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隔世之君?

1834年,奧地利帝國,維也納。

蔚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水,這是一座宜居的城市,但這不像是十九世紀一個強國的首都。

相對的陰沉的天空,伴隨着嚴重的霧霾,以及黑色的河流,雖然有些不環保,但是絕對是這個時代一個國家強大的象徵,比如英國的倫敦。

一座外部爲巴洛克風格的經典建築內,室內卻是洛可可時期的設計。擺設的古董傢俱更是五花八門,從東方的瓷器到波羅的海的蜜蠟原石,應有盡有。

它的主人正是弗朗茨二世,神聖羅馬帝國最後一位君主,同時也是奧地利帝國的第一位君主。

弗朗茨二世此時正在面臨一個選擇,一個艱難的選擇:是選一個優秀的繼承人,還是堅持傳統。

也許是因爲隔輩親,弗朗茨二世自打弗蘭茨降生之後,就一直十分寵溺這個特別的孫兒。一個健康,沒有任何智力障礙的男嬰,是他的希望,也是這個帝國的希望。

(沒錯,當時的奧地利帝國確實面臨着,沒有合格繼承人的問題。)

可今天弗朗茨二世的長孫在兒童室,將五個字母取出,排出了一個他無法忽視的組合。

“A.E.I.O.U”

那是腓特烈三世在斯蒂芬大教堂留下的一句話,至今仍然被鐫刻在神龕之上。

同時,這也是弗蘭茨·約瑟夫唯一能想到的,能引起老皇帝注意的方法。

“奧地利命中註定”弗朗茨二世口中呢喃着。

腓特烈三世是最後一位,在羅馬由教皇加冕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然而他算不上一位優秀的皇帝,在面對匈牙利人的侵略時,自身實力不足,手下諸侯的消極怠工,盟友們駐足觀望,讓他只得倉皇西狩。

想要進行改革,摒除積弊,結果卻在大貴族的反對聲中不了了之。

最後不得不過着離羣索居的生活,以研究星象和鍊金爲樂。

弗朗茨二世何嘗不是?他的祖母特蕾莎女皇太過耀眼,以至於讓後來的繼承者們顯得暗淡無光。

更可怕的是,約瑟夫二世(上上任皇帝)激進的改革,和之後利奧波德二世(上任皇帝)的休克療法,讓整個奧地利都陷入了混亂,同時作爲宿敵的法國還出現了拿破崙這般的人物。

在那個名爲“拿破崙”的時代,與拿破崙作對的弗朗茨二世和神聖羅馬帝國,自然成了時代的背景板。國都兩陷,嫁女求和,解散神聖羅馬帝國。

弗朗茨二世心中有太多的不甘,然而他的法定繼承人,即他的長子斐迪南似乎無法擔下,這復興帝國的重擔。他的次子,同樣沒有治理國家的才能。

然而弗朗茨二世的長孫,一個特別的孩子。弗蘭茨·約瑟夫雖然行爲有些怪異,但是從小就表現出極高的智慧。只不過弗蘭茨的年紀太小了,而且奧地利帝國,還沒有過長孫越過長子繼承皇位的先例。

弗朗茨二世還記得,那因國事詔書,引起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

但另一方面,有些深植於靈魂深處東西,讓他久久不能忘懷。那就是一個強國夢,這是每一個當皇帝的都有的夢想。

這世上的皇帝,哪有不希望開疆擴土,國家繁榮昌盛的?莫說皇帝了,就算是平民百姓,也希望能生活在一個強國。誰想生活在那種戰火紛飛,民不聊生,出門就槍戰的國家啊?

可弗朗茨二世,他沒做到,還讓國家一步步走向衰落。他自己心中也明白,他沒這個機會了,所以他只能寄希望於下一代。

智障的長子,還是自閉的次子?他們顯然沒有那個能力,至少不會比自己做得更好。弗朗茨二世真不希望眼前這個衰落的奧地利,就是未來這個帝國巔峰。

弗朗茨二世不知道的是,歷史上的奧地利帝國僅經歷了三位君主,就在1866年的普奧戰爭之後名存實亡,取代它的是奧匈帝國——一個洋娃娃帝國,並且在一戰之後徹底消亡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此時,長孫弗蘭茨·約瑟夫,並不知道弗朗茨二世心中有多麼糾結。他的靈魂來自於後世,雖然十九世紀既沒有電腦,也沒手機,但好歹出生在皇族,應該可以做個紈絝子弟纔是。

只不過他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穿越得到的這個身份,是歷史有名的悲情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他和茜茜公主的戀情世人皆知。

但是他的兄弟、父母、子嗣、妻子,都先他而去。他的帝國先後成爲德、法崛起的背景板,之後又在一戰中徹底崩塌。

弗蘭茨·約瑟夫的一生,只能用悲劇來形容,但又不足以形容。他是奧地利帝國的最後一位君主,又是奧匈帝國的第一位君主,在他離世兩年之後奧匈帝國滅亡,碎成一地。

然而此時,最讓弗蘭茨擔心的並不是這些,而是這個國家、這個家族的債務問題。十幾億弗羅林的欠款,着實誇張了一些。

此時奧地利帝國政府,每年的財政收入約爲1.1億弗羅林,而每年的財政支出超過一億弗羅林。照此計算,即使欠款不產生利息,奧地利帝國也需要一百多年才能把錢還完。

弗蘭茨不覺悲從中來.

好在現在的弗蘭茨·約瑟夫降生的足夠早,只不過這副身體似乎也做不了什麼。他能想到的就是,儘量討好老皇帝,引起老皇帝的注意。

畢竟老皇帝掌握着實權,不像之後那個,政令都要經過攝政議會批准的斐迪南。如果老皇帝一高興,賞賜一些莊園、產業,那麼弗蘭茨就有了啓動資金,再加上自己遠超時代的眼光,一定能大賺一筆.至少弗蘭茨是這麼認爲的。

弗蘭茨之所以這麼急切,那就是距離改變奧地利帝國命運的第一個時間節點,越來越近了。

1834年德意志關稅同盟成立,奧地利帝國拒絕加入,從此爲這個帝國敲響了喪鐘。

另一方面,心中惴惴的弗朗茨二世,決定去問問上帝。當然並不是真的要去天堂問上帝,而是去教堂問問上帝的使者。

東方自古以來,帝王遇事不決的時候,總是喜歡求仙問卜。就算到現代,也是無事看星座,小事問塔羅,大事算八卦。

東方如此,西方也一樣,因此弗朗茨二世出現在了聖斯蒂芬大教堂門口。

第303章 大主教的懺悔第438章 榮軍院第341章 來自巴伐利亞(2)第1045章 再添一把火第359章 戰勝痛苦第668章 走私貿易第540章 北美宋襄公第963章 灰燼第116章 吉米的新玩具第215章 胡鬧第537章 亮相第1005章 匈牙利人的新政策(下)第5章 組建德意志關稅同盟的二三嘗試(下)第6章 陛下與貴族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第176章 聰明人第279章 化妝品第56章 爛地雞肋第397章 “新人入盟”第896章 正義之師20第1006章 “驚喜”第449章 虎毒食子第1089章 “祖母”第415章 分紅第121章 皇室領地第782章 達爾馬提亞第666章 雨果來了(6)第645章 新三角貿易第271章 試點教育的二三事(下)第1114章 血色之刃第815章 摧枯拉朽第295章 普魯士人的前途第427章 女王的餐桌第398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619章 兄弟第563章 遲來的硬氣第631章 “交易品”第14章 內憂 (中)第895章 滾第1001章 投懷送抱的新姿勢第124章 天命,憂愁。(爲經常投票的書友們第678章 新學生第992章 棄暗投明第580章 拆牆第975章 進城第40章 沉重的“愛”(加更)第351章 奧地利版M42修復一個BUG第12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464章 愛第675章 英國人的“善意”(下)第224章 罪魁禍首第1069章 辭舊迎新第954章 大權獨攬第1036章 大伊利里亞第529章 血腥的裁判(下)第390章 災疫擴散(上)第370章 聖誕夜【加更1000字】第128章 戰後處理第881章 科蘇特先生第456章 夜襲麻拉港第119章 水深火熱第718章 歐洲呂布第433章 一聲槍響第782章 達爾馬提亞第491章 彼時英國第69章 收網第485章 印度之行請假一天。第816章 種國王第124章 天命,憂愁。(爲經常投票的書友們第876章 鷸蚌相爭第621章 分一杯羹第417章 難兄難弟第674章 英國人的“善意”(上)羣是被封禁了第838章 最後的觀衆第655章 弗蘭茨的無奈第1041章 載歌載舞第1088章 差距第806章 暗潮洶涌第491章 彼時英國第274章 順化條約第897章 兩大難題第995章 範妮柯特第121章 皇室領地第1097章 有苦難言第629章 香濃河畔的愛爾蘭人第578章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第1038章 皇室領地第494章 禍水東引(上)第1053章 裝在罐子裡的人第714章 報告書第224章 罪魁禍首第201章 壞消息第102章 非與平民治天下(普魯士版)(爲上第165章 意外(下)第544章 閒談第381章 盧森堡協議(上)第51章 做題家弗蘭茨第136章 “神”兵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