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聖旨之意,接或不接

“外面來了個欽差,說有道聖旨要當面給我的?”

聽到這個消息時,陳三郎都覺得突兀奇怪。

老皇帝駕崩,新帝登位,本來該是件震動天下的大事,但由於元文昌兵臨城下,把無數注意力都給帶過去了。許久之後,這消息才傳到雍州來。一般而言,新帝登基,會有不少動作,比如說大赦天下、免租免稅什麼的,可當下兵荒馬亂,完全顧不上了,就換了個國號。

由於境況特殊,雍州基本與朝廷斷了聯繫,有人佔了地方,想要封官,就得自己上書去申請,然後纔有聖旨下來。

以前蘇鎮宏佔據嶗山府,便趕快上書請旨,要封爲嶗山知府,可惜當聖旨下到,他卻一命嗚呼了,嶗山府換了主人,那聖旨自然也因此作廢。當其時,陳三郎招待欽差吃了頓飯,就打發他回去了,計算時日,難不成是這欽差弄了新聖旨跑來了?

不對,因爲那時候,還是老皇帝在位呢。根據朝野傳出來的風向,滿朝文武對於自己,可是沒有什麼好話的。有些人爲了討好元文昌,甚至上書進諫,要派人來抓陳三郎進京問罪……

想起來,實在有些荒誕搞笑。

那麼,毫無疑問,這道聖旨定然是新帝頒發的。

這位新帝,當初陳三郎進京考試時,與之曾有交集。

當年的京城乃是漩渦是非地,暗流洶涌,鬥得厲害。其中無數博弈,陳三郎並不清楚,也不想知道。他就想着考完功名,然後離開。七王爺要把他收羅至麾下,一邊施以恩惠,一邊又冷眼觀看,要等四王爺把陳三郎逼迫得走投無路,然後選擇效忠投奔過來……

只是諸多險情,最後都讓陳三郎安然度過了,並接到密旨,外放回鄉,擔任涇縣縣令一職。

對此七王爺頗有些惋惜,不過也就此而已。一介狀元,既無背景,也無人脈,充其量就是個小角色。

事實上一直到陳三郎從涇縣出走,關於他的話題才又在朝野中出現。

陳三郎身在雍州,但對於天下動向頗有關心,派遣了不少探子出去搜刮消息,不過由於路程遙遠,許多情報反饋回來時,早已過去好一陣子了。

現在聖旨到,也不知其間兜兜轉轉了多少時日,才能到州郡來,這還算好的,沒有半路折戟,估計這欽差還到了嶗山,然後再跑過來。

陳三郎吟沉片刻,忽道:“先生,你說這聖旨會寫着什麼?”

周分曹想了想:“封你爲嶗山知府?”

因爲入主州郡是最近的事,欽差出發時根本沒有發生。

陳三郎笑了笑:“我看未必,也許直接就封爲雍州刺史呢。”

“啊,難道皇帝未卜先知……”

陳三郎笑吟吟:“封官而已,對於朝廷毫無損失。”

雍州本就失陷,以前各路義軍活躍之時,都是有一個封一個,反正基本等於空銜,官帽子一頂頂發下去,激勵義軍們與蠻軍鬥爭,間接幫了朝廷大忙,何樂而不爲?

小官如此,大官也是同樣的道理。

陳三郎的崛起,如果朝廷有見地的話,便知道小恩小惠毫無意義,乾脆一個“雍州刺史”的大帽砸下來,授命陳三郎收復雍州,斬殺蠻軍,這並非不可能的事。也非常符合新帝的處境,外交內困,不破不立,只要能解困,封一個新刺史又算得了什麼?

周分曹想通這一層,面露喜色:“公子,若真是如此,可是一大喜事。”

當今天下,雖然風雨飄搖,但仍是朝廷的天下。既然如此,在許多場合上,一個名分就顯得頗爲重要了。好比衆多義軍都要上書封官一樣,若沒有封冊下來,他們就等於是遊兵散勇,烏合之衆,說不好聽點,就是賊寇。但有了冊封后,搖身一變,就能稱爲“官兵”了。不但名聲好聽,而且更加容易地得到認可。

千百年來,名分的觀念早已根深蒂固,難以動搖。

蠻軍爲叛,元文昌亦爲叛,即使元家用兵嚴厲,不像蠻軍那樣燒殺劫掠,但叛軍就是叛軍,起碼在現階段都難以摘掉“亂臣賊子”的罪名,這段時日,招惹到無數口誅筆伐。

當然,若元文昌能攻破五陵關,殺進京城,那就是“成王敗寇”,輿論便會發生變化了。

陳三郎斬殺石破軍,入主州郡,在很多人看來,他已經是事實上的雍州刺史,畢竟以前李恆威便宣揚過,而朝廷對於雍州的政令一向如此。所差的,就是一張聖旨罷了。

而今,便有聖旨到,真是瞌睡有人送枕頭。

然而陳三郎想得更多,名分這東西是把雙刃劍,得之有益,卻也有限制。譬如帶上了帽子,看似威風,但同樣把腦袋給箍住了,再想掙脫出來,又得費一番功夫才行。

最爲直觀的,就是當初陳三郎參加殿試,覲見皇帝,腦海《浩然帛書》出現被龍氣困縛的狀況,幾乎大病一場。原因無他,就是彼此之間理念發生了衝突,一面是君權至上,一面卻是社稷爲重,君爲輕。

況且,目前陳三郎在雍州施行的各種新政,一項項,一條條,都是自己擺弄出來的,不曾經過朝廷允許批准,若不被接受,何去何從?

又或者,新帝聖旨封官,又命令陳三郎立刻帶兵勤王,前往京城去,又將如何對付?

這些,都是問題。處理不好,後果很嚴重。

當下陳三郎便把事情分析說了出來,周分曹一聽,頓時出了一身冷汗。

是呀,如果朝廷勒令取消新政,那麼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局面將付之東流,化爲烏有。要是讓陳三郎率兵勤王,那更不用說了,苦苦經營起來的雍州基業等於拱手讓人。可不去又不行呀,皇帝有難,作爲臣子豈能見死不救?那可是大罪!

周分曹面露苦色,說道:“公子,聽你一說,這聖旨還成燙手山芋了。不過欽差都來到門口了,總得給個說法,否則傳揚開來,終是有礙名望。”

接,還是不接?

陳三郎眉頭擰了起來。

第五百一十八章:長槍箭雨,格殺勿論第兩百零四章 :天賦神通,龍符之威第四百一十八章:生死之搏,靜字完成,第兩百六十九章 :劍鋒光寒,吹毛斷髮第三百九十四章:驚天秘辛,前朝餘孽第一百九十六章 :豢養道兵,風起雲涌第四百四十九章:蛇妖中套,金身攝神第九十二章 :鄉試收官,秦淮風騷第五百七十七章:水域荒島,黑夜降臨第兩百一十八章 :難得糊塗,誰家妹夫第六百零二章:大結局第四百二十一章:今日大喜,今晚大樂第三百七十五章:鷹翱雲霄,馬出連營第七十一章:尋訪不遇,落水秀才第五百九十二章:地牢陣勢,巨鱷復活第一百七十五章 :風評如刀,人情似飯第兩百五十四章 :書生板凳,賊寇插手第三百零三章:非池中物第一百四十一章 :玉人吹簫,佳人有請第一百一十四章 :統領使者,貪得無厭第兩百八十七章:喜得人才第一百一十三章 :獨善其身,達濟天下第一百零八章:落第秀才,入室行兇第三百九十二章:雍州大勢,誰主沉浮第兩百九十章:求救無門第五百零四章:關隘困境,人命化灰第兩百一十九章 :人心浮動,公子歸來第兩百六十六章 :龍虎天師,風雲突變第三百零二章:浩然新篇第四百八十七章:客棧際遇,一拳放倒第五百六十一章:寶在此地,塔在何處第三百七十三章:遍地斯文,滿街美味第一百七十七章 :殿試開考,悚場復發第兩百零四章 :天賦神通,龍符之威第四百四十二章:劍拔弩張,凶神惡煞第四百七十八章:烈火焚城,收穫頗豐第兩百二十章 :妖孽美人,附骨之疽第四百零四章:嶗山無事,朝野震動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劍出鞘,橫財就手第兩百七十三章 :修羅再現,大軍入境第一百六十章 :扮豬吃虎,官家兵甲第四百零二章:私心作祟,談何大義第三百五十九章:少將軍死,青城山傷第五百五十四章:有妖代勞,啓程尋寶第兩百四十八章 :富道出關,神蠶消息第三百三十九章:耳光響亮,原形畢露第兩百三十三章 :男女之事,顛倒衣裳第一百八十二章 :連中三元,禍福相依第四百零二章:私心作祟,談何大義第三百二十二章:千里赤地,屍骨生寒第兩百八十二章:南陽之行第二十九章:文壇秩事,考場之上第三百七十五章:鷹翱雲霄,馬出連營第四百零八章:應蠻之策,新縣練兵第四百八十六章:惜無肉乎,惜無酒乎第五百六十一章:寶在此地,塔在何處第一百二十九章 :月黑風高,雨夜刺殺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見逍遙,富道有難第四百七十四章:親兵出征,傾巢而出第三百零七章:怒極而笑第五百五十六章:真實身份,丞相大人第兩百三十九章 :樹條欲靜,風揚不止第五百零六章:一路逃亡,傷者誰人第七十章:恩科開榜,科考第一第八十三章:施主留步,與佛有緣第一百三十七章 :上等待遇,神秘貴人第五百一十九章:精兵重重,殺氣騰騰第一百零二章 :舊賬重提,風浪又起第五百八十八章:再見龍君,當年之諾第四百七十三章:峽谷設伏,蠻軍殺到第五百二十一章:血薦軒轅,不外如是第四百三十五章:法器救人,入村爲賓第五百六十八章:電閃雷鳴,與天爭命第五十二章 :書房思道,法器初成第三百六十章:道兵出爐,礦藏現世第三百六十三章:陸景打算,清遠近況第四百八十九章:家族人脈,百廢待興第一百二十五章 :書生道士,合作無間第四百七十四章:親兵出征,傾巢而出第一百六十七章 :如之奈何,少主失意第兩百五十七章 :邪端鬼蜮,修羅血祭第三百三十一章:公門無主,小人有私第一百四十六章 :二月初九,下雪落墨第三十五章:鬧市施法,賒賬除妖第三百三十七章:一潭死水,情報數據第二十七章:荊棘滿布,謀生之路第四十八章 :家有龍女,入夢授法第四百三十八章:潭中有魚,排隊上鉤第三百零三章:非池中物第九十三章 :十里秦淮,紙醉金迷第三百四十九章:磨刀霍霍,點兵遣將第四百六十三章:氣血潤印,鐵畫銀鉤第三百三十一章:公門無主,小人有私第二十一章:黑心害命,野林喪命第四百五十一章:金身到手,魚羣上岸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藥而癒,氣數莫測第三百九十七章:有始有終,有取有舍第一百二十章 :姑娘留步,道士指路第十四章:狹路相逢,劍鋒啓蒙第三百一十六章:兇焰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