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另闢蹊徑

王沐說:“明安小鎮是不能再去了,張家的人會在這一帶搜尋,我準備再開闢一條進出的通道,目前的通道暫時封上,將來的人員會更多,我得多弄點錢回來,免得不夠花銷。”

先生想了想說:“山上的地方太小,你將被燒燬的村子整理出來,你們都搬到山下去,山上的地方作爲機密之處,有多餘的物資全送到山上來保存。”

先生又解釋道:“人員多了,成分也就複雜了,就會魚龍混雜,恐生事端,所以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筐了,也叫狡兔三窟,凡事要留一線。”

王沐明白了,他繼續對先生說:“王二桿子對敵方面要弱了點,但精於算計,我想讓他來管理財物,將來的糧草、輜重有他管理,我能放心。翠兒是女兒家,負責先生的生活、起居,同時管理將來的內庫。二墩給人有種敦厚的感覺,適應打探消息,我準備組建一個飛鴿營,專門負責打探、傳遞消息、誅殺首惡的事兒,由先生親自來培訓。翠兒弟弟和小三子都是練武的好苗子,以後就跟着我,我會組建自己的隊伍。您看這樣行嗎?”

先生笑着說:“你看,你不是已經有主意了嗎?何必問我?”

王沐笑着不好意思了,先生說:“金子先放我這裡,需要時就來拿,忙去吧。”王沐嗯了一聲就往外走。

葉集鎮張家大管家,當天晚上,在王沐騎着馬揚長而去後,因天黑無法追捕,等到天亮後,四處查巡,由於馬匹受驚、四處逃散,給追捕造成了很大的困難,腳印痕跡雜亂,追蹤無果,最後只收攏了十來匹馬,到明安小鎮調查,也無更多有用的信息,只得收兵回葉集鎮,葉集鎮張家家主張三巴,得知兒子被殺後,氣得暈了過去。

這時候,外面的世界已經鬧開了,張家大公子被人綁架,拿到贖金後居然還撕票了,衆家丁見公子被殺,奮力殺賊,無奈賊人太多,在戰死了五個家丁後,因天黑了,最終被賊藉着夜色逃掉了。這是大管家回去後,想推卸責任,自己編的的說法。

張家家主張三巴醒來後,怒火萬丈,自己的兒子被綁票,贖金送去後卻被撕票了,五百兩金子啊,得多少田租才能收回來?張三巴想,這個事恐怕蹊蹺,他暗暗的囑咐自己的親信去暗中調查,同時派人去滁州,向自己的妻舅張天佑求救,幫忙捉拿綁匪。

明的做法是,請畫匠按照大管家等人的描述畫出畫像,根據明安鎮瞭解的情況是,此人名叫王沐,孫家莊人,但經過了解,孫家莊並無此人。於是,張家將王沐畫像貼滿整個淮北,重金緝拿。

可老百姓不這樣想,張家名聲太臭,衆多的百姓拍手稱快,通緝的綁票殺人犯王沐,被人們當成英雄四處傳播,王沐英雄的名字傳遍了淮北、淮南地區。

王沐在山裡,並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在外面已經家喻戶曉了,而且還在淮北一帶貼告示緝拿。但他明白張家肯定不會就此罷休的,所以,近期也沒準備出山,他必須開闢另一條出山的通道,確保身邊人的安全。

按照與先生商量的辦法,翠兒留在山上,負責大家的日常生活和先生的起居。二墩、王二桿子、小三子、陳大金四人,回山村清理倒塌、燒燬的民房,準備地基蓋房子。

安排完後,王沐在周圍開始查看地形起來,按照先生的策略,狡兔三窟,在山村的廢墟上,建造新房,爲根據地,將來成爲練兵、屯墾之地,邊種糧食、邊歷練新兵;山上則爲輜重堆積之處;黑龍洞是他們最後的一道逃生通道,只是還不知道黑龍洞通向何處,這個現在沒時間去探險了,等以後再說。

這片山區,以主峰爲中心,向北是通往定遠縣城和濠州方向,目前已經有了通道。向西是雞公山、黑龍洞,出了山區便是懷遠城,這處是將來要開闢的通道,暫不考慮了。向南是舊山村,也不宜過早開闢。最後就剩東方了,主峰的東坡是一面懸崖,只能由舊山村,沿着懸崖下繞道東坡下,再去探尋。

說幹就幹,王沐帶上砍刀、繩索,順手帶了幾個熟紅薯、一竹筒山泉水,裝在一個竹揹簍裡,順着山村山腳邊,來到東坡下。看着東方,瞄準一個高一點的山峰出發。

半個時辰後,王沐上了山頂,遠望東面,羣峰林立,這段路程還是比較長的。從安全角度來說,距離越遠就越安全,距離遠近,就越容易暴露,這也就是王沐開闢其它通道的原因。距離近的北面適應運送輜重,較長時間通行一次是合適的,頻繁的進出時很容易暴露的。東方更適合人員的頻繁進出,只需在幾個緊要之處設卡即可。

王沐下山繼續往前走,這次看清地形後,就不需要每次都爬山了,順山腳往東走,彎彎繞繞多,但節省體力,開闢新的通道本就是費力的活,他需要保持體力以應付突發事情。

從早上一直走到天黑,越往東,山峰就越是低矮,就意味着快要出山了,他一路走、碰上合適的中草藥材就採,裝在隨身揹簍裡,天色將黑時,還沒走出山區,他想今晚恐怕要在山裡住一夜了,這是一處陡峭的懸崖,懸崖邊有條小溪,順着小溪走出懸崖就找地方夜宿,他一邊走、一邊想。

走過懸崖後,他藉着夜色觀察着,發現前面有了光亮,心裡一閃:村莊?

順着光亮走着、走着,就傳來了狗的狂吠聲,就聽吱呀一聲,邊上門開了,“誰呀?”

王沐趕緊回答:“過路的,上山採藥迷了路,見着光亮就走過來的。”

門裡出來個老頭,藉着光亮看了看王沐,說:“你是哪家的孩子?這麼晚了還在山上轉,膽子不小啊?”

王沐說:“大爺,能在你家借個宿嗎?哪怕在柴房也行。”

大爺說:“你這孩子,誰還沒個爲難的時候,柴房怎麼能住?就到堂屋裡來吧。”說着,就將王沐讓進屋裡。

王沐隨大爺進了屋,在一個昏暗的蠟燭旁,坐着一個老太太和一個十來歲的男孩,老大爺介紹說:“我老伴和孫子。”,然後又問:“孩子,餓了嗎?”

王沐說:“大爺,我帶了吃的,你不要管我。”

那孩子看看王沐,想着兩人應該差不多大,就說:“我叫趙猛,你叫啥?”

王沐說:“我叫王沐,今年快12歲了”

趙猛說:“我還大你一歲,該你叫我小哥了。”王沐笑了:“咱倆掰手腕比力氣,誰力大就是哥。”

趙猛心想,我還大你一歲,年齡上佔了優勢,能輸給你?馬上點頭同意,還說,不許反悔。

老兩口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哥倆打趣,也不干預,隨他們鬧。自家孫子在家,好不容易來了個夥伴,高興還來不及啊。

趙猛拉着王沐到四方桌邊,將黑黒的四方桌上的東西清理了下,就一人一邊掰上了手腕。王沐挽起袖子,露出手腕的瞬間,老大爺的眼睛就眯了一下,他看得出這是個強壯的手腕,沒準還有功夫,看來孫子要輸了,果不其然,王沐將手伸出後就不動了,隨趙猛怎麼使力,他就是不動,趙猛幾次拼命往一邊掰,就是掰不動。

趙猛臉色訕訕的笑了,說:“我輸了,從今往後你就是哥。”

王沐說:“我們以兄弟相稱,不在乎誰大誰小。”趙猛說好的。

王沐從揹簍了拿出紅薯,問:“爺爺、奶奶,你們吃了嗎?”

老大爺說:“孩子,我們都吃了,你吃吧,要不讓奶奶給你做口熱乎的?”,王沐說不用了,也不客氣張口就吃了起來。

吃了兩個紅薯,再喝了一大竹筒水後,王沐感覺精力又回來了,就開始向老爺爺打聽,這是啥地方?前面又是啥地名?以及大爺家裡情況。

經過一番交談,基本有了個明細,這個山村叫岩石村,仍然還在山中,村中只有有七、八戶人家,都是以種地爲生的莊家人,民風比較樸實。

從岩石村順一條小道向東走約十來裡的山路路,就出了山區,進入丘陵地帶,進入大葉鎮。大葉鎮向東南再走二個時辰,就是滁州城,向東北同樣走二個時辰就是建陽城。

建陽城由朱元璋的大將湯和駐守,郭天敘是郭子興的兒子,郭子興死後,郭天敘與朱元璋不和,便令自己的妻舅張天佑駐紮在滁州城。張天佑是定遠城張家的大公子,也是未來張家的家主,其地位很高,但行軍打仗卻能力勉強還行,比郭天敘強多了。朱元璋想南下攻佔集慶府,繞不開滁州城。

目前朱元璋主要精力在準備拿下廬州,及南部的平原地帶,張家是義軍糧食、輜重的供應大戶,所以,目前還不想撕破臉,還得給滁州方面的面子。

建陽城再往東卻是張士誠的地區,張士誠三兄弟佔據了東南半壁江山,擁重兵割據一方。在與朱元璋接壤的都樑城、石樑一線,陳兵十萬,對滁州、建陽虎視眈眈。

朱元璋東有張士誠,西有陳友諒,南北有元軍,處於四面楚歌中,稍有不慎就會受到各方的聯手,這是朱元璋最不願看到的結局。於是,他接受了徽州謀士朱升的計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暫時不想成爲衆矢之的。

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水師進入安南海域第一百零四章 沈家態度的改變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水師進入安南海域第八章  淪爲孤兒第一百八十五章 鴻基戰役第一百零四章 沈家態度的改變第十二章 初生牛犢第九十六章 皇蒲山下的夜襲第十六章 朱元璋收義子第五十二章 來自孃家的支持第五章 初露鋒芒第四十三章 丹徒悲歌第五十一章 安居才能樂業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使琉球島第八十六章 再入平江城第九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一百五十二章 繼續打臉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十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水師八第一章 輪迴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明水師四第四章 一身膽氣第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九十一章 驕兵悍將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水師三第六十六章 洪都保衛戰三第六十六章 洪都保衛戰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明水師九第一百五十二章 繼續打臉第四十五章 懾服第八十七章 朱元璋的召見第四章 一身膽氣第一百五十一章 胡惟庸的尷尬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清流之圍第九十五章 北方各系的反應第二十五章 再次出擊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明水師九第一百九十二章 獲救第一百八十四章 芒街爭奪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攻克寧德第七十章 宜城保衛戰四第一百零二章 三入平江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組建大明水師第一百零一章 調兵遣將第二十二章 劫富富不離第一百零五章 籌建皇宮第九十一章 驕兵悍將第八十一章 沈家的立場第十七章 謀定各方第一百六十四章 朝貢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山、南山兩國臣服第九十九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一十三章 杉城殲滅戰第三十九章 渡江第八章  淪爲孤兒第五章 初露鋒芒第一百零五章 籌建皇宮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十第六十六章 洪都保衛戰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琉球三國求和第三十四章 大戰滁州二  血戰六合第一百八十五章 鴻基戰役第一百一十四章 長途奔襲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水師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明水師六第一百七十五章 湯和將軍的求援第一百七十章 午夜的截殺第一百零五章 籌建皇宮第二章 棋子、棋局、格局第六十五章 洪都保衛戰二第七十六章 班師回城第四十三章 丹徒悲歌第八十二章 大運河上的畫舫第六十五章 洪都保衛戰二第一百一十章 馮谷寶怒斬五寨主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水師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安南海戰四第九十八章 遂寧城的悲哀第一百八十一章 安南海戰四第九十五章 北方各系的反應第九十七章 突襲遂寧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陳氏一族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和諧的聲音第五十二章 來自孃家的支持第九十章 懲治惡少第一百五十章 沐帥判案第六十八章 宜城保衛戰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征戰北山國第九十九章 敲山震虎第九十七章 突襲遂寧城第十七章 謀定各方第二十九章 肅清外圍第十七章 謀定各方第六十七章 宜城保衛戰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明水師六第八十八章 朱文正的下場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水師五第九十一章 驕兵悍將第一百二十五章 福州之戰三第八十三章  殺出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