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繼續打臉

劉伯溫觀察的很仔細,見皇帝不高興的神情,他想,這個胡惟庸啥時候養成這麼囂張跋扈的?在乾清宮都隨便做主,這是找死的節奏啊,以後離他遠點。

李善長也在一旁觀察,見皇上如此消遣胡惟庸他們,心裡還在竊喜,以爲皇上已經對胡惟庸很反感了,殊不知皇上連他也反感了,帝王之道、平衡之術,設左、右宰相,就是讓你兩個宰相互相鬥來鬥去,結果,一個總在挑起事端,另一個卻不接茬,你讓皇上怎麼平衡?要你左相有何用?

胡惟庸讓宮內侍衛將吳成富拖出去後,轉身對着皇上,雙手一拱說:“皇上,現如今福州知府出缺,我提議讓吏部侍郎於夢山出任福州知府,不知皇上是否覺得可行?”

朱元璋轉向李善長,問:“右相以爲何如?”朱元璋這是向再給李善長一次機會,結果李善長的回答,讓朱元璋再一次的大失所望了。

李善長的回答是:“請皇上定奪。”朱元璋原以爲李善長會提出一個人選,再請皇上定奪,卻不知李善長毫無鬥志,連提出人選的勇氣都沒有,把皮球直接踢給了皇上,朱元璋心裡失望之極,直接忽視了李善長。

其實朱元璋是誤會了李善長,李善長在定遠城是有名的才子,早起跟了朱元璋後,在謀略、籌劃方面極有才能,後期的糧草輜重方面的籌措,也是井井有條,賬目清晰,供應及時。

可是,朱元璋卻忘了一點,李善長從沒進過官場,後來他總領糧草籌備時,所面對的都是下級,都對他畢恭畢敬的,一味地執行就是,再加上戰爭年代,武將們大都沒有那些彎彎繞的,所以李善長對官場的爾虞我詐、相互傾軋,是完全不懂的,甚至連拉幫結派都不會。

現如今,碰上了老奸巨猾的胡惟庸,胡惟庸是從縣級衙門一步一步的上來的,深諳官場之道,一路升上來,手下門生、故交多之又多,李善長碰上了他,豈是他的對手,這就是李善長膽怯的原因。

而皇帝朱元璋這麼多年來,一直在征戰,軍隊的那一套用在地方完全吃不開,自己以前沒當過皇上,也不懂政治的傾軋之道,他一向的方式是,沒摸透的事,絕對不會去決策,一定要把事情搞透徹了,再開始去實施。

現在只能現在由着胡惟庸胡鬧了,但朱元璋是悟性極佳之人,這兩年的皇帝經歷,已經讓他摸出點門道來了,對官場這一套也慢慢的熟悉起來了,也就是說,皇帝也在鬥爭中成長。

朱元璋的另一想法是,通過胡惟庸,網住那些跟朝廷離心離德、手握兵權的人,等機會成熟了,再一網打盡。作爲皇帝,在百官和百姓心中的形象是很重要的,玩陰謀就有點下策了,只能玩正道,也就是陽謀。

所以,纔有今天的胡惟庸在殿堂上吃癟,這也是朱元璋的手段,這些手段都是在上朝的時候,一點一點的琢磨出來的,胡惟庸但凡小心一點,也不至於今天鬧得一敗塗地。

朱元璋見胡惟庸還在盯着福州知府,這個位子不放,心裡不禁也有氣了,福州那邊可關係到大明朝的未來,一個水師、一個遠洋商隊,這都是朱元璋極爲關心的事,哪能容忍你胡惟庸,一而再再而三的胡搞。水師是什麼?大明的萬里海域需要水師來保護,海外那些虎視眈眈的勢力,需要水師去征服。

遠洋商隊就更不用說了,沐英在奏章裡說的清清楚楚,那事關大明朝廷的未來,國家的強大,需要銀子來支撐,需要先進的裝備來支撐,遠洋商隊的目的,就是以貨易貨,賺取海外的銀子,充實國庫;購買先進的裝備,來加強軍隊的力量,遠洋商隊的成敗,關係着大明國的未來,胡惟庸不知深淺的想插上一腿,哼!

見胡惟庸還在看着自己,就慢慢的說:“福州那邊的事情關係甚大,一個大明水師,這幾年卓見成效,與沐英的苦心經營分不開;還有一個,是遠洋商隊,這直接關係到大明朝的將來。

福州知府與泉州知府,這兩個位置很重要,大明水師與遠洋商隊的後勤保障,全靠兩府的支持,不能大意,因此,朕的意思是:福州知府的人選,交給沐英自己來解決,以後幾年,吏部不得隨便更換福建的官職,即使調動,也要徵求沐英的同意。”

最後,朱元璋總算是安撫了一下胡惟庸,給他個臺階下,說:“你讓人家沐英將軍,在前面衝鋒陷陣,總得給他點支配的權力啊,這也算是你們吏部對他的支持。至於那個吳成富怎麼處理,你右相看着辦吧?退朝!”

胡惟庸今天丟人丟大發了,心裡窩着一股邪火,出了乾清宮後,正要回府,吳成富還被侍衛們看守在一邊。吳成富看見胡惟庸出來,大聲喊道:“恩師救我!恩施救我啊!”

胡惟庸厭惡的看了他一眼,對侍衛首領說:“將他關進大牢!”侍衛首領領命後,命侍衛們將吳成富押往刑部大牢去了。後面的陳寧、塗節看着吳成富,都冷哼一聲,連胡惟庸都連帶忽視了,正眼前方而去。

胡惟庸苦笑了一下,心道,今天是連累了兩位老友了,改天一起喝茶,道個歉,慢慢再勸說吧,都是吳成富這個狗定西,搞得的自己如此的被動,在朝堂上丟臉,還連累兩老友吃癟。

沐英在福州帥府正在陪繆永安說話,湯和將軍派人從廣東送來信,言明廣東全境已經拿下,按朝廷的旨意,在潮汕一帶成立廣東水師,請繆永安大帥前往一起籌備,繆永安要求將俞通海調至廣東水師任職,沐英到沒意見,只是,俞通海一走,福州水師主帥出缺了,張印文剛提升副統領沒多久,恐怕難以服衆,就需要爲福州水師選一名主將了。

水師主將必須要懂海戰,還有有資歷,否則,駕馭不了這羣海上的野馬,沐英想到了黃緹敏,黃緹敏原本就是福州水師統領,只因與林大猛不和,沐英怕兩人內鬥影響水師的發展,現林大猛主持泉州水師,正好由黃緹敏來做福州水師統領。

剛好這個時候,沐英接到了朝廷的旨意,福建全省的軍政暫由沐英主持大局,所有官員的任免由沐英自己來權衡,這下子,沐英的權就大了,而且吏部不得擅自調動福建轄區內的官員。

看完皇后的來信,就明白了問題的所在了,這是皇上在朝堂上,開始收權了,胡惟庸的所作所爲,已經讓朱元璋不高興了,而且這次吳成富在福建差點釀成了大禍。

朱元璋堅決不容許有人插手福建的事宜,破壞日益成長的大明水師及遠洋商隊,這次的事是個兆頭,引起了他警覺,看來打福建主意的人不在少數,得要提醒陳一民,對福建方面要加派人手,這裡可是朝廷的根基,由不得這些人胡來。

所以,沐英乘機調回黃緹敏,並委任陳義民爲福州知府、陸宇林爲福州同知,繆赫俊爲福州府衙通判。沐英這個小舅子,下去做了段時間的知縣,做得很不錯很稱職,上下反應都不錯,考評績優,這次就提他做了通判,但他就任的時間不長,屬於提前提拔了,這也是沐英對大夫人如玉,勤勉治家的一種補償。

沐英在與三人的交談中,不時點撥一下他們,從皇上的愛好、習慣,到朝中的局勢;從大明目前的狀況,到大明將來的發展趨勢;從官場中的利弊,到官員良好習氣的養成;從權臣的弄權之道、禍亂朝綱,到最終悲慘的下場。

沐英的話,其實就是在點醒他們,要做一名本分的官吏,切不可學那些弄臣們,把弄朝綱、誤國誤己。不必理會人家對你的看法,不忘初心,守住自己,按照本心去做事,時刻防備那些人給自己挖坑、設套,這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道理。

沐英與繆永安、俞通海商量的結果是,廣東水師組建,從泉州水師、福州水師抽調部分軍官,作爲廣東水師的骨幹,水師兵員則在當地招募。廣東水師不另設造船所,所有戰艦均由泉州造船司統一調撥,與泉州水師、福州水師、巢湖水師一起,均屬大明水師節制,由大明水師繆永安大帥統一節制。

沐英不再參與大明水師的軍事決策,大明水師的事務由繆永安大帥全權負責,沐英只負責福建內的軍政事務,和大明遠洋商隊的管理,及大明水師的輜重、給養的供應。

這是沐英提出來的,大明水師走上了正軌,移交給大明水師繆永安大帥,這是符合程序的,沐英不能總是越權,這樣會給朝中的某些人有了攻擊的藉口。

繆永安對自家的這個侄女婿的智商,是相當的服氣,年紀輕輕的,懂得拿得起放得下,功成身退,這是何等的氣魄。自家的子侄們,就沒有一個像他這樣,做事大氣、格局敞亮、思維縝密,這小傢伙讓朝中許多老臣服氣得很。

第一百一十三章 杉城殲滅戰第八十七章 朱元璋的召見第六十一章 涇江口阻擊戰二第二十四章 朱元璋的謀略第六十七章 宜城保衛戰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明水師十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水師八第五十九章 劉福通的求救第一百七十章 午夜的截殺第一百八十一章 安南海戰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登陸第一百六十三章 使者上岸第八十八章 朱文正的下場第一百零六章 閩西突變第八十章 再見林忠豪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明水師七第七章 山村慘案第一百五十七章  征戰北山國第九十八章 遂寧城的悲哀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三子娶親第一百章 天倫之樂第五十八章 重挫陳友諒第一百零二章 三入平江城第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五章 初露鋒芒第三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明水師二第九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一百零五章 籌建皇宮第一百零七章 膨脹的馮谷寶第六十八章 宜城保衛戰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征戰北山國第四十六章 囤田墾荒第一百零七章 膨脹的馮谷寶第八章  淪爲孤兒第九十四章 各方雲動第二十七章 張千千的煩惱第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密令第一百零八章 禍亂閩西第三十章 初探黑龍洞第九十一章 驕兵悍將第六十五章 洪都保衛戰二第六章 惹禍上身第一百六十五章 賞賜使者第五十章 一院不掃 何以安天下第六十四章 洪都保衛戰一第八十四章 遇救第一百七十一章 沐講禪師的身世第一百六十八章 敬香紫林寺第一百五十二章 繼續打臉第五十五章 背後的指使者第十四章 再戰張家第八章  淪爲孤兒第一百八十三章 登陸第一百零六章 閩西突變第五十四章 途中遇刺第八十章 再見林忠豪第一百一十六章 全殲張山部第五十二章 來自孃家的支持第一百一十一章 攻下崇安城第一百一十六章 全殲張山部第五章 初露鋒芒第六十四章 洪都保衛戰一第九十七章 突襲遂寧城第一百二十章 血染福安第一百一十九章 組建閩西四府第一百一十章 馮谷寶怒斬五寨主第一百六十四章 朝貢第一百八十四章 芒街爭奪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長途奔襲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朱元璋的怒火第一百三十四章 神機衛的移交第八章  淪爲孤兒第一百三十五章 組建大明水師第一百八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十九章 練兵第一百五十章 沐帥判案第六十九章 宜城保衛戰三第八十一章 沈家的立場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南海戰二第八十二章 大運河上的畫舫第一百一十八章 經略閩西第九十二章 除惡務盡第八十四章 遇救第八章  淪爲孤兒第三十章 初探黑龍洞第七十一章 約戰陳友諒第一百五十三章 總攬福建軍政第一百六十五章 賞賜使者第九十二章 除惡務盡第六十三章 涇江口阻擊戰四第三十四章 大戰滁州二  血戰六合第九十五章 北方各系的反應第一百零六章 閩西突變第十六章 朱元璋收義子第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剿滅李部 殺雞嚇猴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三子娶親第十七章 謀定各方第九十九章 敲山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