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我徑直起身,略過貴人的手,將長青扶起,對着那劍客端端正正行了個禮,道:“謝過公子救命之恩。”

長青瞧見我行的禮,脣邊掩不住的笑意,也模仿我的樣子,規規矩矩的朝那人道謝。

我心下嘆息,現下改名換姓,與過往一切都要脫離纔好,我只會行大燕宮禮,此番若想隱藏身份,必然不能將宮中禮數顯露,只得胡亂作揖道謝。

俠客笑着看我,重新將手背在身後,不知怎的,他一雙清明透亮的眼睛,沒由讓我覺着,這人似乎將我隱藏的心思看的清清楚楚。

我也鬼使陰差的移開視線,不去對上他那雙眼。

這視線一移,正巧看見不知何時落在地上的令牌。

我蹲下身去撿,查看那令牌有無損傷。

然下刻,手中的東西蕩然無存,我蹙眉,擡眸就見那東西已經落在俠客手中。

他臉上的笑意受盡,眉間皺緊,像換了個人,但他再擡起眼時,面上又重新換上笑意。

他兩指掛着木牌上的細繩,在手中連轉好幾個圈,一臉戲謔問我:“這個東西,你手上怎麼會有?”

出門在外,防人之人不可無,哪怕眼前這人剛剛纔救過我,我依舊不敢放鬆警惕。

我面色不改說着謊:“我和小妹在一個死人身上撿的,覺得可以換些銀錢,就留下了。”

俠客的神色驀地十分怪異,像是想笑,但又不得不憋住,片刻後,他爽朗的笑聲響徹這一片。

他提着氣高深莫測說着:“據我所知,那人可不是輕易死掉的類型。”

我神色一斂,脫口而出:“您認識他?”話出口才覺暴露之前的謊話,又噤着嘴不再出聲。

俠客沒回答我的話,我感受到他的視線在我身上停留許久,那視線並非惡意,反而,更像是一種好奇。

半響後他的聲音徐徐傳來,像是對我們說的,又似在自述:“我來的路上聽聞,大燕長公主死在羌國邊境,是羌國流寇所殺,死前受盡凌辱。

燕帝震怒,覺得羌國欺人太甚,欲向景國借兵。”

“羌國的皇帝已年暮,死前不想引起紛爭,想做點好事,便將大燕公主的屍體送回去,那燕帝看到長姐的屍體,聽說關在殿內好幾天。”

“這兩天鬧着要給長公主大辦後事,羌國和景國的人都受邀請前往參加。”

俠客別有深意的看着我,笑道:“這長公主可真是好命,生前有活菩薩之名,死後三國參加她的奠禮。”

長青在我身旁臉色鐵青,她袖下拳頭已然握緊。

我面色不改,笑着應着:“是啊,只可惜紅顏薄命。”

俠客笑了笑,將令牌遞過來,朗聲:“姑娘,你我有緣,朝三國境外的流沙鎮去吧,靠着這令牌或許有條出路。”

我說不出這樣的感覺,這人明明看着就是擁有江湖心的文弱書生,可看他言行,看他那雙透亮的眼睛,我無端從心底生出一抹恐懼,就像一眼,他就能洞悉有關我所有一切一般。

就是方纔那番話,我都覺得是他在提醒我,指引我,接下來的路要怎麼走。

人總是不要太聰明的好,這是我在宮中學到的道理。

我伸手接過令牌,再次和他道謝。

僅一眨眼間,這個活脫脫的人就消失在我眼前,我心下更爲驚恐,這人,絕非善類!

長青也嚇了一跳,她說着同我心中一樣的猜測:“公主,這人是不是知道我們是誰?”

我抿脣,將令牌收好,牽着她轉身朝前走。

“走吧,知不知道都和我們沒關係了,我們已經和過去無關了。”

長青一瘸一拐的慢慢走着,聽了我的話,點點頭,笑了。

三國都在爲“長公主的死”動盪,原本我和長青準備去景國,現在看來,是不能去了。

我握着那木牌想了一整夜,如果流沙鎮真的是我開始的地方,我腦中忽的想起那個一身黑鱗甲的男人,想起他那日說的最後一句話:“活下去,活着才能做自己想做的。”

若那是萬劫不復之地,那我也認了。

我同長青說了想法,她一貫支持我,現下卻有些捉摸不定。

“流沙鎮不歸三國管轄,那裡魚目混珠,各式各樣的人都有,他們纔不管什麼禮法人情,公主,去了就是以身犯險啊!”

我知道長青說的在理,但在有些事上,我分外執拗,“長青,若是這點我就怕了,我拿什麼去找燕越復仇?

這樣整日躲躲藏藏,又是我們想要的嗎?”

長青聽此不說話了,待第二日我起來時,發現她已經在收拾我們的盤纏。

我瞬間像孩童一般跑過去抱她,帶着幾分撒嬌的意味:“就知道我的好長青,對我最好了。”

有了破廟的事敲了警鐘,我和長青到一個小鎮上,將身上值錢的東西悉數變賣,女裝換成男裝,長髮用破布挽起,人中貼了假鬍子。

我們看着對方已然變成瘦瘦小小的男人,都止不住的發笑。

單單這樣還不夠,沒有防身的東西,我和長青再遇危險,也只能如同前兩次般,束手無策。

我和長青兵分兩路,她去添置乾糧,我去找置辦兵器的地方,鎮子不大,沿途問了幾個村民,便找到地方。

鐵器門外,錘子與鐵相碰穿出“叮叮”的聲音,旁邊火爐燒的正旺,明明身處寒冬,那老闆卻一身短袖,衣物已被汗液浸透。

我在門口探着頭,沒有急着去驚擾,我細細看着這個小棚屋內的東西,長劍短刀,飛鏢長槍,大有流星錘,小至尖銳利器,琳琅滿目數不盡數。

我看的熱血沸騰之際,聽到老闆問話:“小夥子需要點什麼嗎?”

我轉過身,看到老闆一手鐵錘,一手火鉗,一臉的汗珠似被雨水沖刷過,我臉上揚笑,回:“想麻煩老闆幫我造點東西。”