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躬耕于波美拉尼亞的農場主

第282章 躬耕于波美拉尼亞的農場主

柏林,夏洛騰堡宮。

自從德意志關稅同盟成立以來,普魯士的財政收入一直持穩定的上升趨勢,其中關稅總額更是翻了近三倍,從1800萬弗羅林上升到5400萬弗羅林,佔其總收入的39%。

但這個有利的形勢並沒有使它的君主威廉四世和他的顧問們的臉上顯露出欣慰和自豪的表情。

因爲這個“軍隊擁有國家”的過度沉重的財政負擔意味着如果某天戰爭突然降臨,那它的財政狀況會急劇惡化,大量的赤字甚至可能會直接壓垮這個國家。

而且更可怕的是普魯士國內的工廠和商品生產結構正在發生悄然地變化,而意識到這一切的是一個來自波美拉尼亞的農場主。

在給普魯士政府寫的一份調查報告上他指出,王國的紡織業在加入德意志關稅同盟之後產值雖然翻了近一倍,但境內97家紡織廠中的25家卻在7年內相繼倒閉。

這25家紡織廠關門的原因有80%是因爲經營不善所致。而在這個紡織業飛速發展的時代,該如何定義”經營不善”呢?背後的主因又是什麼?

答案非常明顯:奧地利人的競爭。凡是進入了新興產業,想要到藍海中分一杯羹的人,全被這些見縫插針的傢伙滅掉。而那些先驅的血迅速將這片海洋染成了血紅色。

突然拔高的准入門檻,讓普魯士的工廠主和商人們始料未及,他們要麼選擇屈服被奧地利人收購,要麼只能通過輸血的方式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然而奧地利同行們的背後是國家背書,所用的手段也是層出不窮。除了常見的商業手法以外,甚至還能操縱原料價格、賄賂別國官員.

這種行爲的背後傳達出一種可怕的邏輯,那便是不想留下當狗,那麼人也不要做了。

其實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畢竟在這個時代爲了賺錢,別說那些資本家了,就連自詡“秩序維護者”的國家早就無所不用其極了。

但是這位敏銳的農場主給出了他的分析,奧地利帝國是在有意地將普魯士王國變成一個以農業爲主的原料產地,這從那些賺得盆滿鉢滿容克地主們甚至幫奧地利人說話就不難看出他們對這件事的態度。

“然而強國之本,在於自立自主。”

這位農場主的話,字字誅心。但也引起了其它容克地主們的不滿,畢竟他們可並不認爲這是拿奧地利的好處,只不過是從自由貿易中獲利而已。

“陛下,這個粗野的農夫太狂妄了。他是什麼身份居然敢妄議國政?”

陸軍大臣古斯塔夫·馮·勞赫皺眉道,在他眼中這個沒有見識的鄉巴佬正在威脅整個容克貴族的利益。

後者們在糧食危機中嚐到甜頭後發現,糧食就不應該種太多,因爲穀物太多會導致糧價下降,所以想要保持價格穩定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穀物的種植面積。

但單純地削減糧食種植面積又會造成大量的土地和勞動力被閒置。正巧不巧,由於和匈牙利之間矛盾,奧地利需要大量進口普魯士的甜菜和飼料,而德意志邦聯鐵路網的完善又大大降低了王國境內農作物的出口成本。

短視的容克們自然沒有理由放棄這個賺錢的機會,相繼紛紛改種甜菜和飼料。至於潛在的糧食短缺威脅,他們自信地認爲完全可以交給隔壁的俄國人來解決,畢竟自己君主的妹夫可是沙皇尼古拉一世,不管是通過什麼途徑或者渠道,問題都是得到妥善處理的。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普魯士人的耕地種上了大量的牧草、大麥、燕麥、黑豆和甜菜之類的作物。

當然他們自信的來源也是和東部盟友有很大關聯的,畢竟帝俄是當時歐洲的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讓自己賺取更多的貿易盈餘有百利而無一害。

沙皇政府上下對於之前的背叛隻字不提,與之貿易的容克貴族自然也會選擇性將其遺忘。對於沙皇政府來說,此時面對的國際局勢並沒有得到根本性地改變。

西邊的那羣島國人繼續揪着海峽問題不放,但真要是放棄了《溫卡爾-伊斯凱萊西條約》就等於放棄了這些年在海峽獲得的優勢地位。

實際上英國的所謂“國際共管”提議真正的背後受益人也只會是他們自己。其它大國此時既沒有心思也沒有實力糾纏於黑海霸權爭奪賽。

何況他們的提議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涉及國際共管的實質內容上一直含糊不清,更是對其戰時的地位隻字未提。可以說英國人提出的《海峽公約》就是克里米亞戰爭的導火索。

而國內波蘭復國軍和波蘭民盟在不斷給沙皇陛下製造麻煩,雖然現在兩者的力量看起來很可笑,但是針對他們的數次清剿活動均以收效甚微而收場足以證明其強大的生命力。

俄國國內的波蘭人之所以能像打不死的小強一般屢戰屢敗而又屢敗屢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們背後站着英法奧三家列強。

法波友誼那可是源遠流長,在拿破崙戰爭期間法國還曾一度幫助波蘭復國。路易·菲利普雖然對波拿巴一家無甚好感,但對其遺產可是垂涎已久。

在法國的高層眼中,波蘭人這麼好用的棋子當然要利用好。正所謂是“一手天元定乾坤”,畢竟此時東歐亂不亂波蘭說了算。

歷代法蘭西的先君對於萊茵地區和北意大利的野心都是從不掩飾的。而現在這兩個地方都被反法同盟的敵人佔據,更不用說他們的堅實盟友俄國是曾經導致法蘭西第一帝國衰落的最大元兇。

(拿破崙戰爭之前,法國是個非常強大的殖民帝國,戰敗之後海外的利益幾乎都歸了英國人,所以說維也納和約對法國沒有削弱也是不對的。英國人雖然付出了很多,但是他也是最大的贏家。)

而波蘭只要一天不放棄其獨立夢想,俄普奧三家就一天不得安寧。只要他們的聲勢鬧得足夠大,就有可能最終演變成希臘獨立戰爭那樣,到時主動和英國介入就會進一步削弱神聖同盟這個存在多年的絆腳石。

同時,七月王朝從國王到內閣上上下下都是親英派,與不列顛站在一起一直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夢想。

約翰牛爲了他們的大陸均勢政策,可以選擇支援伊比利亞半島的卡洛斯派,當然也可以支持波蘭復國勢力,再加上與毛熊在近東地區的矛盾,讓他們很樂意看到沙皇后院起火。

雖然歷史上從波蘭第一次亡國之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人從未真正兌現對他們的承諾,但後者一直對前者深信不疑。

而奧地利則是波蘭起義者能夠數次全身而退的最大功臣,由於克拉科夫自由市這個天然屏障的存在,俄國始終無法徹底消滅波蘭起義軍。

克拉科夫名義上是一個自由市,但卻受到奧地利帝國的保護。擅自向那裡派兵便是向這個盤踞中歐數百年的古老帝國宣戰。

其實克拉科夫就是奧地利人留着用來噁心俄國人的。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阻止大斯拉夫主義的繼續傳播。

而且這個城市實際上也是早被劃入了奧地利的勢力範圍。正因爲如此,克拉科夫成爲了波蘭獨立運動的中心,也是其復國者最大的庇護所。

畢竟停更了一天,不想擺爛,所以改了幾次耽誤了時間,還請各位看官見諒。

(本章完)

第481章 天道輪迴第409章 幾件小事第1048章 崩潰邊緣第88章 相遇由於某些不可抗力,今天回不了家。番外 那章別訂閱。第715章 你該成年了第211章 捷報(下)第326章 騙子or瘋子?第652章 雨果來了(5)第695章 達利特人的計劃第572章 蒸汽轉輪印刷機第406章 綠寶石島第355章 合則兩利,鬥則俱損。第815章 摧枯拉朽第9章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第1047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32章 雨果來了第1033章 談判重啓第1094章 身敗名裂第806章 暗潮洶涌第302章 種棉花的毛熊第142章 《英土商約》第624章 遇襲第741章 “暴行”第1043章 絕不意氣用事第64章 兇手第70章 餘波(一)第288章 情竇初開的卡羅麗娜第30章 真臘第189章 你不重要第20章 平靜第902章 進軍羅馬休整一天,看看前面的劇情。第144章 逆浪千秋(爲投票,打賞的書友加更第659章 自投羅網第886章 突變第749章 賭一把第965章 例行公事第890章 石勒蘇益格第970章 提前開香檳第628章 瑞士攻略第948章 新地中海艦隊第269章 不省心的墨西哥第1070章 各懷鬼胎第600章 魔方請假一天,改文重寫第796章 弗裡堡陷落第728章 戰前動員第59章 八卦第673章 “帕麥斯頓”迴歸第662章 挑戰者第277章 奧地利帝國鐵路二期工程第786章 奧康奈爾的抉擇第227章 終章第226章 和解第187章 反對無效(上)第121章 皇室領地第528章 血腥的裁判(上)第383章 傲慢與偏見第308章 道阻且長第162章 議會縱火案第95章 小憩第549章 荒唐第594章 乾點實事兒第429章 又一次承諾第179章 計劃不變第429章 又一次承諾第876章 鷸蚌相爭第297章 組合第575章 最後的聖誕節第374章 含淚吃了一大碗第540章 北美宋襄公第490章 挖礦的人由於某些不可抗力,今天回不了家。第410章 昭昭天命第195章 消息第381章 盧森堡協議(上)第286章 俾斯麥的擔憂第1045章 再添一把火第484章 把酒言歡(下)第966章 上一課?第138章 天方夜談(上)第907章 節外生枝第496章 躁動的歐洲第820章 防不勝防第21章 安布羅修斯第906章 復仇者第216章 五國會議第361章 美國人的西進第916章 葬禮第391章 災疫擴散(下)第405章 南洋,南明。第334章 巴加莫約宣言第1056章 條件修復一個BUG第629章 香濃河畔的愛爾蘭人第91章 絞肉機大賽 上(此章包含真臘內容)第1090章 大羅馬尼亞(上)第326章 騙子or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