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和諧的聲音

楊基,字孟載,先蜀嘉州人,九歲能背誦《六經》,後著有書籍《論鑑》,戰亂時,隱居吳中赤山,張士誠曾聘爲宰相府記室,未幾辭去。大明朝建立後,被李善長招爲朝中史記,實爲七品書錄。

楊基此人既是文學大家,也是詩人,他的詩在朝中、在民間廣爲流傳,是一名真正的文人。

劉伯溫推薦此人,朱元璋是大爲讚賞的,同時還不忘看一眼李善長,心想,此人是你推薦給朝廷的,你怎麼忘了?還是劉伯溫推薦的,要不朱元璋這時提起,他也不會想到此人。

李善長被朱元璋看了一眼,冷汗直冒,自己怎麼就忘了這個人呢,皇上要怪罪下來,可不是什麼好事。

胡惟庸見劉伯溫推薦楊基,連忙說:“皇上,楊基此人的確才華橫溢,但畢竟品級太低,恐引起使者的不滿,覺得我大明輕慢他們了。”

徐達靈機一動,說:“右相都覺得此人才華橫溢,那說明朝廷沒有重視此人,將他的官階、品級升上去不久行了嘛,誰讓朝廷現在要用他呢。”

朱元璋有點意外的看着徐達,心想,這應該是李善長說的話,卻被徐達搶着說了,心裡就越來越對李善長有意見了,這個左相,關鍵時候總是跟不上趟。

朱元璋就說:“讓楊基近禮部,官拜侍郎,四品。”

皇上發話了,朝堂上誰也都不吭聲了,胡惟庸這個氣呀,好好地一個是就這麼給攪黃了,自己在朝中的盟友陳寧和塗節,上次得罪後還沒來得及溝通,搞得自己被動不已。

胡惟庸只得往下說:“皇上,這個福建水師,讓個艦隊自己去尋找戰機,分明就是不負責任的做法,一旦碰到危險,就會造成全軍覆沒,後果不堪設想啊,我建議撤除福州水師統領黃緹敏的官職,請皇上聖裁!”

徐達這個氣啊,趕緊說:“右相大人,福州水師是否有問題,按時我大都督府的事情,你管過界了”徐達執掌大都督府,負責天下軍隊的調防、軍官們的考覈、調任,胡惟庸是右相,管的是地方,所以,徐達指責他過界是有道理的。

胡惟庸狡辯的說:“因爲你們軍官的失職,差點造成了我們地方上的災難,比如說琉球三個國家臣服,這都是需要我們地方來處理的。就好比說,你們光顧着打仗,善後卻有我們來做,我說的對嗎?徐帥。”

你還別說,胡惟庸的狡辯引起了文官們的共鳴,於是一個接一個的文官開始訴苦了,共同聲討武將們的不負責任了。

劉伯溫說話了:“上次的朝會,皇上說的很明白,福建的軍政事務,一切由沐英將軍做主,朝中不得干預,右相大人難道忘了?”

胡惟庸立馬向朱元璋拱手道:“萬歲,微臣一時心急,怕黃緹敏誤國誤事,是想提醒一下,並非想幹預福建的事務,請皇上明察。”

朱元璋:“無妨,按照剛纔所議,着楊基立刻到任,着手前往福建迎接使者一事,隨行人員讓他自己挑選,差事辦好了均可提拔,辦砸了一併處罰。福州水師此次戰功卓著,着即大都督府將功勞報上來,該獎的要獎勵,該提升的就提升。”徐達立刻拱手領命,福州水師捷報頻傳,讓朝廷都應接不暇了,連皇上最近心情都很不錯,這時候胡惟庸想搞事,不說衆大臣不同意,皇上更不會同意的。

胡惟庸今天這口氣憋得實在難受,只要涉及的沐英,衆多的大臣也是一股腦的幫他說話,李善長也是如此,劉伯溫也是如此,不就是皇上的一個義子嗎,搞得跟皇太子似的,就連皇上也不輕易表態,總是徵求衆臣的意見。

劉伯溫看見胡惟庸一百個不服氣的樣子,心裡好笑,那位小爺也是你惹的起的?在座的那些老臣,哪個見了沐小爺不是服氣得很?你不服氣是你沒在他手上吃過苦頭,得罪他的基本上都死了,就連一向驕橫跋扈的藍玉,見人提起沐英的名字都閉口不語。

李善長冷眼看了胡惟庸一眼,知道這傢伙還不死心,心裡暗暗冷笑,等你見到他本人的時候,就是你最後的晚餐了。跟那位爺作對,還沒聽說誰能有好日子過得,那是一個只能做朋友,不能作對頭的小魔王,他手下的那支隱藏在暗中的力量,連皇上都忌諱不已,郭天敘怎麼死的?陳友諒怎麼死的?想搞事你胡惟庸也不看看對象是誰?

馬皇后心裡一口氣憋着難受,這個胡惟庸怎麼總是跟沐兒過不去,總攬福建軍政這三年,福建的氣象日異月新,一天比一天好,水師捷報頻傳,這麼多的功勞你看不見嗎?眼睛瞎了?一個二十幾歲的小夥子啊,你還想要他怎麼做?滿朝文武要說多有幾個他這樣的,皇上和哀家還至於這樣操心嗎?

要不是怕耽誤皇上的計劃,馬皇后非要下懿旨,狠狠的斥責這個胡惟庸一頓不可,權臣誤國啊。

朝中的這一切,遠在福州的沐英根本就不知曉,只有魏國公徐達在給他的書信中,提到了胡惟庸把持朝政,聯合一羣大臣,排斥異己,玩弄權術,數次讓皇上不高興。

還隱隱的提到,讓他提防胡惟庸點。沐英一笑了之,這個胡惟庸還真是不知死活啊,皇上是誰呀?從劉福通時代一路衝殺到現在,要說玩弄陰謀詭計,還沒有人能玩過皇上的,那些跟隨皇上一路廝殺至今的老人們,大都服氣得很,一個個的在皇上面前服服帖帖的。

只有像胡惟庸這樣後來追隨朝廷的人,纔不知道皇上的厲害,皇上那麼厲害的人,爲何能容忍胡惟庸的玩弄權術?這裡肯定有問題,沐英雖然暫時無法瞭解皇上這樣做的原因,但卻引起了警覺,他立刻給自己的朋友及部下們,不要陷入胡惟庸的朋黨中,特別是李文忠,這是自己的兄長,讓他遠離朝局迷亂之外,獨善其身。

小月帶着產婆和幾名老媽子,和一大堆的嬰兒物品,來到了福州帥府,帥府上下迎接這位穆帥的如夫人,雖說顧慧茹和寧曉曉也是大帥的如夫人,但人家嫁給大帥早啊,排名也排在前面,不服氣不行啊。

沐帥在外面辦事,孟達結婚生子後,又回到了沐英身邊,成了沐英親衛隊統領,自然是跟在沐英的身邊。府裡的安全自然就由趙鐵負責了,沐英很注意身邊親人的安全,怕被別有用心的人,拿自己的親人做籌碼,要挾自己,所以,就加強了身邊親人的護衛。

趙鐵見如夫人小月來到,立刻出迎,他是以前在京城沐府的老護衛,自然認識這位如夫人,小月看見趙鐵,高興的笑了,幾天的海上航行,實在是太枯燥無味了,身邊的護衛、老媽子們都小心的伺候這位如夫人,無法跟他們聊天。現在見了夫君身邊的貼身護衛趙鐵,自然就跟見到了夫君一樣,於是,趙鐵就邊帶着如夫人進入內宅,邊問暖問寒的,這讓小月倍感溫暖,一掃幾天來的陰霾心情。

沐府的三夫人來了,雖然三夫人出身不好,但人家的身份在這裡,於是顧慧茹挺着個大肚子和寧曉曉,一起在內院門口迎接這位原來的三夫人。

京城沐府雖然沒有明確小月是三夫人,可底下人卻早就這麼稱呼小月了,小月心裡也樂滋滋的受用這這個稱呼,在門口小月就是這麼囑咐趙鐵的,她告訴趙鐵,自己就是三夫人,這是京城沐府定的規矩。

趙鐵自然不會多事,他就告訴帥府裡的人,這是沐帥的三夫人,言外之意,顧慧茹、寧曉曉只能是四夫人和五夫人了。

對小月的這個心思,趙鐵當然明白,但趙鐵作爲沐英身邊多年的貼衛,他是不會理會這些事的,置身事外,這是孟達早年給侍衛們定下的規矩,侍衛們都不敢違反的,趙鐵也是如此。

給三夫人行禮過後,顧慧茹和寧曉曉就擁着小月進了內宅,在沐帥的房間裡,三人就開始有說有笑了,顧慧茹、寧曉曉就開始稱呼小月姐姐了,這讓小月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地滿足。

因爲在丹徒城,顧慧茹是顧家的千金小姐,寧曉曉則是寧家的千金小姐,而小月卻只是陸家的一名丫鬟,因陸家的千金小姐思思嫁給了沐英,小月作爲陪嫁丫頭,才進了沐府的,這讓小月一直以來很自卑的,今天終於揚眉吐氣了。

沐英晚上回到帥府,趙鐵迎了上來,幫沐英脫下了外套,並告訴沐英三夫人小月來了,沐英一愣,啥也沒說,就進了內宅,趙鐵向孟達做了個怪臉,孟達一腳踢來,趙鐵躲向一邊,說:“關我什麼事?”

孟達說:“她啥時候城了三夫人?不就是個小妾嗎?”

趙鐵眼睛一揚,說道:“你問她去呀,拿我啥耍什麼氣。”

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十第一百零二章 三入平江城第五十七章 應天城外的激戰第二十三章 一箭三雕第一百六十七章 巡查船舶司第一百二十章 血染福安第一百五十章 沐帥判案第八十六章 再入平江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福州之戰三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水師五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明水師四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水師五第一百零四章 沈家態度的改變第十五章 深陷險境第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七章 應天城外的激戰第八十一章 沈家的立場第一百五十章 沐帥判案第六十三章 涇江口阻擊戰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六十四章 洪都保衛戰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取興化第九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十六章 朱元璋收義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明水師十三第二十三章 一箭三雕第五十四章 途中遇刺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王朝建立第一百八十五章 鴻基戰役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水師五第七十四章 鄱陽湖大戰三第八十四章 遇救第二十一章 濟貧貧不去第九十七章 突襲遂寧城第六十二章 涇江口阻擊戰三第七十七章 新的起點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水師八第十章 明安小鎮第二十五章 再次出擊第五十九章 劉福通的求救第六十六章 洪都保衛戰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取興化第一百五十四章 誤闖琉球中山島國第十一章 葉集鎮第四十三章 丹徒悲歌第一百八十章 安南海戰三第十九章 練兵第一百六十九章 詭異的靈源山第九十七章 突襲遂寧城第一百二十章 血染福安第五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一百章 天倫之樂第一百七十五章 湯和將軍的求援第六十六章 洪都保衛戰三第四十三章 丹徒悲歌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水師十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賞賜使者第一百零一章 調兵遣將第一百二十五章 福州之戰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明水師四第六十九章 宜城保衛戰三第一百五十章 沐帥判案第六十八章 宜城保衛戰二第四十三章 丹徒悲歌第三十三章 大戰滁州一  圍城打援第八十二章 大運河上的畫舫第一百八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九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三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八十五章 青青姑娘的禮物第八十二章 大運河上的畫舫第三十三章 大戰滁州一  圍城打援第七十四章 鄱陽湖大戰三第二十六章  再次告捷第一百零一章 調兵遣將第九十六章 皇蒲山下的夜襲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明水師九第八十一章 沈家的立場第九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十章 明安小鎮第六十二章 涇江口阻擊戰三第八十四章 遇救第三章 少年的磨礪第三章 少年的磨礪第一百零二章 三入平江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夾擊寧德城第八十五章 青青姑娘的禮物第十六章 朱元璋收義子第一百零五章 籌建皇宮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陳氏一族第一百五十七章  征戰北山國第八十六章 再入平江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明水師七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水師三第九十一章 驕兵悍將第一百九十一章 截殺王狆第八十六章 再入平江城第十九章 練兵第六十四章 洪都保衛戰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組建閩東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