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孤注一擲

“咚咚咚!”

戰鼓聲轟隆作響。

“殺啊!”

喊殺聲震動天地。

山陽城下,楚、魏聯軍仗着兵力優勢,發起了試探性的進攻。

奈何山陽城郭高大,城內還有十萬秦軍,縱楚、魏聯軍有三十萬,也不可能強攻拿下山陽。

稍有不慎,三十萬楚、魏聯軍,甚至可能還會有兵敗之危。

好在此番兩國統兵之人,無論是統帥魏軍的廉頗,還是統帥楚軍的項燕,皆爲後世赫赫有名的名將,倒也不懼蒙驁。

自從魏王決心盟趙以後,就開始爲挑選將領發愁。

如今的魏國,根本沒有可堪大用的名將,就連不少沙場宿將,也因爲公子無忌的鬱鬱而終之事,而對魏王失去信心,掛印而走者不在少數。

魏王挑來挑去,都沒有挑選到合適的統兵將領。

最終還是魏禮極力舉薦廉頗,魏王在慎重考慮之後,遂拜廉頗爲主帥、魏禮爲副將,令二者統兵十萬與楚軍合兵一處,攻打山陽。

“廉頗將軍覺得,我等能否攻下山陽?“

春申君黃歇看過遠處膠着的戰局,轉頭對着廉頗問道。

此番楚國爲了拿回南郡,出兵二十萬,可謂是下足了本錢,黃歇貴爲楚相,又是當年解了趙國邯鄲之圍且擊敗秦國之人,自然是統兵最佳人選。

也只有春申君黃歇這等人物,才能鎮住軍中驕橫的諸將。

好在春申君也有自知之明,曉得單論統兵打仗,自己乃至所有楚國將領,都比不上眼前的老將廉頗,這才虛心詢問。

“若是野外作戰,以我方三倍於秦軍之兵力,吾有信心能夠將其擊潰。”

“然蒙驁依仗山陽城郭死守,想要憑藉三十萬大軍攻破此城,難如登天。”

黃歇聞言,急忙問道:“不能攻克山陽,我等就沒有辦法與平岐君合兵一處,不知將軍可有應對之策?”

廉頗卻是笑道:“無妨,根據探子來報,山陽城破之時糧草被付之一炬,韓國雖然答應供給秦軍糧草,時至今日尚且沒有運送至山陽。”

“我等可派兵將山陽團團圍住,以城中秦軍龐大之數量,糧草難以支撐十日。”

“待城中糧盡之時,自然是破敵之日!”

春申君黃歇聞言大喜,當即就開始與廉頗商議,如何分兵圍困山陽,切斷對方後勤補給。

山陽城內。

蒙恬看着楚、魏兩國軍隊的動向,不由面露憂慮之色。

“王父,孫兒觀楚、魏聯軍動向,恐怕是想要將山陽團團圍住,繼而切斷我軍糧草補給,將十萬秦軍活活困死在城中啊。”

此時的蒙恬,心中感到無比疑惑。

按說以蒙驁的統兵經驗,恐怕早就能夠預料到會發生這種事情,縱然是換做蒙恬,也不會將十萬秦軍全部駐紮于山陽。

哪怕只派遣三萬秦軍駐守山陽,也能擋住楚、魏聯軍月餘,那個時候援軍就已經抵達此地。

若山陽只駐守三萬秦軍,其餘七萬秦軍就可以分別駐守其餘城池,與山陽相互守望,形成掎角之勢,如此也能掩護後勤部隊。

蒙驁的反其道而行,將所有兵馬聚集在山陽,擺出一副死守山陽的姿態,完全違背了兵法常理。

蒙驁聞言,只是目光平靜的看着城外,已經開始分散包圍山陽的楚、魏聯軍,並沒有解釋什麼。

事實上,蒙驁如此做,自然有其用意。

秦國朝堂之上,以呂不韋、蒙驁爲首的外來戶,與秦國本土勢力之間的爭鬥,早就已經暗潮洶涌。

哪怕當年呂不韋、蒙驁發動兵變,殺死了王翦叔父,也趁機清理了不少敵對勢力,仍舊不可能將秦國上下清洗一空。

說到底,秦國還需要本土人士作爲根基,沒有了秦國本土人士,秦國也將不再是秦國。

如果說,蒙驁能夠像歷史上那樣屢戰屢勝,爲秦國打下廣袤的疆域,縱然秦國本土勢力心有不滿,也拿蒙驁沒有辦法,只能眼睜睜看着蒙氏在秦國走向輝煌。

不幸的是,由於趙嘉的出現,蒙驁領兵屢次遭受挫折,以致秦國本土勢力不斷彈劾蒙驁。

若非有呂不韋在背後支持,恐怕蒙驁已經保不住如今地位了。

饒是如此,此番呂不韋好不容易爭取來攻韓的肥差,也因爲趙嘉半路摘桃子的舉動,使蒙驁而成了秦國上下的笑柄。

蒙驁若不改變這種局面,待樊於期以及張唐領兵抵達韓國,並且立下功勳以後,蒙驁哪怕有呂不韋在背後支持,也將再也沒有了翻身的機會。

甚至於,就連呂不韋都可能遭受牽連。

是以,早在樊於期、張唐尚未出兵之時,呂不韋就已經暗中作書給蒙驁,令其無論如何都要趕在二者抵達韓國之前,立下一個天大功勞。

唯有如是,方能讓呂不韋、蒙驁二人,重新掌握秦國朝堂的話語權。

正是爲此,蒙驁纔不得不鋌而走險,準備以城外三十萬楚、魏聯軍,作爲鞏固自己位置的功勳。

“以十萬秦軍正面與三十萬楚、魏聯軍交戰,且對方將領還是廉頗這等名將,想要獲勝微乎及微。”

“唯有讓三十萬聯軍分兵,再集中十萬秦軍,以雷霆之勢擊之,方有獲勝可能。”

不得不說,蒙驁絕對算得上當世極其罕見的名將。

他早就探查過山陽附近地形,這裡地勢平坦,道路四通八達,想要完全將山陽困成一座孤城,聯軍必須分兵六處。

只要聯軍分兵,蒙驁的機會就來了。

當然,蒙驁如此做也有極大危險,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孤注一擲,若不能擊破聯軍,就必然會被困在山陽,最終糧草耗盡,十萬秦軍盡皆死於此地。

只不過,面對秦國國內越來越複雜的局勢,蒙驁也只能選擇孤注一擲。

蒙驁站在城頭,戰袍被大風颳得獵獵作響,他雖然蒼老,目光卻仍舊宛若鷹隼,仔細觀察着聯軍動向。

果不其然,聯軍爲了徹底困死秦軍,分兵六處安營紮寨,不僅堵死了韓軍前往山陽運輸糧草的道路,也讓徹底封死了十萬秦軍出城的道路。

“西南方向,乃楚軍主帥黃歇所在。”

很快,蒙驁的目光就再也移不開了,死死盯在了黃歇所在那個方向。

相比起驍勇善戰的廉頗,黃歇這個有些好大喜功的楚相,無疑是最好的突破口。

只要擊破了黃歇,二十萬楚軍必然膽寒,楚、魏聯軍不攻自破,彼時哪怕有廉頗這員名將,也難以改變聯軍兵敗如山倒的局面。

第三十四章 老卒第二百三十章 秦人不可辱第二百一十六章 暴行第一百七十四章 趙王病危第一百零九章 千騎卷平岡第二百零五章 老將斬甘羅(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爭相獻策第一百四十七章 塞外第一百五十四章 血未涼第十一章 殿議第七十二章 舍美人而追賢才第一百六十一章 拜相(感謝書友‘江南楠、’的盟主打賞)第二百三十八章 秦國惶恐第二百四十三章 請廉頗入申岐第三十三章 斷後(感謝書友‘肅默先生’的盟主打賞)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鋒!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得麟兒第一百二十八章 縱論天下(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二百二十六章 挖坑第八十一章 短視第兩百章 長平第二百三十二章 窘境第一百一十二章 破寨第一百七十一章 滿載而歸第五十章 大捷第九十四章 秦軍犯申岐第一百五十章 漫山遍野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馬行空第十一章 殿議第七十四章 破鞋抽你丫第十八章 且取趙嘉人頭第二百二十三章 蒙恬第一百零七章 以弱勝強第一百六十六章 赤霄第十六章 連下五城第三十六章 滹沱河畔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二百四十章 退兵第六十章 閒棋第二百六十五章 跳崖第一百四十六章 謀國者第一百六十一章 流言第九十七章 嶄露頭角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姬第九十七章 嶄露頭角第六十九章 倒影湖第十五章 非其不可第二百六十七章 斬使祭旗第兩百零四章 謀十萬秦軍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退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君之道第二百二十章 爾虞我詐第四十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二百六十七章 斬使祭旗第一百一十章 縱馬斬賊酋第一百零一章 土軍要塞第九十七章 嶄露頭角第二百一十七章 書信第二十三章 狼煙二百八十二章 炊煙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一百一十九章 屍骨盈秦地第一百五十二章 毒餌第二百三十七章 破關第五十九章 本心第一百六十章 人肉,亦能食(兩章合一)第九十九章 借汝一物第三十章 第二把火(感謝書友‘六蟈蟈’的盟主打賞)第二百二十一章 八十萬大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四十二章 請伐魏第四十八章 一支穿雲箭第三十九章 怪責第二百一十章 孤注一擲第二十六章 燃燒吧 (感謝書友‘鍾馗小號號’的盟主打賞)第兩百零二章 秦王嬴政第一百八十章 樂乘奔逃第二百七十四章 禍不單行第十一章 殿議第一百八十七章 岐山對(下)第四十二章 求和第二百三十六章 失敗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版圖第八十七章 裹挾第一百八十章 樂乘奔逃第一百六十四章 毒計第二十三章 狼煙第一百六十三章 野心第二十六章 燃燒吧 (感謝書友‘鍾馗小號號’的盟主打賞)第五十七章 我欲逆天第二百五十三章 翻臉第八十九章 縱馬掠秦地第一百五十八章 收網(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一十九章 屍骨盈秦地第一百七十一章 滿載而歸第二十七章 生擒第三十九章 怪責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退第二百六十二章 刺客齊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