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渡江

第三、給傷殘軍士找媳婦。成立作坊場,製作軍鞋、被服,加工攻城器具等,傷殘軍士的家屬在此做工,每月發放津貼、口糧。

第四、獎勵全部有功的參戰將士,按級別、功勞的大小發放獎金,提司級別最高1000兩、都尉級別最高500兩銀子、校尉級別最高100兩、伍長50兩、士兵5兩。該提升的予以提升。

山裡的老營,留下來的200士兵,負責警戒、維持秩序,保護傷殘軍人的安全。

護理衛由張大興都尉負責統管,下轄各個分部,選出分部的校尉,按軍事編制進行管理,所需物資、錢糧由王正明負責下撥。

死亡士兵和傷殘軍士的撫卹金髮放後,淮南、淮北一帶沸騰了,要知道一兩銀子可以買一擔糧食,一擔糧食可以讓一個家庭生活一個月,100兩銀子節儉點花,讓一個貧困家庭可以生活三年左右。兵荒馬亂的年月,人命是最不值錢的,當死亡士兵家屬拿到了撫卹金後,那些家裡有少年、青年的,都開始找沐英指揮使的軍隊,踊躍報名當兵了。

五天內,各處共招募了新兵三萬多人,後續的招募還在進行,王正明將自己原有的五千兵,分撥到了各部,補充傷亡較大的軍隊,留下百十來個老兵,開始訓練三萬多新兵。

滁州戰事結束後,先生要求沐英將部隊精簡,撤銷獅威軍、鐵鷹軍,只保留虎威軍一個番號,以免樹大招風,神機營化整爲零進行分散。沐英根據此戰的利與弊、優與劣,對軍隊進行了重新調整:

指揮使:沐英 副指揮使:王順、趙猛

一、虎威軍一衛:陳達金爲提司,共計一萬二千五百人,下轄六司一隊,其中:四個步兵司(8000人)、分別由戴宇亭、陸大可、李立、徐德武四個都尉統領;一個攻城司(2000人)、由張興統都尉領;一個騎兵司(2000人)、由金大鍋統領;一個親衛隊(500人)、由李金功校尉統領。

二、虎威軍二衛:潘成龍爲提司,共計一萬二千五百人,下轄六司一隊,其中:四個步兵司(8000人)、分別由余蒙、於德利、陳煜、史向南四個都尉統領;一個攻城司(2000人)、由鄧崇統都尉領;一個騎兵司(2000人)、由蔣忠寧統領;一個親衛隊(500人)、由張宇霖校尉統領。

三、虎威軍三衛:趙權爲提司,共計一萬二千五百人,下轄六司一隊,其中:四個步兵司(8000人)、分別由林世傑、徐武紅、徐玉峰、張拓四個都尉統領;一個攻城司(2000人)、由陳集統都尉領;一個騎兵司(2000人)、由易科統領;一個親衛隊(500人)、由郝大紅校尉統領。

四、虎威軍四衛:顧德強爲提司,共計一萬二千五百人,下轄六司一隊,其中:四個步兵司(8000人)、分別由史向北、趙思飛、陳奮、尤德忠、郝一霖四個都尉統領;一個攻城司(2000人)、由金德三統都尉領;一個騎兵司(2000人)、由易科統領;一個親衛隊(500人)、由趙峰校尉統領。

五、虎威軍五衛:張興武爲提司,共計一萬二千五百人,下轄六司一隊,其中:四個步兵司(8000人)、分別由張向英、張向雄、李軍、塗仁峰四個都尉統領;一個攻城司(2000人)、由向傑都尉統領;一個騎兵司(2000人)、由解衛都尉統領;一個親衛隊(500人)、由張進校尉統領。

六、中軍營:由趙猛副指揮使代管,五千步兵,由陳平都尉統領;5000精騎兵,由塗永都尉統領。中軍營是指揮使機構的親衛隊,隨指揮使機構一起行動。

七、後輔司衙門:由王正明提司統管,掌管5000士兵的護運隊,下轄輜重司、新兵招募、訓練司、糧草司、轉運司、傷殘護理司、田地管理司等,

吳國公收到了沐英的邸報,得知淮南一帶已經肅清,郭帥的老巢都成自己的了,高興的對李善長說:“咱家這個義子,是個幹才啊。”

馬伕人說:“他發給傷亡士兵的撫卹那麼高,其它地方如何參照啊?恐怕是給各位將軍們出難題了,不好參照啊,畢竟別人沒他那麼有錢啊。”

朱元璋說:“對付張家、郭家,他的刀子下的太狠了,今後到了別的地區,他會很難有人擁戴的。”

李善長說:“江淮一帶再無郭家、張家了,國公的心病終於去了。”

朱元璋說:“不然,郭天敘郭帥還在丹徒,他並不知道滁州丟了,一旦知道了,他恐怕會找我拼命了。”

李善長說:“那就儘快的命令他,率軍南下,追殺郭部吧?”

馬伕人憂鬱的說:“會不會做的太過了?”

朱元璋說:“他們是死敵,這是他的宿命,沒什麼過分不過分的。”

李善長問:“他南渡長江後,滁州由誰來駐守?”

朱元璋說:“之前,咱家讓侄子朱文正、外甥李文忠、義子沐英各自訓練一支少年軍,現在沐英已經可以獨擋一面了,那就讓他們倆也分別出來,錘鍊錘鍊吧。

命朱文正統帥所部住進滁州城、節制江浦椒陵兩城,命李文忠率所部進駐六和城,將來他們準備對付張士誠。”

幾天後,沐英接到吳國公朱元璋的軍令,將滁州、椒陵、江浦三城的防務移交給朱文正;將六合城的防務移交給李文忠;交接完成後,沐英部稍作休整後,準備渡江南下,對付郭天敘的部隊。

沐英來到了山上先生的小木屋,與先生就渡江南下之事,進行了商談,先生沉思了一會,說:“這是早就預料之中的事兒了,對付郭天敘,報了你的私仇後,就要學會與各地的大家族打交道了,這個很重要,直接關係到將來軍隊的生存,再也不能搞殺富濟貧了。”

先生與沐英就往後的處境,達成了以下幾點共識:

其一、渡江南下後,定遠山裡的老營,只保留王正明的後輔司衙門一個機構,王正明的三萬多新兵訓練結束後,迅速補充到各軍隊中,與大軍一起南下;

其二、神機衛、鐵血衛總部隨先生轉入黑龍洞,由黑龍洞進入懷遠出口處,在趙爺爺那邊暫住,原黑龍洞防守不變;大軍南下後,先生再與神機衛、鐵血衛一起南下;

其三、大軍南下,全部渡江完成大概需要一個月時間,虎威軍一衛作爲先鋒,率先過江,過江後,直取江州城;

虎威軍二衛渡江後,直插曲阿,並攻取曲阿城;

虎威軍三衛渡江後,直插茅山,並攻取茅山城;

虎威軍四衛過江後,迅速佔領燕子磯一帶;

虎威軍五衛過江後,佔領湯山;

中軍營隨指揮使沐英、副指揮使王順、趙猛一併過江,在湯山設立指揮營帳。

王正明繼續招募新兵和訓練新兵,組織後期的糧草、輜重等軍需物資過江。

軍隊休整、改編完成,沐英率大軍向滁州城進發。

朱文正與李文忠率各自的軍隊,已在滁州城外等候了。因爲都是平輩,所以說話都很隨和,朱文正年長一點,做事比沐英、李文忠要嚴肅些,李文忠一見面就是笑嘻嘻的,對沐英說:“兄弟呀,哥哥來坐享其成了,你不會怪罪哥哥吧?”

沐英說:“李哥,義父的話就是軍令,你能不尊軍令嗎?我們都是義父的子侄輩,更要擁護,自家兄弟不用客氣了。”

朱文忠也說:“叔父大人正在謀圖大業,沐英弟初戰告捷,讓我等做兄長的慚愧無比,現尊叔父軍令來此換防,實爲沐英弟弟更換新的戰場,增添後方保障。”

沐英趕緊接話道:“既如此,弟弟將來的後勤軍需、輜重、糧草、兵員,及後方的留守,全指着兩位哥哥的仰仗了,弟弟在此先謝謝了。”

李文忠看見沐英受孃舅的看重,心裡也是酸酸的,說:“沐英老弟,你放心的南下吧,江北的事有我們兩位哥哥呢。”

三人進了城,在將軍府就當前的形勢,聊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就辦了換防交接,沐英率部出城,向六和江邊而去。李文忠則進了六和城,與虎威軍一衛陳達金換防。

虎威軍四衛顧德強部,早已將船隻、船伕在此集合完畢,上百大小船隻,上千人的船伕,在江邊等候命令過江。

虎威軍二衛、三衛、五衛及中軍營早已在江邊集結。沐英一聲令下,虎威軍一衛率先上船向江南開進。

虎威軍一衛過江後,迅速沿江邊展開警戒,掩護大軍順利渡江,一天只能一個來回,江邊等候過江的人、馬、糧草、輜重在江北的江邊,擺放了長長的近二十里的距離。

第二十四章 朱元璋的謀略第十五章 深陷險境第一百零三章 籌募資金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水師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組建大明水師第十六章 朱元璋收義子第五章 初露鋒芒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明水師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獲救第九十九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三十一章 組建閩東四府第一百六十四章 朝貢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取興化第八十章 再見林忠豪第八十六章 再入平江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水師一第二十三章 一箭三雕第六十四章 洪都保衛戰一第十章 明安小鎮第三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五十章 一院不掃 何以安天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明水師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三子娶親第九十二章 除惡務盡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三子娶親第十七章 謀定各方第五十二章 來自孃家的支持第一百七十五章 湯和將軍的求援第二十章 整軍第三十一章 備戰第三十八章 大戰滁州六  滁州告捷第一百七十四章 逼迫遷移海外第一百七十一章 沐講禪師的身世第九章 暫藏山裡第一百八十二章 安南海戰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降服中山國第七十六章 班師回城第四十七章 徵糧徵稅第十七章 謀定各方第十一章 葉集鎮第一百九十章 和談三第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密令第一百一十章 馮谷寶怒斬五寨主第一百六十三章 使者上岸第一百零九章 利慾熏天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清流之圍第一百二十章 血染福安第一百五十五章 琉球中山國應戰第六十章 涇江口阻擊戰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福州之戰五第八十二章 大運河上的畫舫第六十一章 涇江口阻擊戰二第五十七章 應天城外的激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征戰北山國第二十四章 朱元璋的謀略第一百二十六章 福州之戰四第四十章 郭帥之死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明水師六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水師十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芒街爭奪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繼續打臉第一百五十五章 琉球中山國應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山、南山兩國臣服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取興化第一百零五章 籌建皇宮第五十章 一院不掃 何以安天下第十六章 朱元璋收義子第五十七章 應天城外的激戰第八十四章 遇救第三十一章 備戰第八十八章 朱文正的下場第十六章 朱元璋收義子第九十八章 遂寧城的悲哀第一百一十八章 經略閩西第六十三章 涇江口阻擊戰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清流之圍第七十四章 鄱陽湖大戰三第一百一十章 馮谷寶怒斬五寨主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明水師十三第四十四章  丹徒城三大家族第四十七章 徵糧徵稅第一百二十五章 福州之戰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水師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長途奔襲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神機衛的移交第二十七章 張千千的煩惱第六十七章 宜城保衛戰一第五十八章 重挫陳友諒第八十四章 遇救第一百六十七章 巡查船舶司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明水師六第七十七章 新的起點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明水師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芒街爭奪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佔領鴻基城第二十三章 一箭三雕第一百二十二章 攻克寧德第七十四章 鄱陽湖大戰三第六十三章 涇江口阻擊戰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長途奔襲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