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二臣相左

卻說趙嘉聽得李斯一番話,遂怦然心動,想要省下糧草以待來年開春伐秦。

然此等大事,不可太過草率,嘉遂急召范增返回申岐之地。

不數日,范增風塵僕僕而來。

“增,拜見君上!”

再次看到趙嘉,范增居然有了些許陌生感。

如今的趙嘉,無論外貌還是氣質,都有了不小的改變,特別是鬍鬚留長以後,與以往形象有着極大區別。

“旬月不見先生,嘉思念之極啊!”

趙嘉上前,緊緊握住范增雙手,臉上滿是欣喜之色。

他並沒有因爲范增長時間不在身旁,就對其產生了生疏感,此番再度見到范增,反而有種久旱逢甘霖的愉悅。

感受着趙嘉雙手傳來的溫度,以及對方那掩飾不住的喜悅之情,范增心中僅有的些許生疏,當即消弭於無形。

說實話,長時間不在趙嘉身旁,范增也有些擔心,自己會逐漸被君上邊緣化。

事實證明,趙嘉對范增的信任從未有過消減,反而是范增自己有些杞人憂天了。

李斯立於旁側,看到兩人君臣相宜的模樣,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只是眼睛深處,卻閃過一抹微不可查的陰霾。

李斯並非不能容人,卻只能容忍那些才能不如自己,對自己地位沒有威脅之人。

與之相反,若是有人才能與其不相上下,甚至略有勝出,或許就會不折手段將其除去。

歷史上,韓非就是最好的例子。

范增、李斯二人幾乎同時投於趙嘉麾下,二人都有匡扶社稷之才,多年來相互配合,都爲申岐之地立下了汗馬功勞。

只不過,由於范增在大局以及謀略上的勝出,讓李斯感受到了極大威脅。

好在李斯知道,如今趙嘉正值用人之際,此時太過排擠范增,對於趙嘉的霸業並非一件好事。

李斯與趙嘉一榮俱榮,自然不會做出如此不智之事。

於是乎,李斯就向趙嘉建議,將范增遠派在了趙王身邊,這樣既能讓范增發揮所長,又能令其離開權力中心,不與趙嘉日日相見。

李斯相信以自己的才能,與趙嘉朝夕相處以後,在其心中地位必然會慢慢超越范增,最終達到無可動搖的地步。

他卻沒有想到,范增離開趙嘉以後屢立奇功,不僅改善了趙偃、趙嘉父子二人關係,甚至還獻上了滅燕之策。

哪怕最終未能滅掉燕國,卻也讓趙國版圖極大得到了擴張,可謂是功勳卓著。

與之相反,李斯雖每時每刻都在趙嘉身旁,亦助其處理了申岐之地大大小小無數政務,功勞卻都潤物細無聲,完全不似范增那般顯赫。

兩者相較,李斯自然感受到了濃烈的危機感。

此番看到趙嘉對待范增如此熱切,心中陰霾也超過了往昔,好在李斯喜怒不形於色,哪怕並不怎麼高興,臉上仍舊帶着燦爛的笑容。

卻說君臣寒暄過後,趙嘉當即引着李斯、范增進入了屋內。

趙嘉沒有過多廢話,直截了當的說道:“今歲秦國爆發饑荒,亡者無數,以致瘟疫肆虐,屍骨盈野。”

“李師以爲,當趁此良機整頓糧草、軍備,待來年開春之際,以舉國之力攻之。”

“彼時,秦絕不能擋趙之鋒芒,趙有望稱霸天下矣。”

“今召先生回中陽,正是爲了此事,不知先生有何看法?”

范增聽完趙嘉的敘述,擡頭看了看臉上始終帶着笑容的李斯,不由眉頭微皺。

隨後,他對着趙嘉作揖道:“據臣所知,自燕以舉國之力攻趙以來,趙國幾乎連年征戰,府庫錢糧入不敷出,百姓早已疲憊厭倦。”

“趙雖每戰皆勝,廣地無數,然新得之地百姓尚未誠心依附。”

“更兼今歲乾旱、蝗災並行,縱君上滅蝗及時,百姓收成仍舊十分微弱,果腹尚且不足,更無多餘錢糧交付官府。”

“今卒已疲憊、民已貧乏、又缺錢糧,如何起兵攻秦?”

李斯聞言,臉上笑容逐漸收斂,沉聲道:“想必先生居於邯鄲多時,不知這些年君上以釀酒爲由,從各國商人那裡購買了多少糧食。”

“如今中陽官府秘密糧倉之內,糧草早已堆積如山,起兵攻秦,不在話下。”

李斯言下之意,就是說范增遠離權力中心,不知曉行情就不要胡亂發表言論。

范增卻不退讓,反問道:“中陽所存糧草,能否令趙國數百萬人衣食無憂,安然撐到明歲收穫糧食?”

李斯拂袖道:“官府豈是善堂?百姓糧食不夠大可節衣省食!君上滅蝗在先,上奏免除災區百姓賦稅在後,趙國百姓無不感恩戴德。”

“君上所做已然足夠,縱有些許好吃懶做之人撐不過這個冬天,然比起攻秦大業,這點死傷又算得了什麼?”

“慈不掌兵,先生熟讀兵書,難道連這個道理都不懂?”

范增笑道:“慈不掌兵,乃爲將之道;君上所需,卻是爲君之道。”

“將,可爲勝利不折手段,縱犧牲部分無辜士卒生命,只要能夠取得勝利,都在所不惜。”

“然爲君者,施恩於民固可得百姓頌揚,以恩義挾持民意,以必大失民心。”

“吾常聞君上言:百姓如水,君王如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不顧趙地士卒之疲倦,不顧趙國百姓之死活,而冒然興兵伐秦者,縱得一時之利,亦必失天下之心。”

“且吾聞: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秦歷經數代明君,底蘊之深厚,無可比擬,縱這些年屢逢敗績,又得乾旱、蝗災、瘟疫肆虐,亦非好相與之輩。”

“趙以舉國之力伐秦,勝負未可知也,勝亦不得全功,敗必萬劫不復,予以爲不可貿然興兵也!”

范增的一番話,可謂是振聾發聵,然而李斯聽完,卻是仰天大笑三聲。

趙嘉問道:“敢問先生爲何發笑?”

李斯反問道:“君上可知,昔年商君三見秦孝公之事?”

趙嘉曰:“願聞其詳。”

李斯笑道:“昔年秦孝公下求賢詔,商君應召入秦,初見秦孝公,大講三皇五帝,上古君主之帝道,秦公怒而去,不屑帝道也。”

“商君二見秦公,大講仁義王道,秦公昏昏欲睡,志不在王道也。”

“商君三見秦公,獻上治秦九策,明令法令,獎勵耕戰,以霸道治民,以霸道奪天下,終成霸業,威壓關東六國。”

“今乃大爭之世,范增先生不以霸道取天下,反而婦人之仁,錯失滅秦良機矣!”

第二百一十九章 使趙第五十四章 會面第二十四章 以卵擊石第二百八十七章 震怒第二百零一章 太子丹第三十六章 滹沱河畔第一百二十二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二百八十一章 爭相獻策第八十三章 油鹽不進呂不韋第一百七十六章 良苦用心第兩百零三章 四國聯盟第一百八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一章 范增第三十六章 滹沱河畔第二百一十六章 暴行第二百六十三章 十面埋伏第一百八十六章 岐山對(上)第二十三章 狼煙第一百六十八章 希望第七十九章 兩年第一百六十七章 餡餅第二百四十七章 替義士壯行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霄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子亦知王翦乎第二百二十八章 減除第二百一十二章 成皋第二百二十三章 蒙恬第一百六十二章 歷史拐點第一百六十章 人肉,亦能食(兩章合一)第六十三章 出人預料第一章 喻竹第七章 敢戰否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煌三疏第二百二十五章 蒙恬當斬第二百三十章 秦人不可辱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馬行空第二百三十二章 窘境第一百一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四十七章 塞外第一百六十四章 韓使第一百六十一章 拜相(感謝書友‘江南楠、’的盟主打賞)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襲第八章 趙人不屈第二百二十六章 挖坑第兩百零三章 四國聯盟第九十六章 那把火第一百六十二章 歷史拐點第二百二十三章 蒙恬第二百五十四章 問策第二百四十章 退兵第一百九十七章 烹之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鋒!第二十二章 任俠第九十一章 平岐君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兩百章 長平第七十一章 范增第二百一十四章 三城第二百零八章 一雪前恥第一百五十一章 初露鋒芒第二百五十九章 誰能接我一劍第二百零六章 老將斬甘羅(下)第八十九章 縱馬掠秦地第七十六章 憋屈的楚王第二百四十七章 替義士壯行第六十六章 心扉第一百九十章 父子(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良苦用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誰能接我一劍第二百三十五章 驚疑第九章 舉薦第一百三十五章 遇襲第一百零六章 挾持第兩百零二章 秦王嬴政第一百四十章 難以抉擇第二十二章 任俠第一百六十九章 以工代賑第四章 長幼尊卑第二百二十九章 抉擇第二十章 女卒(感謝書友‘幻羽呀’的盟主打賞)第一百七十章 半年第一百三十九章 質問第一百五十章 漫山遍野第二百零八章 一雪前恥第七十四章 破鞋抽你丫第八十八章 再逼齊國第二百零六章 老將斬甘羅(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欲殺之第一百四十七章 塞外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姬第兩百零二章 秦王嬴政第二百八十一章 爭相獻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謀國者第十六章 連下五城第二百三十四章 少習山第一百八十章 樂乘奔逃第十三章 何懼第二百六十四章 盡殺之第二百三十二章 窘境第三十章 第二把火(感謝書友‘六蟈蟈’的盟主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