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新人入盟”

第397章 “新人入盟”

普魯士,柏林。

威廉四世是全德意志最反對荷蘭加入關稅同盟的國家,無他就是因爲荷蘭人的工商業太強了,而且還有海外殖民地,他們唯一欠缺的就是市場。

一旦放任不管,海上馬車伕就有可能原地復活。如此一來普魯士在北德意志地區的優勢就更小了,而最可怕的是兩者都是飛魚大國。

而此時全世界消費飛魚最多的國家就是奧地利,過去有德意志關稅同盟的保護,普魯士可以肆無忌憚地調整飛魚的價格,就算荷蘭的飛魚再便宜也進不來。

但現在不一樣了,荷蘭加入德意志關稅同盟之後就和普魯士獲得了相同的地位,他們沒有理由看着錢不賺。

那麼結果就是大量飛魚涌入德意志市場,會直接導致飛魚價格下跌。這對於週五要守齋的奧地利人來說是件好事,畢竟飛魚價格下跌,就有更多人能吃得起飛魚了。

但對於普魯士來說可就不是那麼一回事兒了,這意味着以後飛魚的市場要從賣方市場變成買方市場。

至於想和荷蘭達成協議控制市場價格,先不說對方與奧地利的關係遠勝和普魯士的關係,就拿它自身的產量和消費量來計算就不可能任由自己辛辛苦苦打上來的飛魚爛掉。

荷蘭自身的消費市場很小,而漁業資源極其豐富,想讓他們放棄傾銷是不可能的。

當然普魯士想要阻止荷蘭加入德意志關稅同盟也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爲荷蘭人在海外掌握着大量的殖民地,而這正是德意志諸邦所缺少的。

不過由於荷蘭人手裡有着大量資本,而他們極有可能會用這些資本在德意志地區投資,所以那些窮弱的小邦國反倒沒那麼反感。

普魯士想要保住自己北德意志第一強邦的地位就需要反對荷蘭加入德意志關稅同盟,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繼荷蘭之後,漢諾威也要求加入德意志關稅同盟,理由是他們已經和英國劃清界線站在了德意志邦聯這一邊。

這下普魯士真的頭大如鬥了,因爲不管漢諾威和英國的關係怎麼樣,但是漢諾威王室和英國王室的關係可是打斷骨頭連着筋啊。

他們如果想搞走私,那簡直不要太簡單。

漢諾威人常年和英國人做生意,算是十分富有,而且他們的航運業相對發達雖然與丹麥關係很差,但是與挪威和瑞典的關係都不錯。

如果將漢諾威加入德意志關稅同盟,那麼肯定會有大量的舶來品進入德意志市場,同樣會對普魯士的工商業造成衝擊。

但這些衝擊對奧地利來說很弱,甚至還能反向輸出文化和商品。

面對這種局面威廉四世幾乎要吐血了,而且他的反對毫無作用,因爲荷蘭加入德意志關稅同盟是奧地利與其早就訂好的,至於漢諾威奧地利也沒有反對的理由。

此時奧地利帝國的聲望如日中天,其他小邦國自然會是唯其馬首是瞻。

此時普魯士的財政大臣悲哀地發現,他們正在向一個農業國轉變,即便佔有萊茵地區面對奧地利也毫無優勢可言,尤其是列日公國加入之後普魯士的市場進一步縮小。

普魯士的外交大臣提議借用英國人的力量,但是這遭到了容克貴族和民族主義者的集體反對,因爲現在和英國人攪在一起簡直是自尋死路。

但威廉四世還是抱着試試看的態度嘗試了一下,只不過新上任的羅伯特·皮爾內閣不想過多幹涉歐洲事務,因爲內部工人運動加上經濟危機,以及在全世界殖民地的戰爭已經讓其焦頭爛額了。

(前文提過英國的文官數量始終保持在3000人,這是英國人的驕傲,但是這種規模的組織顯然沒有足夠的能力統治這個龐大的帝國。

於是乎,大量的臨時工和外聘人員充斥在政府之中,若是大英帝國能一直保持強盛,或者領導人精明無雙還好。

可一旦出現頹勢,他們會加劇傾倒的速度。)

羅伯特·皮爾是一位改革家,他看出了英國此時遇到的危機,他覺得工人運動高漲的原因是因爲貧富差距過大。

於是乎,這位改革家開徵所得稅,並且採用了累進稅率,這一點對於窮人可能沒什麼,但是對於那些富商來說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很多人提出抗議,但羅伯特·皮爾的態度強硬,這導致一部分富商逃往美國和法國,但在實際上大幅度提升了國內的稅收。

同時羅伯特·皮爾還改組英格蘭銀行,讓其更有效率,爲一些重要產業和殖民地注入資金,大刀闊斧的改革很快緩解了經濟危機的危局,同時工人運動也有所消減。

爲了更好地貫徹改革,他還特別建立了一支訓練有素的警察隊伍,用來監督改革成果。

羅伯特·皮爾奉行自由貿易,支持降低進口關稅,同時保障工商業資本的利益,並且積極開拓市場。

尤其是與美國的貿易出現了大幅度回暖,這是自1837年經濟危機之後,雙方的貿易第一次增長。

他吸取了輝格黨的教訓,不再與歐洲列強周旋,轉而開始侵略印度、南非、東南亞、中美洲、南美洲和愛爾蘭。

其中愛爾蘭和洪都拉斯是被他壓榨最狠的區域,前者距離英國最近,而後者有黃金且原住民稀少。

(當時的洪都拉斯算是中美洲聯邦中人口較多的國家,但是在列強眼中還是太少。)

羅伯特·皮爾對愛爾蘭的改革,是希望其能完全變成大英帝國的牧場。在他的一番操作之下愛爾蘭人手中的土地更少了,大片的土地被打上了英國專屬的標籤。

嚴苛的稅率讓人望而生畏,但是愛爾蘭人似乎並沒有什麼反應,因爲他們早就習慣了。

普魯士與德意志邦聯內其他國家不和,這在羅伯特·皮爾看來是一件好事。

不過比起親自下場幫助普魯士,他更願意看普魯士在德意志邦聯中掙扎。等到邦聯內部互生嫌隙之後,普魯士就只能依靠英國了。

而且希望普魯士在德意志邦聯中孤立無援也不止英國一家。

至於奧地利的日益壯大,最先頭痛的應該是法國人。

這正是瓦解他們之間聯盟的好機會,此時的英國需要的是休養生息,而不是硬懟整個歐洲大陸。

(本章完)

第41章 一萬顆橡膠樹的種子第1076章 硬碰硬第974章 黃昏第973章 弗蘭茨的仁慈第551章 “請客 斬首 收下當狗”第401章 留學生第417章 難兄難弟第361章 美國人的西進第802章 路易菲利普的救贖第172章 各憑本事第776章 奧爾加尼古拉耶芙娜(上)第1038章 皇室領地第386章 前行第1041章 載歌載舞第429章 又一次承諾第433章 一聲槍響第122章 伊斯特萬塞切尼第472章 第一次加裡曼丹之戰(中)第344章 美酒關於特蘭西瓦尼亞的混亂(免費章節)第23章 1834年第590章 利比里亞人要逆天第889章 繼續前進,但不要開槍。第674章 英國人的“善意”(上)第22章 亂點鴛鴦譜第311章 首戰告捷第1036章 大伊利里亞第247章 奧地利之行(下)第588章 愛爾蘭島上的盟友第98章 餅乾 麪條 通心粉第76章 成功?第1005章 匈牙利人的新政策(下)第252章 亞歐非鐵三角第379章 那慕爾之戰第1019章 薩爾堡之戰(下)第1057章 人道主義第833章 蔓延第584章 橡膠和逃兵第923章 烽火第401章 留學生第837章 所託非人第366章 搜身記關於這場戰爭中雙方的離譜操作。第655章 弗蘭茨的無奈第752章 波蘭復國軍的征途第550章 造次第442章 養殖大戶第20章 平靜第148章 來自中美洲的邀請(下)第1022章 聚會第20章 平靜第10章 暗流第89章 不吵不相識第719章 關於俄國第440章 這是早飯還是晚飯第220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上)第135章 白馬之圍第365章 最後的禮物【加更】第474章 第一次加裡曼丹戰爭(下)明日更新推遲,敬請期待第四卷《近東風雲》修復一個BUG第91章 絞肉機大賽 上(此章包含真臘內容)第1029章 奧爾加的婚事第394章 安布雷拉第368章 合縱連橫(上)第1051章 欠條第624章 遇襲第469章 海地和多米尼加(上)第73章 毫無波蘭第223章 惡毒第395章 英國人後花園裡的蟲子第51章 做題家弗蘭茨第55章 不醉第259章 總統競選(下)第67章 緩坡與騎兵第864章 喬瓦尼第328章 共同的敵人第133章 放火燒山第291章 帕麥斯頓的計劃第433章 一聲槍響第400章 內戰終止第147章 來自中美洲的邀請(上)第889章 繼續前進,但不要開槍。第614章 戰端再起第572章 蒸汽轉輪印刷機第708章 庇護九世的表演第888章 去哪兒?第570章 戰後(下)第444章 索羅斯的野心第828章 又是一個災年第550章 造次第137章 “破”城第49章 法國人的野望第542章第442章 養殖大戶第833章 蔓延第622章 匈牙利二三事第51章 做題家弗蘭茨第431章 海上殺機第860章 青黃不接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