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趙國,亡矣

趙國王宮。

太子趙偃率領親信大臣,上前請命。

趙偃臉色悲痛的說道:“廉頗殆戰不前,沒能及時救援顧邑,導致中山全境淪落在先。”

“彼欺瞞王上,不受重城鄗邑在後。”

“王上派遣朝中重臣責問,廉頗更是擁兵自重,不僅截下王上詔書,更是暗中扣押使者,其心當誅!”

“如今正值趙國生死存亡之際,若不迅速拿下廉頗,另擇良將統兵抗燕,則邯鄲危矣,趙國危矣!”

“兒臣懇請父王下令,捉拿廉頗及其同黨家眷,再派王城禁衛擒拿廉頗!”

趙偃臉色陰騭,躬身說道。

“懇請王上下令,捉拿廉頗及其同黨家眷,再派王城禁衛擒拿廉頗!”

暗中投靠趙偃的那些朝中大臣,也都紛紛請奏。

剩餘趙國公卿聞言,盡皆臉色大變,有人想要爲廉頗求情,可是想到對方作爲,終究還是壓住了這種心思。

他們也非常疑惑,向來以忠勇著稱的廉頗,爲何會做出此等事情?

趙王右手緊緊捏住白色絹布,隱約能從絹布上面,看到殷紅的血跡。

他收起絹布,而後霍然起身,突兀將案几掀翻,臉色變得猙獰而扭曲。

“老匹夫廉頗,欺寡人太甚!”

“寡人以舉國兵馬相委,以趙國生死相托,廉頗匹夫居然如此對寡人,居然坐視中山盡被燕賊所得!”

“來人,捉拿廉頗及其黨羽家眷!”

暴怒的趙王,讓所有趙國公卿都噤若寒蟬,只有趙偃等人,臉上隱隱露出了笑意。

趙偃繼續上前垂手問道:“若廉頗家眷反抗,又當如何?”

趙王聞言,臉色有些猶豫。

不過很快,他就咬牙道:“若有反抗,格殺勿論!”

趙王繼而又補充道:“只是廉頗擁兵自重,亦不可太過,免得逼其狗急跳牆。”

趙偃再次問道:“敢問父王,當派遣何人,帶領王城禁衛前去捉拿廉頗?”

趙王猶豫半晌,繼而將目光放在了趙偃身上。

“汝爲太子,應該能夠壓服廉頗,就由汝帶領王城禁衛,前去捉拿廉頗吧。”

趙偃聞言,臉色當即變得極其精彩。

捉拿廉頗,乃是有風險的事情。

假如廉頗心中仍有趙國,纔會任由王城禁衛捉拿。

若廉頗決意反叛,哪怕有王城禁衛保護,手握重兵的廉頗,仍舊能夠隨意揉捏趙偃。

趙偃沒有趙嘉那種膽氣,想到其中風險,當即有心推脫。

不過考慮到,若自己在國難當頭之際推脫,肯定會名聲大損,趙偃只能硬着頭皮應諾。

昔陽城,乃春秋時白狄鼓氏都城。

此城位於滹沱水南岸,和下曲陽遙遙相對,乃交通要塞。

“晉國尚未分裂時,白狄東遷,鼓氏進入此地建都昔陽城,後遭晉正卿中行穆子圍攻,鼓氏食盡力竭而降,鼓君鳶鞮被擄、鼓都被佔。”

“後鼓氏舉兵反晉,依附鮮虞氏,又被穆子奇計所破。”

“及至白狄鮮虞人建中山國,此城更爲中山國的領地。”

“後趙國覆滅中山國,爲齊、趙所爭奪此城,終被趙將廉頗所拔。”

燕國大夫將渠立於燕王身側,爲其細細講述着昔陽城歷史。

燕王身着戎裝,站在昔陽城頭,看出遠處奔騰不息的滹沱水,意氣風發。

“這座重城屢次易主,卻不想如今爲寡人所得。”

燕王環顧衆人,而後閉目張開雙臂,彷彿是想要將整個天下都擁抱在懷中。

“將大夫,你曾力勸寡人莫要攻趙,還說攻趙必敗。”

“可是今日,寡人先得趙國代郡,如今慄相更是連戰連捷,將整個中山國納入囊中。”

шωш ⊙t tkan ⊙C O

“要不了多久,寡人麾下大軍,就會攻破邯鄲!”

燕王睜開眼睛,臉色因爲興奮而變得潮紅,就連聲音都有些癲狂。

燕趙多年交戰不休,基本都以燕國戰敗告終。

到了如今,燕國不僅一雪前恥,反而可能會滅掉趙國,燕王又如何不興奮?

燕國大夫將渠聞言,卻是沉聲道:“趙國名將廉頗尚且不見蹤跡,趙國主力軍隊也沒有出現,大王應當讓慄相小心警惕纔對。”

“如今戰果輝煌,更應該穩中求勝,樂間將軍知兵善戰,大王何不徵其入伍,相助慄相統兵攻趙?”

燕王聞言,臉色當即沉了下來。

他如今正在興頭上,且燕國幾乎快要攻下了整個中山,哪怕廉頗這個時候出現,也翻不起太大風浪。

更何況,燕王聽到將渠提起樂間,就有些不高興。

當初樂間極力反對出兵攻趙,惹得燕王勃然大怒,對其斥責不已。

樂間亦是惱怒,掛印而去。

後來慄腹久久未能攻下顧邑,燕王也曾懷疑過慄腹統兵才能,甚至準備擺低姿態請求樂間代替慄腹攻趙。

就在那個時候,慄腹忽然攻下顧邑,而後接連拔城,幾乎將整個中山納入囊中。

也正是爲此,燕王打消了降低身份,請求樂間統兵的打算。

今日將渠舊事重提,燕王豈會高興?

“報!”

就在燕王準備發作的時候,忽然看到信使瘋狂朝這邊衝來,臉上滿是興奮。

燕王見狀,當即預感有好消息傳來。

他也不與將渠計較,反而上前詢問信使:“有何消息?”

信使先是喘了幾口粗氣,而後大聲說道:“趙王以廉頗殆戰拖延爲故,派遣趙國大夫帶詔責問,意欲臨陣換將。”

“不曾想,廉頗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爲由,把趙國大夫與詔書扣押。”

“趙王得知消息大怒,令人捉拿廉頗及其麾下諸將家眷,廉頗最疼愛的幼子反抗,被王城禁衛格殺當場,餘者皆下入獄中。”

“現如今,太子趙偃正統帥王城禁衛,準備前去捉拿廉頗!”

如此勁爆的消息,宛若晴天驚雷,將所有人都炸的耳朵嗡嗡作響。

就連向來不看好這場戰爭的將渠,也感覺趙國氣數已盡。

將渠急忙問道:“廉頗最疼愛的幼子被殺,消息屬實?”

信使急忙答道:“潛入邯鄲之密探親眼看到,絕對不會有錯!”

“哈哈哈哈!”

燕王聽到這裡,當即仰天長笑。

“當年秦趙爭鋒,趙王昏聵,聽信秦國流言臨陣換將,以致趙國有長平大敗。”

“今日趙王昏聵更甚以往,非但再次想要臨陣換帥,反而將廉頗最疼愛的幼子殺掉。”

“趙國,亡矣!”

第二章 李牧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擒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煌三疏第七十章 愣頭青第二十二章 任俠第二百三十八章 秦國惶恐第一百一十四章 換城第二百七十七 進諫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退第三十九章 怪責第二百四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四十三章 廉頗反第二百五十四章 問策第二十七章 生擒第二百七十四章 鄭國第一百零五章 變故第二百七十九章 秦國大疫第二百三十章 秦人不可辱第一百七十五章 使伐魏二百八十二章 炊煙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擒第六章 燕國使臣第一百八十八 亂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毒餌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五十五章 願死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分地第一百五十一章 初露鋒芒第四十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二百零七章 妥協第六十九章 倒影湖第一百三十七章 何謂無恥第四十五章 出兵第二百一十六章 暴行第一百五十六章 入彀第二百六十二章 刺客齊聚第八十三章 油鹽不進呂不韋第四十七章 晚宴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言北伐第二百零七章 妥協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九十九章 擄韓相第一百六十五章 資本擴張的雛形(二合一)第一百三十章 初見第五章 廉頗第一百一十章 焦頭爛額第一百六十四章 毒計第二百七十八章 秋耕第九章 舉薦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助我也第五十六章 棒喝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擒第一百一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君之道第八十八章 再逼齊國第一百四十六章 謀國者第二百六十二章 刺客齊聚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君之道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馬行空第四十五章 出兵第二百五十一章 抉擇第六十六章 心扉第三十四章 老卒第五十章 大捷第八十五章 周子貴於齊第八十四章 永結盟好第一百一十七章 敢爲天下先第八十六章 養蠱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姬第三十五章 浮橋上第二百六十章 既分高下,亦決生死第二百六十四章 盡殺之第七十三章 驚變第一百六十一章 拜相(感謝書友‘江南楠、’的盟主打賞)第一百七十八章 拔城第五十四章 會面第二百四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一百一十九章 屍骨盈秦地第二百二十五章 蒙恬當斬第七十九章 兩年第二百一十八章 蒙驁之死第二十三章 狼煙第二百一十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六十七章 餡餅第一百七十八章 拔城第六十六章 心扉第四十三章 廉頗反第七十三章 驚變第二百五十一章 抉擇第二百六十四章 盡殺之第二百三十七章 破關第一百六十一章 拜相(感謝書友‘江南楠、’的盟主打賞)第五十八章 李嫣嫣第七十三章 驚變第二百四十一章 分地第七十三章 但求一敗第二百零七章 妥協第二百五十三章 翻臉第八十一章 短視第一百八十六章 岐山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