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合則兩利,鬥則俱損。

第355章 合則兩利,鬥則俱損。

維也納,美泉宮。

英法走向對抗是弗蘭茨非常願意看到的,畢竟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當中間商二道販子之類的最賺錢了,不信可以去看美國的發家史。

爲了能讓英法走到今天這種局面,弗蘭茨可是花了很多心血動用了不少財力,但更多的只不過是在英法之間製造嫌隙,讓雙方無法再輕易達成合作。

畢竟此時的英國過於強大,在世界範圍內收穫了衆多粉絲,造成很多國家的高層都是親英派。

這種誇張的政治影響力就讓弗蘭茨十分頭疼,爲此他必須削弱其影響力,否則根本不用打仗,剛一上談判桌英國就有了五分勝算這還怎麼玩?

爲此這一戰必須打,否則英、法還會發現一個“客觀規律”,那便是隻要他們達成一致就能瓜分世界。

此時的世界美國離它的時代還太遙遠,俄國依然被困在黑海的澡盆之中,普魯士的海軍如同玩具一般。

葡萄牙和荷蘭的海軍雖然起步早,但是上限太低,而且已經在走下坡路了。至於瑞典王國人口和位置所限,他始終只能是一個理論強國而已。

奧斯曼帝國海軍曾經是近東地區的霸主,但是經過兩次重創已經是日落西山,理念更加落後於時代,是這個時代還在繼續開發風帆戰列艦的少數國家之一。

奧地利帝國此時倒是有錢、有技術、還有海戰專家,但是亞得里亞海將其上限限制得很低,此時英國的地中海艦隊只要想隨時都可以將其封鎖,剩下的不過是代價大小的問題。

爲了避免這種兩分天下的局面出現,弗蘭茨不得不高強度地琢磨如何將其拆散。雖然歷史上並沒有出現過英、法瓜分世界的局面,但此時從客觀實力上講,他們確實有這個實力。

瓜分世界?聽起來可笑而荒唐,但實際上早在1493年開始,西班牙和葡萄牙就在教皇的見證下先後制定了《教皇子午線》,並且簽訂了《託德西拉斯條約》、《薩拉戈薩條約》,兩牙成功瓜分了世界。

雖說它們最後都走向衰落導致瓜分世界的協議失效,但也證明了瓜分世界並非不可能。

殖民和工業是這個時代的兩大主題,如果奧地利放棄了海外路線,那麼結局和上限都不會比歷史上的同盟國好多少。

布宜諾斯艾利斯,總督府。

和煦的晨曦,照在人身上懶洋洋的。

布宜諾斯艾利斯,這座拉普拉塔總督區最發達的城市,如今卻少了些煙火氣。

胡安·曼努埃爾舉起了反對羅薩斯(現任總統)的大旗,胡安·曼努埃爾在阿根廷南部很有號召力,再加上羅薩斯的殘酷統治早就讓他人心盡失,很快除了南部七省以外一些北方的省份也發生了叛亂。

阿根廷一共24個省,但當時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省份。

羅薩斯先是派出了一支2000人的部隊去嘗試擊潰叛軍,結果由於長期欠發軍餉,所以導致派出的軍隊臨陣倒戈。

然後,羅薩斯就陷入了混亂之中,他連續下達了很多自相矛盾的命令,一面命令圍攻蒙得維的亞的軍隊必須在一個星期內解決戰爭,另一面要求他們在三天之內回援布宜諾斯艾利斯,同時又向烏拉圭發出求援信,請求對方幫助自己平定叛亂.

羅薩斯也向很多國家發出了求援信,除了英、法以外,甚至還包括西班牙(前宗主國)、巴西(死敵)、美國、墨西哥等國,就連奧地利都收到了他的求援信。

布宜諾斯艾利斯城內,奧布樹迎風招展,盛開的桃花和橘黃色的木棉花交相輝映。

城市中的居民被集中到廣場上,人羣沉默無聲,因爲這是三天中第五批被羅薩斯絞死的人。

起初是一些政治犯和強盜,之後是叛軍的家人親戚,再之後叛軍的朋友、鄰居、同事、合夥人也都上了絞刑架,到最後只要是和叛軍同名或者同姓的人都被趕上了絞刑架,現在要被處以絞刑的更是羅薩斯覺得可能會叛變的人。

有人一定會有疑問,如此殘暴的統治者,怎麼可能會有士兵爲他賣命,畢竟一不小心可能命就沒了。

但實際上羅薩斯對於自己的行刑隊待遇非常好,而且這些人在阿根廷擁有完全的豁免權,同時任何對領袖命令的質疑都會視爲背叛落得和叛徒同樣的下場。

所以自然會有大把人願意爲羅薩斯賣命,廣場上擺滿了絞刑架,一批又一批的人被吊死,臺下的人都噤若寒蟬,生怕與這位恐怖的統治者對視。

死者的遺體被隨意地丟在一起,然後被大火焚燒,隨着木棉花一起飄蕩到城外。

城外叛軍的臨時指揮所中,十八路反王正在商討着打贏羅薩斯之後分贓的問題。

有人準備進城之後先搶七天以示慶賀的,有人覺得該先屠城免得羅薩斯東山再起,有人提議恢復帝制去歐洲請國王的,有人主張把聖馬丁從巴黎請回來主持大局。

當然也有人想當國王或者總統的,但是此時的叛軍總缺乏一股絕對強大的勢力也就是沒有一個政治強人或者是軍事強人,所以城還沒進自己人就先吵了起來。

與此同時,法軍和英軍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外海相遇,雙方並沒有發生戰鬥只是隔着幾公里秀了一波肌肉。

最終法軍在聖馬蒂亞斯灣登陸,他們選擇了避免和英國皇家海軍發生正面衝突,雙方的將領也不都是瘋子,他們都很清楚一旦開戰會發生什麼。

軍人可能不懼怕死亡,但沒有任何一個人想要去找死。

聖馬蒂亞斯灣的漁民們看着裝備齊整的法軍,要麼沒命似地逃跑,要麼躲進家裡跪地祈禱。

這讓自詡爲“解放者”的法軍官兵們覺得很受傷,法國官方對於這場戰爭的解釋是解救拉普拉塔總督區的人民,同時將其歸還給它真正的主人(西班牙)。

羅薩斯獨裁十幾年,還曾經逼死過法國僑民,劣跡斑斑根本不需要造謠。和這種人做對手,法國士兵當然覺得自己是正義的一方。

同時法國和西班牙都屬於波旁王朝統治之下,並且國王路易·菲利普的小兒子安託萬將會和西班牙女王伊莎貝爾二世結婚,所以法國人對於這場戰爭的認可度還是很高的。

只不過對於當地平民的“不解”,法軍官兵還是很受傷的。

布宜諾斯艾利斯城外算上法國人的援軍,叛軍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了13000人。而羅薩斯的兵力只有9000人,但港口卻有一支3000人的英國遠征軍。

(本章完)

第438章 榮軍院第413章 撒幣第320章 目標加爾各答第12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693章 克拉科夫之謀第159章 士氣386第940章 路易菲利普的抉擇第297章 組合第773章 高粱的救贖第525章 埃斯孔迪多村之戰(下)第73章 毫無波蘭第978章 艾梅納布爾佩利西埃歷險記(下)第1042章 特蘭西瓦尼亞的陰影第213章 您還小第84章 關於上架,想請教一下各位。第187章 反對無效(上)第177章 日常(一)第569章 戰後(上)弗蘭茨的小情詩(免費,西方版。)第613章 戰爭結束第1038章 皇室領地瑞士內戰的彩蛋章 我發在第26章之前了第1093章 跳樑小醜第648章 匹夫一怒第179章 計劃不變第124章 天命,憂愁。(爲經常投票的書友們第358章 饑荒之始今天更新會很晚第210章 捷報(上)第619章 兄弟第253章 風波暫息第436章 推波助瀾第741章 “暴行”修復一個BUG第930章 文森特莫里斯第849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上)第370章 聖誕夜【加更1000字】第157章 蒸汽輪機第645章 新三角貿易第655章 弗蘭茨的無奈第135章 白馬之圍第646章 禍福相依(上)第9章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第915章 雙冠王第684章 談錢第172章 各憑本事第441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724章 分分合合第764章 法蘭西的痛第553章 弗裡蒙特投了第950章 傳播學的勝利第407章 老將行第406章 綠寶石島第1005章 匈牙利人的新政策(下)第763章 廢除《穀物法》第988章 芝麻和西瓜第804章 命運的齒輪第767章 麻煩第114章 三年改裝,五年建造。第417章 難兄難弟第983章 歡迎光臨第461章 大朝會第137章 “破”城第645章 新三角貿易第227章 終章第34章 交易第1009章 霰彈親王第769章 尋找希望第774章 火種第657章 沙遜家族第997章 範妮柯特的決意第329章 中計了第940章 路易菲利普的抉擇第168章 各懷鬼胎(上)【爲打賞投票的書友第588章 愛爾蘭島上的盟友第632章 雨果來了第181章 科學家們(1)第113章 乞丐皇帝第781章 難辦的事兒第523章 埃斯孔迪多村之戰(上)第664章 聖誕節最新章又被審覈了。第954章 大權獨攬第81章 爛攤子更新推遲公告第964章 空想第883章 一騎當千第575章 最後的聖誕節第164章 亞平寧商業同盟第735章 觀光團第963章 灰燼第1079章 《皇帝四重奏》第236章 “阿菲利加鴻門宴”【加更1000字】第243章 動盪的世界第776章 奧爾加尼古拉耶芙娜(上)第298章 分期付款第37章 吃回扣第728章 戰前動員第347章 畢業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