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換城

蒙驁將書信緊緊捏在手中,手上青筋暴起,臉色亦是變幻不定。

“大父,發生了什麼事?”

蒙恬極爲細心,看到蒙驁臉色以後,急忙出言詢問。

“沒什麼事情。”

蒙驁活了這麼多年,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都能迅速平復心情,可以做到喜怒不形於色。

蒙恬看了看那封被蒙驁僅僅捏在手中的書信,眼中閃過擔憂之色。

“如今憑藉吾麾下兵馬,根本不足以拿下申岐之地,縱然可以暫時奪取些許城池,分兵駐守以後,也會被趙軍逐個擊破。”

“且趙國騎兵來去如風,我等若不能聚集一起據城而守,恐怕會全軍覆沒。”

蒙恬聞言,卻是張了張嘴。

在蒙恬看來,如今的趙國騎兵從平周進入秦地,而後趕往土軍要塞,想要追殺五千秦國精騎。

可是現在,五千秦國精騎已經進入了土軍要塞,趙嘉也不可能憑藉麾下三萬騎兵,攻克堅固的土軍要塞。

趙嘉想要從平周返回申岐之地,至少也需要數日時間。

如今申岐之地幾乎沒有設防,秦軍完全可以通過時間差打下大片疆域,甚至攻取申岐之地都邑中陽。

雖說秦軍的確傷亡不少,可是趙國騎兵不善攻城。

申岐之地百姓大多爲秦人,哪怕歸屬趙國半年時間,不少人仍舊心向秦國,完全可以徵召百姓相助守城。

秦王雖然曾經做過約定,不會另外派兵攻打申岐之地。

然而,只要蒙驁能夠率先攻下申岐之地,縱然沒有消滅趙嘉麾下兵馬,秦國也就有理由繼續派兵前往申岐之地駐守了。

那個時候,莫說三萬精銳趙國騎兵,縱然趙以舉國之力來犯,也沒有機會反盤。

至於蒙氏,也能因爲敗中求勝,而獲得戴罪立功的機會。

否則經此大敗以後,蒙氏在秦國之內必然名聲大損,想要延續以往的輝煌,簡直難如登天。

蒙恬想要詳細敘述這些事情,只是看到蒙驁手中被緊緊捏住的書信以後,終究還是沒能開口。

他知道,以自己祖父的睿智以及統兵才能,不可能看不到這點。

既然他出言拒絕,那麼必然是有所顧忌。

“踏踏踏!”

戰馬奔騰,大地震動,灰塵遮天蔽日。

“停!”

趙嘉看着士卒們臉上的疲憊,揚起了手中長劍,示意三軍止步,暫時安營紮寨進行休整。

營帳內。

趙嘉示意蒙武坐下,而後讓人送來申岐之地釀的美酒,親自爲其斟滿酒水。

除了兩人之外,司馬尚、李斯、范增三人也赫然在列。

“這些天,讓將軍受苦了,嘉在此爲將軍賠罪!”

趙嘉端起酒杯,朝着蒙武遙遙舉杯,臉上滿是愧疚之色。

“哼,卑鄙無恥之徒!”

蒙武見狀,卻是冷哼着撇過了頭,眼中隱隱露出怒火,並不欲接受趙嘉的道歉。

蒙武罵趙嘉卑鄙無恥,自然並非說對方用計破了己方營寨。

兩軍交戰各爲其主,勝負也爲兵家常事,蒙武兵敗雖然心中不甘、惱怒,卻也至於記恨趙嘉。

只是前不久發生的事情,卻是讓蒙武對於趙嘉感官變得極差。

你道爲何?

原來,趙嘉知道土軍要塞易守難攻,想要憑藉三萬騎兵攻取要塞,簡直難如登天。

若不拿下土軍要塞,申岐之地就會暴露在秦國兵鋒之下,秦國隨時都能出兵踏平申岐之地。

趙嘉可不相信,秦王會在蒙驁兵敗以後,從此真的將申岐之地歸屬權交給趙國。

兩國之間仇怨已經結下,秦國也並非肯吃暗虧之輩,早晚必然會尋機會奪取申岐之地。

故此,趙嘉只能謹慎防守,土軍要塞正是其中關鍵,絕不能落入秦軍手中。

爲了拿回土軍要塞,趙嘉甚至非常無恥的寫信威脅蒙驁,假如蒙驁不願以土軍要塞換人,就會將蒙武車裂。

趙嘉爲了增加可信度,甚至令人模仿蒙武筆跡,寫了一封書信。

不僅如此,趙嘉還強迫蒙武在書信上按了手印,哪怕蒙武極力反抗,可惜已成階下之囚,手臂又怎會擰得過大腿?

趙嘉這種做法,在戰國時期極其讓人覺得不恥。

這個時代,貴族都有着自己的尊嚴與身份,哪怕成爲俘虜,也會得到應有待遇。

如果敵對方願意出價格,甚至能夠贖回己方將領。

正是因爲這件事情,纔會讓蒙武對趙嘉極度仇視,哪怕已經過去了幾天,心中怨氣仍舊沒有消散。

“汝不過階下之囚,又怎敢辱我家公子!”

司馬尚聽到‘卑鄙無恥’四個字,當即勃然大怒,拔出佩劍就架在了蒙武脖子上面。

“以吾之性命威脅吾父,此非大丈夫所爲也。”

“且吾父性格剛烈,又豈會受小人威脅,舍大義而顧私情?以吾觀之,爾等算計終究只是一場空罷了。”

“今日汝殺吾,不過令吾早死幾日罷了,何懼之有?”

面對司馬尚,蒙武哪怕身爲階下囚,卻也絲毫不懼,反而厲聲呵斥。

“退下!”

趙嘉眼睛微微眯起,而後對着司馬尚斥責道。

隨後趙嘉起身,走到蒙武身邊,躬身鄭重作揖行禮,而後正色道:“嘉出此下策,實爲無奈之舉,還望將軍能夠見諒。”

“蒙氏乃將門,吾傾慕已久,又豈會擅殺義士?”

“無論蒙老將軍是否會答應換城,事情結束以後,嘉都會禮送將軍返回秦國!”

聽完趙嘉這番話,蒙武轉頭看着對方,臉上有些驚疑不定。

“此話當真?”

趙嘉正色道:“若有虛言,嘉必將死於刀劍之下!”

看到趙嘉發下如此毒誓,蒙武這才長長舒了口氣,感覺壓在心頭的大石頭終於卸去了。

他雖然是位沙場猛將,卻也並非真的視死如歸,這個時代可不像儒家興起的後世那般,臣子崇尚忠君思想。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思想碰撞,人們更多的是在闡述自己所追求的理念,更多的是追逐個人名利。

爲社稷死忠者固然有,卻也並非這個時代的主流思想。

在蒙武看來,父親向來喜歡呵斥自己,性子又極其剛烈,若是威脅對方以土軍要塞換自己,可能性並不算大。

那個時候,蒙武可就要被車裂。

每每猜到這種可能,蒙武都感覺既惱怒又害怕,直到如今才長長舒了口氣。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不退第二百三十七章 破關第一百五十四章 血未涼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子亦知王翦乎第一百二十五章 王翦出逃第二百四十二章 溫水煮青蛙第四十一章 趙國,亡矣第十五章 非其不可第七十二章 舍美人而追賢才第二百零五章 老將斬甘羅(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歷史拐點第一百一十七章 敢爲天下先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版圖第一百四十五章 抉擇第一百二十一章 獻策第二十三章 狼煙第四十三章 廉頗反第四十五章 出兵第一百六十章 人肉,亦能食(兩章合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岐山對(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獻相印第二十六章 燃燒吧 (感謝書友‘鍾馗小號號’的盟主打賞)第一百六十六章 獻相印第一百四十二章 請伐魏第二百四十一章 分地第一百三十章 初見第二十七章 生擒第一百六十八章 希望第二百五十五章 欲殺之第六十章 閒棋第四十九章 血債血償第二百零六章 老將斬甘羅(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獻策第一百零五章 變故第一百一十章 焦頭爛額第一百六十二章 歷史拐點第六十六章 心扉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馬行空第一百七十八章 拔城第一百零四章 入城第一百八十章 樂乘奔逃第一百四十七章 塞外第二百八十章 二臣相左第一百三十八章 吐露第二百七十一章 迴歸第一百一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煌三疏第五十三章 掛印離去第一百七十七章 諡號第一百六十五章 資本擴張的雛形(二合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拜相(感謝書友‘江南楠、’的盟主打賞)第十九章 雖死無憾第六十九章 倒影湖第一章 喻竹第一百九十九章 擄韓相第二百五十三章 翻臉第二百五十一章 抉擇第兩百零三章 四國聯盟第六十八章 聯姻第二百七十四章 鄭國第一百六十四章 韓使第二百三十七章 破關第三十七章 危機第二百七十五章 來投第十八章 且取趙嘉人頭第一百六十章 人肉,亦能食(兩章合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三十七章 危機第兩百零三章 四國聯盟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安君第十六章 連下五城第二百八十八章 攻秦第四十二章 求和第七十三章 但求一敗第一百六十一章 拜相(感謝書友‘江南楠、’的盟主打賞)第六十九章 倒影湖第三十章 第二把火(感謝書友‘六蟈蟈’的盟主打賞)第二百八十一章 爭相獻策第十章 燕軍伐趙第一百七十六章 良苦用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野心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二百零八章 一雪前恥第一百一十五章 意義第二百七十三章 蝗蟲盛宴第一百七十章 半年第一百四十九章 打破默契第二百五十六章 嘉死,趙不足懼也第二百零六章 老將斬甘羅(下)第三十七章 危機第二百一十八章 蒙驁之死第一百章 無計可施第六十一章 倉中鼠第二百八十六章 毒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鋒!第十二章 當戰(感謝書友‘sofia若冰’成爲本書首萌,麼麼噠)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煌三疏第二百二十章 爾虞我詐第二百五十六章 嘉死,趙不足懼也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