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咸陽之亂(一)

成蟜(jiǎo)者,秦莊襄王之子,秦王政之弟也。

成蟜與秦王政同父異母,乃子楚返回秦國以後,納秦國貴族之女所生子嗣,如今只有十四歲。

秦王政即位以後,就將成蟜封爲長安君。

相比起秦王政,由於成蟜母族乃秦人勳貴,自然更得本土秦人擁戴。

若非秦莊襄王去世之時成蟜太過年幼,又有呂不韋力挺秦莊襄王長子嬴政,秦王之位究竟落在何人手中,尚且不得而知。

當年趙嘉派人在秦國散播謠言,聲稱嬴政並非子楚親生,就有許多秦國本土人士以及公族,密謀殺掉呂不韋、廢掉秦王政,改立成蟜爲王。

只是那時成蟜太過年幼,根本沒有能力參與其中,呂不韋后來大開殺戒,倒也沒有奈何成蟜。

時過境遷,如今成蟜雖只有十四歲,卻早已今非昔比。

特別是呂不韋大權獨攬,以及接連不斷的敗績,更是引起了秦國本土人士的不滿,故此也都暗中向成蟜靠攏,希望能夠改天換日,讓秦國走出困境。

樊於期擡起腦袋,臉上滿是凝重之色:“公子可知,由於呂不韋派人前往趙國散播瘟疫之故,致使趙國怒而興兵,以六國之力攻秦。”

“如今秦國糧草短缺,饑荒、瘟疫過後更是民心浮動,此時諸國興兵攻秦,秦或有滅國之禍矣!”

成蟜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繼而悲愴道:“想我大秦歷經數代先王嘔心瀝血,國力已經冠絕天下,卻被奸佞權臣呂不韋至此,難道天要亡我大秦?”

樊於期雙拳緊握,厲聲道:“大秦落得此等狀況,皆因奸佞權臣呂不韋排除異己,妄殺忠良之故,若不除之,秦國必亡!”

“且末將嘗聞大王非先王親生,今觀太后於後宮所爲,此事極有可能爲真。”

“我大秦數百年基業,又怎能被毀於此等人之手,還望公子振臂一呼,殺奸佞、正宗室血統,還秦國朝堂一個清白!“

歷史上直到四年以後,成蟜、樊於期才舉兵叛亂,卻迅速被擊潰,最終成蟜亡奔入趙,樊於期潛逃入燕。

如今天下局勢迥異於那個時空,呂不韋接連不斷的決策失誤,已經令其在秦國威信大減。

再加上現在到了秦國生死存亡之際,這些秦國本土人士若不除掉呂不韋,面對即將來臨的狂風驟雨,不能齊心協力的秦國,未必能夠躲過這一劫。

正是爲此,樊於期才力勸成蟜出面,號召秦國本土人士聯手除掉呂不韋。

成蟜聞言,猶豫半晌答道:“吾又何嘗不想除掉呂不韋,然呂賊獨攬大權,若不能一舉將其拿下,我等恐怕都會有性命之憂!”

“前番咸陽之亂,當引以爲戒啊!”

樊於期寬慰道:“接連失敗,軍中將領早已怨聲載道,呂賊威望大減,前番末將統兵抵禦六國,已經暗中聯絡了許多將領,只要公子振臂一呼,諸將必然響應。“

“且呂賊此番散播瘟疫之舉大失人心,更是引得六國出兵攻秦,以此爲由殺掉呂賊不僅能夠清除內患,亦可給趙國一個交代。”

成蟜臉上猶豫之色頓失,繼而振奮道:“果真如此?”

樊於期重重點了點頭。

秦國的宵禁非常徹底。

夜晚的咸陽,雖然燈火通明,卻也無比寧靜,街道上空無一人,沒有絲毫嘈雜之音。

城牆上,哪怕如今處於夜晚,守軍仍舊站得筆直,沒有絲毫怠慢之意。

蒙恬按劍立於城頭,看着烏雲逐漸將月光遮擋住,不由喃喃自語:“要變天了!”

“踏踏踏!”

靜謐的黑夜,忽然被急促的馬蹄聲所打破,蒙恬舉目望去,卻由於天色黑暗,並沒有看到太多東西。

只不過,他那握住劍柄的手,忍不住緊了緊。

“將軍,城外好像有情況!”

駐守城門的副將聽到了馬蹄聲,不由臉色微變,急忙上前對着蒙恬稟報道。

瞥了副將一眼,蒙恬說道:“帶領汝麾下士卒嚴守城門,除了本將以外,任何膽敢靠近城門者,皆殺無赦!”

“遵令!”

目送副將領兵離開以後,蒙恬目光再次投向了城外。

“踏踏踏!”

馬蹄聲越來越近,在靜謐的黑夜裡格外清晰,城牆上的氣氛也越來越緊張。

“來者何人!”

眼看數千精銳鐵騎抵達咸陽城下,蒙恬氣沉丹田,對着爲首那員將領厲聲喝問。

“吾乃桓齮,奉大王詔令而來,汝等還不速速打開城門!”

九年以後殺趙國大將扈輒,斬首十萬趙軍的秦國名將桓齮,如今尚且英姿勃發,乃是不折不扣的少壯派。

關東出相,關西出將。

哪怕如今乃是黑夜,桓齮身上仍舊散發出張揚而又兇悍的氣息,顯然是爲馳騁沙場兇悍異常的關西猛將。

蒙恬喝道:“既是大王召喚,將軍領兵駐紮咸陽三十里外即可,爲何連夜進帶咸陽,欲反耶?”

桓齮對曰:“軍情十萬火急,耽誤了軍國大事,汝擔當不起,還不速速打開城門!”

桓齮持劍遙指蒙恬,厲聲呵斥。

蒙恬絲毫不退,喝道:“將領不得私自帶兵入咸陽,違者以謀逆論處,將軍若再不退兵,休怪在下無情!”

言畢,蒙恬一揮右手,城牆上守軍盡皆弓箭上弦,虎視眈眈。

桓齮見狀,冷哼一聲喝令屬下退出弓箭射程以外,繼而讓人點起火箭,朝着天上射了去。

與此同時,城內嚴陣以待的樊於期,看到火箭升空以後,當即撕掉了披在外面的披風,露出了散發出冰冷寒光的甲冑。

“擂鼓,聚將,迎大軍入城!”

戰鼓轟隆作響,徹底打破了夜晚咸陽的寧靜,千餘服裝各異的男子拿着武器,從各家各戶衝了出來,朝着蒙恬鎮守的北門聚集而去。

正在相國府與門客下棋的呂不韋,聽到戰鼓聲以後,緩緩落下了手中白字,喃喃自語:“都以爲是執棋者,殊不知或許自己就在棋盤之中。”

戰鼓起,喊殺聲震天。

今夜,咸陽註定將會不眠,大秦將走進何方,亦在今晚見分曉。

第八十七章 裹挾第一百四十九章 打破默契第二百二十九章 抉擇第一百三十六章 劍出鞘第一百四十五章 抉擇第六章 燕國使臣第六十一章 倉中鼠第四十七章 晚宴第一百七十五章 使伐魏第七十三章 但求一敗第六十一章 倉中鼠第二百三十七章 破關第三十章 第二把火(感謝書友‘六蟈蟈’的盟主打賞)第一百一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七十四章 鄭國第三十九章 怪責第二百一十八章 蒙驁之死第一百三十二章 抉擇第二百五十四章 問策第三十九章 怪責第七十六章 憋屈的楚王第二百九十章 高望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七十四章 禍不單行第二百四十三章 請廉頗入申岐第一百四十七章 塞外第六十章 閒棋第一百七十七章 諡號第一百九十九章 擄韓相第七十三章 驚變第十章 燕軍伐趙第二百二十八章 減除第一百三十章 初見第九十二章 什麼名字第九十八章 汝可知罪第二百一十九章 使趙第二百二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四章 會面第八十章 勸諫第十六章 連下五城第一百六十章 人肉,亦能食(兩章合一)第十九章 雖死無憾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助我也第二百七十四章 禍不單行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言北伐第一百一十五章 意義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一百六十七章 餡餅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二百三十章 秦人不可辱第九十二章 什麼名字第六十八章 聯姻第二百三十四章 少習山第二章 李牧第三章 耳光第一百六十二章 歷史拐點第八十六章 養蠱第二百七十三章 蝗蟲盛宴第二百三十五章 驚疑第一百三十九章 質問第一百零二章 城門口第一百九十七章 烹之第兩百零四章 謀十萬秦軍第七章 敢戰否第五十四章 會面第二百七十三章 蝗蟲盛宴第二百七十一章 迴歸第一百六十九章 以工代賑第七十四章 破鞋抽你丫第一百九十九章 擄韓相第一百七十二章 赤字財政第二百三十章 秦人不可辱第四十八章 一支穿雲箭第二百一十四章 三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棋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染秦都第一百九十八章 自取之第一百二十八章 縱論天下(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減除第一百六十六章 獻相印第五十六章 棒喝第三十六章 滹沱河畔第二十七章 生擒第一百一十三章 書信第四十三章 廉頗反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馬行空第一百零七章 以弱勝強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子亦知王翦乎第五十三章 掛印離去第二百六十九章 暫緩進兵第七十章 愣頭青二百八十二章 炊煙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馬行空第二百四十章 退兵第三十章 第二把火(感謝書友‘六蟈蟈’的盟主打賞)第一百一十九章 屍骨盈秦地第一百七十四章 趙王病危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