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出人預料

趙嘉之絕望,並非僅僅因爲秦國之強大。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趙嘉如今不能在趙國做主,或許很多年內,亦是如此。

正如李斯所言那般,縱然趙丹去世,還有趙偃繼承王位。

誰也不知道,趙丹、趙偃能活多久。

而且按照歷史走向,趙偃最終會將王位傳給了趙遷,而非趙嘉這個長子。

趙嘉哪怕有心收攏賢才,而後在國內大刀闊斧進行變法。

可惜不爲趙王,終究難以做主,更不可能變法強國,只能眼睜睜看着秦國愈強。

“還望先生教我!”

趙嘉畢竟兩世爲人,雖然纔開始有些絕望,不過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情,眼神再次變得堅定起來。

他看着李斯,鄭重說道。

李斯先是沉默不語,過了許久才幽幽嘆息。

“公子可知,汝雖與廉頗破燕在先,如今更是遊走列國,倡導分燕事宜,看似風光無限,實則自取其禍也?”

趙嘉聞言心中大駭,失聲道:“禍從何來!”

李斯盯着趙嘉雙目,一字一頓說道:“汝父趙偃!”

趙嘉先是有些迷茫,不過很快就聽懂了李斯的言下之意,不由感覺渾身冰寒。

王位之爭,向來血腥殘酷。

爭奪王位,不僅僅侷限於兄弟之間,父子之間也極有可能會反目成仇。

更何況,趙偃素來不喜歡趙嘉。

如今趙偃身爲趙國太子,乃是趙國未來法定繼承人,趙嘉雖爲王長孫,終究有些比不上其父。

然燕趙之戰過後,趙嘉不僅在軍中威望甚高,名聲也在趙國民間廣爲流傳。

此番獻計列國分燕,而後作爲使者前來楚國,公子嘉已經開始嶄露頭角。

反觀其父趙偃,雖貴爲太子,卻在這場關乎國運的戰爭中,被矇在鼓裡,像個小丑般上跳下竄,讓人覺得可笑。

此時的趙偃,不僅記恨廉頗,對於趙嘉這位長子,更加不滿。

以趙偃的心性,絕對不會讓趙嘉繼續蹦躂下去,免得威脅到了自己的王位。

畢竟,趙國可有趙武靈王與趙慧文王這個前車之鑑,不得不防。

由此也能預料,回國以後的趙嘉,必然會被其父忌憚,甚至可能會被處處針對。

別看趙嘉此時小有名望,實際上在朝中根基,遠遠比不上經營多年的太子趙偃。

趙偃真要下定決心打壓趙嘉,無論是以太子名義,還是以趙嘉生父名義,都能輕易拿捏趙嘉。

趙嘉莫說日後想要主導趙國大事,就連繼續安逸的在朝中做事,恐怕都不容易。

有了其父趙偃這個絆腳石,趙嘉未來日子註定會十分坎坷。

“還望先生教我!”

趙嘉臉色變幻不定,繼而盯着李斯,一字一頓的說道。

李斯眼睛微微眯起,道:“太子偃畢竟乃公子生父,從孝道上講,面對太子偃之刁難,公子難道不應該退避嗎?”

李斯雙目死死盯着趙嘉,彷彿想要看穿他的內心。

趙嘉深吸口氣,目光變得深邃起來。

“父若明理、有德,吾當以死佐之,既能全孝道,亦能全忠義。”

“身爲人子,本不能言父之過。”

“然,觀吾父所爲,終非明君也。”

“非吾貪戀權勢,只因趙國危如累卵,若不能趁着秦國朝中未定而崛起,早晚必爲秦國所滅。”

“吾爲吾父之子,更爲趙國宗室,自不能見國將亡而愚孝也。”

“趙國,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揮霍。”

“趙國欲強,唯有以我爲王!爲趙國故,吾當爭;爲趙國故,吾必爭!”

趙嘉想要讓趙國變法圖強,想要讓那些真正有才學之人,可以在趙國身居高位。

唯有如此,趙國才能中興,才能與秦國相抗衡。

可惜的是,以趙嘉如今身份地位,根本沒有這種能力。

想要做到這些,就必須成爲趙王,想要成爲趙王,就必須與趙偃爭奪王位。

昔年,他不將弟弟趙遷放在眼中,並非目中無人,而是眼光放得更加長遠。

更何況,趙嘉作爲穿越者,本來就對趙偃這個便宜父親,沒有什麼感情。

不僅僅是趙偃,就連自己生母,雙方由於相處時間太少,趙嘉對其印象以及感情也並不深刻。

這麼多年來,趙偃對待趙嘉的態度,趙嘉也看在眼裡,對其更沒有絲毫感情。

既如此,趙嘉爲何要顧慮那麼多?

李斯驚奇的打量着眼前少年,臉上終於有了變化。

他沒想到,趙嘉居然會如此果決,會如此信任自己,毫無保留的吐露心聲,想要與其父趙偃爭奪王位。

這種事情,可是大逆不道,也極難成功。

李斯方纔那番言論,其實也是在試探趙嘉,想要知道眼前這位禮賢下士的公子,究竟是否有野心,有魄力。

若趙嘉是那種迂腐、愚孝之人,李斯覺得趙國未來堪憂,趙嘉也難成大事。

可是,趙嘉讓李斯感到驚訝了。

以趙嘉回答的速度來講,李斯已經能夠肯定,眼前這個看似偏偏如玉的公子,早就沒將自己弟弟視爲對手,反而想要與自己父親爭奪王位。

這種想法雖然異想天開,卻也可以看出其野心與魄力。

野心與魄力,乃成就大事者必備品質。

李斯靜靜看着趙嘉,過了許久才說道:“公子可知,待汝回國之日,便是乃翁發難之時?”

趙嘉眉頭微皺:“吾若能夠促成諸國分燕,縱然父親心中忌憚,恐怕也不能拿我怎麼樣吧?”

李斯聞言卻是冷笑道:“難道公子真的以爲,各國能夠分燕成功!”

趙嘉眼神微凝,道:“齊國、魏國、韓國已經同意分燕。”

“至於秦國,秦昭襄王去歲剛剛逝世,秦國太子嬴柱守孝未滿一年,尚且沒有真正登基爲王。”

“如今秦國雖以嬴柱爲主,終究沒有確立秦王。”

“蛇無頭難行,國無君難成大事,以秦國如今之國情,只要諸國同意分燕,秦國難道還能翻起什麼風浪?”

趙嘉之所以敢在這個階段搞事情,那是因爲知道,嬴柱守孝期滿以後,稱王僅三天就死了。

嬴柱死後,子楚也是守孝一年,在第二年正式稱王,也只活了不到三年。

嬴政繼位之時才十三歲,有呂不韋等人把持朝政,直到其滿二十歲以後,纔開始清除異己,真正掌控秦國。

這十餘年時間,也是趙國發展的黃金時期。

“哈哈哈哈!”

不曾想,李斯聽聞趙嘉之言,卻是大笑數聲。

繼而,他搖頭晃腦的說道:“分燕之策,必會以失敗告終!”

第十章 燕軍伐趙第一百九十七章 烹之第一百三十六章 劍出鞘第二百六十章 既分高下,亦決生死第二百八十章 二臣相左第四十四章 返燕第四十二章 求和第三十三章 斷後(感謝書友‘肅默先生’的盟主打賞)第六十四章 徹底毀掉第二十四章 以卵擊石第一百三十八章 吐露第二百六十九章 暫緩進兵第一百八十六章 岐山對(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攻秦第一百零四章 入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父子(上)第五十四章 會面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詔奪權第二百六十五章 跳崖第三十七章 危機第五十四章 會面第二百七十章 應允第六十一章 倉中鼠第二百零六章 老將斬甘羅(下)第十九章 雖死無憾第二百零七章 妥協第二百四十六章 公子薨第七十二章 舍美人而追賢才第一百一十章 縱馬斬賊酋第二百零八章 一雪前恥第一百五十三章 起風了第三十九章 怪責第一百一十五章 意義第九十一章 平岐君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詔奪權第四十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二百四十六章 公子薨第一百六十一章 拜相(感謝書友‘江南楠、’的盟主打賞)第一百零六章 挾持第一百六十五章 資本擴張的雛形(二合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意義第九十九章 借汝一物第一百一十五章 意義第四十四章 返燕第一百零八章 滅了它第一百五十章 漫山遍野第七章 敢戰否第二百三十八章 秦國惶恐第一百零一章 土軍要塞第二百八十七章 震怒第七十二章 舍美人而追賢才第四十一章 趙國,亡矣第十章 燕軍伐趙第九章 舉薦第一百六十一章 流言第二十九章 攻城(感謝書友‘陌路and守護’的盟主打賞)第一百四十章 難以抉擇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染秦都第四十八章 一支穿雲箭第一百四十六章 謀國者第十六章 連下五城第二百四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十七章 投降第五十三章 掛印離去第九十九章 借汝一物第二百一十六章 暴行第一百七十七章 諡號第八十七章 裹挾第六十一章 倉中鼠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鋒!第六十五章 月下送李斯第七十八章 傲嬌的李牧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九十八章 汝可知罪第一百八十三章 亡魏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染秦都第一百六十四章 毒計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助我也第二百四十五章 堅定信念第一百一十二章 破寨第九十四章 秦軍犯申岐第一百七十一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鋒!第一百九十七章 烹之第二百四十六章 公子薨第二百三十四章 少習山第一百八十一章 舉薦第一百二十五章 王翦出逃第七十九章 兩年第七十三章 但求一敗第一百零六章 挾持第二百四十七章 替義士壯行第二百八十八章 攻秦第一百八十一章 舉薦第二百二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三十九章 質問第二百三十八章 秦國惶恐第十七章 投降第六十一章 倉中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