六百六十章 連輸兩陣第六百七十九章 火燒下邳第六十一章 雍丘城破第六百零八章 高幹求救第五百一十八章 黃巾再起第二百九十一章 精忠岳飛第六十五章 活捉趙寵第二百一十七章 良將終隕第五百四十五章 翠雲之爭第六百零一章 幽州袁譚第二百零一章 無雙呂布第八十七章 扶溝胡倫第八十七章 扶溝胡倫第一百一十七章 簡言該死第六百三十八章 入並殺胡第六百一十八章 陰安之戰第三百二十五章 周瑜魯肅第六百二十一章 青州動向第一百四十五章 殘酷之法第二百四十四章 賭定輸贏第五百三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六百一十三章 槍鬥張燕第一百三十二章 五千兵馬第四十八章 出兵己吾第三百七十三章 靡靡之夜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姓之宴第二百四十三章 終極屬性第四百零一章 邪門咬金第四百七十一章 兄弟和好第六百一十二章 微末之將第三百九十四章 興學狂潮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郡之地第二百七十四章 烏角道觀第二百二十三章 退守長安第一百四十一章 任務模式第五百三十九章 諸葛神棍第一百六十九章 于禁呂虔第五十三章 戰前質問第四百八十三章 劍門關外第四百零九章 慶之掛帥第四百零二章 叔寶救我第四章 再次召喚第五百九十六章 惺惺相惜第二百一十三章 兩軍交戰第六十一章 雍丘城破第二百零八章 五謀五虎第五百四十二章 溫婉仙子第八十四章 張家密謀第一百七十二章 智勇蘇烈第二百四十二章 太史子義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殺四方第三百三十九章 劉協收女第二百一十七章 良將終隕第一百二十三章 抽絲剝繭第六百一十一章 待客之道第六百六十九章 兵發酸棗第五百一十九章 反常宋江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辭交鋒第四百一十三章 無憂無垢第十二章 姻親爲盟第四百三十七章 武王威嚴第四百五十章 汝南末路第三百零三章 火燒峽谷第四百零三章 一網打盡第六百七十四章 孫仁入營第二百三十一章 陳留王府第一百一十九章 父女交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二章 初次召喚第一百六十一章 泰山臧霸第五百五十九章 狗國狗王第一百二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二百六十九章 舉薦荀攸第二百五十八章 一人成軍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白爭鋒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庶甘寧第五百四十二章 溫婉仙子第六十一章 雍丘城破第六百八十章 新的局勢第三百三十七章 氣走甄宓第四十七章 好事多磨第二百一十八章 太宗武皇第一百二十章 吐露心聲第十九章 東西對陣第六百零六章 連得二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