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秦人不可辱

秦王話音落下,衆人視線當即全都聚集在了呂不韋身上。

呂不韋對着秦王微微施禮,繼而說道:“此一時,彼一時也。”

“當初若採納蒙恬之策,提前派人向函谷關求援,令樊於期分兵駐守沿途各座城池,函谷關士卒軍心必不會亂。”

“然此時趙軍已然逼近咸陽,此時向函谷關求援,必然會引起士卒惶恐,繼而軍心大亂,給聯軍可趁之機。”

說到這裡,呂不韋停頓了一會兒,先是環顧朝堂內百官,繼而拔高音量喝道:“函谷關匯聚之秦軍,幾乎已經是國內全部精壯。”

“若敗,秦國必然元氣大傷,再難有雄起之日。”

“與之相反,咸陽雖爲國都,終究只是一座城池,只要大王尚在,縱咸陽被趙軍攻克,又能如何?”

呂不韋的話,宛若平地起驚雷。

衆人沒有想到,向來與樊於期等人有間隙的呂不韋,非但沒有在這個時候落井下石,反而拿出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氣勢,準備與趙軍周旋到底。

秦王聞言,略顯稚嫩的臉上當即露出欣慰之色。

“相國雖與朝中公卿有權力爭鬥,終究還是將秦國大義放在首位,孤心甚慰!”

念及於此,秦王政當即起身朗聲道:“相國所言是極,相比起函谷關防線數十萬秦軍,咸陽又算得了什麼!”

“傳寡人詔令:派人前往函谷關安撫軍心,另徵調附近各縣男子奔赴咸陽,不更及以上爵位者,亦要服從調令!”

按照秦律,爵位達到不更就能免除兵役。

當然,這種兵役是指充更卒,也就是那種輪流服兵役的士卒,如果遇到戰爭或者緊急情況,也需要服從官府徵辟。

事實上,爵位達到不更者家中都有私奴,有時候這些私奴也能代替主人上戰場。

故此,達到不更爵位者,在官府沒有嚴格強制徵辟以前,不少人都留在了家中,因爲這些都是有功之人,若非迫不得已,秦國官府亦不會逼迫太甚。

只是如今,秦舉國皆戰,所謂的兵役豁免權也就無從談之。

涇陽,位於弋陽西北百餘里,坐落於涇水北岸,乃咸陽北部門戶。

早在趙軍尚未兵臨弋陽以前,已經有三千秦軍駐守在涇陽,防備趙軍從此地渡河。

涇陽,大邑也,人口過萬。

哪怕縣中精壯大多都已經奔赴前線,這裡仍舊有八千餘人,其中囊括了老人、小孩、婦女以及傷殘退伍士卒。

相比起商鞅變法以前,秦國傷殘退伍有功士卒生活滋潤了許多,雖然不少人都斷胳膊瘸腿,他們卻也至少不再爲生計發愁。

涇陽東郊,這裡乃是一名傷殘的中大夫封地。

這裡的中大夫,並非傳統意義的大夫。

自周以來,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等,各等又分上、中、下三級。

這裡的中大夫,卻是秦國軍功授爵的第五級,官大夫爲第六級,公大夫爲第七級,五大夫爲第九級。

中大夫雖不能養士,在秦國卻也頗有社會地位,家宅、田地、僕人樣樣不缺,若此人身體健全,還能在謀得一官半職。

可惜的是,此人曾經在戰場上受傷頗重,不僅瘸了一條腿,還瞎了一隻眼,如今只能當個富家翁。

“弘大夫,趙賊犯我咸陽,大王下詔徵兵,某準備帶着家中奴隸赴戰!”

“此番前來,乃是爲了向弘大夫告別,若某戰死沙場,還望弘大夫能夠顧念往日情分,對於某之家小照顧一番!”

作爲中大夫弘基老部下的醜樂,如今也成了不更,家中有宅、有田、有婆娘、有孩子、亦有奴隸。

過慣了刀口舔血的日子,醜樂也想要享受後半生,不願平白在戰場上丟了性命,這纔沒有奔赴前線,反而讓奴隸替代自己,並且捐獻了些許錢糧。

醜樂本以爲,以秦國之強,所謂的聯軍只是土崩瓦狗罷了,根本不堪一擊。

卻沒想到,前線秦軍與聯軍僵持處於劣勢不說,就連秦國都城咸陽都受到了趙國士卒的威脅,危在旦夕。

能夠以戰功獲得不更爵位,醜樂的兇悍不言而喻。

面對弋陽縣令的徵召,醜樂只是略作猶豫,就選擇入伍與趙軍作戰。

這固然與醜樂逃避不了兵役有關係,卻也並非僅僅如此。

醜樂雖然想要安享晚年,卻也知道覆巢之下無完卵的道理,哪怕這個時代並沒有這個詞,道理卻也共通。

過慣了好日子,醜樂可不想自己在戰場上拼了命所獲得的一切,最終被趙人摧毀殆盡。

與之相反,弘基這位傷殘的中大夫,卻能夠豁免兵役。

這並非因爲對方爵位高的緣故,乃是因爲弘基身體傷殘,並不適合上戰場,再加上其以前屢立戰功,這才得以免除兵役。

哪怕在如此緊要關頭,官府也不會強行徵召弘基這等人上戰場。

“趙人打到咸陽附近了嗎?”

弘基喃喃自語,繼而冷笑道:“昔年吾隨武安君大破趙人於長平,斬首五級,當年未曾滅了趙國,沒想到他們居然敢犯我咸陽,”

“吾雖瘸腿瞎眼,亦能披甲執銳再戰趙人,此番汝無需託孤於我,某隨汝同赴戰場,殺敵浴血!”

弘基那本來由於瘸腿略顯傾斜的身體,此時也變得筆直。

醜樂卻是急忙勸道:“弘大夫爲了秦國立下赫赫戰功,甚至導致身體傷殘,已經沒有必要再服兵役,何不留在家中等待戰爭結束!”

弘基聞言大怒,喝道:“某爲什長之時,汝不過一介新卒,如今見吾瘸腿瞎眼,就以爲某不能再戰耶!”

醜樂惶恐,連道不敢。

“如今趙人兵臨咸陽,有當年長平之仇,趙人早就與我秦人結下深仇大恨,若不殺盡這支趙軍,莫說咸陽可能會陷入危機,你我家眷都將有危險!”

“阿福,拿我甲冑、武器,某將領王命而赴戰,讓趙人知曉我秦人不可辱!”

醜樂聞言,感覺心中熱血上涌,拔劍在手厲聲喝道:“秦人不可辱,某願遂老什長共赴戰,不破趙賊,誓不休戰!”

相同的事情,在關中各個地方上演。

能夠受封於關中之人,無論官爵高低,都乃實實在在的老秦人,戰鬥經驗都無比豐富。

哪怕其中有些人殘了,有些人老了。

然而當他們爲了秦國、爲了家園再次拔劍而戰之時,沒有人能夠忽視這些曾經的虎狼之師,

第二百零一章 太子丹第八十八章 再逼齊國第七十三章 驚變第八章 趙人不屈第七十九章 兩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抉擇第九十八章 汝可知罪第二百三十章 秦人不可辱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言北伐第二百七十五章 來投第五十四章 會面第五十二章 始末第十五章 非其不可第二百一十八章 蒙驁之死第四十四章 返燕第一百四十六章 謀國者第二百五十四章 問策第二百六十章 既分高下,亦決生死第一百一十九章 屍骨盈秦地第二百三十六章 失敗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詔奪權第五十二章 始末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鋒!第一百七十一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三十二章 抉擇第四十二章 求和第二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八十四章 永結盟好第二百六十一章 赴薊第二十二章 任俠第一百八十六章 岐山對(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破寨第三十八章 爆發第二百六十八章 斷臂求生第三章 耳光第二百零九章 餡餅第一百三十八章 吐露第九十五章 夜襲第二百四十五章 堅定信念第一百四十八章 南侵(求首定!)第二百二十六章 挖坑第六章 燕國使臣第一百零二章 城門口第一百九十章 父子(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蒙恬第一百零一章 土軍要塞第二百七十章 應允第八十八章 再逼齊國第五十八章 李嫣嫣第七十八章 傲嬌的李牧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六十九章 以工代賑第一百四十二章 請伐魏第一百六十四章 韓使第二百八十章 二臣相左第二百零七章 妥協第四十八章 一支穿雲箭第一百二十章 備戰第八十六章 養蠱第二百五十章 謀天下者第五十章 大捷第五十四章 會面第二百七十三章 蝗蟲盛宴第十九章 雖死無憾第三十八章 爆發第一百六十七章 餡餅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兩百章 長平第九十八章 汝可知罪第十六章 連下五城第七十八章 傲嬌的李牧第一百九十九章 擄韓相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退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霄第二百八十一章 爭相獻策第十八章 且取趙嘉人頭第四十八章 一支穿雲箭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災第二十七章 生擒第二百六十七章 斬使祭旗第二百九十章 高望第七十九章 兩年第二百三十章 秦人不可辱第二百三十二章 窘境第三十六章 滹沱河畔第二章 李牧第二百八十九章 主帥人選第一百零八章 滅了它第五十二章 始末第八十六章 養蠱第一百五十三章 起風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退第一百零六章 挾持第一百二十章 備戰第九十七章 嶄露頭角第二百四十章 退兵第二百八十章 二臣相左第二百八十六章 毒計第二百四十四章 英雄遲暮第七十四章 破鞋抽你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