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來信

第204章 來信

蜀地上庸。

馬氏正倚着柴門往來路上引頸而望。

不多時,見拐角處有腳步聲,一臉欣喜。

等看清楚,見是三孫子正帶着兩個妹妹背柴回來,有些泄氣,又小跑了過去:“怎麼背這麼多,你們還小,把身子壓挎了可如何是好。”

“沒事的祖母,我們背的動。”李驥衝自家祖母笑了笑。

“祖母我們能背的動,路上有停下來歇腳。”大孫女明瑾和九歲的小孫女明玥也紛紛開口。

“好好,都是好孩子。”馬氏接過明玥背上的柴禾,和幾個孩子進了屋。

幾個孩子把柴禾放下,接過各自母親手裡的水,捧着瓜瓢仰頭咕咚咚就喝了起來。

李驥喝完,直呼痛快,用手背在嘴上抹去水跡,看向馬氏:“祖母,祖父和父親、哥哥們還沒回來嗎?”

“沒呢,都這麼晚了,壩上怎的還不放工?”馬氏一臉擔憂,急得又要挪步往門口去。

苗氏和崔氏也跟着着急。

崔氏擔心自個男人,苗氏則不僅擔心自家男人,還擔心兩個兒子。大兒子李幟今年才十四歲,二兒子李熹才十二歲,就被拉去壩上挖渠。

苗氏抓起袖管在眼角上按了按,朝馬氏哀求:“母親,咱們能使點銀子,把幟兒和熹兒換下來不?他們倆個還那麼小,壩上那麼重的活哪裡是他們能幹的。”

李明瑾拉了自個母親一把:“娘,別說了。”

倆個哥哥母親擔心,難道祖母不擔心嗎?而且祖父那麼大的年紀也去壩上挖渠,家裡但凡有點銀錢,難道祖母不會拿出來嗎?

“母親,是我不好,我只是擔心兩個孩子。”

馬氏嘆了口氣,愁眉不展:“家裡但凡有些銀錢,我能不拿出來嗎?你父親這幾年身子也不怎麼好,我都擔心他倒在渠裡……”再也起不來。

崔氏忙上來安慰。

自她流放那年流了孩子,身子一直沒養好,連家裡的重活都做不了,都要靠婆母和大嫂。

她給孃家也去過信,想支借些銀子,可是那信都如泥牛入海,無一絲迴音,她心裡清楚,孃家那邊是靠不上了。

直到天擦黑,李典收、李典藏兄弟倆才一左一右扶着老父親回了家,李幟、李熹兄弟倆蔫頭耷腦地跟在父祖身後,如霜打的茄子一般,腳步如鉛般沉重。

五個人勉強吃完飯,就倒在牀上。

幾個女人抹着淚幫他們揉着手腳,看着兩個兒子手上背上都是勒傷,苗氏哭出了聲。

這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

夫家沒了指望,孃家也把她除了名,男人和兒子也不知還能堅持到哪天,這日子過得越發沒了盼頭。

“別哭了。”李典收氣弱地安慰。他心裡也不好受,見兩個兒子如同缺水的魚一般沒了生氣,他心裡如刀剜一般。

苗氏小聲壓抑地哭着:“這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你和父親有那麼多同僚,父親還有那麼多學生,爲什麼沒人肯施以援手?還有你妹妹,這麼多年,半點音信也無,兄嫂子侄,她不認也就罷了,生身父母也不要了,何等的狠心!”

“你住口!”李典收低聲喝斥她,往屋子外看了一眼,生怕老父母聽到。

“柔兒不是那樣的人,定是京中出了什麼變故了。”

苗氏聽不進去:“人是會變的。父親那些學生,年年爭着往咱家送禮,左一句‘恩師’右一句‘恩師’,現在咱家落難了,書信都沒一封。”

“柔兒和他們不一樣。”

“哪裡不一樣?”但凡小姑子顧念着一家人,打發點銀子,也能以銀錢抵了老的小的勞役,可如今連個回信都沒有。

當初她嫁到高門,家裡怕她在婆家受委屈,幾乎貼了全部的家當,給她當嫁妝,可如今,見死不救,她的兩個侄兒都要死了!

苗氏抱怨了幾句,哭得傷心。

竹牀上,李石勉眼睛睜着,沒有半點精神氣。馬氏坐在一旁一邊給他揉着腳,一邊掉眼淚。

屋裡就這麼大,大兒和大兒媳說的話,他們哪裡沒聽到。

“我的柔兒不是那樣忘恩負義的孩子。”

“恩,她不是。”好半晌,李石勉纔開口。

“老爺。”馬氏捂着嘴,眼淚撲簌簌往下掉。

夫妻倆幾年未得到女兒的迴音,又無法辯駁兒媳的話,知道兒子兒媳心裡抱怨,又無法爲女兒張口,心憂着女兒的處境,一顆心猶如在火油裡煎一般。

“有人在嗎?”夜裡柴門外傳來的聲音異常清晰。

夫妻二人並不以爲意,直到門外又喚了一聲:“有人在嗎?”

“有,有人。”夫妻二人便聽到小兒媳應聲。

“是什麼人?”馬氏擦了眼淚也出了屋。

“見過老夫人,少夫人,我是上庸吉祥藥鋪的掌櫃,我姓柏,我們京城總鋪正好送藥材來,有人給你們稍來東西,我便給你們送了來。”

京城送來的?馬氏心裡撲通撲通跳,對着那柏掌櫃行禮。

“老夫人別客氣。受人之託忠人之事。過幾天我們商隊還會往京城去,若有回信,可以上我們鋪子找我。”

“好。多謝您了。還勞您跑一趟。”

“老夫人客氣了,應該的。”那人拱了拱手,轉身走了。

戚氏那邊,等人走了,正想把門口的大箱子搬進屋,哪想卻沉得她半絲都抱不動。馬氏又喊了兩個兒子出來搬了進去。

聽到動靜,李石勉等人都出了屋子。

“有說是誰送來的?”

馬氏不說話,嘴脣哆嗦着,望着那個大箱子,想看又不敢。

戚氏衝李石勉搖頭:“只說京裡送來的。”

“打開看看吧。”李石勉心裡也隱隱帶着期盼。

箱子被打開,裡面的東西被包袱皮裹着,看不清是什麼東西,面上一封信。

馬氏拾了起來,遞給李石勉。

李典收等人都湊過來看。

呃……

“大哥的奶孃?”李典藏看向他哥。

“我的奶孃?”李典收一臉的納悶。他有奶孃?他怎麼不知道?

馬氏也一頭霧水:“你們三兄妹都是我奶大的,以前家裡窮,你爹的俸支應不了一大家子,哪有錢給你們請奶孃。”

前一頁寫的都是在李家做奶孃,想念哥兒,諸如此類的話,李石勉很快掃了一眼,把第一頁遞給大家,接着看第二頁。

纔看了幾行,手就哆嗦起來。

“老爺?”

那信越抖越厲害,竟是握不住了。

馬氏見他一副站不穩的樣子,把信一把搶過來,纔看了幾行,嗷的一聲癱軟在地。

“母親!”“祖母!”

“我的兒……”馬氏哭得撕心裂肺,眼淚如絕了的大堤。

李石勉站在一旁老淚縱橫。

李典收兩兄弟接過信,一看,信上一句:“令嬡於建文四年六月二十,難產而亡,一屍兩命,獨女悲傷過度,隨母同去……”

“妹妹!”兩兄弟淚下如雨。

晚點還有一更

(本章完)

第513章 選擇第643章 誰做孽第218章 久違了第771章 逃脫第193章 好消息第357章 門戶不對第131章 總得做點什麼(感謝,請往前翻)第566章 針對而來第135章 一起賣貨吧第210章 紅毛怪第787章 牆頭草第368章 霍安第863章 合作第911章 證據第185章 要買船嗎第230章 坐山觀虎鬥第359章 什麼意思第67章 膽子要大(求首訂)第829章 且由他第773章 得見第184章 崛起第779章 不參和第452章 宮子羿告白第177章 廣豐水第358章 還了吧第629章 出大事了第251章 娘你怎麼了第778章 不易第203章 打聽第127章 實現一小步第150章 趕趟第481章 我有兩個娘第574章 用意第550章 是誰告秘第592章 英國公府第395章 初到北平第801章 該是我的得給我第818章 謀劃第757章 聽夫人的第806章 私人名義第261章 還是得扣籮筐第451章 改變第584章 幹倒吳家第767章 誰動了我的心肝第69章 希望第144章 新的用途第325章 你好我好第618章 替死第793章 選料第475章 異兄妹第594章 族譜第703章 小漁兒第381章 過了明路第476章 義妹嗎第780章 只要你一人第194章 第一在百九十四章 優勢是什麼第444章 我和你不一樣第330章 關到服第75章 他什麼都不是第32章 打臉第230章 坐山觀虎鬥第95章 討價還價第828章 心路第183章 巡鋪第105章 栽跟頭第645章 差了哪裡第546章 不理第195章 配不配第45章 生意不錯第588章 允了第224章 又一次第60章 徵調第157章 什麼掙錢第767章 誰動了我的心肝第346章 是謀逆嗎第135章 一起賣貨吧第642章 帝心第250章 不能專心第809章 賣或不賣第107章 哪來的小子第542章 她惱了第649章 身逝第726章 出征第860章 如何解決第256章 也想要第210章 紅毛怪第454章 丟失的匣子第916章 勸你善良第654章 一舉兩得第281章 送信第770章 絕望第670章 喜極第178章 難覓蹤跡第539章 多吃了兩碗第667章 女學第588章 允了第486章 團聚第575章 吳氏的用意第26章 進村買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