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聖誕節

第664章 聖誕節

1845年12月25日,聖誕節。

這一天維也納的大街小巷裡從早晨起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景象,到處都是身着綠衣、綠帽,架着馬車的聖誕老人。

十九世紀的聖誕老人還不是我們後世熟知的紅衣、紅帽、雪橇、馴鹿。

實際上歐洲在不同時間段和不同國家聖誕老人的形象和身份是不同的,有的時候是頭頂光環,手持皮鞭的主教;有的時候是滿臉愁容,但是身強力壯的農夫。

有的時候是毛髮旺盛,大腹便便的野人;在德意志部分地區曾經還是個滿口鐵牙的可怕巫婆。

現代聖誕老人的形象起源於美國,1821年美國作家威廉姆·吉莉的《兒童之友》中首次提出紅衣、紅帽、雪橇、馴鹿這一形象。

不過到了奧地利,這一形象就要改改了。首先雪橇、馴鹿這兩樣東西在奧地利就很難見到,所以直接換成了最常見的馬車。

其次紅衣、紅帽在奧地利人看來那是屬於西班牙的顏色,前者更喜歡綠色,認爲其代表了幸運和美好。

然後便是身後背的袋子,在德意志地區這種肩扛布袋的形象通常會被認爲是農夫或者是盜賊。

所以布袋改成了用彩紙包裝的箱子,其實這也是爲了消耗庫存,實際上奧地利的彩色紙銷量遠不及預期,而這些彩紙居然還有保質期的。

弗蘭茨這是第一次知道原來紙也有保質期,這個時代由於技術所限超過六到八個月彩紙就會自然掉色

與其放在倉庫裡爛掉,倒不如拿出去炫耀一下。

歷史上奧地利帝國就經常這麼幹,甚至是向銀行家借錢顯示國力,俗稱“打腫臉,充胖子”。

滿大街的聖誕老人實際上或是弗蘭茨名下公司的僱員,或是主動申請來幫忙的教士。

羅馬天主教實際上不承認這種異化的聖誕老人形象,他們認爲只有聖·尼古拉斯主教纔是真正的聖誕老人。

不過羅馬教廷的事情,關奧地利什麼事。奧地利教會在弗蘭茨的改造下,早就和正統天主教分道揚鑣了。

所以弗蘭茨這樣做,不但沒有教士跳出來反對,反而有很多人選擇了加入其中。

實際上通過這些年的變革,教會的教士們早就知道了該如何去適應新的時代。

更何況教會就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奧地利的教會能有今天的這種局面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弗蘭茨的改造。

尤其是真臘教權國的出現,讓奧地利的教會擁有了自己的“梵蒂岡”,雖然真臘名義上屬於真臘王室,實際上是奧地利帝國的附庸殖民地,但這不妨礙教士們爲自己的所作所爲感到自豪。

爲了最大限度地節省人力、保證公平和安全,弗蘭茨並沒有選擇讓人挨家挨戶地送禮物。

而是讓人把馬車停在指定的區域,等員工來領取,同時由專門的人維持秩序,並登錄在冊。

在這個時代一輛滿載貴重貨物的馬車在街巷內反覆穿行是十分危險的,即便是維也納、巴黎、倫敦這樣的大城市也一樣,扒手、黑幫、走投無路的賭徒都有可能鋌而走險。

同時監守自盜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即便是每個箱子都被包裹住了,沒人知道里面裝的是什麼。

但是這並不妨礙那些傢伙聯合起來侵吞這些貨物,畢竟當時又沒有監控。不過在大庭廣衆之下,他們還是會收斂點。

除此之外弗蘭茨還做了其他防範措施,比如多方監督。但實際上沒有人願意在聖誕節給自己找不痛快。

尤其是在弗蘭茨一次處理一萬人的情況下,哪怕是貪慾再強的人暫時也會收斂一些。

因爲他們看到了弗蘭茨的決心和與衆不同,實際上還有很多人都在等着看好戲,但卻沒有人敢站出來和弗蘭茨對線。

畢竟貴族通常不會沒事和未來的皇帝過不去,而那些資本家還要靠着弗蘭茨工廠裡的商品賺錢呢更不會自尋死路了。

至於平民和學者,他們的發言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而且弗蘭茨也沒危害到他們的利益。

弗蘭茨發放的禮物中是以食物、滯銷品和消費券爲主,當然食物和滯銷品的價值會比消費券的稍高一些。

這種行爲實際上還是在降低通貨膨脹的威脅,因爲弗蘭茨手中有太多黃金、白銀了,這些東西一口氣放到市場裡那直接就炸鍋了。

畢竟當年美國的淘金者可謂是無組織、無紀律、沒水平、無指揮,而弗蘭茨直接是在用遠高於當時科技的方法淘金,再加上高效的組織結構。

黃金的產量要遠遠高於歷史同期的加州,除此之外弗蘭茨還從世界各地搜刮金、銀到維也納。

遠東地區的日本國內金價遠高於國際市場,所以弗蘭茨進行了大規模套購,光是這一操作就能讓奧地利的黃金儲量再上一個臺階。

雖說沒錢是萬萬不能的,但是錢太多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比如此時弗蘭茨只要把手裡的黃金拋入市場,立刻就會造成黃金貶值,緊接着便是可怕的通貨膨脹。

雖然短時間內可以給各國以震撼,並且在國際競爭中取得一定的優勢,但是此時並沒有足夠有價值的商品,所以最後吃虧的還是弗蘭茨。

這種行爲就相當於自己給自己的商品降價一樣,花錢給自己買罪受。所以弗蘭茨向市場投放的貨幣都是剛好符合奧地利帝國經濟發展的數量。

至於這個數字是多少,並不是弗蘭茨自己決定的,而是要數十乃至上百位經濟學家共同計算的。

可喜的是隨着奧地利帝國經濟的發展,市場所需的貨幣量越來越大,這也就意味着弗蘭茨可以將這些貴金屬緩慢地投入到市場之中。

但即便如此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通貨膨脹,但由於有德意志關稅同盟和亞平寧關稅同盟的存在,極大地阻止了奧地利帝國的貴金屬外流。

同時由於手中的貴金屬足夠多,所以弗蘭茨在對外貿易時也更有底氣,尤其是在部分商品的壟斷和對地區局勢的影響上。

比如此時英國在巴西南部的戰爭泥潭,實際上就和弗蘭茨脫不開關係。

試問一個積貧積弱的農業國又怎麼可能擋得住此時世界上的頭號列強大英帝國率領的聯合軍團呢?

(聯合軍團指英國、阿根廷、烏拉圭。)

(本章完)

第91章 絞肉機大賽 上(此章包含真臘內容)第283章 巨人之踵第961章 勝利者的禮物第768章 無能狂怒第1092章 驚人的選擇第389章 白人的鬼話第909章 國殤第105章 紫羅蘭的煩惱(爲第四位執事加更)第896章 正義之師20第914章 德意志人是一家第882章 離譜回家第420章 怎麼玩?第909章 國殤第132章 天命?呵呵!第971章 碰撞第927章 布魯塞爾之戰(上)第1029章 奧爾加的婚事第1082章 聖光下的罪孽第849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上)第470章 海地和多米尼加(下)第385章 列日公國第208章 梅開二度第252章 亞歐非鐵三角第447章 又見拿破崙的私生子?第492章 濤聲依舊第592章 沙皇的“驚喜”第272章 討伐文明之敵第72章 波蘭特色白給制度第767章 麻煩第267章 拿破崙的葬禮第536章 第三次維也納會議閉幕第1078章 前夜第299章 爆款第847章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第287章 邂逅第657章 沙遜家族第710章 各奔東西(上)第369章 合縱連橫(下)第998章 高貴的蛀蟲第8章 不服便戰第873章 愚人節第700章 陰陽失調第45章 新阿拉莫之戰(上)不好意思之前給草第1045章 再添一把火第753章 塞萊斯蒂娜第178章 燃燒的海第153章 逆行者第183章 偷家(下)第212章 西非殖民的設想更新推遲公告第801章 路易菲利普大災難第976章 同人不同命第165章 意外(下)第432章 維也納咖啡館第889章 繼續前進,但不要開槍。第381章 盧森堡協議(上)第518章 目標聖迭戈第512章 燜聲發大財第496章 躁動的歐洲第857章 作死第736章 一些小問題第140章 當魔鬼來敲門第645章 新三角貿易第750章 黑吃黑第841章 第一槍第648章 匹夫一怒第330章 狹路相逢第989章 海軍就不要和陸軍打陸戰第741章 “暴行”第1001章 投懷送抱的新姿勢第801章 路易菲利普大災難第610章 拍賣(下)第96章 暢飲第333章 你想做總督嗎?第1085章 怪獸出籠第550章 造次第368章 合縱連橫(上)第39章 1835年第126章 倔強的鵪鶉第83章 底線(下)第664章 聖誕節第340章 各奔前程第941章 一觸即發第898章 重演第800章 50比1第726章 老爺不在第894章 “和平協議”第1045章 再添一把火第672章 一拳打在棉花上今天休息一天,整理下思路。第801章 路易菲利普大災難第232章 “神聖 正義與救贖”第569章 戰後(上)第321章 驚濤駭浪第455章 三大營第500章 吃幹抹淨第838章 最後的觀衆第457章 基礎教育問題第619章 兄弟第108章 司寢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